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 > 要闻 > 正文

芬欧汇川称将在中国致力于非木浆造纸

王以超
2008年06月13日 20:45
鉴于中国现有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状况,很难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找到适宜的地方种植成片造纸原料林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纸张消费量每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包括金光集团(APP)、斯特拉恩索(Stora Enso)在内的国际造纸巨头纷纷在内地开发或者计划开发自己的造纸原料林。
  不过,作为世界最大的杂志纸和印刷纸生产企业,芬兰森工巨头芬欧汇川集团(UP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松宁(Jussi Pesonen)今天(6月13日)下午却在北京表示,该公司无意在中国大规模营造包括桉树等在内的原料林,用来满足其纸张生产需要。
  在该集团在华投资十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解释说,是否在一个国家发展造纸原料林,既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土地可利用状况,同时也取决于人口密度。实际上,在人口密度不高的沿海地区,最适合发展原料林以及制浆工业。
  而在中国,显然难以满足上述条件。因此,该集团的造纸原料林仍会集中在拉丁美洲。
  实际上,据了解,包括金光集团在内,中国不少纸业公司拥有的造纸原料林,都在土地利用上,与当地农民存在各种冲突。
  此外,包括绿色和平等在内的众多环保非政府组织,也对这些造纸林带来的不良生态影响表示忧虑。在海南、云南以及广西等地,均出现过当地村民受经济利益驱使,砍伐原始森林种植纸浆林的例子。而这种行为,无疑给长臂猿等众多珍稀物种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绿色和平(中国)森林项目主任王晓军在接受采访时,对于芬欧汇川的这一表态表示了欢迎。在他看来,对于“林浆纸一体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理应给予重视。
  作为替代方案,贝松宁表示,他们将在中国致力于利用麦草等农作物剩余物,作为生产纸浆以及其他生物化学品的原料。
  之前,包括中国在内,利用麦草等制成的非木浆造纸,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传统的非木浆制造出的纸张,不仅在质量上无法与木浆纸张相媲美,无法用于满足高档需求;同时整个碱法生产工艺也耗水巨大,而且污染严重。
  但他指出,目前,该公司正在芬兰试验采用新的技术,来生产非木浆纸张。这一已进入中试阶段的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纸张质量和工艺污染问题。
“(这一技术)一旦获得成功,不仅会改变中国,也会改变全世界的造纸行业。”贝松宁强调。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芬兰总部之外,位于江苏常熟的亚太研发中心,也参与了这项技术攻关。从1988年至今,芬欧汇川已经在常熟累计投资了12亿美元,形成了年产80万吨的产能。
  对于利用麦草造纸的成本问题,芬欧汇川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素依兰(Soile Korhonen)对记者表示,虽然其成本不会太便宜,但应该会具有市场竞争力。
由于该技术仍处在试验阶段,据了解,其具体产业化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也尚未选定项目试点地区。素依兰只是表示,将会在中国主要的小麦产地,圈定最终的项目试点所在地。
  总部位于芬兰的芬欧汇川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工业集团之一,主要产品包括纸张、标签材料以及木产品等。2007年,其销售额为147亿美元,员工近26000人;目前,中国是其在亚洲唯一的生产,以及研发基地。■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