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ST湘鄂债实质违约刚兑“魔咒”破题起步

2015年04月08日 08:03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记者 李东亮 因无法按时、足额筹集资金偿付应付利息及回售款项,ST湘鄂债已正式构成实质违约。

  业界人士称,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态“中国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后,打破刚兑“魔咒”将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债市警钟频响

  自去年初“11超日债”因无法偿还8980万元债息开始,到7月金泰私募债3300万元本息违约,再到7月末银行间市场4亿元华通路桥短融在最后一刻方得到偿付,及至2015年,ST奈伦债、ST湘鄂债也相继即将面临到期兑付的难题。陆续爆出的一系列违约或即将违约事件,几乎涵盖了各个金融品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及承销商们长时间以来习惯于对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进行担保和兜底,使这些信用违约事件最终得以解决,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也在积极释放“打破刚性兑付”的信号,并通过建立以“ST”为标识的预警制度、出台“存款保险条例”等措施,逐步推进“打破刚性兑付”的落地。

  业界表示,从2014年“刚兑”债务的解决方案来看,虽然或多或少仍有着政府的影子,以及监管层对于个人投资者利益略显“越位”的保护,但从债务重组和实际兑付程序的角度来看,确也体现出了市场化债务重组的特征。整体而言,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的解决,仍然朝着更市场化的方向前进。

  允许个案性

  金融风险存在

  在今年的“两会”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作出明确表态,“中国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按市场化原则进行清算,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人们风险意识。”此言论一出,便被业内理解为,决策层意欲打破“刚性兑付”的脚步开始加快。

  在刚性兑付背景下,收益高、质量差的项目所支持的金融产品往往发行快,财富管理机构赚取的相关费用收入高,导致质量高、收益低的项目被挤出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助长了低质量项目充斥市场,无益于财富管理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破金融产品的刚性兑付,已成为回归风险收益规律,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同时让投资者承担应有风险,也是市场对非理性投资的一种硬约束,不仅有利于释放金融风险,也有助于提高投资者风险防控意识。

  打破“刚性兑付”,实质上意味着政府将逐渐退出对国内金融市场信用的隐性担保。国内的金融机构将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下,对自己创造出任何金融市场产品、金融交易工具,或从事任何金融交易,都应以自身信用为底线,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金融交易赚钱了,收益可归相应金融机构,亏损了也应由自身来承担责任。

  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

  长期以来,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少被打破,一些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愿远低于股票、外汇、基金投资人,过于追求收益,不愿自担风险。如果整个市场存在刚性兑付这种隐性的心理契约,均认为政府会兜底,国家的信用必然不堪重负,从而导致对所有信用决策颁布畏首畏尾。

  业界认为,从表面上来看,刚性兑付可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但对于金融资本链条运作来说,刚性兑付无疑是饮鸩止渴。将诱发资产配置向不合理的方向调整,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引发资金在不同市场间的不合理配置和流动。这样一来,实际上投资人更难从投资行为中获得应得利益。

  业内人士称,投资人需要对投资风险有清醒认知,要有盈亏自负的意识,学会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任。只有将金融机构投资项目的收益与风险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真正做到降低投资风险。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