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 > 要闻 > 正文

【奶源地记事】“肾结石婴儿”事件重创中国奶农

2008年09月22日 14:19 来源于 caijing
奶农普遍“有奶无处卖”“卖不出”,如果此种状况不改变,奶农“杀牛”弃养势不可免,原料奶市场危在旦夕

  “肾结石婴儿”事件发生后,“问题奶粉”的主要制造商——三鹿集团已全面停产,蒙牛、伊利等国内奶制品企业的部分产品也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作为结果,国内奶制品企业纷纷减少或停止收购鲜奶,这使中国奶农面临“有奶无处卖”“卖不出”的困境。作为奶业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如果此种状况不改变,奶农“杀牛”弃养势不可免,原料奶市场危在旦夕。

奶农“倒奶”普遍
  自“肾结石婴儿”曝光后,中国奶制品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由于公众减少或停止消费,奶制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大为降低,收购原料奶越多就赔钱越多。由于奶制品企业减少或停止收购,中国奶牛养殖户发现,鲜奶很难卖得出去,即使能卖出去,价格也低至每斤两毛钱,比纯净水还便宜数倍。这是中国奶业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9月19日指出,在重灾区——三鹿集团所在地河北省,奶农每天都在倒奶。据初步统计,从9月14日至9月16日,短短三天内,河北全省就损失生鲜奶5936吨,过去平均3000 元/吨的鲜牛奶,除了少量以200元/吨的价格贱卖,绝大多数牛奶都被奶农忍痛无奈地倒掉,而且这种局面还在“发展蔓延”,有愈演愈烈之势。
  9月20日,来到河北省鹿泉开发区南新城村的奶牛养殖小区。在这个养殖小区的挤奶厅,已经少了往日的繁忙。一个吴姓奶农提着两桶鲜奶,正满脸无奈地从走出挤奶厅。她告诉记者,这两桶鲜奶要拿回去给邻居喂猪,因为价格实在太低,“不如送给邻居,还能落个人情”。
  正是这个挤奶厅,其经营者马某自2007年11月后就多次在收购来的鲜奶中掺加三聚氰胺,然后卖给三鹿集团。目前此人已被河北省警方逮捕。但由于三鹿集团全面停产,不再收购鲜奶。9月12日前后,奶农们接到通知称,应给奶牛“减产”。这位吴姓村民家里养了十多头奶牛,本来每天可产500多斤奶,现在靠少喂饲料,降至每天300多斤奶,但依然卖不出去。“如果实在没人要,就只能倒了。”这位吴姓奶农说。
  据记者了解,这个养殖小区中,共有17户奶农,400多头奶牛,日产鲜奶约3吨。三鹿“出事”后,奶农每天至少有1.8吨鲜奶失去了销路。而由于周边的挤奶厅也停止收奶,一些奶农只能把奶倒掉或者喂猪。除了鲜奶卖不出去,对奶农而言,还必须赔上每天的饲料钱。由于奶牛很“娇气”,每天必须挤三次奶。如果停止挤奶,牛的乳房就会发炎,奶牛就“废”了,因此,奶农明知挤出来也卖不掉,也只能按时挤奶。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并不是个别地区的问题,而在全国各地都相当普遍。这也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而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农业部官员警告,如果奶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中国2006年从“倒奶”到“杀牛”的悲剧极有可能重演,而如果奶农失去养殖积极性,中国近年来正在成长的奶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同时影响中国上千万奶农的生计。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