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 > 要闻 > 正文

沙钢“围城”

宫靖 李其谚
2007年10月01日 09:32
从集体企业转身民营企业,再到筹谋一宗看似不可想象的与大型国企的婚姻,沙钢掌门人沈文荣在体制“围城”内外进出,试图寻找通途

 

    一项过去在业内人士看来最不可能的交易,正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现在最引人注目的话题。
    从8月底以来,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钢)洽购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沙钢)的消息,便在业界传开。
    消息最早从北京《华夏时报》传出。报道引述“一位接近宝钢集团高层的人士”的话称,宝钢将参股沙钢,成为沙钢第一大股东;高盛集团也将以66亿元的价格,购入沙钢10%的股份。
    如果双方联手,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格局将为之一变。并购后双方产能合计将达4000万吨,在全球排名第二;这也将是全球钢铁业继去年米塔尔并购阿赛洛后的第二大并购。
    在熟悉中国钢铁行业的人看来,这桩从天而降的并购交易看上去不可思议。一位曾担任沙钢战略顾问的资深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在沙钢的战略规划里,宝钢是最不可能的引资对象。“沙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它不会选择与宝钢这样强势的国企合作。它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也没有必要这么做。”
    但是从在上海、江苏张家港两地调查的结果来看,此事并非全为虚传。尽管宝钢截至目前仍拒绝正面表态,但9月19日,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在面对记者时谨慎承认,沙钢从2005年起就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打算,近期曾与武钢、鞍钢等都有过接触,与宝钢、高盛也有过接触——但一切都在探讨之中,远未形成书面协议。
    沈表示,沙钢寻求两类战略投资者:一种是钢铁业内的,一种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如果合作方对沙钢未来发展有利,其股权数量可以超过我本人。”
    宝钢目前产钢2200多万吨,为世界第五大钢铁生产企业。沙钢的产能为1800万吨左右,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统计,目前沙钢为全球第14大钢铁企业;在中国,其规模仅次于宝钢、唐钢和鞍钢。
    沙钢近来频频出手,先是20亿元现金买下另一家民营钢铁企业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永兴钢铁)80%股权,又传出准备收购澳大利亚萨维奇河铁矿(SavageRiver)90%的股份。在钢铁行业十分景气的今天,风头正健的民营钢铁“老大”为何要在出击的同时出让自己的股权、甚至控股权?
  
    “不可能”变“可能”
    “不可能!”在听说宝钢与沙钢合并传闻时,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一位研究员断言。
    沙钢地处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畔,1975年从45万元自筹资金起步,目前总资产600亿元,净资产200多亿元。据董事长沈文荣提供的数字,负债率近60%。这一负债率不算高。“银行这些年都是争着给我们借钱。”一位沙钢高层说。
    相关资料显示,沙钢目前居全国500强企业第66位,在江苏省内排名第一。在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其规模仅次于联想集团和复星集团。沈文荣则在几月前刚刚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在钢铁业界,质疑沙钢和宝钢联合者大有人在。甚至,宝钢集团一位中层管理者也认为,宝钢与沙钢的合作不具有太多协同效应。一方面,沙钢受到很多财务投资者的青睐,并不缺宝钢的资金;另一方面,国企与民企会有很多潜在冲突。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出售股权时机太不合适,沙钢没有上市,如果出售股权,溢价并不会很高。更多熟知沈文荣的人,不相信沈文荣会将沙钢的控制权拱手让人。
    在中国钢铁还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时代,沙钢从不起眼的钢纱窗生产起步,成为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也变成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主政沙钢23年的沈文荣,至今住在沙钢院内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在办公室里总是撸起裤腿,每天早七点就出现在厂区,还在沙钢门前广场亲笔题字激励员工……沙钢就是沈文荣的全部心血所系。
    在一片质疑声中,9月19日,再次传出沙钢即将收购永兴钢铁的消息,且沙钢将拥有后者80%的股权。沙钢高层随后证实,双方已于9月24日签署了最后协议,20亿元现金即将打至对方账上。
    永兴钢铁是河南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1993年建厂,目前拥有钢铁产能100万吨左右。而沙钢更看中的是永兴钢铁正在上马的250万吨技改项目。
    此前的2006年,沙钢斥资20亿元,收购了江苏省内的淮钢90.5%的股权,吞下300万吨铁产能。从静态数字看,2008年底,沙钢产能达2000万吨以上,可以超越鞍钢,与唐钢相当,进入全国钢企三甲。
    上述研究员据此认为,沙钢并没有放弃自己做大的打算。然而,沈文荣在接受采访时却坦承,引入资本合作方已成为公司决策,只是目前仍在“讨论阶段”。
    对外界就沙钢可能的重组产生的种种疑惑,沈文荣本人解释说:“无论是我们收购别人,还是别人收购我们,只要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好,都是可以的。”
    外表土气的沈文荣还有另一面。沙钢食堂的雅间,被沈冠以“安塞乐”(即阿赛洛)“米塔尔”“浦项”等国际钢铁巨头的名字。沈文荣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要当“世界500强”。但是经历了20年高速发展的沙钢,在大力扩张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尴尬。正是这些发展瓶颈,使沈文荣越来越实际地感受到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必要。
  
    上市马拉松
    上市申请14年未果的经历,是沙钢目前遭遇的最大的发展瓶颈。沙钢从1994年起,就具备了A股上市条件,并开始上市申请,但至今仍未成行。
    据沈称,14年来,沙钢多次在张家港、苏州市甚至江苏省排在当年拟上市企业第一位,但因为种种原因未果。
    沙钢党委副书记陈晓东认为,由于沙钢没有上市,融资主要靠从银行借款,这导致沙钢融资成本偏高,与上市钢铁企业相比处于劣势。
    沙钢有两大优势一直为业界所关注,一是人均产钢量达1000多吨,居全国钢企第一;二是背靠长江深水港,运输成本优势明显。但是,“这两个优势节约的成本,几乎为融资成本所抵消。”陈晓东说。
    曾从业于钢铁投资领域的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寅认为,钢铁行业资金密集,无论是新上产能、现有项目技术改造,还是收购扩张,动辄为数十亿、上百亿的规模。沙钢的扩张需要大笔资金,过多的银行融资则会抬高负债率,触及银行融资底线。
    今年4月12日,沙钢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2.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期限365天。据称,该期债券所融资金将全部用于该公司的流动资金周转,弥补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缺口。
    沈文荣不愿过多谈论14年未能上市的具体原因,只称这牵涉国家政策。“A股市场没有一家民营钢企直接上市。而国有钢企,连产能只有两三百万吨的都上去了。”
    2000年前后,沙钢上市排队多年,但由于省市领导认为沙钢发展良好,从银行融资较为容易,就将当年的机会让给了国资背景的南京钢铁。
    辗转从多家券商处获悉,沙钢十几年间未上市,固有民营钢企上市比国企难的因素,但国家并无刻意阻拦之举。
    另一个早期的重要原因是,沙钢从银行融资很容易,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为,上市对沙钢并非刻不容缓;而沙钢自身甚至也有过同样想法,2004年前对上市的渴望并不强烈。
    在券商看来,沙钢本身的一些问题——如产权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消磨了上市的热情。
    沙钢一直以民营企业示人,业内对其股权结构不甚明了。工商资料显示,沙钢1975年成立时称张家港市钢铁厂,是张家港市锦丰镇的集体企业。张家港市是苏南经济模式的发源地之一,曾以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在全国独树一帜,沙钢便是其中典型。1994年8月,张家港沙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由于一直盈利,早已具备上市条件。
    一家曾于十多年前接触过沙钢的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当时沙钢的产权仍为集体所有,对沙钢高层激励不足。企业领导层希望明晰产权后再上市。另外,沙钢时处高速发展期,负债率较高,而沙钢也不愿将这些财务资料过于透明化。
    2001年3月,沙钢产权实行“民营化”。沙钢30.5%的股份划归沙钢工会;张家港市市属工业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沙钢25%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公司法人代表为时任张家港市长的曹福龙。沈文荣个人持股17.31%,是第三大股东。其余股份,由38名公司高管、业务骨干分散持有。
    张家港官方资料显示,张家港市在企业产权改革中,对亏损的和有包袱的集体企业多数直接改给私人,而对沙钢这样赚钱的集体企业,则多成立政府控股公司代持集体资产。
    上述券商认为,这一股权结构也延缓了上市的进程,因为沙钢工会代持的职工股过于庞大,且未完全分配至职工个人名下,不符合上市监管的要求。
    但沙钢私有化步骤并未就此止步。2003年,沙钢曾将工会所持股份全部划至沈文荣任法人的一家投资公司,但2004年又再次划回工会。券商人士指出,此举为满足上市要求,但由于如此操作仍不合规,只好再次划回。
    2004年5月,沙钢股权进一步明晰,实现完全私有化。张家港市市属工业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退出沙钢,沙钢工会占股35.7%,沈文荣个人股权增至29.80%。其余为高管和自然人持股。
    券商人士认为,此时股权问题虽初步解决,但上市最佳时机已过。当年4月,“铁本事件”爆发,国家开始对钢铁行业进行铁腕调控,民营企业首当其冲,成为被调控的主要对象。
    在此大环境之下,沙钢A股上市之路难以走通。并且,沙钢600亿元的规模体量,也使得证监部门在讨论其上市申请时,不得不慎重考虑这样的大盘股对市场可能的冲击。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