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消息 强大的海洋工程实力是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基础。“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军事上意味着海防现代化,经济上意味着跨越式发展,其中最具实力的是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海上油服行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中国海上油服海外市场前景乐观:预计2013-2017年全球海上深水油气开采支出2230亿美元,较前一个5年翻番增长,全球17家主要油服公司2013-2015年业绩预期平均增速为22%。综合海外业务初具规模、竞争实力得到国际油公司认可、成熟的浅水工程技术适用于海外、深水装备逐步跨海作业四大因素,我们对海外市场开拓持乐观态度。
南海开发逐步走向深水:中国近海大陆架和深海油气储量丰富,南海勘探开发从2009年开始稳步推进,五次招标区域呈逐步“南下”之势,深水技术装备不断进展。2012年中海油招标区块面积合计22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3个渤海,前景极其广阔。
国际公司不乏高成长高估值的先例。仅从作业水深比较,海油工程大致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麦科特相似。麦科特曾经有3年增长近3倍的辉煌岁月,塞班和特西尼布也有持续增长的“黄金十年”,这期间市盈率也不乏30-50倍。海油工程和中海油服目前的市盈率处于成长阶段的较低水平,均有提升空间。
海上工程公司与陆地相比估值差异明显:以海油工程和中国化学为例。首先,二者人均营业收入走势、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员工教育程度存在明显三大差别。其次,海油工程毛利率也要高出中国化学4-5个点。再者,两公司盈率差距明显,实际上市场给与了二者差异化定价。因此我们认为海上和陆地工程公司不具备可比性。
海上油服行业投资评级“领先大市-A”:《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海上油气产量达到6000万吨油当量。我们预计十二五中后期中海油资本支出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速,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覆盖全产业链,两家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基础稳固,我们给予海上油服行业“领先大市-A”的投资评级。
构筑成长与价值组合:海油工程作业能力已经大幅提升,订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南海开发及海外拓展前景寓意着可观的成长空间。中海油服业绩优良,稳健成长,南海勘探若有重大发现或将成为利好激发因素。因此,油服和海工是在历史性的机遇下一对成长与价值的组合。我们维持海油工程9.3元、中海油服21.96元的目标价,以及“买入-A”、“买入-B”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作业环境、项目进程、资本开支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安信证券)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