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河北钢铁与12个小伙伴决裂 规模为王时代终结

2014年01月23日 09:20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三年来貌合神离,河北钢铁集团正考虑与12家民企“离婚”。一如在山东,山钢集团没能将日钢揽入怀抱。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河北钢铁集团正在研究如何解除与12家民营钢铁企业的重组。三年前双方曾达成重组协议,但合作后并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这次“分手”正值钢铁行业风雨飘摇之际,尽管通过一系列资产注入,河北钢铁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钢铁企业,但其自身已经陷入亏损泥沼。自顾不暇的河北钢铁或许意识到,规模为王的时代已经终结。

  未能善终的重组

  2010年的最后两个月,河北钢铁集团宣布以“渐进式股权融合”重组模式先后对省内12家民营钢企实施重组。根据当时签订的联合重组协议,河北钢铁集团以商誉、管理、技术咨询服务、购销渠道等资源,分别出资到12家民营钢铁企业,换取各家10%的股权。

  一位钢铁企业高层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河北钢铁集团和民营钢铁企业的重组在当时轰轰烈烈,一些原民营钢企的管理层“名片上都挂上了河北钢铁集团的Logo”。

  但双方的合作似乎仅此而已。

  在其后的三年,双方再无任何实质性动作,反而更像是一种松散式的合作,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

  河北省冶金工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就是重组的参与者之一,也是双方第一份重组方案的起草者。他告诉本报记者,重组最开始是由当地民营企业提出来的,后来专门征求了河北钢铁集团方面的意见,一拍即合。

  他表示双方的整合完全是出于自主。“龙海钢铁的董事长就是我领着去跟河北钢铁集团见的面,其他多数企业也是我去联系的,不存在任何政府行政手段的意思。”

  彼时,节能减排、缩减钢企数量、压缩产能等,这些出现在工信部或者河北省政府规划报告中的字眼,时时让当地民营钢企们感到心惊肉跳。“当时它们的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需求非常明显,有的企业也想找个保护伞,各种想法都有。”宋继军说。

  河北钢铁集团的购销渠道也是吸引一些民企加入的一大因素。“加入到河北钢铁这个大家庭后,永洋钢铁将会获得比较稳定的原料供应和比较好的销售渠道。”永洋钢铁董事长杜庆申曾向媒体如是称。

  河北钢铁的野心

  河北钢铁集团同样也有自己的诉求:在推动唐钢集团、邯钢集团完成联合后,河北钢铁集团也提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通过做大规模,力争达到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河北钢铁集团比较集中,利用这一优势与民企联合,既可以扩大河北钢铁集团的规模,同时也解决了民企存在的问题。”宋继军说,联合重组的方式是正确的,通过发挥河北钢铁集团的带动作用,慢慢从资产上、股份上推进,不断从管理和技术上加强。

  但宋继军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在重组上,双方积极探索的步子的确慢了些,推进措施研究得也还不够。目前,宋继军在河北钢铁集团担任类似顾问性质的职务,但近两年基本没什么活动,尤其重组更没什么实际推进。

  “除了河北钢铁集团,民企也是很难管,比如让他们去开会,一些企业参与不积极,双方如果能加强互动的话,可能更好些。”宋继军说。

  河北省是国内钢铁大省,经核准过的钢企多达上百家,其中民企就有90多家,产量接近全省的三分之二。但这些钢厂却极度分散,不仅控制力低,也加重了相互间的同质化竞争。

  “按照河北钢企的局面,也需要加强控制力,而且说实话也是可行的。”宋继军说。

  愿望总是美好的。但以为找到奔头的民企们,却并未在其后的时间里获得依靠。“河北钢铁集团对参股的这些企业并没有提供太多服务,实际上,每家企业都还是独立做着自己的事,像经营管理和财务根本没有实质融合。”前述企业高层说。

  中联钢分析师程旭豹说,这些民营企业只是借助河北钢铁集团这个国企的品牌,规避了一些被政府打压的风险而已,“自挂上河北钢铁集团的牌子,到被排除出体系,他们都是自我经营,与河北钢铁集团没有一点关系”。

  自顾不暇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看来,河北钢铁集团有意解除协议,缘于当下出现的新形势。

  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持续低迷,这种态势也波及到国企河北钢铁集团身上。数据显示,组建于2008年的河北钢铁集团,开始几年也曾持续盈利,但到2012年,其营业收入由上年的2503亿元下降为2478亿元,净利润由上年的净利12.8亿元变为亏损11亿元。截至去年三季度,该公司不仅营收不见起色,更是亏损7.64亿元。

  “河北钢铁集团现在也是亏损的,自己都搞得焦头烂额了,根本无暇顾及其他12家民营企业。”该企业人士说。

  而在过去的3年中,钢铁行业形势也曾一度有所好转,一些民企在经营上多少有些利润,尤其那些依靠河北钢铁集团规避政策风险的企业,“有些已获得获得了‘准生证’,觉得老挂着里面也没意思”。

  “决策层的战略发展思路可能还不清晰。”兰格钢铁网分析师张琳说,由于推进进度慢,双方重组的初衷并没有实现,河北钢铁集团也不得不选择其他的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河北省已要求包括河北钢铁集团在内的钢企大幅缩减产能,在环保风暴下,不管是否挂靠在河北钢铁集团旗下,一些民营钢企必然会缩减产能乃至于被“关停并转”。据悉,这些民企有些已经不赚钱,每吨钢材赔50~60块钱,如果按照国家标准上环保设备,每吨会增加200块钱的成本,日子更难熬。

  扭亏是河北钢铁集团首要任务。“坚决实现2014年全面扭亏、坚定不移、背水一战,坚决打好河北钢铁翻身仗。”在2013年12月9日召开的集团领导干部大会上,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如是号召。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