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14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更新中)

2015年01月14日 08:15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国信证券:2015年A股将呈现“N”形走势 

  国信证券昨日发布宏观策略报告称,2015年全年A股市场可以定义为“牛市换挡期”——呈现“N”形走势的概率较大,难现板块普涨行情。

  全年走“N”形

  难现板块普涨

  国信证券认为,2014-2015年期间,“稳增长”具有明显的观察指标,“调结构”的可观测指标应该是“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小微企业增长动能”。政策选择将在“稳增长”与“调结构”间切换。国信证券预计,2015年GDP的增速下限预计为7%,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累计增速下限至少保持在7.9%水平。这种增速兼顾了“稳增长(保7%)”和“调结构”的双重要求。

  国信证券判断, 2015全年股市可以定义为“牛市换挡期”,全年呈现“N”形走势的概率较大。表现特征是:长期趋势虽往上,但短期波动加大,难现板块普涨行情,选行业及个股更具挑战性,需控制回撤风险。

  从大趋势上看,本轮行情将可能从流动性宽松和改革预期驱动的上涨初期逐步过渡到盈利基本面改善和转型成功兑现驱动的持续上涨阶段。大盘蓝筹股快速上涨之后面临盈利基本面的验证,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警惕快速冲高之后的回撤风险;而成长股调整之后,沙中淘金,去伪存真,将再次迎来极佳的战略配置期。

  国信证券认为,2015年股市延续上涨逻辑在于:宽松流动性基础、社会存量资金转向对股权资产再配置进程持续与股市杠杆率进一步提升,而股市上涨符合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帮助企业去杠杆脱困的“国家意志”。但股市上涨之后面临的回撤风险将来自于股价过快上涨与经济基本面的不断背离,而投资若死灰复燃和股市杠杆率的波动亦可能加剧回撤幅度。

  股市依然具备

  上涨货币基础

  2015年传统经济的三大引擎“基础设施、出口和房地产”继续寻底将成为常态,除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民生相关、环保节能、传统产业转型创新”等局部领域之外,传统制造业依然将受困于回报率不高而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

  国信证券预计,2015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将难有显著复苏,同比增长仅5%左右。而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投资不必担心死灰复燃,经济尾部风险可控,通胀压力有限,国信对市场利率水平持稳中略降的判断。

  因此,宽松流动性淤积于金融资产端将继续推升资产价格上涨,而当前大盘股估值水平远没有到泡沫阶段,股市杠杆率依然具备提升空间,而MSCI可能在2015年纳入A股指数也将带动海外资金对国内股票配置权重提升。只要政府不明确限制这种社会资金的再配置和股市杠杆率提升,股市就依然具备上涨的货币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股市的上涨尚有待实体经济基本面,特别是企业盈利改善的验证。两者的不断背离,特别是经历了股市快速上涨之后,构成了2015年股市回撤的最大风险。

  国信证券建议2015年配置策略上做多具有中国比较优势的现代制造业和改革转型的受益者:具有中国比较优势的现代制造业;改革转型受益者——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顺杠杆周期产业:环保节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医疗及服务、互联网、物联网、文化教育体育产业等;多样化投融资服务的提供者:保险、券商等非银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企业。

 

  德意志银行:降息和改革有望推动市场估值修复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近日表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A股有望在2015年继续跑赢H股,并推荐四类企业股票,包括成本下降的企业、收入强劲的企业、改革利好板块以及可能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企业。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常宇亮近日发表2015年中国股市展望报告,称降息和改革有望在今年推动市场估值修复。对于2015年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和资金面情况,德银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会低于预期,但前三季度中国央行有望进一步降息和降准,以支持下半年GDP增速小幅回升。德银预计,2015年中国宏观政策思路将大体保持不变,即“托底不推高”,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特别是猪肉价格)及人民币汇率以判断未来货币政策的宽松幅度。

  德银还指出,2015年中国非金融企业盈利能力将出现复苏,利润增速有望从2014年的零增长提升至8%,主要推动因素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财务费用下降所带来的利润率上升。另一方面,德银预计金融股的整体利润增速将从2014年的8.5%放缓至3%。

  对于H股市场的流动性,德银预测今年H股市场的流动性较弱,原因包括:一是美联储政策收紧和美元走强将导致国际资本进一步外流;二是沪港通北向(香港投资者投资A股)逐步升温而南向(内地投资者投资H股)维持弱势。至于A股市场,考虑到中国人民银行有望出台进一步宽松政策,德银认为A股有望在2015年继续跑赢H股。

  不过,德银提醒投资者,由于近期A股融资买入额的飙升,特别是通过一些其他渠道进行的加杠杆,中国监管部门可能在短期出台相关审慎措施。

  至于投资主题,德银建议在2015年关注四类题材:一是成本下降的企业(中游及高杠杆板块);二是收入强劲的企业(医疗、环保、科技和互联网、老人及儿童消费);三是改革利好板块(受益于国企改革、“走出去”、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土地和户籍改革的企业);四是可能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企业(部分科技和互联网以及可选消费股)。

  因此,德银建议投资者超配信息科技、工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医疗保健,低配电信和能源板块,对金融、消费品和原材料板块采取中性配置。

 

  深港通将加速A股国际化 推动牛市向前 

  李克强总理1月5日在深圳考察时强调:“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消息公开后,市场反应热烈。

  市场早就有预期,沪港通之后,深港通会跟着推出来。官方对此也有回应。不久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今年年内有望启动深港通;而深交所理事长吴利军也称,2015年深交所的重要部署之一,是稳步实施对外开放,着力推进深港合作,积极探索建设跨境平台,服务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高市场国际化水平。1月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深港交易所正在对开展深港通进行研究。证监会一贯支持深港交易所开展合作,并将支持他们在沪港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和内容,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可以说,2015年深港通开闸试点几成铁定之事,深港通之所以能顺利在今年内推出,得益于沪港通的平稳运行。此前,内地和香港监管机构都担心沪港通会像2007年港股直通车开通时那样引发市场疯涨,就好比新建了一座大桥,通桥之后,有太多人要抢着过桥引发“踩踏事件”, 目前沪港通比较冷静理性的表现,并没有发生监管机构所担心的事。原先有业内人士称,沪港通将为A股带来超过万亿的资金,而截至1月6日收盘,沪股通3000亿元的额度只用去了832亿元,离万亿的规模相差甚远,市场的冷静理性符合监管者的期待,这就为深港通的推出打好了基础,积累了经验。深港通开闸试点即将水到渠成。

  沪港通开闸试点,已经成为这轮牛市的“导火索”之一,给市场各方不小的信心,场外资金跑步进场,A股走出了低迷行情。更重要的是,无论投资者还是监管机构都在面对新形势、新市场,在两个市场的融合过程中,投资者在学习借鉴香港成熟市场的一些操作方法,监管机构在学习借鉴香港市场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严惩违规行为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办法,其意义不只是为A股带来一定数量的增量资金,而是促使内地证券市场更加规范。

  深港通开闸试点将更加有利于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连接,将加大海外的资金流入A股的效应,推动A股此轮牛市向前。由于港深两市标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变相扩大了A股和H股投资的可选择范围。而从未来从流动性、估值体系等各个角度考虑,都有利于两市长期的发展。随着深港通的深入开放,将会加速A股走向国际化,最终实现“世界之旅”,在更长远的未来,在国内投资美国等市场将不再是梦想。就短期来说,将深港通中的港股变成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促进离岸人民币产品的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并非难事。

  当然,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连接,对投资者来说,不只是投资利好,也是投资考验。由于沪港通的开闸试点,很多投资者已经发现,此轮牛市大不同于以往的牛市,以前在牛市里,傻瓜都能赚钱,现在是赚了点数不赚钱,亏钱的大有人在。这不能不说,与受到香港市场的影响很大。

  到香港市场去玩,就会知道,虽然港股市场对违规违法行为处罚严厉,投资者保护做得比内地到位,但也必然促使人家的玩法更成熟翻新,要想在香港市场捡便宜不是容易的事。投资者面对一个有更多投资标的市场,同时也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市场,做好风险把控,是一个从始至终都要牢记的信念。

 

  传统蓝筹行情持续 新兴蓝筹正价值回归

  新年伊始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开始担忧蓝筹行情可否持续。建信睿盈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许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进入短周期、小复苏过程,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蓝筹基本面有所改善,仍有上涨空间,同时新兴蓝筹也在经历价值回归的过程,未来也有投资机会。

  传统经济

  进入小复苏周期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看待去年传统蓝筹股的大涨行情?

  许杰:股市从2014年10月开始复苏,11月降息以后暴涨,其内在的驱动因素是投资者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发生变化。虽然从经济数据来看并不好,但降息是对经济有全面稳定作用的工具,反映了政府对稳增长的决心。一方面它推动无风险利率下行,使得流动性更充裕,提高了股票市场的估值;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大家对经济极度悲观的预期,促使银行、地产等出现了估值修复的过程。

  证券时报记者:2015年传统蓝筹估值修复将如何演进?

  许杰:本轮蓝筹股估值修复行情背后是由资金推动的,场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冲向低估值、涨幅少的板块,当标的板块估值达到一定升幅后,场内资金会转向其它板块,由此出现板块轮动现象。对于板块的估值涨幅,其实难言是否为天花板阶段,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板块是否投资过热以及板块对应的行业背后有没有真正的基本面支持。

  基于产能过剩的原因,目前石油等全球大宗商品都在下行,加之美国QE退出,大宗商品的货币属性弱化,全球依靠投资增长的模式已经打破,中国也不会再走投资的老路,大宗商品需要长时间消化,所以代表大宗商品的资源股炒作不会太久。但类似消费属性的一些行业,比如家电、汽车、房地产、保险等,目前估值还处于历史低位,行业景气度也不错,创新不断出现,成本趋于下降,也有基本面支撑,未来还有上涨可能。

  虽然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新常态的结构调整期,但其实现在已进入了一个短周期、小复苏的过程,其中房地产基本面的改善起到拉动作用,未来还会持续向好,传统蓝筹还有上涨机会,同时新兴蓝筹也值得关注。

  传统蓝筹和新兴蓝筹

  兼具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判断新兴蓝筹未来的机会?

  许杰:中国经济现在有两种驱动力,一个是传统推动力,以房地产为龙头,包括其产业链,比如上游的家电、汽车,下游的机械、有色、煤炭等;一个是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以前大家只看到新兴产业,导致2013年开始资金疯狂追逐,将公司的估值推高,与其成长性不匹配,现在其实也在走估值回归合理位置的过程。

  从长远来看,我们依旧会聚焦新兴产业,因为原来10年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经济增长不可维系,中国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但目前还不足以推动经济走向繁荣,未来会变大。因此我们会寻找新的增长点里面的龙头公司,战略新兴产业、传统行业里面的结构高端化、新型服务业。2015年在传统产业估值修复过程结束后,市场焦点会继续回到新的行业和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2015年您将如何把握行情进行投资?

  许杰:我们之前及时将配置向传统蓝筹做了倾斜,现在修复过程还在持续,这轮行情有融资盘的推动,这是股市的新现象,所以未来向上的趋势不会变,但剧烈波动会成为新的常态,可能在行业、板块上有分化。所以,未来我们的落脚点还是放在基本面上,辅之估值以及公司竞争力的判断进行配置。同时,当新兴蓝筹估值调整到合理位置时,我们也会投资。

 

  外贸增速大幅低于预期 顺差仍可能居于高位

  昨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2.3%,没有达到7.5%的预期目标。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

  分析人士指出,外贸增速大幅低于预期,与贸易正处于增速的换挡期有关,贸易增速同整体经济增速一样,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区间。预计今年进出口形势将略有改善,出口强于进口导致的高顺差格局将延续。

  贸易顺差创新高

  按美元计价,2014年,中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4%、6.1%和0.4%。而2013年,按美元和人民币计价的外贸增速分别为7.6%、5.8%。考虑到2014年年初官方设定的全年外贸增长目标为7.5%,中国从2012年起已连续三年未实现预期目标。

  对于2014年的外贸成绩单,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比2013年增长了2.3%,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如果按美元计价增长是3.4%,这个增速虽然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确实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014年顺差高达3824.58亿美元,刷新年度纪录新高。

  郑跃声表示,尽管从单纯的数据规模来看,201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又制造了一个新的高点,但简单的高顺差并不是我国对外贸易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一直在关注对外贸易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12月贸易顺差496亿美元继续高位运行,在顺差显著收窄前,人民币料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升值,难见贬值空间。

  分析人士预计,今年还将延续出口好于进口的格局,这也意味着顺差仍可能居于高位。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数据体现的顺差主要是衰退性顺差,即进口下降幅度太大导致的顺差拉大,因此外汇主要集中在贸易项下。

  朱振鑫表示,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加速,资本账户逆差扩大,或逐步抵消经常账户顺差,人民币因外汇顺差扩大而升值的压力几乎不存在,未来人民币将保持供需平衡,双向波动将成新常态。此外,外汇占款或将零增长,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或加大力度弥补基础货币缺口,未来PSL、MLF等非公开市场投放工具将轮番上阵。

  “一带一路”

  将创造外贸新机遇

  海关数据显示,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1,较11月下滑0.7,为连续三个月下滑,预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

  从海关公布的分项数据看,2014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4.21万亿元,增长4.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8%。加工贸易进出口8.65万亿元,增长2.8%,占32.7%。

  2014年,对欧盟、美国双边贸易稳定增长,对日本、香港贸易下降,对新兴市场贸易表现良好。对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78万亿元、3.41万亿元,分别增长8.9%、5.4%。

  据海关总署初步的测算,201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进出口双边贸易值接近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左右,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超过了10%,进口增长约为1.5%左右。

  郑跃声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共建的不断演进,相信会带来沿线国家经济贸易深度的融合和发展。

  对于今年的外贸形势,郑跃声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进入了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预计2015年我国外贸的总体增速将高于2014年。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表示,虽然年度数据“不尽如人意”,但预计今年会“好一些”。首先,美国经济复苏,国际经济或回暖;其次,在经历去年油价断崖式下滑情况下,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或企稳回升,维持平稳状态,因此波动不会较2014年大。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