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过往报道高清图集
导读: 在中国,今年夏天航班延误的情况格外严重,各地机场群体性暴力事件频发。危险没有在天空出现,已先在地面爆发。 根据中国民航统计年报,从2010年到现在的四年间,每年都有25% 至28% 的航班因流量控制发生延误。实际上,在民航业内人士看来,这还远远没有充分反映因空域紧张而引发的航班延误情况。因为民航的空域资源高度饱和之后,一旦因天气原因或其他原因发生一两趟航班延误,没有多余的航路及时释放,极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大面积、长时间的航班延误。 中国民航局空管局副总工程师文立斌的研究显示,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已实现由民航主导空域管理,以及推行空域灵活使用的机制。中国何时能迈出这一步?
【封面报道】谁的天空
财新记者 梁冬梅 卢彦铮 吴静 2013年08月05日

  2013年7月20日晚,浙江荣鹏进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朋在萧山机场遭遇了一次因“流量控制”引发的严重延误。他在次日清晨6时47分“忍无可忍”发了一条微博。李小朋乘坐的从杭州飞往张家界的9C8599次航班,原本应在20日19时15分起飞。因“流量控制”,飞机起飞时间先是更改至23时左右,随后因部分旅客与春秋航空就赔偿问题发生争执拒绝登机,导致当晚航班被取消。直到21日早晨7时15分,飞机才起飞。至此,9C8599次航班已延误12个小时。
  家住北京天通苑的王先生更惨。7月8日、9日,他花了近30个小时才从北京飞到三亚。先是晚点17个小时,凌晨零时30分从首都机场起飞,随后又先后备降广州白云机场和海南海口机场,直到次日13时30分才到三亚凤凰机场。

  王先生遭遇的是一次大面积的航班延误。国航在7月8日当天连续取消230架次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的航班达118架次。7月9日,首都机场共取消航班233架次,延误1126个航班,延误率达77%。此前国航还曾报告称,2013年6月因雷雨天取消航班共1200架次。

  在漫长的等待中,部分焦躁的旅客将怒火发泄在了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人员身上。怒骂、推搡、殴打……群体性暴力事件在中国各个机场频繁上演。

<查看全文>

天空可以共享

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民航如何突破军事禁区?

军方出于国防需要而控制空域,与民航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非中国独有。较早在天空建立军民协调机制的是美国。欧洲则克服了20多个国家条块分割的难题,逐渐实现“同一片天空”。日本的空域协调问题超越了内政,涉及外交,却也通过协商找到解决方案。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与中国情况最为相似。但印度民航为争取共享空域与军方谈判十多年后,终于在2013年初见成果。

各国实践证明,在和平时期,军民航之间通过制度设计和信息与技术保障共享空域,完全可以实现。飞行安全和军事信息的保密,都没有成为开放天空的障碍。

美国:特殊受限空域只有10%

与中国的情况相反,美国的空域一直处于开放的状态,直到一起撞机事故之后,才设立联邦航空署(Federal Aviation Agency),重新架构了军民一体化的空域管理体制。

日本:被空难改变的天空

本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自然也遇到了空域资源不足的问题。麻烦的是,使用日本空域的不仅有民航和日本自卫队,还有对日本负有防卫义务的驻日美军。发生在1971年的一次空难,成为了日本打开天空的契机。

印度:终成正果

印度和中国一样,人口众多、国防形势复杂、经济增长需求强劲,印度的军民空管合作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2013年3月,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CCS)终于通过了民航部提出的“空域灵活使用”原则框架。军民双方十余年来的谈判修成正果。 <查看全文>

过往报道

空中大堵塞
评论(0) 记者 梁冬梅 卢彦铮 章涛 2010年10月09日 18:54

中国民航空域濒临使用极限,滞后于现实发展的空中管制体制成为制约中国民航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航班延误将整个(民航)行业问题袒露出来

律师建议出台《航班延误处置办法》
评论(0) 记者 任重远 2012年04月17日 15:44

律师上书民航局,建议明确航班合理和不合理延误情况下,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航班信息的充分、及时、真实告知义务;明确不合理延误状态下承运人的赔偿范围、赔偿方式、赔偿标准及责任限制等

深航乘客不满延误擅闯浦东机场拦停飞机
评论(0) 实习记者 周群 2012年04月11日 16:50

上海机场称,11日上午11时许,深航ZH9817航班乘客因延误赔偿与航空公司存在分歧,约20名旅客冲至邻近滑行道拦停一国际航班。深航飞机10日16时45分从深圳起飞,原拟当日22时05分到达哈尔滨,后因天气备降浦东机场

本期封面

民航旅客运量稳步增长

中国空管体制改革大事记

1980年3月5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民航总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民航系统从军队逐步脱离。

199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将北京-广州-深圳航路交由民航管制指挥试点。后分期分批将全国航路和部分飞行繁忙的航线升格为航路后交由民航管制指挥,航路外由军航负责管制指挥,实现“一个空域内,一家管制指挥”。

1994年4月1日,北京-广州-深圳航路正式交由民航管制指挥,完成中国空管体制改革第一步。

1995年,国家空管委下发《我国空中交通管制体制第二步改革实施方案》

2000年6月30日,完成空管体制改革第二步,全国空中航路全部交由民航管制指挥。

2001年8月,民航第二次缩短垂直管理层,在6000米至8400米高度范围内,将飞行垂直间隔由600米改为300米。

2007年11月,民航第三次扩容,在8400米以上、12500米以下的空域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飞机巡航高度层由7个增加到13个。

2012年8月,中国试行临时航线使用“主动释放”机制。

2012年10月国家空管委放松飞行高度层,8400米(不含)以上均由民,航灵活选择使用,涉及军航使用空域的,按当地规定或军民航协议执行。同时在排名前30位且只有一条航线连接的机场间增设一条航线。

资料来源:财新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专题责任编辑:杨秋波

高清图集

  • 通用专题模板
     
     
通用专题模板
    通用专题模板

    部分国家空管原则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