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14日三大证券报证券要闻汇总

2015年01月14日 08:15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证券时报

  金融地产短期承压 消费蓝筹补涨

  2015年风云变幻,去年底势如破竹的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新年伊始便遭遇获利盘抛压,整体出现大幅调整。从统计数据来看,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板块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出居前,而前期滞涨的传媒、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等二线消费蓝筹终于获得资金青睐,补涨行情一触即发。

  获利了结

  出权重进消费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昨日收盘,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仅有计算机、汽车、家用电器、传媒、轻工制造等5个行业今年以来录得资金净流入。其中,计算机及汽车板块区间净流入资金总额分别达32.82亿元及22.85亿元,大幅领先家用电器及传媒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生物及电子板块虽然同期资金小幅净流出0.16亿元,但这两个板块在昨日分别录得6.69亿元及10.67亿元净流入,与计算机板块同属昨日资金净流入榜三甲,成为率先企稳回升的强势板块。

  从近两日的资金流向来看,非银金融、银行、房地产板块的资金流出力度在逐步减弱,但今年以来上述三大权重板块已分别累计净流出281.43亿元、168.05亿元、105.81亿元,获利回吐压力可见一斑。

 

  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

  近年来,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国内发展迅速,作为一种融资途径开始受到房企青睐。但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降幅明显,募资难在去年已成为房地产基金行业面临的一个整体性问题。2015年地产基金发展前景如何?联合创投集团董事长徐志强近日做客证券时报网财苑社区(cy.stcn.com),与网友交流他的观点。

  财苑网友:有观点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金融环境收紧以及房地产利润水平下降甚至趋于微利将成为常态,您是否认同?

  徐志强:2014年可以说是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的标志。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成熟,楼市的区域分化也越来越严重,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小房企生存空间被逐渐压缩,转型和退出房地产行业的决心和真实性更强。同时,土地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房企股权的相对价值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地产行业迎来行业并购大潮。

  财苑网友:当前房地产行业整体融资环境偏紧,且显现出常态化趋势,在此背景下房地产私募基金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徐志强:在大资管时代多元竞争格局和资本市场再融资将放开的背景下,作为房企补充融资渠道之一的房地产基金,将向专业基金管理人转型,借助专业基金管理人的行业专业能力,这种基金将成为房地产金融业务版图中有力的竞争者。虽然房地产基金的发展前景还会受到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具有不确定性,但其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明确的。

 

  管理层呵护 密集IPO未致资金面紧张

  随着新年后第一轮新股公开发行(IPO)开闸,市场开始担忧资金面会否趋紧。本周一,交易所国债回购盘中突然走高,但随后再度回落。昨日,交易所7天资金拆借(204007)剧烈波动,收盘仍下跌20.12%至年化利率3.99%,显示借入打新资金并不困难。

  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本周有宁波高发(603788)、爱迪尔(002740)及中文在线(300364)等总计22只新股面市。光大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研究所预计,此番集中申购的累计冻结资金规模或在2万亿元以上。今日,就将有西部黄金(601069)等10只新股开始网上及网下申购,市场预计冻结资金量在1万亿元左右。

  不过,业内人士依据央行近期的定向操作轨迹作出大致判断称,IPO将不会对流动性实质性形成扰动,管理层有意呵护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连续13周暂停(不含元旦)。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结果,从去年12月中旬那一周至今,公开市场皆为流动性“零到期”,这意味着一旦出现资金需求冲击,市场有可能出现流动性“枯竭”。

  昨日午后,市场传言此前央行操作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已经到期,但央行已经实施了续作。证券时报记者从部分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得到确认,本次续作投放规模在2800亿元左右,主要是“一对一”面向中信、浦发等银行。消息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形势特殊,IPO集中出现,不续作可能会冲击市场资金面,一定程度影响金融稳定。

 

  估值提升 转债分级基金上折频现

  目前,转债估值愈来愈高,转债估值已预期了未来指数和正股的上涨。随着转债估值高企,其潜在风险也愈来愈大。

  目前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15.78%,刚上市的格力转债转股溢价率高达43.83%,未到转股期的可转债转股溢价率平均在30%左右,转债估值接近2007年牛市的水平。

  转债之所以溢价率高企,主要在于转债市场供求失衡,部分转债转股导致存量可转债余额下降。截至1月13日,存量可转债余额为1047亿元,相比2014年年中的1600多亿元大幅萎缩,加之部分转债进入赎回阶段,赎回退市的个券增多,强赎——转股——退市,使得转债存量有减少迹象,但转债供给并未显著增加,导致转债稀缺性价值凸显。

  转债的主要驱动力在于正股走势、估值变动、债底变动、条款博弈等因素。在目前市场震荡上涨的环境下,正股变动、估值是转债的主要驱动因子,转债缺乏债性支持和保护,偏债性转债已经没有,所有转债到期收益率平均为-10.27%,而转债的赎回条款使得转债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也为减持转债提供了卖点信号。

  未来转债走势取决于正股的走势。若正股不能上涨以逐步消化高估值,则转债只有依靠调整和下跌来消化高估值,这也意味着转债的风险在加大,其长期配置价值在减弱,而波段操作可能是获取收益的主要策略。

 

  27家银行获批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银监会近日已下发《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27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体资格。

  业内人士认为,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的实质性启动,即获得开办资格的机构不再走原有单笔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批流程,只需在产品发行前进行备案登记即可。

  与此同时,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此前监管部门需要逐笔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审核,审核内容不仅包括发行主体的资质,更重要的是对入池资产和发行规模等具体内容进行审批。改为备案制后,产品的具体情况不再过多审查,监管部门只会进行常规性检查,大大提高了发行效率。

  “审批制时,银监会和央行审批一单证券化产品一般耗时大半年,最快也要两三个月。改为备案制后,最快只要两周时间。”中诚信国际结构融资部总经理钮楠称。

  不过,虽然此次已有27家银行获得业务资格,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发行大户国开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均缺席。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按照规定,前期已经发行过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银行自动获得业务资格。此次27家获得资格的银行中大部分已在去年发行过资产证券化产品,这27家银行全部为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是由主管上述两类银行的银监会银行二部主导批复的。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外资行等机构的相关业务资格,将由对应的主管部门批复发布。

 

  中国证券报

  地产蓝筹料迎“暖春”

  随着2014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年”结束,上市房企业绩尘埃落定,龙头房企业绩上升与中小房企销售低迷的反差愈发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销售、政策和资金仍是影响地产板块走势三大关键因素。由于限购放松、销售旺季到来以及资金面宽裕,机构看好地产蓝筹2015年的表现。地产蓝筹“暖春”或许并不遥远。

  房企阵营洗牌

  一些机构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正进入由高速增长到平稳增长的过渡期,房地产投资、拿地、新开工等各项指标增速放缓,房企业绩分化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必然现象。

  万科公告显示,2014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0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151.3亿元,相比2013年分别增长21.1%和25.9%。与年初制定的2000亿元销售目标相比,完成率为107.60%,是为数不多超额完成销售目标的房企之一。

  从销售额看,万科行业“老大”位置已被另一家房企绿地超越。绿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公司实现预销售金额2408亿元,较上年增长50%;实现预销售面积211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

 

  德银:今年A股继续向好

  德意志银行13日发表2015年中国股市展望报告。报告预计,降息和改革有望在今年推动市场估值修复,股市整体走势将呈向上倾斜的“W”形曲线:近期波动率可能加大,但随后有望取得良好收益。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公司(MSCI)编制的MSCI中国指数到2015年底将上涨至74点,涨幅约12%,总体回报率约在1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年终有望站上13500点。考虑到央行有望进一步出台宽松政策,预计A股今年继续跑赢H股。

  德银策略师常宇亮表示,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财务费用下降所带来的利润率上升推动,今年中国非金融企业盈利能力将出现复苏,利润增速有望提升至8%。不过,预计金融股整体利润增速将从2014年的8.5%放缓至3%。

 

  成交量持续萎缩 大票低迷小票活跃

  周二大盘继续表现羸弱。本周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过万亿对市场的影响逐步释放,对于由资金推动的行情来说可谓釜底抽薪。沪深两市成交量进一步萎缩,避险资金向创业板聚集。

  经过两个交易日调整,昨日早盘主板迎来了反弹,国防军工、港口航运、计算机应用等板块是拉动大盘上行的主力。不过由于交投不甚活跃,难以支撑大盘继续走高。盘中指数迅速回落,沪指一度翻绿,午后基本围绕3229点窄幅震荡。创业板表现强劲一路拉升,午后涨逾1%,重上1600点。题材股则全线活跃,国产软件股甚至掀起涨停潮。

  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报3235.30点,微涨5.99点,涨幅0.19%;深证成指报11355.81点,上涨70.63点,涨幅0.63%;创业板指报1601.17点,上涨15.04点,涨幅0.95%。沪深两市成交量共计4703亿元,较之周一继续收窄近两成。不过创业板成交量有所回暖,成交404亿元,较之周一增加12.23%。

  市场普遍预期,资金紧张仍然是现在大盘上涨最大阻力,随着打新资金逐步回归,权重股或将卷土重来,创业板若想创出新高困难重重。

  板块方面,整体来看涨多跌少。题材股全线飘红,成为避险资金的主要目标,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TMT板块精彩纷呈,相关个股掀起涨停潮。国产软件和网络安全板块分别上涨6.58%和5.13%,移动支付、计算机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涨幅也均超4%。

 

  流动性无忧 新股申购效应减弱

  13日,有消息称央行对即将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进行续做。眼下,新股发行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新股申购高峰期与前期MLF到期日重合,货币市场个别期限资金逐渐吃紧,为央行适时开展流动性操作提供氛围。13日债券期、现价格齐现异动,或许表明续做MLF并非空穴来风。

  银行间市场多位人士表示,MLF续做消息基本属实,但应视为央行弥补基础货币供给缺口的一项常规操作,背后蕴含的政策含义,依旧是保持流动性平稳适度,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MLF续做化解了扰动短期资金面的隐忧,结合年初银行体系超储率较高的情况来看,本轮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或将弱于预期。

  分析人士认为,月内市场资金面再现上月新股发行前后那样剧烈收紧的风险已不大。过去两个交易日,货币市场资金面总体平稳偏松,流动性状况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13日,银行间回购市场上,隔夜资金供给充裕,加权利率跌至2.62%;7天资金需求踊跃,但得到大行融出支持,回购利率稳定在3.81%;上交所回购市场上,隔夜加权利率涨至2.77%,7天品种更是降至4.89%。  

 

  上海证券报

  以平常心对待股票期权

  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股票期权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品种,尽管A股市场在2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权证,三年多前又有了指数期货,但一直没有搞过股票期权。现在确定从2月份开始进行股票期权交易试点,其影响自然是很大的。

  众所周知,股票期权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具有比较大的杠杆性,而这次首先推出的股票期权产品,又是以上证50ETF为标的。在这个ETF中,金融股的权重达到70%左右,仅中国平安一个股票的权重,就超过了9%。这样的结构,决定了该股票期权本身存在一定的可操控性,亦即只要少数流通市值大的金融股出现波动,就会对股票期权产生极大影响。进一步说,也就有可能以此对大盘走势带来冲击。根据这样的思路,就有人联想到市场在获悉股票期权行将推出后,很可能会加大对上证50指数的关注,相关股票也会因为流动性提高而产生新的溢价,进而通过其权重作用,撬动大盘。更有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大家对股票期权杠杆作用的青睐,届时会有很多资金加入做多上证50ETF的行列,股市理应大涨。不过,从这几天的行情来看,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一方面上证50ETF的样本股的确受到更多关注,总体表现也可圈可点。但另外一方面,真正发力上涨的50ETF样本股十分有限,即便有几个权重比较大的股票上涨,但上证50指数却有所下跌,至于对大盘的向上引领作用,就更看不到了。换言之,尽管市场上有关股票期权的议论很多,并且表达了很高的参与热情,但真正将这付诸行动、并且愿意相信股票期权有此效果的,则还是少数。

  个中原因有不少,概括起来讲,一是从开始讲推出股票期权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早就开始进行仿真交易,对于真正有条件、有努力、有兴趣参与股票期权交易的投资者来说,消息本身的冲击作用是很有限的;二是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走势看,人们对于此类杠杆产品的助涨助跌作用,应该是看得比较清楚了,作为一种零和游戏,稳健的投资者不得不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风险;第三实际上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在连续大涨了一段时间后,股市已经面临不小的调整压力,这一周又恰逢新股密集发行,对二级市场资金带来分流,上证50ETF样本股自然也难以回避。在市场原本就要调整的情况下,股票期权交易试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运行的基本格局。股票期权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夸张。

 

  热钱重新“抓小放大”

  昨日两市共成交4702.5亿元,量能相比周一小幅萎缩,资金净减持趋势仍在延续。据大智慧SuperView数据显示,昨日两市大盘资金净流出187.81亿元。

  这主要体现在券商、银行类、工程建筑、有色金属、房地产等板块。其中,券商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73.74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兴业证券。银行类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19.26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工程建筑板块净流出15.74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电建。

  同时,部分热钱开始流入前期调整充分的品种。其中,计算机板块居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10.65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东软集团、用友软件、华胜天成,分别净流入2.67亿元、1.61亿元、1.29亿元。电子信息板块居资金净流入第二位,净流入4.98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三安光电、欧菲光、海康威视,分别净流入1.04亿元、0.83亿元、0.73亿元。医药板块净流入2.93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达安基因、中源协和、迦南科技,分别净流入0.95亿元、0.76亿元、0.54亿元。

  资金流向显示,目前热钱有重新“抓小放大”趋势。其中,小市值品种的LED产业股可能成为短线热点。据了解,LED的价格已经从2014年初的32.30美元/千流明,下降至2014年年底的27.90美元/千流明,下降13.62%。LED通用照明产品价格可能跌破节能灯的边际成本,从而最终完全占领照明市场。通用照明的LED时代已经确立,并开始全面进入年均30%的快速增长期。建议投资者对LED产业领域的联建光电、艾比森、三安光电、聚飞光电等个股多加关注。

 

  基金战略性回补新兴成长股

  近期A股市场指数震荡加剧,前期涨幅较大的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大幅调整,创业板指数则再度强势反弹。A股近期出现的蹊跷板效应的背后,是基金经理仓位逐步转向均衡,基金资金战略性回补新兴成长股,其中部分板块获得机构资金连续加仓。

  “考虑到增量资金入市步伐有所放缓,且上证指数已升至前期重要高点附近,市场波动性开始明显上升。”信达澳银基金公司昨日认为,从资金面上观察,上周降准传言再次落空,央行公开市场已连续六周无作为。而本周有22只新股密集申购,资金面迎来考验。短期市场进入存量资金博弈阶段,本轮上升行情并未结束,但将通过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来消化获利回吐压力。

  尽管上述基金经理仅仅表示权重股行情短期内面临获利回吐压力,但记者获得的更多信息则指向基金经理在新兴成长股领域的战略性回补,尤其是成长性蓝筹获得相当多基金经理的关注。在去年权重股行情中获得丰厚收益的基金经理,有更足的动力进行仓位组合上的均衡布局。

  事实上,大摩华鑫基金公司人士也强调了当前权重股短期涨幅过大的事实。相关人士坦言,市场经历近两个月大幅飙升后,低估值权重蓝筹板块估值得到显著修复。一方面近期市场累计获利盘较大,另一方面股指临近3300—3400点这一密集成交区,预计后市股指上攻将面临较大压制。大摩华鑫基金强调,前期股指大涨阶段,市场分化明显,后阶段资金由涨幅较大的板块部分回流至前期相对偏弱板块的可能性较大。  

 

  期权做市商将分批次上线 首批试点券商预计低于20家

  ETF期权上市已步入倒计时阶段,各家证券公司正全力冲刺备战期权经纪业务。相比而言,专业性更强的期权做市业务以大型综合类券商的准备更为充分。业内人士表示,初期期权做市商将以券商为主,且将分批次上线,最先试点的证券公司家数可能不会超过20家。

  从海外市场看,期权发展至今,已创设了上千只金融衍生产品。其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完善的做市商制度,这种制度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保证了合约标的价格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不过,期权做市商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面临资产剧烈波动的风险,业界普遍认为,其极强的专业性决定了期权做市业务很难在初期实现大面积推广。

  据业内人士透露,首批做市商需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复,其后才能向交易所提交申请。

  某大型券商期权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则并没有限制做市商只能是证券公司,期货、基金甚至私募都可以参与进来,不过限于规定模拟做市时间需超过3个月,而券商参与时间较早,所以初期做市商还是以券商为主。就券商而言,考虑业务的风险,应该会分期上线,现在准备做市的券商大概有30多家,而首批上线的可能不会超过20家。几家大型综合类券商如中信、华泰等,有望最早“尝鲜”。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