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4月19日三大证券报行业新闻一览

2013年04月19日 08:38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证券时报:

  68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 创限购以来新高

  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70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达到68个,比2月份增加2个,成为2011年“限购、限贷”政策实施以来上涨城市个数最多的月份。其中,仅温州房价下跌,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涨幅继续领跑全国,上海涨幅居首,达3.2%。

  数据显示,同比上涨的城市有67个,比2月份增加了5个,涨幅最高为11.2%。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6个,与2月份相同,涨幅最高为3.1%;同比上涨的城市有59个,比2月份增加了10个,涨幅最高为9.1%。

  其中,一线城市继续领涨,上海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幅度最高,达3.2%,深圳上涨2.8%,北京上涨2.7%,广州上涨2.5%。不过,与2月份相比,上海和深圳涨幅扩大,而北京和广州的涨幅有所回落。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认为,3月份房价上涨与需求集中释放有关。3月份房地产市场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销售旺季,成交情况往往比前两个月都要活跃,加之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出台前,潜在购房者担心实施细则出台后政策从紧、购房成本进一步增加,因而急于入市导致需求集中提前释放,开发商随之取消优惠甚至上调价格,助涨了3月份房价。

  刘建伟认为,后期房价走势有望趋稳。3月底,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相继出台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实施细则,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明确将继续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和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一步明朗。据媒体报道,进入4月份以来,政策效应开始显现,部分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出现回落。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预计4月份房价走势可望趋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为,3月房价整体涨幅仍在扩大,但势头受抑。领头羊北京环比涨幅已有所回落。地方细则4月开始陆续落实,故4月开始,房价涨幅将在高位盘整中有所回落,但年内看不到持续超两个月的环比下跌。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则认为,新政以后伴随着成交量的下滑,未来价格出现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会增加。

   

  美国得州化肥厂大爆炸 尿素或涨价

  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韦科市附近一家化肥厂17日发生爆炸,据海外媒体报道已造成上百人受伤。

  事发后现场被爆炸产生的浓烟所笼罩,化肥厂被火球包围。据美国地震勘探局测定,爆炸引发的震动相当于2.1级地震。有80多所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毁坏,化肥厂附近十几所房屋被彻底摧毁。关于事故原因及其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州韦科警察局发言人威廉表示,目前还无法确认是有人纵火还是火灾事故,有关方面正在调查。当局对这场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空气污染很担心,正在评估其影响。

  此外,有当地化肥公司表示,化肥厂爆炸可能影响到液氨下游产品尿素的价格,尿素可能涨价。高盛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化肥企业目前正处在成本曲线的低端,因为其他国家生产企业支付的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5倍之多。美国国内的化工、化肥、金属、基建等多行业正借助低廉的天然气价所带来的相对成本优势构建全球竞争力。

   

  商务部正研究消费促进政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消费促进政策。不过他也表示,消费促进政策不是商务部一家的事,更多的是其他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要共同研究。

  沈丹阳是在当天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述的。他指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2.4%,比去年同期稍微有一些放缓,但是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只放缓了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是持平的。

  对今年的消费市场运行形势,沈丹阳表示,总体上仍然是看好的,“如果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可能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他预计,随着宏观经济进一步回暖以及消费投资环境改善,三、四季度消费增速有可能回升,全年仍然有望实现预期14.5%的增长目标。

  “作出这样分析判断,主要还是因为今年宏观经济存在推动消费市场平稳运行的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宏观经济开局平稳、外部需求有所好转、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向好等。”沈丹阳说,此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等,都将为消费平稳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沈丹阳还就近期禽流感疫情给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做出回应,禽流感对鸡类产品销售的影响涉及很多个部门,涉及业界的利益,商务部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困难。

   

  中钢协副会长:铁矿石价格全年预计下跌10~15美元/吨

  昨日,在青岛举行的2013中国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表示,今年下半年铁矿石市场将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情况,进口铁矿石价格将进一步下探,全年铁矿石下降幅度预计为10~15美元/吨。

  王晓齐表示,今年一季度钢铁产量同比增加超过9%,但是消费量只增加了3.1%,产量1.92亿吨和消费量1.49亿吨之间有巨大缺口,都变成库存有待消化。在巨量库存压力下,钢厂肯定会减少产能,并进而减少铁矿石需求量。王晓齐推算,中国对铁矿石需求将整体放缓。

  而与此同时,全球铁矿石供应量将快速上升。FMG全球销售总监刘晓东表示,去年12月份铁矿石产量达到850万吨,比2012年5月提高23%,伴随着国王矿山今年9~10月份达产,预计今年产能将达到1.55亿吨。三大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今年一季度铁矿石产量为6753万吨,同比下降3.5%,环比降21%,但今年铁矿石产量目标依然是3.06亿吨。

  据中信集团下属一家公司员工介绍,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的铁矿项目,也将在今年投产。

  按照去年价格,铁矿石生产商的日子依然不错,FMG全球销售总监刘晓东介绍,FMG去年完成了33亿美元营业收入,11亿美元税前利润,净利润为4.78亿美元,该公司去年50亿美元的债务重整后,第一笔债务要到2015年11月才到期。

  去年铁矿石价格波动激烈,但是业内人士发现,当钢价下跌时,铁矿石价格下跌缓慢,而当钢价上涨时,铁矿石价格往往上涨迅速而且涨幅超过钢价涨幅。不少铁矿石贸易商反映,去年价格下跌比较多的时候,三大矿山就开始减少推货量。

  去年剧烈的铁矿石价格波动,也让铁矿石贸易商坐了一回过山车。山东海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孝亮表示,行业不好时公司亏损1亿元,但去年第四季度的好行情,令公司一举扭亏,全年还有盈利。

   

  上海证券报:

  大宗商品“熊一窝” “超级周期”告终?

  始于黄金跳水的这轮大宗商品跌势似乎一时还难以止住。继金、银之后,铜、锡也在18日触及熊市的分水岭,其他工业金属近期也持续大跌,原油价格则回到了去年12月的水平。

  大宗商品跌跌不休,让很多机构再次发出了“商品超级周期已死”的警告,花旗、瑞银等大行都在之列。中国经济强劲不再,是商品空头公认的一大原因。不过,部分业界人士仍对此满腹狐疑。

  铜博士加入“熊市俱乐部”

  继黄金、白银之后,铜也加入了熊市行列。18日,伦铜主力一度跌破7000美元,为近18个月来首次,并进入了技术上的熊市。

  18日欧洲盘中,三个月期铜一度大跌7%,至6800美元,创下自2011年10月以来新低。若以此价格计算,铜价相比前一轮熊市高点、也就是2012年2月时已累计回调超过20%,符合技术上的熊市定义。

  其他工业金属近期也跌势惨重。伦敦期锡18日盘中一度跌近4%,较今年1月的前牛市高点累计回调超过20%,同样进入了熊市。镍18日一度跌至2009年7月以来新低,锌价则来到五个月低位。截至17日收盘,伦敦金属交易所一项覆盖六种主要工业金属的价格指数,已较前一轮牛市高点也即是2012年2月跌去19%,距离20%的熊市门槛仅一步之遥。

  除金属外,其他商品同样未能幸免。连日大跌的纽约原油期货已回到去年12月份的低点;东京期胶跌至五个月低位。这些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商品连续大跌,引起了市场各方高度关注。

  大行预言超级周期结束

  花旗等大行适时抛出了商品超级周期见顶的言论。

  “2013年预计将成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终结之年。未来十年中,商品市场的机会将更多来自单个品种,以及商品相对股票、货币等的投资机会。”花旗分析师在本周发布的报告中写道。花旗将铝、铜和镍等主要基本金属今年的平均价格预期下调了5%至10%,明年的预期下调8%至13%。

  瑞银近日也发布报告称,大宗商品的超级周期“可能”已经结束。主要大宗商品资产不可能再重现过去十年来的辉煌。

  和当初“超级周期”形成时一样,“中国因素”再一次成为看空大宗商品的主要依据。

  花旗认为,中国经济之前的繁荣已经被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所取代。一方面,中国的产能过剩仍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沉重的债务负担和经济转型的压力,会令地方政府融资环境愈加艰难。鉴于此,钢铁、水泥、石化、有色金属和电煤都可能受拖累。瑞银的策略师则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并且逐步从“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转移。

  未来一两个月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认为,从中短期来看,近期大宗商品全面加速大跌,直接导火索是黄金,而下一步走势,很大程度上可能也会取决于黄金。

  大华银行经济财政研究部高级副总裁、高级经济师全德健认为,接下来一两个月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塞浦路斯出售黄金的进展。如果金市能尽快企稳,也会给大宗商品市场总体带来支持。

  但另一方面,全德健表示,大宗商品后市走势也要看经济复苏的状况。大华银行总体上仍对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持偏正面的看法,即美国维持弱复苏、欧洲保持疲软、中国成功“保八”。特别是中国,全德健表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失望后,中国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增长数据应会有“相当好”的表现。

  在中国发布最新增长数据后,不少大行都下调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然而,众多机构近乎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经济没有太大问题,无须过分担忧。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德健预计,大宗商品市场应会基本保持平稳,不大可能出现进一步的暴跌。

  在本周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小幅下调了对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从1月份预期的3.5%降至3.3%,不过,这一水平仍超过了去年的增速。IMF还预计,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长将分别为8%和8.2%。

   

  国内商品“跌跌不休”

  经历空头大军接二连三的肆虐扫荡,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已然疲弱不堪。昨日,各大商品继续低迷,龙头品种再遭重创。目前看来,“超跌反弹”似乎只是美好希望,牛市格局正愈行愈远。

  做空氛围笼罩期市

  昨日,国内商品毫无悬念地低开,沪铜以跌停开盘;沪胶大幅低开后触及跌停;沪金开盘5分钟后跌幅逾3%,创下32个月来新低;沪银再创上市以来新低。截至收盘,工业品全线收跌,少数农产品微涨。沪铜死死封于跌停板,沪银跌逾2%,沪胶重挫逾4%,沪金略涨0.18%。

  专家认为,国内商品特别是工业品全线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且市场对未来商品需求前景依然充满担忧。

  对于昨日开盘即跌停的沪铜,供应压力巨大是重要原因。东亚期货分析师贾铮表示,铜价从年后便开始回落,主要是基本面上供大于求所导致的。进入4月后跌势加速,因中国需求不如预期,库存不断上升。而近期又因银行监控加大,对融资铜或将造成不小冲击。

  橡胶重挫的原因则是基本面偏空:一方面,市场担忧海外三大产胶国或重新开放橡胶出口;另一方面,泰国和马来西亚即将进入割胶季,供应量将会大量增加。

  至于近日惨跌不止的贵金属,空方更是肆意纠缠。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再起,黄金白银套利交易倾向于做空国内,做多国外,业内预计内外盘价差会进一步收窄。

  市场短期难言反转

  大宗商品在遭遇大跌之后,尽管有部分抄底资金进入市场,但从近三个交易日的反弹力度看,空头信心坚如磐石,多头短期“逆转”的可能性较小。

  “在全球贵金属连日重挫后,高盛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唱空黄金。此外,美元有再次走强的迹象,短期也压制了包括金银在内的大宗商品反弹空间。”长江期货分析师李富说。

  他认为,今年的商品市场,特别是贵金属很难出现趋势性反转。从跌幅上看,如今“牛熊”分界已明,黄金白银已处于熊市区域,至于“熊”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市场信心的修复状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相关部门正研究促消费政策

  一季度疲弱的消费数据引起了高层关注。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完善消费政策放在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首位提出。相关部门也在抓紧研究促消费政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8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可能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上半年缓中回稳,全年有望实现14.5%的增长目标。他同时称,相关部门正在共同研究促消费的政策。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消费增速为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分别比去年同期放缓2.4和0.1个百分点。

  沈丹阳认为,导致消费增速回落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物价增速回落;二是汽车销售和石油及制品消费降幅比较大,一些地方汽车限购、限行等政策以及天气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和石油的相关消费;三是反对铺张浪费型消费效果明显;四是城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3.1和3.4个百分点。

  在谈到今年整体消费形势时,沈丹阳说,“总体上我们仍然是看好的。如果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可能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他认为,随着宏观经济进一步回暖以及消费投资环境改善,三、四季度消费增速有可能回升,全年仍然有望实现预期14.5%的增长目标。

  宏观经济开局平稳、外部需求有所好转、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向好都是积极因素。此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等,都将为消费平稳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商务部:对日本进口电解电容器纸继续反倾销

  商务部18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13年4月18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

  应中国电解电容器纸产业申请,商务部于2012年4月18日发布该年度第15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

  经调查,商务部认为,如果终止原反倾销措施,原产于日本的进口电解电容器纸对中国的倾销可能继续发生,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可能再度发生,因此需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

   

  业界预言:移动支付未来2至3年内普及

  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移动研究院等支持的移动电子商务世界2013中国峰会昨日在上海举办。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收入规模剧增的背景下,业内已把移动电子商务看作重要战略目标。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程师徐晋耀预计,移动支付将在未来2至3年内普及。

  移动电子商务呈现惊人的发展。据相关机构统计,去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超7.6亿,移动互联网产业收入规模超过9000亿元。“我国有最大的移动商务市场和最多的在移动互联网客户资源,这奠定了移动电子商务加速的基础。”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电子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汝林表示。

  另一方面,2012年3月,工信部正式发布《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要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其中发展重点则包括:拓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推动移动支付、公交购票、公共事业缴费和超市购物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示范和普及推广等。

  在此背景下,本次大会主要关注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以及移动营销,相关各方已把移动电子商务看作重要战略目标。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总工程师徐晋耀认为,电子商务移动化的趋势已经确立,从传统的柜台商务到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再到现在的移动电子商务,每次变革都带来产业格局、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

  移动支付则被定义为移动电子商务最重要因素之一。徐晋耀预计,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移动支付将在未来2至3年内普及。

  一个重要推进点是,去年6月份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签署了战略协议,拟推出“手机钱包”客户端,并于今年2月成功上线。在未来商用方面,今年中旬将率先在内部试商用,此后推广到各地。

  与此对应的是,移动支付国标编制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走审核的阶段,即将正式发布。这是徐晋耀透露的信息。

  此外,移动营销也被各方关注。移动营销领域企业指点传媒的CEO曹彤认为,随着行业趋势的确定,移动营销中的品牌广告营销未来潜力巨大,预计规模可达到3000亿至4000亿。

   

  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发布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将提速

  2013第五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18日在北京召开。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即将发布,产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在会上表示,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些年来基本上年均增长都超过30%;网络零售发展更快,2011年的时候总额是7825.6亿元,2012年已经超过1.3万亿元,最近五、六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0%。

  “从这些年发展速度来看,今年网络零售规模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特别是现在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快速发展,移动支付这一块支撑非常重要。”

  “我国对电子商务的规划目标是,‘十二五’交易额达到18万亿元,网络零售达3万亿元,现在看来要超出这个目标。” 聂林海说,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带动一系列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服务企业已经超过15万家,2011年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2012年超过2000亿元,我们分析到2015年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应用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其中,支付产业是重要组成内容。”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中国移动相关研究预测,2013年我国手机支付产业链总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将保持40%左右的年增长率。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带动下,移动支付产业已经蓄势待发,而即将发布的国家标准将推动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标准,涵盖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并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在昨日的会议上,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表示,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已经形成标准送审稿,有望年内发布。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近场支付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近场通信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手机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

  目前,移动支付产业链条中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NFC 芯片/天线领域的同方国芯、硕贝德;制卡领域的恒宝股份、天喻信息、东信和平;受理环境、平台和第三方应用领域的中科金财、拓维信息、新开普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标准的明确,有利于相关公司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

   

  市场需求难“喂饱” 草甘膦价格节节高

  去年以来就不断攀升的草甘膦价格本周以来再度拉升,涨幅超过3%。目前,甘氨酸路线95%草甘膦原药,市场报价已达3.9万元一线。据记者了解,近期多数草甘膦工厂都接近满产,2、3个月内都无接单空间。但满产仍无法“喂饱”市场需求。5月份草甘膦将迎来销售旺季,需求量大幅增加将加剧市场供应紧张,预计短期内草甘膦仍以将强势运行。

  公开数据显示,清明节后,草甘膦价格一路上涨,突破去年9月高点,目前报价集中在3.8至4万元/吨,部分高端报价至4.1万元/吨。其中,IDAN 路线工厂主流稳定至5500至5800美元/吨,部分工厂报价走高至6300美元/吨。200升装41%草甘膦水剂,市场报价为18500元/吨,主流成交价格上调至17500至17800元/千升。200升装62%草甘膦水剂报价为21500元/吨,主流成交为20000至21000元/吨。

  目前,市场供应依旧紧张,多数工厂订单已安排到5月中下旬。工厂反馈的情况显示,中小企业开工受制于频繁的环保检查,产能受到一定限制。一线工厂对环保相对重视度较高,受此影响较小,但目前开工已接近饱和,无法大幅提高供应量,未来市场增量供应有限,价格仍存上涨空间。

  根据农业部1158号公告,10%草甘膦水剂去年完全退市。有资料统计,10%草甘膦水剂每年销售70至90万吨,占整个除草剂市场的20%左右,因此,10%草甘膦水剂退市之后,市场产能大幅收缩。生意社化工分析师张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可以说经过去年一轮调整,国内草甘膦市场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很大缓解。”这是草甘膦本轮大行情的主要逻辑。

  一位券商研究员指出,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切切实实增长是行业能在4至5年内实现第二次复苏最核心的背景;中国国内受环保核查等因素影响,产能无法大规模提升,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行业内需面临的常态。基于此,判断这一波草甘膦繁荣的行情预计较2008年持续性更强。

  A股市场上,既有产能优势、又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新安股份、江山股份受草甘膦涨价影响最大。其中,江山股份拥有IDA法和甘氨酸法两套生产工艺,并在国内最早掌握了草甘膦母液回收综合技术。此外,沙隆达也拥有一部分草甘膦产能。

   

  需求集中释放 3月房价全线上涨 政策显效或将助推后市趋稳

  由于3月正值楼市传统销售旺季,购房者抢在地方调控细则出台前入市,导致需求集中释放,推动全国房价全线上涨。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仅有温州1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出现下降,而68个城市则是环比上涨,其中涨幅最高为3.2%。

  4月份以来各地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实施细则。分析人士预计,随着政策逐步发挥效应,楼市或将进入观望状态,呈现“量缩价稳”之势。

  70个大中城市房价仅1个环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8个,比2月份增加了2个,价格下降的城市仅有温州。而同比上涨的城市有67个,比2月份增加了5个。

  二手房方面,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6个,与2月份相同;同比上涨的城市有59个,比2月份增加了10个。

  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几近全面上涨。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称,“需求集中释放助涨3月房价”。

  刘建伟指出,3月份房地产市场进入“金三银四”的传统销售旺季,成交情况往往比前两个月都要活跃,加之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出台前,潜在购房者担心实施细则出台后政策从紧、购房成本进一步增加,因而急于入市导致需求集中提前释放,开发商随之取消优惠甚至上调价格,助涨了3月份房价。

  国务院3月1日出台旨在抑制楼市过热的国五条,在调控政策执行方面的严厉程度进一步升级,其中“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这一规定,引发楼市震动,尤其刺激二手房成交量短时间内大增。

  以京沪两地为例,监测数据显示,3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成交量为43780套,环比上涨332%,同比上涨294%;而上海二手房市场总成交量为63453套,环比上升350%,创下9年来新高。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也就此指出,“国五条”政策末班车效应导致市场放量,量价齐涨,再加上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市场流动性宽松,而一线城市为代表的重点城市成交量的增加以及房价仍环比在上涨,结构性地带动全国房价继续坚挺并且保持微涨。

  一线城市楼市调控难度大

  在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涨幅继续居前。北京、上海3月新房同比涨幅扩大至8.6%和6.4%,广州则高达11.1%。从环比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涨幅均超过2%,其中,上海房价环比上涨3.2%,涨幅居首,深圳涨2.8%,北京涨2.7%,广州涨2.5%。

  业内人士指出,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最快,后期调控压力仍然很大。据粗略统计,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公布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但这些细则没有预期般严厉。多数地区只是重申了原来的调控措施,将房价调控目标定为不得超过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介于8%-10%之间)。而对于“二手房交易按差额征收20%个人所得税”也多未给出明确规定。

  其中,北京的调控细则最为严厉,也是全国少有的房价目标“同比保持稳定”的城市,且进一步收紧限购,并上调申请二套房房贷的首付比例。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说,“北京楼市调控细则出台后,虽然新增房源和客源量并未大幅下降,但是买卖双方的心态已由之前的争取快速成交,变成观望等待,尤其是购房人群观望心态的加重,造成了成交量的大幅下滑。”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网签数据,截至4月15日,北京市二手房网签套数环比3月同期下降90%,新房成交量环比3月同期下降34%。

  不过,从就目前看,北京政策的执行还不足以让房价热度降下来,尽管成交量下降,但房价仍然坚挺,无降价迹象。

  调控细则落实或促楼市“量缩价稳”

  进入4月份以来,政策效应开始显现,部分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出现回落。刘建伟认为,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4月份房价走势可望趋稳。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说,从“国五条”出台到细则出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释放了大量需求,因此细则出台后首先是交易量下滑,新房、二手房都是如此;价格应该会先趋于稳定,下半年应该会稳中有降。

  基于此,胡景晖预期,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将呈现“量缩价稳”的态势。一季度市场成交量的大幅增长,已提前释放了未来几个月的交易量,二季度的需求萎缩几乎已成定局,多数城市房价上涨局面将有所改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为,自4月开始地方细则陆续落实,房价涨幅将在高位盘整中有所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从当前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来看,自“国五条”细则出台后,3月房地产投资、开发、销售、拿地甚至开发景气指数趋势都转为下行。

  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自高位有所回落,1-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略降至20.2%,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为37.1%和61.3%,均低于1-2月。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旭表示,市场成交情况会受到预期影响,并反作用于房企拿地、开发、投资等行业运行情况。基于此,二季度房地产行业运行数据上行趋势可能减弱。

  68个

  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仅有温州1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出现下降,而68个城市则是环比上涨,其中涨幅最高为3.2%

  1.5倍

  日前发布的2013年供地计划显示今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5.08万公顷,是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9.77万公顷)的1.5倍

  96%

  今年一季度,监测的103家房企融资总量达到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96%

   

  房企一季度“圈钱”逾千亿 同比增长96%

  今年以来,房企融资总量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海外融资渠道通畅。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监测的103家房企融资总量达到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96%。记者了解发现,除了银行信贷、海外发债等传统模式之外,房地产基金、尤其是股权投资模式再次兴起,表现出了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格局。与此同时,房企借道基金融资的模式也从债权融资逐渐转向股权融资。

  从克尔瑞房地产研究中心监测的103家房企的融资情况来看,一季度这些企业融资总量达到1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96%。在融资方式上,一改之前融资方式集中于某些方式的情况,今年房企融资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通过IPO、增发、配股、银贷、债券、信托、基金等融资方式都较为频繁。在这些融资方式中,以外币为单位的融资总额占比为67%,表明房企海外融资的动作仍较为频繁。其中,万科集团3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发行8亿美元的5年期定息美元债券;金地集团在境外定价发行20亿人民币五年期固息债券;碧桂园发行十年期7.5亿美元优先票据;融创中国和恒大地产则通过增发配股进行融资。

  尽管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保持基本通畅,但下半年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仍然存在,房企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仍然大趋势。特别是对于非海外上市、非大型品牌房企来说,拓展基金渠道变得格外重要。

  “随着资本市场、艺术品市场等预期投资收益的下降,大量高净值人群投资房地产基金的热情日益升温。”克尔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朱一鸣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房地产私募基金尤为活跃,房企融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频繁借道房地产基金。今年3月下旬,星河湾联手易居资本成立禾晖旭悦基金开发位于西安的项目,基金首期募资规模为3.43亿元,这个基金的回报率最高可达40%,合作之后,星河湾持有项目70%的股权,易居基金持有30%股权。此外,诺亚财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歌斐资产,引入200余名有限合伙人的资金,不仅直接投资项目,还作为母基金投资PE基金,并先后与中弘股份、阳光城、华远地产有合作项目。“这一系列房地产基金与企业的合作预示着,在房地产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基金新一轮投资热潮的开始。”朱一鸣认为,对房企而言,房地产基金的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受到众多房企欢迎。

  此外,房地产基金投资企业项目的模式逐渐从之前粗放式的债权模式向偏重于管理能力的股权模式转移。这一模式不仅能有效分散企业开发带来的风险,并且基金公司的管理团队也能对项目开发作出监督和管理。但目前,房地产股权基金的规模远远低于企业的需求规模,供不应求的局面决定了企业项目的好坏是基金投入与否的判定因素。因此目前来看,低成本、高周转项目是相对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周转率高、毛利率又不低,深受基金的喜爱。

  而“国五条”出台后,房地产市场融资调控的加剧也迫使企业在开发融资上更谨慎,房产基金的介入作为一个新兴的渠道,为企业资金来源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更多企业通过基金融资方式获得资金,未来这一融资模式或将逐渐成为主流。

   

  四月用电量料大幅反弹 未来经济增长应当无忧

  4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全社会用电量数据,2013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12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速4.25%,未能延续上一季度的反弹势头。其中3月份用电量4241亿千瓦时,仅同比增长2.0%,单月用电量增速创出近2年的新低,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担忧一片。

  用电量的下跌态势是否会持续?中国经济的短期增长会否如一些人担忧的大幅下降呢?我们认为不然。

  4月份用电水平应当回升

  首先,分析下3月份的用电增长数字可以发现。3月份用电量增速的大幅下降,受基数效应影响明显。

  回溯2012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的单月增速可以发现,呈现典型年头年尾较高,年中较低的态势。具体来说,1-2月份的用电量增速是6.72%、3月份是7%是一个高点。另一个高峰则产生在年尾11月份的7.6%和12月的11.48%(这也是当初当年度最高)。

  与之相比,2012年二季度的平均用电量增速只有4.29%,其中4月份用电量3899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为当年低位3.74%。也就是说,只要2013年的3月份用电水平没有大幅增加,其的同比月度增速必然就会低于1~2月份。因为基数高了。

  但只要扛过这个月份,从基数角度,4月份的发电量无需大幅波动,同比增速应该可以上升3个点左右。而从从电监会发布的各地区用电量情况计算,2013年4月份日均用电量与3月份持平,按天数和节假日情况推算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在4130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速将恢复至6%。因此,基本可以断定,4月份的用电数据不会难看。而考虑到两会结束后,各地开工水平有所恢复,今年4月份不排除是用电增速的一个快速增长阶段。

  发电量是GDP前瞻指标

  再来考虑,电量与GDP的关系。从近10年GDP和用电量增速的历史数据来看,用电量增速变化通常领先于GPD增速变化,并且变化幅度更剧烈。换言之月度发电量是个明显的GDP的领先指标。

  根据去年的基数推算,今年2季度,我国全社会整体用电量的同比增速不会难看。这也很可能暗示出一个重要结果,即今年年中以后的经济增速不会太难看。

  值得提出的是,1季度用电量和经济的整体增长低迷,和当季度内节假日天数和长假前后工业开工率较晚有明显关系。而基数的错位(2012年的经济下行月份比2013年晚),则使得这个特点在2013年表现的尤为剧烈。

  当然,从长期角度来看,电力生产弹性系数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过程。这与我国过去第二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超过7成的,尤其是钢铁、水泥和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占比将近4成,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降至50%以下。而第三产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而占一季度GDP的比重高达47.8%。

  我们相信,在节能环保的理念推动下,全社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每单位GDP消耗的能源量在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用电量增速和GDP增速间的比例关系。这是我们未来观察这个趋势,需要警惕的。

   

  彩电零售一季度暴增45% 上半年旺盛景气基本奠定

  最新公布的零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彩电内销零售量达到1238.6万台,同比上升43%,零售额为416.3亿元,同比上升39%。其中,液晶电视销量为1169.1万台,同比上升49%,销售额达到393.3亿元,同比上升45%。销售数据增速创出历史新高并且在低基数下这种高增长趋势有望在二季度得到延续。

  三大因素导致爆发式增长

  彩电的爆发式增长和以下3个原因有关。首先,近期频频超预期的房地产成交量数据带动彩电的消费需求加快释放。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出低谷,成交数据呈现出回升态势,地产刚性需求的释放使得彩电新增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其次,节能补贴政策成为消费市场催化剂。在政策实施初期,由于入围产品较少,拉动效果并不明显,之后随着节能产品占比进一步提高,政策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在四类大家电中,彩电节能产品比重最高,入围节能补贴的产品型号占所有彩电产品的比例高达90%。同时,节能补贴使得电视单价平均下降了115元,对终端价格拉动贡献达到5%。因此,节能补贴对彩电销售的拉动有着非常重要作用。

  再次,更新需求助力一季度高速增长。目前我国电视机存量已经超过5亿台,由于彩电具有消费电子属性,近几年技术发展步伐加快,更新换代周期正在缩短,行业已经逐渐进入新一轮更新换代周期。

  销量热度有望维持到二季度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208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1.2%,销售额增长69.0%。由于家电需求的释放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因此二季度可能是彩电市场需求释放的重要时间段。

  同时,通过近日走访多家大型家电连锁卖场,从部分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到,考虑到节能补贴今年5月到期,今年特意提前开展促销活动,并且活动进行时间也相应延长,特别是受节能补贴最大的彩电,更是在12日就开始促销,促销方式多样、活动力度大。比如一台58寸的国产品牌智能液晶电视机,原价在万元左右,活动期间可以打9折,加上商家赠送抵用券和节能补贴,合计可以节省2000多元。因此,在5月政策到期前考虑到消费者抢搭末班车心理,需求可能会快速释放。

  另外,消费升级激发更新换代。从终端销售数据来看,智能化、3D化以及大尺寸化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零售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彩电市场智能电视渗透率为37%,3D电视的渗透率达到39%,尤其是大尺寸产品占比正在快速上升,46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占比已突破20%。例如,今年一季度50寸产品占比为11.5%,与去年同期的6.7%相比增加了4.8个百分点。随着需求结构的改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的提高是必然趋势。

  目前来看,今年前9周的零售市场数据显示,龙头公司销售数据显著高于行业70%的增长,如海信电器LCD电视销量增长84%,创维增长87%、TCL增长83%。同时,最新出货端数据显示,2月份单月行业前五名企业(海信、TCL、创维、康佳、长虹)市场份额达51.9%,与2012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3.4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因此,随着二季度终端需求的持续向好,加上大尺寸电视的热销将提高彩电企业毛利水平,龙头企业盈利状况在二季度仍将保持同比大幅增长,或将超出市场预期。

   

  高盛看空日元持续贬值至明年 中国高端消费产业链受益匪浅

  “金砖四国之父”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奥尼周二(4月16日)接受华尔街日报电话专访时指出,黄金长线已经见顶,而日元的贬值趋势并未因近期的反弹而有所改变。他预计,在日本央行的持续作用下,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会再度上升7%左右。

  六个月日元贬值23%

  事实上,不仅美元,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贬值幅度也相当明显。

  2013年4月17日,100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已达到6.2871,而2012年9月28日,其汇率为8.1001,短短半年,日元便贬值23.4%,但日元贬值势头恐难就此打住。市场预计,随着日本央行可能进一步放松政策、日本国内投资者调整货币头寸、我国政府逐步收紧货币预期之下,日元仍将有较大幅度的贬值。

  本世纪以来,日元出现过两轮大幅贬值,分别为2000年1月至2002年2月以及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时长均长达两年以上,期间中日双边贸易增速均受到了影响。

  日本作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双边贸易总值为708.7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7.3%。而从中日贸易结构特点来看,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部分化工产品;而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农产品、机电产品等产品。

  对出口企业来说,出口的初级产品企业如果用美元计价则对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小,直接以日元计价则对企业的影响则比较大;另一部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则多以从日本进口主要零部件,利用劳动力优势加工和组装出口,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伴随着日元的贬值,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加强,或许能迎来新一波的产能转移。

  部分电子和汽车股受益大

  日元的不断贬值对中国进口的影响更大,从局部来看,日本出口中国的产品中40%以上与电子消费类产品(高端零部件、半导体等)相关,其他规模较大的还有塑料及其制品、汽车零部件等等,总体来说国内的部分进口原材料的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会受益于日元的贬值,而与日本电子产品形成竞争的企业其价格优势会逐步削弱。

  电子消费类行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考虑日本零部件进口成本占其产品总成本的比重,二是考虑国内厂商与日本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一类,例如深纺织A,其偏光片业务60%以上的的采购成本来自于日本,虽然与部分日本厂商(日东电工、力特光电等)产品形成竞争,但在国内市场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以及中电熊猫等面板公司的崛起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另一类,例如电容、电阻等被动元件厂商,则主要受竞争关系支配,受到的损害比较大。第三类,例如通富微电,很大部分业务收入来自于日本的来料加工复出口,由于仍处于产能转移的过程中,随着日本厂商竞争力的增强,其竞争力或许亦会增强。

  汽车行业受较大影响主要因为我国有些汽车企业从日本进口汽车零部件,或者直接进口整车销售,进口成本自然要受益于日元贬值而大幅下降,最终将体现在销售毛利率的提升方面。例如一汽轿车在一季度预告中表示,自2012年10月以来日元持续贬值,降低了公司进口零部件成本。而庞大集团在2011年年报中表示,公司2011年实际结算时比2010年年底日元贬值叠加结算外汇变更为美元形成汇兑损益8702万元。

  而日元汇率变动也影响着始于1979年的日元贷款项目,由于日元贷款规模大、利率低且还款周期长达30-40年,贷款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项目。在A股中,电力行业有部分企业具有日元贷款,这些电力企业为建电厂向银行借了大额日元低息贷款,受益于日元趋势性贬值,这些日元长期债务"价值"自然缩水了,比如*ST漳电和金马集团。对于这些电力企业来讲,日元贬值最后体现在利润表上的汇兑损益科目。比如2005年,依靠日元贬值带来的2.15亿元巨额汇兑收益,使得*ST漳电当年的净利润达到2.39亿元。

  深纺织A

  深纺织主要从事纺织、服装及相关产品的生产与进出口贸易,兼营物业租赁,但深纺织被资本市场广泛关注则是其液晶显示用偏光片业务。根据公司的一季报预告,公司预计亏损450万元-600万元,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亏损2023万与第三季度的4202万元,公司将逐步走出亏损。

  公司在液晶显示用偏光片领域布局多年,目前拥有超过60 人的偏光片团队,并且从偏光片生产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多名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人员和高管。公司目前拥有5条偏光片生产线,1,2,3线稳定供给TN/STN液晶显示市场,而4、5号线主要供给TFT-LCD使用,其中4号TFT-LCD 偏光片生产线已于去年4季度顺利爬坡至80%以上良品率,实现华星光电的近5000万元批量出货,5号线则稍微延后,并进行二次增发于建设两条幅宽为1490mm的TFT-LCD用偏光片生产线。据国信证券研报预测,在4、5号线满产情况下,年总产值大约在12 亿元左右,而公司2012年的偏光片总收入仅2.6亿。

  TAC和PVA材料为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原材料TAC和PVA成本总共占偏光片成本75%左右,其中TAC成本占比约40-65%,PVA成本占比约10-20%不等。

  目前全球TAC膜供应主要集中在富士胶片以及柯尼卡,而PVA膜则主要集中在日本合成以及可乐丽等几个大厂,公司偏光片业务的成本2.97亿元,上证报资讯估计来自于日本的TAC和PVA采购成本在2亿左右,并且伴随着新生产线的全部投产(4-5号线800万平米,2014年底投产的6-7号线1280万平米),其采购成本将至少在20亿左右,伴随着日元两年以上的贬值(20%以上)来看,公司可节省约4亿的采购成本。

  庞大集团

  庞大集团是国内销售额最大的汽车销售公司之一,拥有一千多家经销网点,门店数量位居经销商行业之首。公司目前销售车型覆盖了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多种品牌。由于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及钓鱼岛事件影响等原因,公司2012年预计亏损6-7.5亿元,随着车市的逐渐回暖,公司业绩有望触底。

  2011年庞大集团汽车销售业务为506.9亿元,而斯巴鲁销售带来的营收为69.92亿元,占比近14%,而斯巴鲁业务对公司营业利润贡献达到30.4%。2012年上半年斯巴鲁业务营收占比下降至10.7%,但是营业利润占比上升至32.2%,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举足轻重。

  庞大集团于2004年成为斯巴鲁汽车在中国的总代理商之一,开始与富士重工建立产销关系,几年来合作顺利,创造了中国斯巴鲁辉煌的销售业绩。2013年1月17日,庞大集团与日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正式签订合资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合同,该公司注册资金29.5亿日元,投资总额90亿日元,其中庞大集团出资40%,富士重工出资60%,此举意味着庞大集团在斯巴鲁销售方面进一步拓进。但随着日元大幅贬值,必然对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带来更强的价格竞争力。

  *ST漳电

  漳泽电力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其余电源形式为风电。经历2012年的重组后,公司总装机容量达到693万千万。根据券商研报,预计"十二五"末,公司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1500 万千瓦,装机规模将再翻一番,占到山西火电装机的1/3~1/4。并且受益于电价上调和电煤价格的下跌,公司2012年主营发电业务已实现盈利,预计今年能实现摘帽。

  *ST漳电在2007年9月28日与中国光大银行确定了公司6.5年期174.22亿日元贷款的掉期保值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只要美元兑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75日元至1美元兑125日元之间,*ST漳电拥有按1美元兑125日元的权利,向中国光大银行兑取日元用于归还日元贷款本金。2007年当年因为日元升值,该笔日元掉期交易就获得了9803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10、2011和2012年公司日元掉期交易公允价值变动分别是3574万元、-7933万元和-1.42亿元。不过2012年底,公司的日元贷款余额还有47.5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47亿人民币,预计在2014年上半年还清。

   

  中国证券报:

  工业节水规模化将获政策支持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上半年将编制出台《国家鼓励的重大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该目录将作为引导工业节水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指导文件。

  权威人士透露,工信部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工业节水新技术设备,到4月底前将完成征集申报工作。而未来出台的目录将钢铁、纺织、造纸和食品发酵等四大行业为新技术设备重点推广领域,并按技术成熟度分研发、产业化示范三大类区别推广应用。其中已有成功应用案例且技术普及率低的推广应用类技术将作为重点鼓励对象。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在鼓励政策之外,水利部将会同相关部门今年底前还将完成火电、钢铁、石油炼制、造纸、纺织行业取水定额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五大重点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将比以往更严格。这也将倒逼重点行业企业加大工业生产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速度。

  分析认为,随着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深入落实,工业节水已成为节水的最重要领域。工信部以技术推广为切入点撬动工业节水,加之水利部加码用水定额标准形成倒逼效应,未来有望推动工业节水进入产业化发展快轨。

   

  规模化工业节水掀起投资新主题

  随着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深入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政策力推重点。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水利部等部门今年底前将对五大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标准进行修订,提高标准。工信部最快也将于上半年编制出台《国家鼓励的重大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这些政策的酝酿出台意味着,继农业节水之后,工业节水将成水资源管理新的重要领域。

  分析指出,一直以来工业水资源浪费十分突出,此番政策的推出可谓从鼓励和约束两个角度“恩威并施”,着力推动工业节水进入快轨。在政策倒逼下,工业领域特别是重点行业将迎来节水提标改造潮,继而激发对节水工艺技术及装备的市场需求空间。尤其是目前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工业再生水利用细分领域,未来三年投资规模预计可达上百亿元。

  有专家提醒,在当前节能环保负担重压之下,对于企业节水改造须尽早配套出台相应财税补贴政策,否则不易推进。

  约束与激励并举

  去年初,国务院批准通过实施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也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实施方案,提出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即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用水效率指标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方案的重头戏之一便是在全国范围内逐级分解用水总量指标,并细化到具体的行业企业。此外,上述实施方案还明确,将于今年底前完成火电、钢铁、石油炼制、造纸、纺织五大重点行业的取水定额国家标准修订工作。高耗水行业未来的用水定额标准将更严格。同时,对于超标用水的企业将施以惩罚性水价。这些政策动向无疑都为工业企业落实节水责任上了一道“紧箍咒”。

  此外,作为工信部2013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工信部正在加紧编制《国家鼓励的重大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并辅以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工业领域的节水改造进行正面激励。加快节水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将成为工信部推进工业节水进入快轨的长期抓手。

  公开资料显示,一直以来我国城市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占60%-65%。目前全国工业用水平均重复利用率仅为55%,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5立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美、日等国家同样的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10立方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农业节水近年来由于水利投资力度加大不断加速,但工业节水相对缓慢。工业水资源浪费的严峻现实已开始引起政策重视,工业节水大规模发展势在必行。

  工业再生水率先崛起

  目前,工业节水工艺及技术在国内众多工业领域已开始应用。综合来看,针对不同行业特征,相关企业研发了不同的技术门类,技术名目繁多,但成熟度和节水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占工业用水总量80%之多的冷却水节水方面,有气冷、空冷和化学处理冷却等十余种工艺和技术,效果也相差很大。

  对此,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相关人士介绍,未来出台的目录将按照行业耗水程度及技术成熟度不同区别对待。其中钢铁、石化、火电、纺织、造纸和食品发酵等高耗水行业为新技术设备重点推广领域,并按技术成熟度分研发、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三大类。

  上述人士介绍,工业节水通常分前端用水效率提升技改和后端工业中水处理回用两环节展开。前端用水量提标改造由于涉及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企业对此可能并无动力。相比之下,后端工业废水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利用则由于技术成熟度高且工艺简单更受企业青睐,也更易带动起相应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再生水利用近年来颇受政策重视,相关专业化公司也提前开始布局这一市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南京、武汉、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均出台了涉及再生水利用的“十二五”规划。在国家层面,“十二五”期间120亿元的再生水利用专项示范工程引人注目。

  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从2007年开始,水务龙头碧水源就开始承接大型企业再生水项目建设,项目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去年年底,公司增资1亿元与北京给排水集团共同开拓北京排水及再生水利用市场。根据公司新近披露的年报,2012年公司给排水工程业务营收达3.4亿元,同比增长274.47%,远高于公司去年总营收增长水平。此外,国电清新、津膜科技等去年相继也在全国多个城市发力。国电清新在太原市投建的再生水项目将为公司增收4500万元,津膜科技在天津市也拿下总金额近6000万元的再生水项目。

  东方证券分析师预计,未来三年,再生水利用所能带动的财政和企业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随着工业节水规模化循序推进,拥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亟待配套政策扶持

  尽管市场前景可期,在目前节能环保层层重压下,对于众多受宏观经济不振陷入经营困境的工业企业来说,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关专家提醒,未来国家需配套出台相应的财税补贴政策,方可实质性推动工业节水规模化发展。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国家实施的诸如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节能技术改造财政补贴等财税措施落实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几年前开始实施的每年200亿元的重点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专项贴息资金发挥了显著作用,每年启动技改项目4000-6000项,带动社会资金6000多亿元,拉动效果约30倍。

  对此,张旺建议,未来国家应通过财政补助、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和废水回用。例如,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从水资源费、超计划加价水费等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工业节水关键技术示范推广、技术改造贴息等。

  张旺表示,从目前来看,工业节水未来有望成长为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但目前尚未充分奠定产业化发展基础。产业初期阶段仍需政策加强引导,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壮大后,补贴政策可以适时退出。

   

  一季度一线城市住宅地价全部环比上涨

  国土资源部下属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18日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第一季度土地市场延续低位回暖态势,一线城市住宅地价全部环比上涨。

  报告显示,105个主要监测城市中,半数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变化处于平稳区间,上涨城市略有减少;而同比上涨城市持续增加。住宅地价环比上涨城市由上一季度94个减至92个,54个城市涨幅稳定在-1%至1%,涨幅超过3.0%的城市8个,东部城市虽占主要席位,但中、西部个别城市涨幅相对更高,一些以往地价相对较低城市受后发优势影响,地价出现阶段性跃升。

  从一二三线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住宅地价全部环比上涨,二线城市中除哈尔滨外全部上涨;三线城市上涨的城市个数有56个,占三线城市的八成,其中半数涨幅低于1%。住宅地价变化态势与房价总体趋同。住宅地价同比上涨的城市由上一季度74个增加至91个,但涨幅较明显(超过5.0%)城市仅27个,同比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土地市场处于历年低谷。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说,按国土资源部要求,一季度上报异常交易地块79宗,较上一季度减少21宗,同比升幅较大,但远低于2011年同期的237宗,溢价水平偏低,表明目前土地市场虽现回暖态势,但整体仍处于低位,高溢价风险整体可控。

  报告表示,房地产市场从严调控基调不变,“国五条”下楼市“末班车”效应明显,市场预期波动,成为导致商住地价上涨的外部压力。但同时,今年一季度土地供应同比上升,结构优化,有助于缓和后期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

  对于土地市场后市走势,报告认为,为了避免中国经济发展陷入结构性减速,降低政策性通货膨胀风险,我国政府提出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实现收入翻番、发展新型城镇化等发展理念,将为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也为支撑地价长期上涨提供动力。而房地产调控政策趋紧的持续性将有利于地价维持相对平稳的态势。在上述双向作用力下,预计第二季度城市地价总体水平继续上涨。

   

  新建商品房扩大“绿色建筑”占比

  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消息显示,住建部制订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近日公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选择100个城市新建区域(规划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按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规划、建设和运行。

  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将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同时,住建部还将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此外,住建部还将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村节能示范住宅40万套。

  在强化目标责任方面,《规划》提出,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将规划目标任务科学分解到地方,将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地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节能减排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责任追究。

  此外,《规划》还要求加强制度监管,实行绿色建筑审查制度,建立绿色土地转让制度,实行绿色建筑设计专项审查制度、施工的绿色许可制度和民用建筑绿色信息公示制度,建立节水器具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强制推广制度,建立建筑的精装修制度,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建立建筑报废审批制度,建立绿色建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五家水泥公司一季度亏损6亿元

  水泥行业业绩惨淡的情况继续延续。截至4月19日,5家水泥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或报告,净利润累计亏损6.2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将拉动水泥的下游需求,水泥企业盈利好转预计将在二季度逐步体现。

  5家亏损6亿元

  同力水泥19日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一季度净利润184万元,同比减少92.92%。公告称主要是公司产品售价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

  之前已经公布一季报或预告的水泥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差。其中,冀东水泥业绩最差,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亏损3.8亿元-4.1亿元。公告称,主要原因是公司所在的区域产能过剩,需求不旺,水泥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在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成本、费用同比增加。

  天山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8亿元左右。主要原因是江苏区域水泥、熟料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新疆区域一季度为传统销售淡季,同时新疆部分区域水泥价格同比已有所下降。此外,秦岭水泥一季度亏损3903万元,四川双马一季度亏损807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一季度是水泥销售的淡季,加上水泥产能过剩,价格下降,因此水泥公司一季度的业绩普遍较差。

  二季度业绩或好转

  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水泥价格开始逐步回升。国内多家水泥生产的龙头企业近期提高了水泥的出厂价格,相较春节前提价幅度在15%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水泥需求的转好及新增产能供给大幅减少将支撑水泥价格回升,预计二季度旺季水泥提价幅度将超过去年四季度高点,企业盈利好转将在二季度逐步体现。

  中金分析师认为,从需求来看,基建(含农村基建)和房地产水泥需求占水泥总需求80%以上,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持续回升(从39.7%上升至42.1%),两者加总的投资增速今年一季度达到22.6%,创2011年6月以来新高,在2012年二季度最低迷时仅为10%。

  特别是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达到25.6%,3月单月进一步提高至27.6%,增速创2010年2月以来新高。

  水泥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也透露出二季度业绩将有所好转。秦岭水泥一季报表示,与第一季度相比,公司预测所处区域市场将趋向好转,预计水泥销量递增,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第二季度实现盈利,但上半年累计净利润可能略有亏损。而四川双马也预计上半年累计净利润100-600万元,本预测期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加之水泥销售市场转好影响。

   

  合资车企强势发力初级轿车市场

  在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向中高级市场进军的同时,作为自主车“大本营”的A级车市场格局也在逐步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产品和价格下压,使双方的竞争日趋激烈。4月18日,上海大众、东风标致、奔驰三大合资车企纷纷落子A级车市场,合资与自主面临全新的“贴身肉搏”。

  合资企业转守为攻

  在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三家合资企业齐推A级车。上海大众斯柯达力推Rapid昕锐,东风标致有新308,奔驰则发布全新A级车。合资车企强势发力A级车市场,引发市场对自主品牌的担忧。

  其中,上海大众昕锐的预售价格低至7.98万元至10.98万元,直接威胁到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而上海大众旗下已有的十万元上下价位的车型还有捷达、新桑塔纳、朗逸、宝来、POLO,其中多款车型位列在销量排行榜前十。

  2012年,在日系车遭遇挫折之时,上海大众趁机抢占了更多的南方城市市场。斯柯达品牌2012年在华销售22万辆,中国市场也成为斯柯达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1/4。

  面对合资车企的强势进攻,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尽管A级车市场份额在增长,但合资品牌产品涌入,自主品牌的压力仍很大。

  同时,上海大众已经将目光瞄准自主品牌更为重视的二三线城市市场。上海大众汽车销售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向东平表示,这些市场汽车保有量相对更低,增长潜力比较高,所以公司很关注这部分市场。

  向东平认为,把握消费需求趋势是取胜的关键。未来谁能够准确迅速捕获用户需求,并营造好品牌,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低端产品空间受压制

  随着消费升级,A级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份额却在缩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智军表示,虽然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而且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但消费升级仍导致低端产品的需求出现下降。

  产能不断扩张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到2015年,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6大车企总产销目标超过2800万辆,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华晨和江淮6大自主品牌总产销目标也达到1200万辆,如此计算,我国车企产能规划在2015年将超过4000万辆。产能过剩将导致价格战空前,消费者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

  同时,汽车市场的低速增长态势却在延续。尽管上海大众销量增长顺利,但向东平对市场的看法却十分谨慎。他表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总量基数已经很高,在此基础上实现更高的增长十分困难。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增速较稳定,预计未来5-10年汽车市场的年均增速在5%左右。

  激烈的竞争导致产品价格难有提升空间。饶达表示,自主品牌已经临近盈亏平衡点,很难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而合资车企的利润率相对仍然高于国际水平。激烈的竞争将导致市场格局生变,预计到2020年前六大整车厂将占据半壁江山,其余市场为百余家厂商分享,其中约一半为中国本土厂家。

  此外,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王展认为,长期看,车企和零部件厂商的利润率和价格都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面临下行压力。

   

  一季度快递企业收入同比增逾三成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7.1亿件,同比增长64.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4.1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55.8%;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2.1亿元,同比增长26.8%;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9.4亿元,同比增长24.9%。

  一季度,邮政企业和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605.6亿元,同比增长21.7%;业务总量累计完成565亿元,同比增长27.7%。

  一季度,邮政函件业务累计完成17亿件,同比下降8.7%;包裹业务累计完成1822.7万件,同比增长17.1%。

   

  家电节能补贴接近尾声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家电市场又一个销售窗口将打开。今年来,家电行业整体呈弱复苏态势,产品销售量总体稳步有升。目前,空调新能效标准即将实施,节能补贴政策即将到期,面板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基本面较为复杂。业内人士预计,五一小长假期间空调销售同比增长超30%,液晶电视销量562万台。节能补贴政策的翘尾效应将对家电销售形成支撑。

  翘尾效应再现

  节能惠民工程将于5月31日正式到期,是否延续尚无定论。在此背景下,五一期间家电市场将成为节能产品促销大舞台,竞争将会加剧。中怡康品牌总监左延鹊认为,在翘尾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大举促销和清库存势在必行,五一促销战将更加猛烈。

  白电方面,中怡康预计,五一期间冰箱销售量为556万台,同比增长9.3%;洗衣机销售量370万台,同比增长8.7%;空调销售量835万台,同比增长30.5%。

  中怡康报告认为,空调作为“节能惠民”补贴政策的受益者,预计五一期间前四批中标机型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份额将达到70%左右。其中,二级产品继续扩大比重,二级变频和二级定频销量分别达到276和260万台,共计约占整体销量的64%;一级变频比重仍较低,预计销量18.6万台,占整体销量的2.2%;三级产品份额维持在27%左右。

  黑电方面,LED电视仍将占主导地位,3D电视成本下降将带动价格下降,进一步带动销量提升。预计五一前后热销周期销量占全年比重超过12%。

  中怡康总裁连四清表示,新型城镇化加速,房地产业逐渐转暖,家电行业稳定回升。近期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飙升,这将有效刺激家电行业在短期内的业绩增长。五一黄金周期间,考虑到节能补贴政策即将到期,抢搭末班车心理将刺激需求加快释放。

  4K电视启动在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4K面板价格持续走低,前期售价高昂的4K电视在五一期间或“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索尼、LG、海信、创维、康佳等主流制造商以及五大面板制造商针对4K分辨率进行产品开发,4K电视机导入有望加速,成为2013年相关企业产品结构转型的重要推手。随着规模化量产和消费者认知度提升,4K电视价格有望迅速走低。

  左延鹊表示,目前4K电视平均价格在2万元左右,但高价策略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随着面板等成本降低,4K电视价格未来将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市场平均价格有望回落至1万元水平。

  但业内人士同样表示,虽然2013年上半年彩电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但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这对于大宗耐用家电产品尤其是电视的销售影响显著。在此背景下,中怡康预测,彩电市场需求恐难实现全年爆发式增长,市场或呈现前高后底态势,2013年彩电市场规模可达4455万台,增速达到2.6%。

   

  文化产业整合潮或开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成立后,整合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构建全媒体的现代传播体系,成为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的主要方向,而这开启了文化产业整合潮。

  4月18日,在第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投资论坛上,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国家政策支持,城镇化推进带动消费升级,文化产业正面临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同时更需整合资源,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

  文化企业面临四大挑战

  在新技术带动新业态不断发展的今天,文化产业面临加强业务拓展、实现转型升级的课题。中国文化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陈杭表示,从国际传媒巨头的发展史来看,有四个特点值得国内的文化企业学习和借鉴。

  首先是跨地域。从澳洲起家的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在澳洲的营业收入只占9%,50%来自美国、8%来自英国、7%来自意大利、9%来自亚洲。还有迪斯尼,在美国奥兰多、洛杉矶,法国巴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建有迪斯尼公园,现在又在上海建亚洲最大的迪斯尼公园。

  其次是跨媒体。时代华纳下面有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还有电视网;贝塔斯曼有电视网络,有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社,目前正在收购企鹅。

  再次是品牌化。国际传媒公司都拥有享誉世界的一个或多个品牌,这是文化企业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最后是新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这些新技术已经渗透到传媒行业的各个环节,国际传媒公司都积极利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

  而这四个特点是国内的文化企业所缺乏的。虽然有政策支持和公众文化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但文化企业要向国际传媒巨头看齐还面临不小的难度。陈杭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四方面的挑战。

  一是科技含量不足。“中国云计算行业落后欧美国家十年,我们的芯片和软件落后西方国家也比较多,影视动漫制作工艺比西方国家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和金融结合有限。由于文化产业轻资产的特点,金融机构在信贷支持和风险控制上难以平衡。

  三是跨媒体、跨地域,比较难实现,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与国内文化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

  四是版权保护不够。目前,从音乐到图书,从影视到动漫,盗版现象依然很严重。不过,从互联网公司重视对影视剧网络版权的采购来看,版权保护意识在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

  整合潮或开启

  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不能单靠政策支持,还应练好“内功”,加强业务整合和拓展,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未来,在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文化产业整合潮或将开启。

  “中南传媒目前有近70亿元的现金在手里,凤凰传媒手里也有约80亿元的现金,这么多钱,他们想做什么?伴随着主管部门的合并,报纸、电视、电影、互联网的整合是大的趋势。它们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加大业务融合,进一步打造全媒体产业链,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

  目前,浙报传媒在并购方面动作频频,收购盛大旗下的边锋、浩方两家游戏公司,还参股华数传媒,涉足视频网站和影视剧制作。浙报传媒董秘李庆表示,并购是浙报传媒做大做强的重要方式,在未来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还会加大步伐。在广电业转企改制的过程中,浙报传媒也会积极参与,可能会选择合适的市级广播电视台作为标的。

  此外,影视公司也在加快在网游、影视技术、动漫等领域的并购。比如,华谊兄弟最近完成了对GDC技术公司约9%的股权收购。GDC技术公司是国际领先的3D放映技术的服务商。

   

  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将出台

  “中国移动19日将发布定制版的三星Galaxy S4,手机里就有NFC(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功能。”中国移动中移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范金桥在第五届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透露。伴随着产品的正式发售,或许中国移动“电子钱包”也将开始商用。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透露,随着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标准的颁布,国家标准也会很快推出,目前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今年出货量2.85亿部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张新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二维码支付、NFC手机钱包支付、摇一摇转账支付、短信转账支付、照片确认支付、语音支付、图像识别支付、超声波识别支付、随身卡刷卡支付、条码支付十种。NFC(近距离非接触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移动近场支付模式。

  “2013年兼容NFC的手机出货量将达2.85亿部。”柴洪峰介绍,2012年NFC手机销售1.2亿部,今年NFC手机将大幅增长,银联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将成为拉动NFC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力量。

  NFC方面又分为三类:NFC全终端方案,即将安全模块存储在手机硬件中;NFC-SWP方案,即安全模块存储在SIM卡中间;第三种为NFC-SD卡方案。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运营商更青睐NFC-SWP方案,该方案只要终端厂商开发一款产品,就可以被各国运营商使用。

  范金桥透露,2013年中国移动将在终端、SIM卡、受理环境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NFC发展。此前,中移动计划在2013年销售超过1000万台NFC手机终端。而中国联通NFC手机支付早在2012年12月正式商用。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也表示,2013年中国电信将与银行合作采用NFC-SWP方案推出电子钱包,将规模投放NFC-SWP卡,并启动终端定制。

  国际标准即将推出

  虽然NFC终端销量预计翻番,但国内NFC手机商用尚未普及。有芯片制造企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技术标准不统一、应用环境不完善、商业模式不确定,制约了NFC手机的发展。

  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行业移动支付标准,涵盖了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并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覆盖中国金融移动支付各个环节的基础要素、安全要求和实现方案,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

  柴洪峰介绍,目前,国内外各层面技术标准已经日渐明朗,国家标准也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据了解,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近场支付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近场通信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手机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

   

  工信部拟多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经过前几年的大规模投资,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局面已经确立。在2013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上,工信部官员表示,今年工信部将采取提高市场准入标准等措施来化解过剩产能。不少企业人士也认为,将按照市场实际需求来安排生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受此影响,未来钢铁投资或迎一轮低迷周期,铁矿石价格恐继续走低。

  六措施化解过剩产能

  对于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工信部原材料司处长张德琛表示,钢铁工业的属性决定了其成为各地追逐投资的领域。钢铁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人员密集型产业,关联度强,就业拉动多,税收贡献大,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吸引就业有着大量的贡献。因此,尽管国家一直对总量实行控制,但很多地方仍通过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钢铁行业发展。

  张德琛表示,今年工信部将采用六项措施,化解钢铁行业的过剩产能。首先将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继续把化解产能过剩列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通过财政补贴的转移,促使地方政府淘汰钢铁行业的落后产能。据悉,山东、河北、云南、江苏等地将可能成为整治的重点。

  其次,今年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充分依靠土地、环保部门的严格执法,遏制重复建设项目的上马。

  第三,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机制的同时,提高环保质量、技术、资源、能耗的市场准入标准。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通过差别电价、税收等手段来遏制。

  第四,将继续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开展跨行业、区域、所有制的兼并和重组。

  此外,今年工信部将支持技术改造,消化一批产能;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转移一批过剩产能。

  钢铁生产仍处低迷周期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钢铁需求供大于求的趋势已正式确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表示,由于矿业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使得前几年各类资本大规模投入钢铁行业,造成铁矿石新增产能较大。由于这些产能将在今后几年陆续释放,使得未来铁矿石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形势。

  对于2013年的市场形势,王晓齐认为,今年钢铁行业的外部环境略好于往年。其中,市场需求大体上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加,长材类产品的需求量高于板材,专用材好于通用材,上半年的市场需求量略好于下半年。

  从企业的角度看,经历了市场的冰点,投资热情可能会逐渐退却。供大于求形势持续,恐将加剧企业的压力。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矿砂部经理王建平表示,“今年我们将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投资和生产。”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基于对市场供大于求形势的判断,未来钢铁投资和生产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钢铁行业将迎来一轮低迷周期。

   

  页岩气开发风险管理先行

  挪威船级社(DNV)4月18日在中国发布全球首个《页岩气风险管理推荐操作规程》。规程指出,页岩气开发运营全过程都需进行持续监督和风险管理,并应在开采前期进行广泛调查,向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普通公众公开收集的所有信息。

  挪威船级社海事和石油与天然气公司总裁石万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研发这套规程的主要目的是制定一套指导方针和流程建议,用以保护在页岩气开采运营各阶段的人员安全以及环境,确保以精确、透明的方式管理页岩气开采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我们希望能够与中国石油公司一起,研究开发基于该规程的、完全适用于中国的页岩气开发规程或标准,并最终成为被行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标准。”他称。

  “经过我们的跟踪观察,页岩气开采并不是没有风险的。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风险管理非常重要。”挪威船级社大中国区石油与天然气部高级顾问孙志涛表示。他指出,目前中国页岩气开发主要面临以下四方面挑战:一是页岩气储量不明晰,不同资料显示的可采储量并不一致;二是面临不少技术上的瓶颈,尤其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三是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成本约为美国同类页岩气活动的3-5倍,导致其价格缺乏竞争力;四是页岩气作为新矿种的资源管理机制、行业立法以及相关标准等尚待完善。

   

  四月上旬全国粗钢日产量创新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69.73万吨,旬环比增长1.28%,全国预估粗钢日均产量212.39万吨,旬环比增长2.51%,创出中钢协统计以来的新高。4月上旬末,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库存量为1373.34万吨,较上旬末增加2.78万吨,库存增量不大。

  铁矿石价格依然坚挺。“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截至本报告期(4月9日-4月15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沿海25港)为7053万吨,较上期减少245万吨,环比下降3.36%。中国进口品位63.5%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41,上涨5个单位;58%品位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为124,同样上涨5个单位。商务部上周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铁矿石价格上涨0.9%。

  业内人士表示,一度走弱的进口矿市场近期走强,在阶段性筑底完成以后出现试探性上涨,整体走势较为坚挺,市场成交不温不火。受产量、库存、原料价格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钢厂的采购策略一直较为保守,但日渐走高的粗钢产量迅速消耗原料库存,后期加大铁矿石采购恐是必然行为,受此影响,进口矿价格或反弹,短期内原料市场走势或继续稳中波动。

  在产量增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钢价转向下跌。中国钢铁现货网统计显示,4月3日至16日全国五大品种钢材价格呈下降趋势。

  分析师认为,一方面是终端需求没有大的改观,在成交不畅的情况下,商家对后市的信心正在丧失,转而追求出货,降价情况明显增多;另一方面,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成为钢价突然加速下跌的主要外部因素。

  对于钢市的后期走势,中国钢铁现货网孟城祥预计,由于全国范围内将相继进入雨季,将严重影响到户外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在根本上减少钢材消化能力,再加上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不容乐观,IMF再次下调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经济增速预期,影响到金融市场及大宗商品市场信心,因此,4月下半月的钢材价格走势依旧不容乐观,整体可能呈震荡趋弱格局,其中板材将明显弱于长材。

   

  刘拥军:干细胞治疗产业化有望推进

  《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三份指导性文件正征求意见。同济大学干细胞领域研究员、中源协和副总裁刘拥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政策若执行,将有助于我国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尤其是在促进干细胞治疗产业化方面作用明显。

  中国证券报:目前全球干细胞行业研究的整体形势如何?

  刘拥军:干细胞临床试验已广泛开展。据相关资料,截至2012年10月,全球干细胞相关临床试验共注册超过4000项,其中1203项已经完成。干细胞研究热点正由临床前研究转向为临床研究。从干细胞领域开展临床试验的研究阶段来看,I期临床研究1224项,II期临床研究2093项,III期临床研究493项,IV期临床研究102项。目前,全球已有五种干细胞新药获得批准。

  顺应国际形势,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广大科研人员努力攻关下,我国的干细胞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我国在干细胞临床研究和治疗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机制,安全评估和监管也存在空白区,这是其产业化之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证券报:正在征求意见的新政对于我国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刘拥军:新政策对干细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基地及干细胞制剂等方面做了详尽、科学的规定,有助于确保干细胞研究的规范管理和行业行为标准的统一。

  国家对于干细胞临床应用的管理,将从第三类医疗技术阶段升级至类似于一类新药(化学药或生物医药)的管理模式;干细胞临床研究分一二三期,不过所需案例数可能减至60%左右。

  新政策对干细胞临床前研究也进行了规定,包括:在获得临床审批前,不能用于临床治疗;临床前要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完成临床前研究,再经专家委员会审定批准,才能够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新政还特别强调干细胞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干细胞的建立、采集和分离;干细胞的体外操作以及干细胞制剂的检定与质量控制。干细胞制剂的临床前研究,将重点关注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新政还为干细胞药物或医疗技术申报制定出时间表以及具体要求,未来干细胞药物或医疗技术申报,将遵循新药申报的模式进行,但在一些具体要求上将有所区别。

  新政更明确了管理分工职责,不但指定了干细胞研究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也规范了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申报审批规程和监控准则。

  在制度保障下,相信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将严格遵循科学、伦理、安全和有效的规则进行,产业化指日可待。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王永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