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9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更新中)

2015年01月09日 08:39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2015年A强港弱行情或延续 流动性环境A股更优

  恒指2014年小幅上涨1.3%,大幅跑输A股指数。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0.8%,恒生红筹指数下跌4.5%,恒指波幅指数上涨29.5%至17.5,行业表现,电讯业、资讯科技业和金融业为全年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消费者服务业居所有行业之末,恒生AH溢价指数已接近130大关。

  决定2015年港股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海外市场的流动性风险,由于港元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对港股影响很大,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对宽松货币政策的诉求在下降,下一阶段就是决定何时加息.纵观历史上每次美国开始加息周期,都会引发全球资本流动的逆转,从而给新兴市场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兴业证券认为,2015年"A强港弱”或延续,流动性环境A股更优,随着美联储加息成为大概率事件,中国开始进入降息周期,港股和A股面临的流动性环境迥异,而资金可自由流动的港股市场受外围因素和国际热钱流动的冲击更大。

  香港本地股或拖阶恒指表现,GDP贡献90%以上的服务业中,进出口贸易占比最大,尤其对内地的转口贸易对香港经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以上海自贸区为起点,越来越多的自贸区投入运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香港转口贸易业务。同时,中国在贸易开放领域开始发力,加速双边自贸谈A,推动多边贸易协议,使香港作为内地贸易中转站的战略地位在下降。

 

  赤子之心赵丹阳:牛市已经启动 坚定看好后市

  2014年1月初,上证指数还在2000点到2100点低位徘徊,市场一片悲观气氛,而有着“私募教父”之称的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赵丹阳,时隔六年重新回归A股,旗帜鲜明地喊出大牛市要来。

  时隔一年,赵丹阳现在怎么看A股市场呢?2015年1月8日下午,深圳CBD,在中信证券组织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赵丹阳以《牛市已启动》为题和300多名投资者做了一场70分钟的交流,投资者提问非常积极。

  赵丹阳称,牛市已经启动,坚定看好后市。现在还是牛市初期,这一轮牛市将是中国有股市以来最大的牛市,从现在第一浪的成交量和走势图上来看,已经验证了这个特征。赵丹阳表示,2014年初的观点仍没有变,利率下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资本市场开放是支持牛市不断向前的三大主要因素。

  赵丹阳认为,牛市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利率下行。过去一年国债的利率大概从4.8%,降到现在的3.8%左右;余额宝的收益率也从6%、7%下降到现在的4%左右。央行也在降息,这都是第一步。长期看,中国是资本过剩过程,未来的利率还会继续下降。

  第二个条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在2015年会越来越快,并且是催生大牛市的下一个引爆点。如果上市公司都引入好的治理结构,真正达到股东利益最大化,很多公司未来的收入可能每年增长5%~10%,但利润可能增长20%、30%,利润的增速会远远大于收入的增速。

  第三个条件是资本市场开放。沪港通开了,深港通也宣布要开,背后最终是人民币要开始国际化,将来中国的股票不但是中国的投资者购买,还将会是全球的投资者购买。

  对于目前的市场,赵丹阳表示,牛市第一浪快结束了,这个位置可能需要调整,消化甚至还要一定的回吐;第二浪快要开始,第二浪的整理消化结束之后,然后才进入主升浪。

  虽然认为市场可能会有调整,但赵丹阳表示,自去年初回归以来,一直是100%的满仓,因为牛市的形态和持续时间难以预测,坚持买好公司不动的策略。不过,在不同阶段,会在周期性行业和非周期性行业中进行调整。

  赵丹阳表示,看好金融行业、高科技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医疗保健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不过,由于估值偏贵,目前尚未投资医疗保健行业和互联网板块,未来在估值不那么贵时会考虑。

  赵丹阳认为,未来考验投资者挑选上市公司和股票的能力,要挑到有真实业绩的好公司。随着注册制加快推出,创业板、中小板里面比较垃圾的公司未来可能会像香港的仙股一样,没有业绩支撑,未来会跌得很惨。

  数据显示,赵丹阳去年回归A股成立了两只产品赤子之心价值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和赤子之心成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期)。1期产品成立于2014年1月22日,截至2014年12月31日产品净值为151元,涨幅51%;2期产品成立于2014年2月20日,截至2014年12月15日产品净值为129.75元,涨幅为29.75%,至当年12月31日涨幅预估达47%。

 

  重磅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12月份CPI预计同比增1.5%

  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2014年12月份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重磅宏观经济数据。据对市场预测值汇总统计数据显示,10家权威机构预计去年12月CPI同比将增长1.5%。10家机构对去年12月PPI跌幅平均预测值为3.1%,对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平均预测值为7.2%。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通缩压力依然萦绕不去,预计去年12月PPI下滑幅度将继续加深。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指出,12月PMI购进价格指数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预示12月PPI环比负增,同比降幅扩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虽然2014年全年经济持续承受下行压力,工业生产总体低迷,但得益于衰退型的顺差膨胀,预计第四季度GDP可以达到7.3%,GDP全年预期目标顺利达到7.4%,几乎精准实现2014年初的预期目标。

  专家预计,2014年全年CPI涨幅可能在2%左右,完成全年3.5%的物价目标已成定局。而若2014年CPI涨幅最终在2%左右,将创出自2009年CPI负增长以来新低。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去年12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明显上涨,但食用油价格、猪肉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回落,再加上翘尾因素归零,初步预计12月份CPI同比涨幅在1.3%-1.5%左右。

  展望2015年,专家认为,由于今年经济稳中趋缓,预计通胀压力不大,物价仍将处于低位,全年涨幅可能低于2014年,需要警惕通缩风险。

 

  机构:2015将延续低通胀格局 央行降息概率加大

  30家机构对2014年12月CPI同比增幅的预测均值为1.5%,对PPI增幅预测均值为-3%。分析师认为,通货紧缩压力在2015年持续增大,央行降息概率加大。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机构对12月CPI同比增幅预测期间落在1.3%-2.2%之间。此外,共有29家机构给出2014年12月PPI增幅预测,最乐观的预计同比下降2.7%,最悲观的机构预计下滑3.6%。机构普遍认为,2015年我国将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通胀格局,甚至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考验,央行降息概率加大。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此前预测,2015年月度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压力要高度警惕。当下的通货紧缩压力是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果,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所累积矛盾的集中爆发,更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国信证券在最新发布的12月数据前瞻报告中表示,2014年12月经济并无明显起色,通胀中的食品价格表现低于季节性,而非食品价格受成品油价格下调影响也较往年偏弱。受美元指数上升,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影响,PPI环比料将进一步下跌。从货币政策来看,无论是降息还是存款口径调整,都是希望可以达到“宽信贷”的目的,但从当前数据来看并没有明显效果。

  海通证券姜超团队则指出,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下滑,14年下半年以来更是呈现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通缩风险升温的局面。货币脱实向虚背景下,单靠降息已难改善实体经济,高增速已成往事。

 

  审批松绑≠监管放松 证监会释疑并购重组新规

  为进一步提高并购重组审批效率,完善并购重组市场化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归位尽责,证监会于2014年10月23日正式发布了经修订、完善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称“《重组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简称“《收购办法》”)。如今,新规落地已两月有余,但外界的关注度却从未消减。为厘清政策概念,解答市场疑惑,推动新办法的贯彻落实,证监会昨日特别通过微访谈的形式对并购重组新规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再次强调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虚假重组、利用并购重组信息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行为。

  为进一步减少和简化并购重组行政许可,修订后的《重组办法》和《收购办法》已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的审批;亦取消了要约收购事前审批及两项要约收购豁免情形的审批;同时实行全新的并联审批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并购重组审核效率。据了解,2014年1月至11月,证监会共审核236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交易金额达到2971.1亿元。

  不过,审批的松绑并未意味着监管的放松。证监会昨日表示,在减少和简化行政许可事项后,证监会将及时关注、严密跟踪、统筹分析、准确研判市场上违法违规新情况、新动向,本着“三公”原则,在事中事后,依法据实采取监管措施或进行行政处罚,并支持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等自律机构充分行使自律职责,共同规范并购重组业务,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发改委:并非新增大量财政投入来强刺激

  针对媒体报道的“中国政府会加快300项基础设施项目,大概总共会花7万亿元”,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8日表示,中央政府投资不是新增大量的财政投入来强刺激,而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中央政府投资在没有怎么增加总量的情况下,通过内部调结构,减少一般性的投资,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资,引导和加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此前,发改委确定了七大重大工程包,包括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健康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罗国三介绍,七大工程包要以正式、准确、权威的发布为准,目前进展比较顺利,每个月都要开一次中央项目的协调推进会。目前来看,很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也有一些项目还在开展前期工作。

  罗国三表示,所谓投资组合拳是连贯的,而且除了七大工程包外,还会有其他项目,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投资保稳定。至于投资额是7万亿元还是10万亿元,是媒体自己推算的,具体投资额目前很难计算,将目前的投资额与之前的4万亿相比没有意义。

  针对投资项目核准制度改革,罗国三表示,国务院已就投资项目核准制度改革做出部署,今年将全面完成改革任务。随着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推进,企业投资审批将由过去的多部门逐个办理变为多部门同时办理,审批速度有望大幅提高。

 

  油价下跌和产能过剩挑战 工信部严控电石行业准入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降让电石行业受到巨大挑战。8日,工信部紧急出台了《电石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业内认为相关措施有助于电石行业度过难关。

  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油价下降是件好事。但对于中国电石行业来说,石油价格一跌再却是坏消息。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我国电石行业下游消费领域主要是聚氯乙烯,其消费量占我国电石消费总量的80%以上。而石油价格的下降,将导致进口乙烯产品价格下降,从而使乙烯法聚氯乙烯的生产成本低于电石法聚氯乙烯的生产成本,极大地减少电石的消费量。

  近年来,中国电石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2013年,世界电石产能约3755万吨,其中中国的产能约占世界的96%。

  这意味着,国际油价下跌的冲击几乎全有我国电石行业承担。不仅如此,电石行业还存在产能过剩。

  据上证报报道,中国电石协会统计,2013年新建投产电石产能约700万吨/年,预计2014年至少还会建成投产500万吨/年产能,目前全国电石产能发挥率只有62%,但是全国仍有在建拟建项目产能2千万-3千万吨/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

  业内人士就此认为,我国电石行业面临着的行业产能过剩和石油价格下跌的双重挑战,必须由主管部门给予及时的引导。

  工信部8日发布消息称,为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精神,工信部印发《电石生产企业公告管理办法》。

  《办法》要求,公告企业新增电石产能的,新增产能必须符合《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要求,并在装置建成后3个月内提出新增产能准入申请。

  《办法》明确,已公告企业经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工信部将撤销其公告资格,被撤销公告资格的企业2年内不得重新提出公告申请。包括,不能保持符合《电石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新增或并购未进入公告的产能并未按时提出公告申请的;拒绝接受相关主管部门或受相关部门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监督检查的。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措施可以缓解电石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有助于电石价格企稳。龙头企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创新升级,提高盈利能力。

 

  风向生变 资金快速流出权重股

  2015年的首个交易周,A股市场风格偏好发生了显著变化,权重股行情开始呈现举步维艰状态,资金快速流出的特征日益明显;与之相比,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则开始迎来资金回流。分析人士认为,在诸多压力因素作用下,预计资金流出大盘周期股的脚步仍将延续。

  沪深主板大盘本周四明显下跌。截至收盘,沪综指下跌2.39%,收报3293.46点;深成指下跌1.28%,收报11465.14点;沪深300指数下跌2.32%,收报3559.26点。在主板指数明显调整的背后,资金净流出额也快速放大。

  据Wind数据,昨日沪深两市全部A股出现284.12亿元的资金净流出,较此前一个交易日153.95亿元的净流出额大幅增加,创出新年以来最大单日资金净流出规模。从细分市场看,昨日蓝筹股是资金流出的重灾区。沪深300成分股昨日净流出资金220.82亿元,创出自2014年12月1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净流出规模;中小盘股则获得了资金的逆市关注,中小板仅出现了0.77亿元的资金净流出,而创业板更是逆市获得了11.22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行业方面,昨日权重周期行业成为资金流出的重灾区。统计显示,昨日有四个行业资金净流出额超过了20亿元,分别为非银行金融、银行、建筑装饰和有色金属板块,具体净流出额分别为75.00亿元、51.17亿元、44.12亿元和21.88亿元。上述资金净流出居前的板块均为近期表现火爆的权重周期性行业。而昨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的行业均体现出明显的非周期特征,其中,计算机、传媒、电子和轻工制造昨日资金净流入额居前,具体数据分别为5.21亿元、2.69亿元、1.67亿元和1.28亿元。

 

  地产股仅为阶段性机会

  2015开年以来,地产板块表现抢眼,而最近几个交易日这一板块又有所回落。一面是地产公司基本面的持续趋弱,另一面则是卖方策略的乐观唱多。在部分买方机构看来,地产股或许只能持续阶段性的行情。

  1月5日,2015年第一个交易日,当天的市场明星非地产股莫属。地产板块当天再现去年年末出现过的集体狂欢。截至当天收盘,房地产板块整体涨幅近5%,其中中粮地产、首开股份、顺风恒业、中房地产、保利地产、万通地产等6股涨停,北辰实业、万科A等涨逾7%。11月末至今,地产龙头万科的涨幅已经超过30%,保利地产同期的涨幅更是接近90%。

  2014年3月以来,地产板块走出了三轮相对亮眼的行情,前两轮分别是去年3月份和7月—10月,催化因素是政策的预期改变,第三轮则是11月份至今,催化因素则是央行降息,基本面回暖。事实上,尽管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但最大的涨幅还是出现在本轮蓝筹股启动之后,此时的“风”终于吹向了地产。

  即使在地产板块出现调整之际,券商的研报还是对这一行业抱有信心。广发证券表示,从目前的环境看,到2015年一季度,政策环境将处于持续的友好期,未来不排除在营业税方面有利好行业的政策出台。信贷方面,降息之后公积金贷款利率的调整也陆续在各个城市展开。政策和信贷处于相对有利的环境,其背后逻辑一方面是经济存在失速风险,而房地产始终是经济的稳定器,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CPI同比继续下行,宏观层面更多担忧的是通缩而非通胀。从库存情况看,未来一个季度房价上涨风险不大,整体仍将以下跌为主。

 

  资金调仓换股节奏加快

  周四,沪指一改前期连续冲高的态势,在3300点一带展开高位震荡。我们认为,在连续快速拉升之后,本轮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权重蓝筹股已存在较大的获利回吐压力,资金短线兑现筹码的意愿大幅上升,加之前期高点压制以及流动性层面的些微变化,指数短线继续强势冲高的概率不大,3400点关口的突破还有待进一步盘整蓄势。

  2015年开年以来,A股大、中、小市值品种间差异化表现的特征得到了延续,并且在各个板块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加剧的现象。一方面在强周期品种中,随着券商、地产、有色等权重股回调力度加大,市场恐慌情绪有所抬头,权重板块普遍遭遇了资金流出,整体表现低迷,成为拖低指数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二三线蓝筹品种走势也出现了较大分歧,除受益于“一号文”的农林牧渔以及前期涨幅较小的食品饮料等板块外,交运、电力、建材等一度领涨的板块相继步入调整,也对市场人气形成了一定打击。

  另一方面,伴随着资金的快速腾挪,计算机、传媒等中小市值品种表现强势,配合核电核能、在线教育等主题概念的活跃,创业板和中小板再度上演了逆势反弹的好戏,也使得市场热点不至于匮乏,维系了场内赚钱效应的存在。不过,从市场风格来看,周期风格出现扭转的概率并不大。考虑到2014年年报预披露在即,高估值成长股将面临业绩考验,加之注册制改革推进、新三板等金融改革政策的影响,中小市值品种整体表现的动力相对欠缺,估值风险还有进一步释放的要求。而蓝筹品种无论从估值、一带一路规划或是改革主题驱动来看,仍具有向上的空间。其短线的整固调整,从另一角度来看也为场外资金留出了参与空间,有助于中期行情的展开。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