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无征兆之下,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大中华区总裁王冬胜突然辞职。消息于 11 月 15 日在香港传出,令六天前刚宣布裁员 200 人的渣打香港再成舆论焦点。
王冬胜 1997 年加入渣打银行,出任零售银行主管,三年后升上大中华区的最高职位,辞职时同时出任香港银行公会主席,在香港银行业界举足轻重。 11 月 9 日,王代表渣打香港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裁减 200 名零售银行部员工,约占渣打香港员工总数的 5% 。此举,被外界指责为在香港经济开始复苏之际树立“坏榜样”。
渣打香港近年发展不俗,在王冬胜任内,该行斥资约 13 亿美元,于 2000 年 8 月成功收购美国大通银行在香港的零售银行及信用卡业务,一度超越汇丰银行成为香港信用卡发卡量最大的银行。
2002 年底,其母公司渣打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 2004 年 7 月,一直身为海外注册银行香港分行的渣打香港,完成在香港注册的手续,正式成立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也即渣打香港。为日后依据 CEPA 条款扩张业务做好准备;今年上半年,渣打香港税前盈利更是大幅增长八成,创历史新高。
但王冬胜本人也一直强调,目前包括渣打香港在内的香港银行业盈利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仰赖经济复苏后坏账率大幅降低,为此所做的拨备减少,而实际增收能力并不强。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渣打香港此次为大幅削减成本而突然裁员,可能是受到股东压力,必须提高股本回报,否则可能导致银行被出售的命运。
据悉,渣打集团董事会对于是否接受外部对渣打银行的收购而意见分歧,这也导致了前集团总裁 Rana Talwar 于 2001 年辞职。而 2001 年至今,渣打集团的股本回报率已从 12.5% 升至 20% ,可惜银行本身盈利情况并不理想。
王冬胜辞职后,曾向香港《南华早报》表示,他的管理哲学系“以人为本”,这也许暗示其在裁员问题上与渣打集团高层存在分歧。
也有知情人士指,王的离职可能是其本人意愿与渣打的管理风格相左的必然结果。一直希望以香港作为个人发展基地的王氏,曾多次拒绝调离香港的任命。而王亦感觉英资的渣打集团对分行管理颇多掣肘,更怀念美资银行的运作风格。在加入渣打前,王曾在花旗银行任职 17 年之久。此番王辞职后去向何方,外界尚不得而知。
王辞职后,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戴维思迅速由伦敦赶赴香港,稳定军心。渣打香港现任副总裁苏利民已被委任为总裁。
戴维思表示:“香港业务是集团的核心部分,我们会继续确保对香港及大中华区的承诺。”而渣打在中国内地的发言人则称,香港裁员事件将不会影响渣打在内地业务扩张。
截至 10 月底,渣打香港在内地新招 200 名员工,使内地员工数目增加至 650 人。而内地分支机构的经营牌照也在继续申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