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 > 要闻 > 正文

中美纺织业再起争端

2006年07月06日 18:00
中美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签署后,中国纺织业遭遇最大一起反倾销案件



  美国时间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正式就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聚酯短纤涉嫌反倾销进行立案调查。这是中国纺织业在中美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签署后遭遇的最大的一起反倾销案件。
  6月23日,三家美国聚酯短纤制造商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递交起诉书,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聚酯短纤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征收101.52%的平均反倾销税。申诉方指控中国产品在美国国内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其倾销幅度为88.15%至109.67%,对美国同类产业已经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据悉,此案调查期为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涉及出口金额约9500万美元,涉案企业上百家。
  “尽管从金额上看,这并不是一个大案,但却具有风向标意义”,涉案中国企业的代理律师、北京小耘律师事务所反倾销事务部主任张毅指出,“此案已引起中国商务部重视…… 其成败将影响到中国纺织业其他品种的出口,即可能陆续面临类似的反倾销调查”。
  张毅认为,中国聚酯短纤的反倾销调查,表明了纺织品特保协议后,美国对华纺织品贸易政策的新动向。
  6月29日,中国商务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宁波经贸司及数十家企业代表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应对之策。据悉,目前已有近30家被诉企业决定应诉。
  原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业管理处处长、世之维集团总裁樊敏认为,“此次反倾销调查是纺织品特保后,美国遏制政策的一种延续。”同时,樊敏指出,由于此次涉及的纺织品原材料——聚酯短纤波及面并不广泛,因此不会像特保条例对中国纺织业形成整体性冲击。
  据张毅介绍,目前中国纺织业将在两方面应对此次反倾销诉讼。一方面,商务部与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将在行业及政府层面与美国进行斡旋,争取为中国企业的应诉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案件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每家涉案企业将分别聘请律师,单独应诉,因此,不同企业可能会赢得不同的出口税率。
  “目前,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积极应诉。不应诉的结果就是必须接受101.52%的最高税率。”张毅说。据悉,涉案的100多家企业中只有20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多数为小型民营企业,后者应诉的积极性并不高。
  聚酯短纤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用于制造纺织品的基本原料——涤纶面料。此次涉案的聚酯短纤为再生聚酯短纤,主要用于睡袋、枕芯的填充之用,相对来说价值较低,也是目前中国出口聚酯短纤的主要品种。
  中国聚酯短纤行业主要位于浙江和江苏两省,经过 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 2004 年以来产能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世界聚酯短纤出口大国。但同时,中国聚酯短纤产品也屡受国外反倾销调查。2005 年,中国聚酯短纤行业被欧盟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出口一度遭到重创。此后,许多中国企业纷纷转向美国出口。
  美国曾于 1999 年对原产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聚酯短纤产品提出反倾销诉讼。此后。美国政府裁定征收反倾销税,并于2006年4月通过复审,延长了该案件中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此次美国转而针对中国,与中国转移出口市场不无关系。据海关统计,调查期间,中国聚酯短纤出口 6514 万公斤,出口金额 6593 万美元。其中,美国是聚酯短纤的第一大市场,占总出口金额的50.52%。
  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原告三家企业为DAK AMERICAS、南亚塑胶美国公司及WELLMAN.Inc ,均属于世界聚酯短纤行业的重量级选手。其中,南亚塑胶为台湾石化纺织业巨擎台塑集团旗下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聚酯棉、聚酯丝与聚酯加工丝生产企业。DAK 与 WELLMAN则是美国主要聚酯短纤生产商,其中WELLMAN在欧盟对华聚酯短纤反倾销案中,为欧盟确定“替代国价值”提供了信息。
  对于此次反倾销,中方早在今年2月已有预警。尽管涉案金额并非近年来最大,但对于中国聚酯短纤以及纺织业却可能造成重大打击。尽管中国聚酯短纤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出口遇阻,产能释放已经遭遇瓶颈,此次美国反倾销诉讼无异于雪上加霜。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纺织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已经不局限于下游的服装等产品,已延伸至整个产业链条。■
   
杂志过往相关报道

盘点中美纺织品谈判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