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24日重要财经新闻汇总(更新中)

2014年11月24日 08:10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19家公司12.69亿股解禁 解禁市值环比小增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安排,本周两市共有19家公司的解禁股上市流通,解禁股数共计12.69亿股,占未解禁限售A股的0.29%。其中,沪市9.17亿股,占沪市限售股总数的0.42%;深市3.52亿股,占深市限售股总数的0.16%。

  以11月21日收盘价为标准计算,本周两市的解禁市值为115.69亿元,占未解禁公司限售A股市值的0.22%。其中,沪市8家公司为59.44亿元,占沪市流通A股市值的0.04%;深市11家公司为56.25亿元,占深市流通A股市值的0.06%。

  本周两市解禁股数量比前一周13家公司的7亿股增加了5.69亿股,增加幅度为81.29%。本周解禁市值比前一周的110.34亿元增加了5.35亿元,增加幅度为4.85%,为年内第九低。

  深市11家公司中,道明光学、申科股份、安洁科技、金安国纪、赞宇科技、勤上光电、海联讯共7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苏州固锝、山西证券共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定向增发限售股份,海信科龙、德尔家居共 2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股权激励一般股份。其中,海联讯的限售股将于11月24日解禁,解禁数量为0.9亿股,是深市周内解禁股数最多的公司,按照11月 21日的收盘价15.19元计算,其解禁市值为13.62亿元,是本周深市解禁市值最多的公司,占到深市解禁总额的24.21%,另外该股也是解禁股数占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公司,达202.91%。解禁市值排第二、三位的公司分别为道明光学和安洁科技,解禁市值分别为10.83亿元、9.30亿元。

  深市解禁公司中,海信科龙、道明光学、申科股份、安洁科技、金安国纪、赞宇科技、勤上光电、山西证券、德尔家居涉及“小非”解禁,需谨慎看待。此次解禁后,深市没有新增的全流通公司。

  沪市8家公司中,开创国际、天润乳业、冠豪高新、好当家、亿晶光电、山鹰纸业共6家公司的解禁股份是定向增发限售股,S*ST中纺的解禁股份是股改对价股份,海南椰岛的解禁股份是股改限售股份。其中,亿晶光电在11月24日将有1.12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按照11月21日的收盘价16.26元计算,解禁市值为 18.20亿元,为沪市解禁市值最大的公司,占到沪市解禁市值的30.62%。开创国际是解禁股数占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公司,比例达75.49%。山鹰纸业是沪市周内解禁股数最多的公司,多达5.90亿股。解禁市值排第二、三位的公司分别为山鹰纸业和开创国际,对应的解禁市值为15.17亿元、12.20 亿元。

 

  沪港通开闸首周 RQFII小范围试水

  沪港通正式运行,香港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小心翼翼,部分基金开始小规模动用沪港通额度。而第一周,投资于A股的大型ETF管理资产规模相对稳定。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香港一家基金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旗下的RQFII-ETF已开始参与沪港通。据该公司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只是小范围试水,经过一段时间尝试后再逐步扩大规模,并计划转出RQFII额度用作其他投资。

  据了解,沪港通开闸前,不少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已对投资A股的渠道做出了调整。易方达香港子公司称,除了RQFII投资额度,易方达中证100等基金的A股投资可以100%通过RQFII或者沪港通进行。南方东英ETF公告显示,旗下南方A50等基金将其资产净值最多30%的比例通过沪港通投资于A 股。

  统计资料显示,现在香港上市的30只股票类RQFII-ETF中,大多数的跟踪标的为富时、MSCI以及中证等公司的大盘蓝筹指数,如A50、沪深 300等,其中沪市标的大都包含在上证180和上证380这两类沪股通的成分股之中。沪港通开闸前,市场人士担忧沪港通会分流直接进入沪市A股的资金,从而对RQFII-ETF的规模增长造成压力。而从运行首周的情况来看,沪港通对大部分A股RQFII-ETF的影响有限。

  数据显示,沪港通开闸第一周,香港市场上投资A股的大型ETF资产规模呈现微幅下滑。其中,目前管理规模最大的贝莱德旗下安硕A50,截至上周五收盘,规模为736亿港元,较沪港通开通前的743亿港元微幅缩水6亿港元,比例不足1%;华夏沪深300规模为90亿元人民币,较开通前的91亿元缩水近 1亿元,幅度接近1%。

  上述基金香港子公司人士表示,沪港通开闸后,基金规模相对稳定。ETF相比直接投资A股的产品,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方便购买一篮子相关股票,而且流动性较高。不过他也坦承,沪港通的开通仍会带来不少压力,毕竟之前只有RQFII能够直接投资A股,新渠道的出现客观上减少了直接投资A股产品的唯一性。

  而一家海外机构的高管则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沪港通开通后的表现低于市场预期,沪股通流入200多亿元,较低的市场热情不会分流太多A股ETF的资金。不过,随着海外大型机构逐步通过沪港通配置A股,相信会有部分资金会从A股ETF中流出。

 

  李小加:积极推广完善沪港通计划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沪港通开启一周后发表网络日志做阶段性总结,他认为,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打分,首周表现至少可以得“良”,而从交易量角度来看,尽管没有出现火爆局面,但并不担心,对沪港通搭建的桥梁长期来看还是充满信心。

  对于沪股通,李小加认为,沪港通的税收政策公布不久,海外大型投资机构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也有一些长线基金因为不习惯现在的“前端监控”机制,希望等明年搭建好股票追踪系统后再参与沪股通,总体来看,国际投资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做好一系列准备,分期分批逐步参加沪股通,他们投资的主要动因是价值判断与指数跟踪。由于沪港通消息公布已经7个月,各种短期套利机会逐步消失,加上年底将至,沪股通短期内应该不会看到大量短炒资金流入。

  至于港股通的成交清淡,李小加归纳为五大因素导致,第一,短期套利机会缺失;第二, 内地机构投资者还未来得及进场:包括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很多大型内地机构投资者还在等待监管机构公布相关的投资指引;第三,50万人民币资产的门槛;第四,港股通合资格股票无小盘股;第五,对香港市场的熟悉程度: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香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市场上可供他们了解相关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还比较有限,他们熟悉香港市场和沪港通的规则都需要时间。

  李小加强调,归根结底,短期内港股通的发展还有待投资者的熟悉,以及规则的完善和扩容。但长远来看,港股通的潜力不可限量,因为港股通所吸引的不仅是证券市场的存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尚未投资证券市场的增量资金。短期来看,沪股通的成交确实远远超过港股通,但是,长期来看,港股通的成交量增长潜力一定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因为相对于海外投资者来说,中国内地居民的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更大。

  未来,港交所将积极推广和完善沪港通计划,在沪股通方面,为机构投资者搭建满足前端监控要求的股票追踪系统,预计明年5月可以推出。在港股通方面,港交所将积极与内地监管机构沟通,推动相关政策出台,以方便更多内地机构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同时也将为内地券商的投资者教育和推广活动提供支持,帮助内地投资者了解香港市场。

  李小加表示,从首周沪港通的波澜不惊来看,现在投资者的心态还是比较冷静和理性的,这样的市场氛围其实更适合沪港通这样新建的“大桥”,从而使得新建的桥与路可以形成一个更科学、更互补、更全面的国际化网路,加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沪港通是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它的价值需要数年才能得到准确的检验,他坚信今天的沪港通,如同当年的H股上市,将对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产生同样深远的影响。

 

  宋丽萍:以创业板为龙头打造金融服务链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日前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要充分考虑当前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规律,结合降低上市门槛的改革和注册制的推进,加快推出专门层次,增强创业板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宋丽萍表示, 随着多层次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创业板的推出,深交所的市场培育工作逐步向下扎根延伸,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融入到各地的科技金融体系、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区域性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当中。当前,对于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资本市场服务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加快市场改革创新发展步伐。

  具体来说,一是继续推进创业板改革,完善市场层次。充分考虑当前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规律,结合降低上市门槛的改革和注册制的推进,加快推出专门层次,增强创业板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二是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2.0”, 合作发展高新科技金融网,探索提升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综合能力,以创业板为龙头打造围绕创新的金融服务链。 近年来,科技金融服务有了很大的发展,引导基金、天使投资、PE/VC、场外市场、科技银行等覆盖科技创新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服务体系已初步确立。“路线图2.0”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统一平台,在政府部门、高新园区、资本市场、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中介之间,实现信息互享、流程互通、功能互补,共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和综合服务。

  三是支持区域股权市场建设,以此为节点助力地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场外市场是上市公司的“苗圃”,发展场外市场可以夯实交易所市场发展的基础,也能够将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范围大幅度向下延伸。各地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设区域股权市场,依托市场化的平台,迅速将地方上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金融产品、政策信息等加以聚集,成为各地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为此,深交所在前期合作培育的基础上,支持部分重点地区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常态化、综合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平台,初见成效。

  四是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资产证券化等固定收益产品,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范围。 截至10月底,深市通过备案的344家中小企业中有224家完成277只私募债发行,募集资金299.6亿元。深交所非常重视资产证券化业务,一直有专门的团队跟进。2005年至今,共发行37个专项计划,累计融资666亿元,其中24个专项计划在深交所综合协议交易平台挂牌转让,累计融资312.5亿元。其中阿里小贷资产证券化项目,创新了小贷的资金来源。近期发行挂牌的徐州棚改资产证券化项目,为盘活保障房存量资产,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棚改探索了新路。

 

  欧盟本周有望公布3000亿欧元投资计划

  全力刺激欧洲经济的,不只有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一人。据海外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有望在本周宣布备受期待的3000亿欧元投资计划,以促进欧盟疲弱的经济增长势头。

  新上任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早在今年7月份就承诺要进行投资刺激,而在三周前他走马上任,再次宣称要采取行动。欧洲议会近日确认,容克将会在当地时间本周三宣布相关投资计划,但鉴于欧盟官员在近日讨论预算问题,现在仍不清楚欧盟到底会投入多少资金。据悉,这项投资计划中,欧洲投资银行可能只会投入 200亿至300亿欧元,其他资金将吸引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基础设施。

  根据路透社的估算,如果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投资,上述计划将让欧盟国家在未来3年每年实现额外0.7%的经济增长。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受益于德法经济回暖,今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初值分别环比增长0.2%和0.3%,好于市场预期。不过,法国兴业银行外汇策略全球主管贾克斯表示,虽然德国和法国经济有所回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元区经济基本情况仍将是复苏停滞。

  实际上,欧盟委员会的任何经济刺激计划都受到成员国财政状况的限制。在经济政策上,欧盟内部目前依然存在激烈争论。

  德国主张继续实施严厉的紧缩政策,以解决成员国财政赤字问题,防止债务危机重演。法国、意大利等则主张结束紧缩政策,通过扩大支出恢复经济增长。法国和意大利都在近期交出了2015财年预算案草案,虽然预算案内容违反了欧盟规则,欧盟委员会最终还是批准了两国的预算案。

  深陷衰退长达六年之久的希腊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7%,摇身一变成为欧元区的“增长明星”。希腊政府也在近日向议会提交了2015年预算草案。根据这份预算草案,明年希腊的主权债务负担约为317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1%,比2014年低6个百分点。该草案还计划2015年从私有化过程中筹集25亿欧元资金,从国际资本市场筹措139亿欧元的资金。在就业方面,草案预测2015年的失业率将从今年的24.8%降至22.6%。

 

  道指再创新高 中概股地产板块大涨

  上周五,中国和欧洲央行接棒宽松 ,让全球金融市场不亦乐乎。

  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开盘后不久,道指和标普500指数一举创下新的历史最高盘中价,分别为17894.83点和2071.46点。道指、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周分别上涨1.0%、1.2%和0.5%。至此,美国股市三大股指已连续五周上涨。标普500指数创造今年第45次收盘新高纪录,道指也收获了今年第28个收盘新高。

  在美上市中概股也大幅拉升,i美股中概30指数上涨1.35%,其中房地产板块领涨。在上周五美股交易时段,乐居股价大涨12.56%,易居中国股价更大涨17.2%,搜房和鑫苑置业股价也分别上涨13.94%和5.26%。有分析人士表示,从历史经验上看,降息将对房地产行业是重大利好,在美上市的中概地产股大涨也是第一时间的反应。

  此外,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当天收涨2.1%,报345.24点,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法国和德国股市涨幅均超过2.5%。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的讲话推动欧元汇率下跌,美元指数突破88.3水平,并创下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高纪录。市场人士表示,鉴于各大央行奉行宽松,仅有美联储开始逐渐收紧政策,美元表现依旧一枝独秀。

  在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协助管理8400亿美元资产的投资组合管理人克罗法斯表示,中国和欧洲央行接棒宽松是短期内的好消息,但市场真正需要的是除美国以外地区真实的经济增长。

 

  姜洋:抓紧研究提出注册制改革方案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日前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结合《证券法》修订工作,抓紧研究提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

  同时,证监会简化了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审核程序,为包括新兴产业企业在内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创造条件。截至今年10月底,内地新兴产业企业在境外直接上市50余家,筹资总额约190亿美元。同时,支持B股上市公司以介绍方式到境外市场上市,已核准丽珠医药等企业以介绍方式到香港上市。

  姜洋指出,目前证监会正研究将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主体拓展到新三板挂牌公司,以方便更多企业在债券市场获得发展资金。同时打算年内再取消一批行政审批制度,届时证监会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为本届政府成立时的一半。

  姜洋介绍,下一阶段证监会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适度监管,继续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分项公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推进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信息公开。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程序。上述措施将进一步减少企业的审批负担,提高审核效率。

  同时,加快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渠道,拟在创业板建立专门层次,允许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一年后发行上市。丰富新三板市场交易方式,支持挂牌公司并购重组和发行优先股。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此外,创新期货市场品种。姜洋表示,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委继续推进碳交易试点和统一碳市场的顶层设计,研究开展碳期货交易的可行性。

  姜洋还强调,将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证券期货行业。证监会将逐步放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准入限制,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包括新兴产业在内的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为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最后,姜洋指出,证监会将围绕“维护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核心职责,全力配合立法机关做好《证券法》修订和《期货法》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稽查执法体制机制,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营造公平、有序、高效的市场环境,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上交所将加强并购重组信披监管

  针对投资者对企业并购重组失败情况的质疑,上海证券交易所(财苑)副总经理刘绍统日前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上交所也在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且在后续工作中也在从信息披露和其它方面加强对相关活动的监管。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数量呈爆发增长的态势,产业整合和资产注入成为并购重组的主流,海外并购保持较快增长。刘绍统介绍,以上交所为例,今年1~11 月,沪市启动资产重组的公司数量达到137家,远超过2013年全年总量84家,已经有28家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972亿元,上海证券市场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主的市场,以国资主导的资产注入类并购重组达到了40家,占到总数的三成左右。另外,随着借壳上市门槛不断提高,借壳上市重组21 家,占比仅为16%左右。

  此外,失败的重组案例也有所增加,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因各种原因终止重组,1/4左右公司经过长时间停牌未能形成重组方案,这种现象反映了并购重组市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重组各方博弈激烈,而无法形成重组方案,同时,重组预期落空以后,往往也导致股价在短期内大幅度下跌,引起投资者不满,进而质疑公司停牌期间是否积极推进重组活动。

  刘绍统表示,下一步上交所一方面将大力推进并购重组活动,增强竞争力,提升公司的价值,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重组过程中关键环节持续信息披露,细化重组预案信息披露格式指引,强化董事会和中介机构的责任,明确重组停牌的决策机制和披露要求,做好失败重组相关事项的信息披露,规范并购重组市场的秩序。

  刘绍统强调,随着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国有资产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产业政策的推进,财税融资政策的明确以及土地政策、职工安置和社保政策的发展,并购重组将获得良性的更大发展。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卢玲艳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