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19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更新中)

2014年12月19日 09:07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华泰证券:降准年内继续雪藏 年初推出概率较大

  华泰证券降准年内预计继续雪藏。尽管市场一直在期待降准,也认为价格工具需配合数量工具才更加有效。但央行对降准的使用依然有顾虑。

  一是降准是较强的数量工具,由于利率传导不畅,降准可能导致货币“堰塞湖”继续堆积,对降低贷款利率作用有限,但会继续增加股市的波动,而这非监管部门所愿意见到的。

  二是近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加,再加上美国明年加息预期升温,降准可能导致热钱外流的情况加剧。因此央行更愿意使用SLO、MLF这样的创新工具来提供流动性。但由于短期流动性压力难以完全化解,而明年年初非银同业存款补交存准对流动性构成进一步的压力,同时预计明年年初经济进一步放缓,降准仍是最直接有效的对冲方式,因此明年年初仍有较大概率推出降准。

 

  不动产登记条例明年3月起施行 影响中性

  据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已由国务院下发至中央各部委及相关部门,未来我国不动产登记将实现多层次信息共享。其中,国土部将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以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实时共享。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业内人士指出,多层次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将解决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全国联网问题,并为未来部分政策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来源。但制度发挥作用还有赖于信息共享制度执行细则的落地和完善。

  据权威人士透露,该条例共六章三十五条,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内容包括不动产登记适用对象、执行部门以及登记程序、信息共享和法律责任。条例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和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等均为不动产登记适用对象。

  上述权威人士称,条例在登记程序、法律责任方面没有明显改动。但在信息共享方面,条例提出,未来各级不动产信息将统一纳入国土部牵头建立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并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实时共享,这意味着不动产信息将在国土系统内部各级共享。此外,国土、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也应加强彼此之间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的互通共享。

  东方证券预期不动产登记条例出台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中性。条例的出台导致投资者预期反腐风暴可能带来楼盘抛售,以及房产税可能进一步扩大范围。东方证券认为,拥有多套住房的贪腐官员带来的楼盘抛售已经在过去两年有所体现,但楼市本身量价变化起主导作用,抛售的房屋相对于楼市的潜在需求依然偏少。房产税是否会进一步扩大范围,取决于修法的进度和楼市的表现,很难想象在楼市低迷的时候去扩大房产税的试点范围,这一判断也得到国际经验的支持,房产税的征收往往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时期内出台实施。

 

  两融余额年底存在突破10000亿水平的可能

  今年以来,由于券商融资业务杠杆水平迅速提高,融资融券余额出现爆发式增长,截至12月17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再度刷新历史新高,逼近万亿元大关,高达9840.33亿元。就当前情况来看,一旦行情持续走强,融资动能还继续上升,年底甚至存在突破10000亿水平的可能。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值得一提的是,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飙升背后的主力推手竟然来自于散户。川财证券研究所吴家麒表示,其研究结果表明,本次两融余额迅速增长模式是由散户所驱动。而从融资融券的门槛来看,前后经历过从50万元到10万元再到几乎零门槛的两次下降。伴随着两次下降的同时是可以看到融资融券账户数量的迅速提升。从A股个人账户的市值结构分析,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客户占了绝大部分,占比高达83.71%。

  吴家麒称,结合开户数加速增长但单个账户融资余额并未发生显著上升的情况,新增融资客户属于大散户的概率偏小,更有可能是由小散户的加速流入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A股于12月9日剧烈震荡之后,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在12月12日首度出现了大幅下降。统计数据表明,当天融资融券余额从前一交易日的9414.56亿元急剧下降至6240.05亿元,环比大幅下降逾三成,高达33.72%,为本轮行情启动以来降速最快的一次。对此,申银万国分析师王胜表示,随着金融创新工具频出、市场波动率必然会放大。实际上,融资杠杆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乐观行情下融资确实可为股市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若行情出现逆转,投资者的亏损将加倍扩大,融资盘踩踏出逃会导致股票崩盘式下跌。

 

  时间窗口已到 “央妈”会不会突然降准?

  随着年末、月末、季末“三点一线”时间窗口的临近,市场资金紧张的情绪又开始蔓延。而且,与往年相比,今年还增加了股市打新资金冻结近2万亿元、人民币贬值造成资金外流等不可比因素。如此一来,资金紧张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了。不仅造成市场拆借利率持续上行,而且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是快速上升,无论是银行放给企业的贷款还是地下金融组织提供给企业的资金,利率都要比过去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于是,有关是否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的议论也就多了起来。

  很多分析都认为,降准的条件已经具备,降准的时间窗口也已经到了。

  然而,从央行的操作方式来看,似乎并没有降准的意思。按照媒体报道,央行已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向部分银行提供了短期资金,同时,对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进行了续做。这也意味着,对市场流动性的释放,仍然采取的是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而不是降准。

  从目前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来看,谁也无法保证,央行不会像11月份的降息政策一样,再次搞个突然袭击。毕竟,公开市场操作是很难缓解市场的资金紧张情绪的。就算公开市场操作释放的市场流动性比降准多,对市场紧张情绪的化解也远比不上降准。也就是说,降准或许是目前缓解市场紧张情绪最有效的手段。而可能制约央行降准的因素则是,如果现在降准,将有可能对明年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一季度的货币政策如何运用,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如果经济继续下行,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在货币政策上做些调整,放松一下现行的货币政策。至少,应当再次出台降息政策以及降准政策。那么,现在就出台降准政策,就有可能影响到明年一季度货币政策的把控,使一季度的货币政策很难运用。

  正因为如此,只要年末最后这十多天时间不出现严重的资金紧张矛盾,只要不出现严重的“钱荒”,央行都会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并把规模扩大、范围扩大,以缓解市场资金紧张的矛盾。因为,打新冻结的资金毕竟时间有限,人民币贬值也只可能是短期的。只要这些因素消失了,整个市场的资金紧张矛盾还是会有所缓解的。

  春节期间企业发放工资、福利、奖金等所需要的资金,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等,可能会成为产生“钱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从总体上讲,今年春节的资金紧张状况只会比往年严重,那么,央行如何对待,就成了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把控的问题。而1月份在地方政府要求“开门红”的大背景下,如何不因为资金问题而“红”不了,也是央行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认为,央行极有可能在1月中下旬“突然”再次降息及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市场一个非常有力的提振,给企业和投资者一个非常有效的信心拉动。因为,即便不能在一季度走出经济低迷,也不能再让一季度经济继续下行。而且,今年四季度批复了万亿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总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吧?总不能不对经济刺激产生任何作用与影响吧?而央行的支持,则是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能否更快见效最主要的方面。

  本月份突然降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明年1月份再次降息和降准的可能都存在,不排除两项政策同时运用。

 

  卢布暴跌殃及中国对俄贸易商 上市车企率先预警

  陷入空前危机的俄罗斯,一时间引发了世界关注。而脆弱的卢布,不仅连累俄罗斯本国及资本市场,也影响到了部分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

  受损卢布贬值的,不只是义乌的中小企业,以俄罗斯为重要海外市场的吉利汽车,似乎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

  卢布的大幅贬值,对吉利的打击几乎是“立竿见影”,该公司近日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称,受俄罗斯卢布贬值以及新车销售持续下跌的双重影响,预计今年的净利润将下降约50%。吉利2013年的净利润是26.63亿元。

  昨日,比亚迪A股在午后突然跌停,H股跌幅更是一度超过40%。对于暴跌原因,市场给出的猜测理由包括:比亚迪在俄罗斯遭受数亿元汇兑损失、电动客车订单大幅萎缩、融资盘爆仓,重仓基金被触发止损等。

  据悉,俄罗斯是中国车企的重要出口地,除了吉利汽车外,力帆、长城汽车及江淮汽车等车企在俄罗斯都有一定的销量。

  此外,俄罗斯已成为中国车企投资重地。比如,江淮汽车在俄罗斯的第一批组装车型早在今年4月就已下线;华泰汽车与俄罗斯德维斯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华泰俄罗斯生产基地;长城汽车与俄罗斯图拉州政府签订协议,投资32亿元建设一家年产量15万辆的整车厂;奇瑞宣布将在俄罗斯当地工厂生产瑞虎5紧凑型跨界SUV和Bonus3紧凑型轿车;长安汽车也宣布有意在俄罗斯建厂。

  截至目前,上述中国车企对俄罗斯近期局势的变化,鲜有说法。但欧美车企如大众、奔驰、通用、福特等,近期纷纷下调俄罗斯市场的生产及销售目标,甚至减少投资计划。

  另外,除了上述中国车企外,福耀玻璃、华斯股份等上市企业,也同样与俄罗斯存在着密切的贸易往来。以华斯股份为例,该公司主要从事经济特种动物毛皮深加工和裘皮服饰的制造,俄罗斯是该公司的重要销售市场。

 

  券商股市值向国际投行看齐 行情泡沫已十分明显

  券商股高位剧烈震荡使得重仓该板块的基金净值坐上了“过山车”,这些基金可能回归新兴成长股。

  以翻倍行情完成了2014年的表演之后,券商股的市值规模开始媲美国际一流投行,此时,A股的投资者对内地券商股行情的持续性开始出现分歧,其中甚至包括重仓券商股的部分基金经理。

  深圳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券商股市值向国际投行水平看齐,意味着券商股行情泡沫已经十分明显。券商股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次主题投资机会,因为本轮行情的单边性质以及短期暴涨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目前来看需要观察市场将券商股的泡沫推向何种程度,但券商股的确已经变得不再便宜,尽管泡沫有可能继续演绎。

  据上证报报道,在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看来,券商股短期已处于阶段性顶部位置,回调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上述私募基金经理透露,其已在近期大幅减持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品种,并将仓位移往涨幅落后的新兴成长品种。这位私募人士强调,经济转型趋势注定了新兴成长股依然是投资主线,而大市值蓝筹行情不可持续。

  上述公私募基金经理在券商股上的观点,反映了目前市场的主流观点,即券商股行情可能处于泡沫尾声,尽管泡沫可能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但风险也越来越大,这使得部分基金经理宁愿锁定当前收益,放弃后期可能出现的新泡沫。

  临近年底,一方面,基金经理业绩排名大势已定,基金经理有足够动力锁定券商股收益,以稳定其业绩排名;另一方面,岁末年初,基金经理需要开始考虑2015年的布局,而新兴成长类公司年末可能出现的估值切换等也将吸引市场重新关注,尤其是在上市公司资本合作、并购重组、创新转型等频发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也很难真正舍弃这些未来更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对基金经理而言,回流新兴成长领域仅仅是一个时机问题,而这种时机很可能来自券商股高位震荡下的压力。

 

  央行四周没动作 年末流动性有点紧

  临近年末,面对流动性趋紧,央行表面上在公开市场持续“无为”,连续第7次暂停公开市场例行操作,但或悄然多方位向市场定向注入流动性,平抑短期波动。

  市场人士指出,昨日资金面走势如同“过山车”,由于本周有50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又恰逢或是年内最大规模IPO冻结资金影响,市场对央行继续定向“放水”早有预期。但下周为年底最后一周,虽有财政存款投放,预计短期波动仍不可避免,不排除央行继续“组合拳”投放资金的可能性。

  虽然央行对近两日“放水”并未证实,但从昨日市场的表现来看,虽流动性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但或许还远远不够。

  据上证报报道,某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经理表示,央行续作MLF已有所预期,但下周万一财政存款投放不及预期,再加上今日开始正式进入IPO冻结资金高峰期,交易所和银行间资金恐怕还得紧张。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再宽松可期。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看来,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宽财政与宽货币可能会在近期得到贯彻执行,从而有望在短期内保障流动性的安全。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在定向宽松和窗口指导上加强信贷投放的力度和效果,除了SLF、MLF、PSL等面向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定向工具外,还会利用票据直贴的窗口工具,向中小型金融机构直接投放支持小微三农等方面的货币资金。

  事实上,从11月最后一周以来,央行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一直零操作,这在公开市场历史上较为少见。市场人士预计,央行有意维持目前的紧平衡,这也是逆回购迟迟未重启的原因。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指出,新股集中申购必然引起资金阶段性紧张,监管层的宽松目标不在银行间,流动性释放多是维持作用,不会主动宽松。

 

  隔夜拆借利率跳涨 资金紧张权重股分化

  对于当前市场而言,资金推动无疑是指数强势上攻的主要助力。而论及促使市场形成结构型行情的主要因素,流动性环境的变化至关重要。在金融机构年终考核、新股发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短期资金面已出现紧张迹象。

  在新股发行方面,周五市场将迎来本轮新股密集申购的高峰,包括国信证券在内的6只新股预计冻结资金将达1.5万亿左右。本轮新股申购冻结资金量有望再创新高。同时,结合管理层此前“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的表态,新股发行对资金面将形成持续的分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二级市场运行形成冲击。

  另一方面,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上继续“零”操作,已经是连续7期在公开市场上无作为。虽然周四有6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但此番放水也未能缓解资金面的暂时紧张。从12月18日9点半公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看,shibor利率集体跳涨,隔夜利率涨幅达到36.40个基点。我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消费者物价指数连创新低,为货币政策释放提供了空间。我国流动性环境有望在中长期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这将有助于A股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但短期来看,金融机构揽储、新股发行冻结资金等因素还将继续作用于资金面,流动性较前期将有所收紧。

  随着流动性环境逐步变化,近期市场风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伴随成交量的稳中有缩,结构型和分化这两大特征再度显现。

 

  四句话终结A股牛市分歧

  2014年只剩下9个交易日,经过一番博弈,对于A股现状及未来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句,A股进入牛市成为普遍预期;第二句,大盘仍有冲高动力;第三句,慢牛是市场必然选择;第四句,蓝筹股和成长股的轮动是趋势。

  说牛市是“争”来的一点也不过分。大盘自7月22日启动,上证指数连续拉阳线并于7月28日大涨2.41%,盘中最高涨至2181.50点,创下年内新高。关于牛市是否已经到来的讨论也逐渐升温。有人认为空头市场转为多头市场是必然之势,大盘将迎来有史以来最长的牛市。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台了优先股、沪港通、新“国九条”重大政策,形成了发展资本市场的三大政策预期。特别是新“国九条”规划了资本市场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目标与时间表。可是,大多数人不以为然,认为政策底不是市场底,市场底部是跌出来的。

  进入9月以来,经济数据持续回落,连机构、专业人士都对牛市不抱希望,但广大投资者对牛市充满渴望,证券账户新开户数逐月增多。真正统一投资者认识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央行降息。经济增速回落的时候产生一波牛市并非不正常,而且,中国经济从10%以上的两位数回落到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将是未来的新常态,但放眼全球,这个增速并不低。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启动一轮牛市是完全具备条件的。新常态下,新一轮牛市来了。

  目前仍处于牛市初期,大盘仍有上涨动力。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经济能否转型成功,往往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以及如何处理好增长、通胀和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来看,中高增长、中低通胀已经为经济转型创造了较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作为经济社会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场所,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可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重要的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上涨的逻辑并未改变,长期继续看好。

 

  股权众筹平台净资产门槛500万

  在证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支持下,中国证券业协会昨日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股权众筹平台净资产不得低于500万元人民币,融资者或融资者发起设立的融资企业的股东人数累计不得超过200人,投资者为投资单个融资项目最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单位或个人。

  与此同时,股权众筹平台应当在中证协备案登记,并申请成为中证协会员。中证协为股权众筹平台办理备案登记不构成对股权众筹平台内控水平、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客户资金安全的保证。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股权众筹应当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并满足《证券法》关于非公开发行的相关规定:一是投资者必须为特定对象,即经股权众筹平台核实的符合《管理办法》中规定条件的实名注册用户;二是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三是股权众筹平台只能向实名注册用户推荐项目信息,股权众筹平台和融资者均不得进行公开宣传、推介或劝诱。

  《管理办法》指出,股权众筹平台净资产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不得兼营个人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或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鉴于股权众筹融资的非公开发行性质,《管理办法》明确投资者为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单位,或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并且投资单个融资项目的最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中证协表示,设置投资者门槛,一方面是避免大众投资者承担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则通过引入合格投资者尽可能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A股将进入乐观情绪修复期

  本周银行和券商等权重股的过山车走势,叠加年底最密集新股申购期,沪综指的3000点对应着市场情绪的一个波峰。从驱动逻辑分析,A股下半年以来的走势是旧周期悲观预期全部利空出清后的逆转,但这个逆转的过程是个长期过程,难以一蹴而就。四季度权重股所推动的指数行情是市场情绪进入阶段性峰值的一个信号。即使长期驱动A股的逻辑未变,短期市场情绪过度宣泄后必然对应着修复的过程,短期A股将进入震荡调整期。

  11月底央行非对称降息成为指数行情的导火索,在指数主升浪的过程中,80%个股的股价表现明显跑输大盘,以券商、建筑为代表的权重股大都实现翻番。这种逼空式的上涨是多因素共振的结果,即悲观预期的彻底出清、降准降息周期开启的政策预期、“一带一路”等产业战略的驱动、权益类市场对于资金的虹吸效应等等。不难发现,推动权重股出现逼空行情的因子具有爆炸力,但持续性有待观察。若回到股价上涨的内生性逻辑来看,除了估值修复以外,很难找到更明确的支撑因素。A股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与上半年相比并未发生质变,以周期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仍处于去杠杆和去产能的叠加周期,经济增速仍处于下行周期,新兴产业在对冲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对冲效果有限。而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的速度较上半年也有所趋慢。唯一发生质变的就是市场的预期,这种预期的逆转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也决定未来A股走势的关注点将由2009年之后的宏观流动性(M1、M2)、GDP增速(尤其是投资增速)、CPI、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等基本面因子转换为存量资金再配置、转型预期、金融全球化预期等主观因子。但在这个过程中,A股的走势并非一马平川,尤其是像12月这种单边逼空的走势很难持续,由于在主观因素驱动的过程中,经济增速下行、保增长与促转型之间的拉锯、人民币贬值预期等等外部因素都会成为制约市场的X因素。从大周期看,目前经济转型、增速中枢下移和转型的大背景会是A股的走势更接近于96-2001年的走势,而非06-07年由盈利和制度驱动的快牛。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