财新传媒
公司 > 要闻 > 正文

摩根士丹利:价格干预将加快乳品业洗牌

陈茜
2008年01月29日 20:21
报告认为,近期原料奶供应紧张,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了成品奶价格上涨,可能导致企业利润显著降低

      日前,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认为,在奶制品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的价格干预措施,给乳品企业利润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政府应减少对企业涨价行为施加压力。
      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实行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奶制品在内的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在干预范围内。受此利空影响,奶业股应声大跌。截至1月29日,蒙牛乳业(香港交易所代码:2319)股价下跌了20%,伊利股份(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87)股价下跌了19.8%。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大部分乳品加工企业在2007年底将奶制品出厂价提高了8%至10%,各地零售价则相应地提高了10%至20%。报告认为,2007年12月成品奶价格上调,本应弥补11月成本上涨带来的损失,但是原料奶价格持续走高,给乳品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按照这样的趋势,乳品企业若要保持盈利,成品奶价格还需上涨8%至10%,才能抵消过去两个月中原料奶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临时价格干预实施办法,规模生产企业须在提价前十个工作日内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价申请。其中伊利、蒙牛、光明、三鹿四家企业需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提价申报。
      报告认为,政府的价格干预措施,无疑将显著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尽管临时价格干预实施办法规定“无正当理由,价格主管部门不得要求经营者亏损经营”,但在实际中很难确定,到底多大的调价幅度才是合理的,这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
      报告同时认为,近期原料奶供应可能依然紧张,价格进一步上涨会受到临时价格干预政策的抑制,从而导致企业利润显著降低。如果乳品企业不能完全消化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加快乳品行业洗牌。伊利、蒙牛这样的龙头企业正在继续控制成本,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小企业为了避免亏损,可能不得不提高成品奶价格,这将使他们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若大企业不提价,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缩小,从而加速死亡。
      国海证券报告显示,受原料奶价格涨幅超过成品奶销售价格涨幅影响,目前中国乳业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已从7%下降到3%至4%。根据伊利股份2007年三季报,期内公司净利率从2.4%降至2.2%。受乳品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原料价格上涨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营销费用高企影响,国海证券最近把伊利的评级由“增持”调整为“中性”。■ 
 
既往相关报道:
发改委就当前价格形势答问
奶业掀新一轮涨价高潮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