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乌三方总投资额约5亿美元,预计2012年产能将达到10万辆
继在南美洲国家乌拉圭投资设厂之后,奇瑞汽车计划在阿根廷新建一家合资工厂,以进一步扩张南美市场。
“我们是有这个意向,但具体细节还在讨论中。”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说,这个项目还需要当地政府的批准。
根据三方的意向,奇瑞和阿根廷索马克公司及乌拉圭一家公司,将共同出资4.5亿-5亿美元,在阿根廷北部的查科省(Chaco)新建汽车组装厂。但三方的股权比例和资金来源等细节尚未敲定。
1月30日,阿根廷查科省省长豪尔赫·卡比塔尼奇(Jorge Capitanich)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省政府已经收到奇瑞的阿根廷合作伙伴索马克公司的合资申请,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新工厂可在2009年二季度开工。
根据计划,新工厂第一阶段项目将在2011年完工,产能约为5万辆;第二阶段项目将在2012年晚些时候完工,预计产能将翻番,达到10万辆。
安徽省发改委工业处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合资公司还在讨论阶段,安徽省并没有新的支持政策。“阿根廷政府应该会有一些吸引外资的政策。”他表示。
在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阿根廷查科省省长曾表示,当地政府正在向中央政府申请财政税收的减免,以及银行的贷款支持。
奇瑞公司此前在乌拉圭的合资工厂,也是由中国、阿根廷和乌拉圭三方共同投资。投资额1200万美元,已于2008年3月15日投产,年产2万辆,其生产的瑞虎汽车,已有部分出口到阿根廷。
全球金融危机已对南美地区的汽车工业造成影响。日本本田公司2009年1月6日宣布,由于拉美地区的汽车需求出现下降,公司将推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坎帕纳地区建厂的计划。奇瑞选择在汽车行业危机时增加投资,引起了外界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奇瑞海外战略的一部分,目的之一是扭转其国内困境。
长城证券汽车分析师吕磊认为,由于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形势不甚明朗,汽车公司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合资公司将会充分利用其现有产能,进军中低端市场。这对于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奇瑞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
但他认为,奇瑞的这一做法,短期来看,并不能扭转奇瑞在国内的困境。原因是,鉴于新工厂的产能并不大,而且投资期限较长,因此对奇瑞来说,短期的作用并不明显。奇瑞的着力点,还应该是国内市场。
不过,太平洋证券汽车分析师谈际佳认为,奇瑞选择在阿根廷建厂,有利于其开拓南美尤其是巴西市场。而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的100亿元贷款,将会是其海外设厂的资金来源。
2008年12月7日,奇瑞汽车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同意为前者提供100亿元人民币贷款,专门用于前者为扩大海外业务所新建的项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8年,奇瑞汽车销量为35.6万辆,同比下降6.6%;其中出口量为13.5万辆,居汽车企业首位,比上一年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