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3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更新中)

2014年11月03日 08:43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225股今年逆势下跌 三大成因揭秘

  今年前10个月,上证指数上涨14.38%。个股层面,牛劲迸发,板块轮动持续性尚佳,赚钱效应正在显现。同时,很多股票积累较大涨幅,获利盘抛压不时涌现,选股难度大增,从远远跑输大盘的个股中淘金也是一种策略。

  证券时报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有199只,涨幅超过50%的股票有858只,涨幅超过20%的更多达1723只。在高送转、重大资产重组、业绩大幅增长等催化剂支撑下,营口港、利达光电、松辽汽车、新开普等牛股录得300%以上涨幅。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自贸区等热点题材经过数番轮动,在资产重组消息或预期之下中小市值股票涨幅更是惊人。部分踏空行情的投资者如果追求安全边际则面临几乎无股可选的局面。

  同时,数据显示,部分股票严重跑输大盘,有225只股票今年以来累计录得跌幅,其中20只股票下跌20%以上。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前5只股票为双汇发展、大华股份、海宁皮城、富瑞特装、杰瑞股份,这也是A股市场仅有的跌幅超过30%的5只股票。

  逆势下跌的股票有如下特征:一、基金重仓股。双汇发展有28只公募基金入驻,另有多家QFII、RQFII和社保基金组合驻扎,前10大股东有8家是机构投资者。大华股份前10大股东有一半是机构投资者,第三季度仍有19家公募基金入驻;海宁皮城算不得基金重仓股,但前10大流通股东机构席位也有5 席,其中社保组合2家、保险1家、公募基金1家、私募基金1家。富瑞特装有13家基金驻扎,前10大流通股东6家是机构,其中4家基金、2家社保组合。杰瑞股份是典型的基金重仓股,前10大流通股东6家是机构,其中5家基金、1家社保组合,入驻的基金总数较往年减少,但仍多达39家。

  二、业绩下滑。双汇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但相对于去年的高增速明显下滑,相对前年势头则下滑更明显。大华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增长 43%,净利增长18%,比起去年61%、前年85%的净利润高增速也是下滑。海宁皮城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0.17%,2013年度为47%。富瑞特装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9.6%,2013年度利润增速则超过100%。不过,并非所有的逆势下跌股都存在增长乏力的情况。跌幅榜第5名杰瑞股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率仍高达46%。跌幅榜第6名光明乳业在2013年度30%的利润增长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又实现了32%的净利润增长。

 

  银行前三季度利润增速放缓 "个位数增长"银行增至6家

  上周银行股集体上涨表现,令投资者眼前一亮。但股价良好表现之外,来自监管趋严的压力,却使得上市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各银行三季报时发现,存款偏离度考核、同业监管已成为制约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上周五,16家A股上市银行的三季报披露收官。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16家银行净利润总额约为1.0074万亿元。其中,工、农、中、建、交行五大国有银行的净利润总额约为7458亿元,占A股上市银行利润总额的7成以上。此外,招行与交行的利润总额仅相差不到60亿元,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的差距进一步缩窄。

  数据显示,从净利润总规模来看,银行股仍占据着A股的半壁江山,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3%,但净利润同比增速却略显乏力。从总量上来看,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的净利总额同比增速仅为9.7%,已跌至个位数(2013年三季报净利总额同比增速为13%)。

  从个体来看,除了平安银行(34.2%)和南京银行(21.7%),剩下14家银行的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下。其中,有6家增速百分比更是个位数,而去年同期仅有1家。例如,中信银行前三季净利增速为4.6%,交通银行为5.8%,去年同期,两行的同比净利增速分别为13.4%和9.4%。

  不过,从上周五股市反应可以看出,利润增速放缓显然已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交行行长彭纯于8月份的中期业绩会上已表态,“银行利润增速基本进入个位数时代,回归常态。”然而,三季报中反映出的存款偏离度指标考核以及同业监管给予银行的压力,却略微超出市场的预料。

  存款偏离度新规的压力在三季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国有银行方面,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报告指出,由于监管机构控制余额波动,建行三季度末存款余额环比二季度仅增长了0.2%。同时,由于存款增速放缓,贷存比从二季度的70.9%上升到72%。申银万国的研报显示,工行也有类似情况,受新规的影响,存款环比下降了1.3%,存贷比上升。另外,交行三季度存款余额环比下降5.9%,为国有行中最严重,农行、中行环比均下降1.3%。

  网点、客户少的股份制银行受到的影响更显著。长城证券称,受存款偏离度考核、互联网金融,以及理财分流等多因素的影响,招行三季末存款余额出现下滑,幅度达4.5%,这将影响到存贷比本就偏高的招行的贷款投放。申银万国方面称,中信银行存款环比下降5.8%,受此影响,存贷比环比提高4.2%至 73.6%。另外,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的存款也环比下降约2%。

 

  美“页岩革命”对全球油价影响几何?

  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滑。10月3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主力期货价格跌收于每桶80.54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主力期价跌收于每桶85.86美元。分析人士认为,此轮油价下跌除了美元走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产量保持稳定等因素外,美国“页岩革命”带来的供给增加,也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

  美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创始人丹尼尔·耶金日前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指出,油价跌至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表明全球油价迎来一个由美国原油产量持续猛增决定的新时代。

  根据耶金提供的数据,得益于技术突破,美国以致密油为主的页岩类轻质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导致2008年到2014年其总体原油产量增长80%。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2008年到2013年世界原油供给增幅仅5%,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从10%上升至13.7%。

  目前,由于美国并未解除实施40余年的原油出口禁令,美国生产的原油并不能直接投放全球市场。但是,美国国内供给充盈导致的原油进口量不断下降,依然间接对全球供求格局产生影响。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原油进口量降至28亿桶,相比2005年的峰值,降幅近24%。

  随着美国原油产量不断增加,美国国内呼吁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的呼声不断增强。不少机构和观察人士认为,解除原油出口禁令将进一步刺激美国原油产量,压低油价,利好经济。

  与以往不同,针对此轮油价下跌欧佩克并未大幅减产。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此前表示,明年欧佩克原油产量将与今年持平,下月举行的欧佩克成员国会议也不会作出减产的决定。

  分析人士认为,欧佩克默许油价下跌,源于其最大产油成员国沙特意图通过维持低价捍卫自身市场地位,遏制因油价高企而不断涌入的竞争者,包括非常规石油开采者。

  路透社日前报道说,沙特官员在不同场合对投资人和分析人士表示,能够在未来一两年内接受每桶90美元以下甚至80美元的价格。

 

  美日玩转QE政策 全球股市涨声一片

  10月的最后一周,美联储如期结束量化宽松(QE),日本央行意外扩大宽松,一切看似巧合的邂逅,令上周全球金融市场显得格外非同寻常。

  日本央行大举“放水”,使得投资者开始猜测欧洲央行可能随时跟进,也使此前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行动的影响基本消退,全球股市一片欢腾。除了日本股市,美国股市三大股指上周五的上涨幅度均超过1%,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收盘均创历史新高,且道指还刷新了历史最高盘中纪录,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升至14年高位。欧洲股市也大幅上涨,德国和法国股市涨幅均超过2%。

  由于担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股10月初大幅波动并剧烈下滑,道指一度跌去今年全部涨幅,但受到利好美国经济数据和公司财报提振,三大股指过去两周大幅反弹。10月份道指、标普指数和纳指涨幅分别为2%、2.3%和3.1%。

  外汇市场方面,美元指数上周累计上涨1.44%,更一度站上87关口,创下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美元指数的涨幅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日元的疲软。有分析人士表示,QE的彻底退出以及美国经济的持续向好,美元走强的局面或许仍将持续。德银和法国农业银行也表示,市场将继续做空日元。

  日本央行意外扩大宽松,令避险资产黄金遭遇“黑色星期五”,国际金价一度跌至每盎司1171.60美元。国际金价上周累计下跌5.3%,10月以来累计下跌3.7%。kitco.com的高级分析师维克奥弗对黄金价格有相比之前更悲观的看法:如果不能守住每盎司1183美元,金价可能出现大问题,对每盎司1000美元位置的试探也不能被排除。

  展望本周,澳大利亚、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都将召开政策会议并宣布利率决议,美联储多位官员及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将发表讲话致辞,投资者或许也可从中探寻货币政策走向的线索。美国里士满联储主席拉克尔则表示,日本央行以及欧洲央行在近期进行的宽松政策并没有让美国过早加息的风险变得更大。此外,即将举行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对财政政策前景的影响也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日本央行意外放水 全球货币战一触即发

  美联储历时6年之久的量化宽松(QE)刚刚落下帷幕,日本央行就再度扩大宽松规模。在后QE时代,“货币战争2.0”可能已经拉开序幕,各国新一轮货币政策竞赛一触即发。

  “如有必要,日本央行不会犹豫并将再次采取行动,现在讨论任何退出策略措施都为时过早!”在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再度扩大宽松规模之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再度向市场发出如此强硬的信号,显示出其孤注一掷的勇气。

  上周五,日本央行意外宣布扩大宽松货币政策,将宽松规模扩大至每年购买约80万亿日元资产,此前的规模为60万亿日元至70万亿日元。以刺激因4月 1日消费税上调而遭受打击的经济。据悉,日本央行将增购政府债券,并将扩大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购买的金融资产,以刺激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放贷,同时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

  黑田东彦自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以来,积极配合“安倍经济学”的大胆货币政策,决心要消除多年的通货紧缩,并确立了实现2%通胀目标的两年时间期限。为此,日本央行不断放松银根,加大对市场的流动性供应,并推出了质化兼量化宽松(QQE)计划,黑田东彦可谓“用心良苦”。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油价持续低位以及通胀难以提升意味着日本央行内部对于两年内完成通胀目标的信心已经降低,日本央行和黑田东彦已经“孤注一掷”。《华尔街日报》认为,日本央行推出新一轮宽松政策震惊市场,观察人士无一预料到这一举措,显示出日本央行和黑田东彦对颠覆预期,产生意外市场效应的依赖。

  日本央行再度扩大宽松规模,日本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欢腾。上周五,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大涨4.83%,创下近7年以来的新高。美元兑日元汇率则突破111水平,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

  股市给予如此强烈的反应,日本央行“买股买房”的计划无疑也提振了市场信心。除了国债,日本央行还大举投资私人资产,这也是全球央行不愿跨越的界限 ——以ETFs的形式购买股票、以日本不动产投资信托(J-REITs)的形式投资不动产。这些资产以前也在日本央行购买资产的组合中,但如今日本央行购买“买房买股”的规模将要增长两倍。

 

  集成电路基金规模初具 告别“缺芯之痛”需推动产业整合

  中央和地方高达上千亿集成电路基金出台,半导体成为近期中国信息通讯技术产业最热概念,业界普遍认为行业将迎来“黄金时代”。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大国,集成电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之一。面对当前“国际产能饱和,本土产能缺乏”的现状,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

  华芯投资管理公司总裁路军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第84届中国电子展”期间透露,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复方案,首期安排基金规模1200亿元,“目前出资意愿明确的资金规模已基本达到基金募集规模,并且有望实现超募。”

  今年9月24日,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签署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标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今后将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在具体作法上,一是将布局全产业链,形成良好产业生态;二是依托骨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资源整合;三是以重点区域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小田表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是迄今国务院批准的最大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预计1200亿元的中央投资将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累计超过5000亿元,从而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际产能饱和,本土产能缺乏”是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大写照。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可是芯片却需要从国外大量采购,发展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313亿美元,多年来与石油一起位列最大两宗进口商品。

  2013年我国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致使行业平均利润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央企招待费“隐身”? “管理费”下降中有玄机

  [今年前三季度,在管理费用下降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央企选择了“隐藏”业务招待费,相关数据和科目已彻底消失在财务报表中,部分央企财报中的“其他”科目的金额却在大幅增加]

  在持续的反腐压力下,上市央企似乎正在为引起高度关注的业务招待费进行“瘦身”。

  在会计科目中,业务招待费在管理费用中列支。2014年三季报显示,包括曾因8亿余元业务招待费而引发关注的中国铁建(601186.SH)在内,中国铝业(601600.SH)、中国远洋(601919.SH)等多家上市央企的管理费用,都已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费用下降的同时,自中国铁建巨额招待费风波之后,越来越多的央企业务招待费等相关数据和科目已彻底消失在财务报表中。部分央企的招待费虽然大幅下降,但财报中的“其他”科目的金额,却在大幅增加。

  2013年3月,中国铁建在2012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当年业务招待费高达8.37亿元,位居A股上市公司中业务招待费首位。而业务招待费前十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为央企。

  上述数据披露后,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当年5月,中国铁建作出回应,承认业务招待费确实偏高,并承诺进行整改。2013年10月,因巨额招待费用,中国铁建共有57人受到处理。时隔一年多之后,中国铁建管理费用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铁建其管理费用则为145.1亿元,同比下降约9亿元,占该公司同期营业收入4116亿元的3.5%,其中三季度单季为57.43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在上市央企中,建筑行业央企的招待费用最多。不仅是中国铁建,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建筑(601668.SH)等同样如此。不过,自中国铁建巨额招待费问题曝光后,上市央企在此方面已有所收敛。

  因连年巨亏而被称为“亏损王”的中国远洋,也不遑多让。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远洋管理成本高达29.33亿元,其中三季度为10.1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47亿元、6000万元。

 

  发改委企业债审核标准升级 城投债成“绝版恐龙”受追捧

  自国庆前夕以来,监管部门出台的系列有关地方城投债管理办法,基本上宣布了城投债即将“寿终”的命运,也正因为城投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目前存量和已经获批的城投债正在成为“绝版恐龙”,受到投资机构和券商的追捧。

  同时,发改委在暂停企业债审批之后也出台了新的审核办法,主旨在于淡化政府担保色彩。

  日前,有消息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新的城投债审核规则,核心旨在降低政府担保的色彩,同时对项目本身的风险评估加强。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发改委调整审核新规是“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及财政部发布系列有关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问题之后做出的最明确回应。

  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新的审核标准“不再要求地方政府出具债券偿债保障措施文件;凡未取得批文的企业债,在募集和评级书中涉及政府提供偿债保障措施的内容,要对照国务院43号文件进行修改;已取得批文但未发行的债券,在发行披露时不要再有涉及政府偿债保障的内容;发行人需补充对于政府补贴优先用于债券偿还本息的承诺函;目前发改委正在梳理项目,对于风险较大的项目可能将要求增加担保”。

  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新的审核标准意在划清融资平台企业债与地方政府的界限,反映“43号文”的要求,而这恰恰是城投债不同于其他信用类债券的关键特征。

  “按照‘43号文’的要求以及财政部发布的系列文件,‘去城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发改委作为城投债审批机构做出审核改革符合市场预期,顺势而为(财苑)而已,早在10月下旬发改委暂停企业债审批的时候,其实就有审核标准调整的预期了。”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10月中旬,发改委宣布暂停企业债审批,同时对地方发改委和相关券商下发资料,要求企业或相关方面补交一些有关土地抵押合规、质押资产审核等方面的材料,但鉴于暂停引发了市场有关城投债审批权易主的猜想,在暂停一日后,发改委旋即恢复企业债审批,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恢复审批当日无一单债券申请获批。发改委对于新批城投债表现出十分审慎的态度。

 

  10月PMI创5个月新低 近半受访企业“很差钱”

  1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CFLP)、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4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下最近5个月新低。

  CFLP高级经济师陈中涛认为,10月份主要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没有突出的异常变化,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正常,质量持续改善。

  CFLP报告特别提醒说,进入四季度以来,企业反映资金紧张的矛盾明显加剧,值得关注。在调查的企业中,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数量占总数的比重最近两月一直保持在44%以上。由于资金紧张,企业缩减了采购活动。采购量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降至50.7%。

  在官方PMI的12个分项指数中,同9月相比,产成品库存和从业人员指数上升;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持平;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原材料库存和经营活动预期等指数有所下降。其中,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降幅为2.3个百分点。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大订单指标回落,内外需求齐走弱,新出口订单跌回收缩区间预示未来出口形势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

  10月新订单指数回落至52%以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回落明显,大型企业稳中略升。中型企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以内。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在50%以下继续回落。

  陈中涛称,据调查,临近年底,企业资金紧张矛盾加剧,为了控制资金风险,一些中小企业主动放弃利润薄、回款慢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订单指数回落。

  10月PMI生产指数为53.1%,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高于50%,为51.9%;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低于50%,指数分别为49.1%和48.5%。

  这其中包含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一些企业为了消除放假影响,国庆节前赶工生产,节后回归平常生产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指数回落。

 

  三季度火力发电量负增长 预计明年需求增速将改善

  昨日(11月2日),中电联官方网站披露《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其中,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至1.4%。另外,水电、火电和核电完成投资同比继续负增长。

  据媒体报道,中电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预测,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左右,比三季度回升约1.6个百分点;而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4.0%,低于去年7.5%的水平。

  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五大电力下属以火力发电为主的上市公司,已经在前三季度出现发电量同比负增长,部分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中电联官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4.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据悉,三季度增速为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同比、环比分别回落9.5和3.8个百分点。

  中电联分析称,气温偏低以及上年同期高温天气导致基数高是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的最重要原因,初步估算,三季度气温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此外,经济稳中趋缓也是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中电联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火电前三季度完成投资同比下降9.2%,新增装机2580万千瓦,截至9月底,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装机 8.87亿千瓦,同比增长5.3%。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7%,受电力消费需求放缓且非化石能源发电高速增长影响,三季度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6.5%。

  中电联称,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当前宏观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特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气温及高基数因素在四季度削弱,今年陆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在四季度将有部分显现,有利于稳定用电量增长。“综合判断,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4.0%。”

 

  “保壳族”业绩现分化进入“生死”倒计时

  如同万物生长一样,新老交替、循环往复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而A股市场已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保壳季。根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中,已经在2012和2013年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的企业(剔除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一共有34家,这些公司如果今年再次出现亏损的话,将因触及连续亏损三年的“红线”而暂停上市。

  随着三季报的出炉,“保壳族”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生死”倒计时,就目前的业绩来看喜忧参半。实际上,随着推动多年的退市制度改革尘埃落定,逾30家站在暂停上市悬崖边的上市公司,正面对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目前,沪深两市所有股票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保壳股业绩全部出炉。数据显示,此类个股前三季度业绩喜忧参半。一方面,*ST商城、*ST锐电、*ST新材等15只个股继续亏损,*ST仪化巨亏20.12亿元独霸这类股的“亏损之王”;另一方面,*ST大荒、*ST民和、*ST国恒等19只个股前三季度实现盈利,*ST大荒喜获12.08亿元净利润,高居榜首。

  受财务黑洞和主业低迷影响,*ST大荒近年来经营十分困难,2012年~2013年该公司已连续巨亏1.88亿元和3.77亿元。无奈之中,原本质地优良的大蓝筹现已沦落至保壳的境地,这多少都令人有些感叹。为扭转经营业绩,*ST大荒不仅对财务黑洞做出财务切割,还进一步调整主业,将亏损数亿元的子公司剥离,以减轻自身负担。

  显然,这一招的效果非常明显,*ST大荒2014年前三季实现净利润12.08亿元。不过,财务数据的回升并不能证明公司经营水平和业绩的提升,*ST大荒主要还是靠稳定的土地承包收入和资产出售实现盈利。

  晃眼一看,“保壳族”总体业绩似乎并不是很差,但这却并不能真实反映它们的经营状况。实际上,大多数个股都是通过甩卖亏损资产或者重组来实现的扭亏,真正靠自身主营业务赚钱的个股屈指可数,*ST民和为其中之一。

  在众多“保壳族”中,由于整个畜禽养殖行业的低迷,*ST民和不幸成为首只“披星戴帽”的家禽股。2012年以来,家禽养殖行业持续笼罩在“速成鸡”和“禽流感”事件的双重阴霾之下,由此导致家禽市场需求下降,禽类价格长期低位徘徊,相关企业普遍亏损。

 

  矿产资源储量增长明显 分类标准成热议话题

  日前在天津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矿产储量国际标准论坛”上,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成为业内专家学者热议话题。

  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开展以及对外矿产投资的加大,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增长明显,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化建设将成为中国矿业勘探有序发展的关键节点,未来中国的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建设有望得到加强。

  通常意义上讲,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作为综合考虑地质、经济、开发可行性等因素来划分资源与非资源、储量与非储量的重要依据,它既是企业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依据,也是国家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基础。

  国土资源部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三年以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51个,其中,新增查明重要矿产储量显著,煤炭、石油、天然气新增查明储量分别为2000亿吨、39.4亿吨、2.3万亿立方米。

  同时,当前矿产投资也成为中企海外投资重要组成部分,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投资处副处长班永陟介绍,2013年中国海外矿业投资额达到248亿美元,同比增长83%。

  需要指出的是,庞大的投资和勘察矿产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化报告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够给行业一个真实准确的储量勘察报告,而不至于引发类似“布桑丑闻”的矿产误导性虚假宣传报告。

  据悉,“布桑丑闻”源自于加拿大初级勘查公司Bre-X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金矿勘察,该公司蓄意捏造了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量”的布桑金矿的虚假报告,对黄金勘察和正常走势产生了恶意影响。

  基于“布桑丑闻”的恶劣影响,各国矿业界开始更加重视通过分类标准来实现对资源储量公众报告的监督,尤其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矿业全球化,国际上对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标准的热情也不断日益高涨。目前世界上主要包括UNFC分类标准、CRIRSCO分类模板、澳大利亚JORC标准。

  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CRIRSCO)主席艾德蒙多·图尔卡那沙表示,目前CRIRSCO已拥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美国、欧盟、俄罗斯、南非、蒙古等8个重要的国际矿产国成员,各个成员均拥有自己的代码标准以及认可组织和模板制度,这对于促进国际矿产储量标准化发展意义重大。

 

  A股走出独立大行情真相 财富从房产转移到股市

  今年进入三季度以后,随着美国量化宽松的全面退出,全球股市进入颓势。境外市场先是在9月份高位剧烈震荡,10月份以后则出现了大幅下跌。然而中国A股市场则不同以往,先是在三季度大幅上涨,进入10月份依然持续上升,10月20日以后虽然随外部市场出现较大调整,但外部市场稍事休整,A股市场又连拉三阳再创阶段新高,与境外市场形成强烈的反差,如图1、2所示。

  尽管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但凭借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国际货币中心的地位,各国收紧的货币头寸大幅流向美国,从而使美国成为境外市场中最为坚挺的股市,但即使如此,标普500指数还是远远落后于A股市场,图1彰显了这种差异。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有些学者认为,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好转,进入新增长周期所致,这或许有点道理,但对比香港市场,似乎难以自圆其说。

  由于流动性相对充裕,2008年以后香港国企指数一直是A股的先行指标,境内市场总是被动地跟随港股涨跌,但这次发生了例外。如图2所示,今年7月以前,港股一直领先于A股,而这总体上呈现通向运行,但7月以后情况突变,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两地市场几乎呈现反向运行态势,最后香港市场反而跟随A 股上涨,是什么力量导致了A股的特立独行,这种独立行情又会延续多久呢?

  看多的观点普遍认为,是四中全会精神为A股投资者树立了信心,经济形式的好转和对新一轮改革的强烈预期导致了这轮行情,这是一轮大牛市。我姑且不说这轮行情是否真是牛市,至少它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牛市,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利润快速下行,房地产价格尚未见底,股市上涨至少与典型牛市的逻辑不匹配,同时,A股与恒生国企指数对应同一个经济体,行情如此的差异在逻辑上也不能自圆其说。问题的本质在哪里?

  这是一个财富表达方式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国民收入除了当期消费外,结余的部分叫财富积累,这部分财富需要适当的表达方式。最原始的财富表达工具是货币,但在金融业发达以后,财富主要通过股权、物权和债券表达,物权主要是房产、矿产,而股权的高级表达形式是股票。在通胀条件下,债券的收益率与通胀率大体相当,债券演化为流动性管理工具,最核心的财富表达方式是房产和股票。过去15年是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房产成为我国居民财富的主要表达工具,它的市价总值大约300万亿,相对而言,股票总市值只有20多万亿,连房产的10%都不到。由于15年来房价规模大、持续涨,投机规律使得泡沫机制被强化,财富向地产集中,股市自然走熊。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来临,房价拐点出现,房产作为财富表达工具的功能终于结束。国民表达财富只能选择另一个工具——股票。今年三季度以后的行情,正是这种表达工具转移的具体表现。

 

  房贷新政满月楼市成交回暖 市场价仍呈平稳态势

  机构称北京二手房实际成交1.8万套 市场价格仍呈平稳态势

  9月30日,央行[微博]及住建部发布房贷新政,首套房认定认贷不认房,并放松利率折扣。目前新政出台已满月,北京新房、二手房10月成交量均有明显回升,楼市回暖模式已经开启。

  新房

  10月成交量“前低后高”

  据链家地产[微博]市场研究部统计,10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网签量为9550套,比9月上涨19.75%。同时,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10月北京纯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4543套,环比增长8%。成交回暖的趋势却十分明显。

  详细来看,10月上旬北京商品房成交399套,中旬成交量增加至1347套,而到了下旬成交量攀升至2797套。对于北京10月楼市成交量“前低后高”的走势,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分析,这是由于新政落地需要时间所致。

  任启鑫认为,随着政策的落地与需求的苏醒,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接下来房企将普遍采取“平价跑量”的策略,预计年底两月市场价格将呈现平稳态势。

  克而瑞数据显示,北京10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量约为8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了10%;上海则分别为74万平方米和10%;广州为81万平方米和55%;深圳则为42万平方米和42%。

  二手房

  实际成交近1.8万套

  10月北京市二手住宅市场客源量和实际成交量均有明显回升。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10月北京市二手住宅共完成网签8845套,接近9月份的9109套。“北京二手房网签数据滞后于实际成交情况起码15天以上,楼市信贷新政实施以来,北京二手房实际市场签约接近1.8万套。”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从新增看房客源情况来看,10月日均新增客源环比上升31.1%,达到了2013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成交结构来看,10月城区成交占比环比增长4个百分点,达到年内最高水平,总价在250万-400万元档位成交占比明显上升。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卢玲艳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