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德银无奈又添新愁欧洲银行业或出手救助

2016年09月20日 08:33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证券时报网消息 记者 张锐 张锐

  

  中国中秋节放假期间,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的股价继前一个交易日在法兰克福交易所暴跌8.5%之后,次日其美股价格再次重挫9.4%,市值一天蒸发近20亿美元。而导致德银股票价格暴跌的导火索是美国司法部要求德意志银行支付140亿美元的天价罚款,以就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调查达成和解。比较发现,截至目前美国司法部对欧洲银行开出的最高罚单是法国巴黎银行领受的89.7亿美元罚款,而本次德银受到的处罚将创下美司法部施予欧洲银行罚款的历史记录。

  德银股价暴跌

  背后的基本面

  德银的麻烦显然不只是接受巨额罚款这一项。数据显示,在去年巨亏68亿欧元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季度德银营业收入74亿欧元,同比下滑20%;税后利润2000万欧元,同比锐减98%。更为重要的是,德意志银行目前旗下总资产为1.63万亿欧元,但净资产只有约为600亿欧元,总负债额为1.57万亿欧元,如此之高的杠杆率,意味着只要出现小幅损失,德意志银行的资本金就可能告罄。另外,至今年年底,德银将有10多亿欧元的CoCo债券(也称应急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在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跌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债券衍生物)需要偿还,而明年需要支付的规模更是高达43亿欧元。脆弱的体格导致德意银股价自年初至今已累计下跌42%,市值削减到190亿欧元,仅为其净资产的三分之一。

  墙倒众人推。在接受最新一次压力测试的33家美国大型银行中,德银的美国分公司提交的资本计划再次遭到美联储的否决,意味着其在新的资本计划获得批准之前不能进行股息分红、回购股票或发行新股。据悉,这已是德银连续第二年没有通过美联储的压力测试。更加权威的推定还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前不久发布的《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中指出,作为金融系统一个潜在的外部冲击源头,德意志银行是全球系统性银行中最具风险性的金融机构。不久前,德银被欧洲斯托克50指数踢出场外。

  欧洲银行业

  整体状况不佳

  德银目前的窘境折射出的实际是整个欧洲银行业的现状。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瑞士信贷净利润1.70亿瑞郎,同比暴跌83.8%;巴克莱银行税前利润7.63亿英镑,同比下滑53%;瑞银净利润10.3亿瑞郎,同比下滑14%;汇丰银行税前利润26.1亿美元,同比下跌10.7%。与此相对应,从年初至今,欧洲银行股价已经大幅下跌,巴克莱银行下跌49%,德国商业银行下跌55%,瑞信下跌60%,意大利联合银行下跌67%,意大利裕信银行下跌69%,爱尔兰联合银行下跌70%,西班牙人民银行下跌71%,意大利西雅那银行下跌85%。目前许多欧洲银行的股价还看不到止跌的迹象。

  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欧盟对本区37家银行作出的最新压力测试,尽管绝大部分欧洲银行业抵御极端环境冲击的能力较两年前有所增强,但依然还有12家银行存在系统性风险,其中意大利第三大银行西雅那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CET1)较前次测试下降了14.51%,至-2.44%,意味着一旦经济在未来三年时间里遭遇重大冲击,西雅那将面临破产,很容易成为整个意大利银行业风险的触发点。

  受到统一货币体制束缚的意大利政府并没有放弃挽救本国银行业的种种努力。除了通过处置不良贷款而抛出了50亿欧元的私人募资方案以及成立了一只由私人资本组成的规模为50亿欧元的救助基金外,意大利政府还向欧盟提出了通过新增发400亿欧元国债或是其他质押担保的形式进行融资以救助本国银行的申请,但这一方案并未得到欧盟当局的批准。据悉,根据欧盟《银行复苏与清算指令》的规定,在政府的公共资金注入前,问题银行的股东和债券持有人应首先承担银行损失的风险,目的是为避免银行危机最终使得全体纳税人承受损失。

  德银困境可能倒逼

  德政府改变立场

  在欧盟内部,德国一直是意大利政府救助银行业的坚决反对者,而且德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左右欧盟当局的最终决策结果。但现在,作为本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以及有全球金融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德银处于命悬一线的境地,其“大得不能倒”的事实一定会引起德国政府的高度警觉与重视。目前,德银的衍生品持仓合计超过54万亿欧元,是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多倍,是欧元区GDP的5倍多,而且以投行业务为核心的德银并没有大规模的零售银行和信用卡业务来对冲主营业务风险,难以处理的大量衍生产品可能成为压倒德银的最后一根稻草。以此看来,每况愈下的德银很可能倒逼德国政府改变拒绝救助的姿态,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银行业因此多了一份获得再一次输血的希望。

  实际上,除了德意志银行与意大利的银行外,据IMF预估,欧洲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共计躺着1万亿欧元左右左右的坏账,占比高达近16%,约为欧元区整个GDP的9%,而且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坏账数据。不仅如此,欧洲各国商业银行都是本国主权债的主要购买者,银行一旦不能自保,将不可避免地殃及国家主权债务层面,并对各国经济构成严重冲击。因此,整个欧洲银行业时下俨然变成了一座活火山。据悉,在近期举行的巴塞尔委员会会议上,德国与意大利相关部门已就放缓针对银行风险评估的政策达成了一致,具体而言就是他们希望放宽巴塞尔协定III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按照巴III的规定要求,全球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6%的最低要求,而在巴III的基础上,欧盟将欧元区120余家银行缓冲资本的要求提高到了10.1%。显然,在放宽资本充足率方面,欧盟的确还有着不小的操作空间。不过,远水难解近渴。目前欧洲银行业最需要解决的是削减坏账额度,并在此基础上重置自我造血功能,其中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欧盟能像美国那样,义无反顾地向银行伸出救助之手。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教授)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