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 > 要闻 > 正文

重塑质量标准 “中国制造”危机待解

吴燕
2007年08月03日 15:45
随着中美、中欧间高层对话与政府合作的逐渐展开,围绕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持续数月的纷争终现转机。
       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对“中国制造”危机的关注点,正逐渐转向通过国际合作解决标准与技术差异,重塑中国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道路。

  随着中美、中欧间高层对话与政府合作的逐渐展开,围绕中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持续数月的纷争终现转机。
  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对“中国制造”危机的关注点,正逐渐转向通过国际合作解决标准与技术差异,重塑中国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道路。

  7月31日至8月4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负责国际事物的部长特别助理比尔·史戴格和办公室主任理查·麦考恩,受部长迈克·里维特(Mike Leavitt)之托来华访问。里维特是7月18日新成立的“进口食品安全工作组”负责人之一。
  比尔和理查在此次中国行中,将就建立合作机制、实行有效监管与中国有关部门交换意见,此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6月28日宣布暂停部分中国水产品进口一事也将被着重提上议事日程。
  早在5月22日中美战略对话后,美国卫生部、农业部部长和中国质检总局局长、卫生部部长已约定8月在北京进行一个副部长级中美食品、药品磋商会议。
  对这次会议,中国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表示,“一个是就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另外很重要的是如何加强合作,确保安全,建立长效机制。我们初步考虑要形成一个合作备忘录,在12月份第三次中美经济战略进行对话时来签署。”
  美国部长麦克·列维特(Mike Leavitt)也在其署名公告中称:“我已派专员到北京做实况调查,从而为我们两国政府讨论、达成两份有关食品饲料安全、药品医疗设备安全的协议备忘铺路。”他希望可以在12月以前达成上述两项协议,通过技术、科学性的指导以及双方承担的责任,合力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
  他还强调了三点必须达到的目标,即“更好的合作”、“更充分的信息”,以及希望“中国推行我们可以理解、接受的管理规则”。这些表态与前一阶段相比,态度已明显缓和。
  此前,FDA先后下令对中国的水产品和牙膏施行全面禁入令;美国国会议员多次要求对中国进口产品实行更苛刻的措施,并指责FDA在对进口产品质量的监管上严重失职;美国一些媒体的舆论造势也使事态不断恶化……所有这些都令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一降再降。
  虽然美国政府已用行动表示了更愿意用合作而不是“大棒”,来推动中国加强质量监控,来自美国民间组织的威胁仍不容忽视。7月25日,美国最大、历史最久、最有影响力的草根环境保护组织“塞拉俱乐部”(Sierra Club),向进口或经销来自中国的含铅玩具、儿童饰品的十家美国公司下达最后通牒,限他们在60天内向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提交产品质量报告,否则将遭到俱乐部的起诉。
  早在4月16日,塞拉俱乐部就已联合“改善儿童环境”组织(Improving Kids’ Environment)同美国环保署达成协议,后者将成立一个“事前反应机制”来尽量降低含铅产品对儿童的毒害。塞拉俱乐部还敦促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所有儿童用品加强质量控制,要求儿童用品的进口商和制造商提供对其产品潜在铅含量的健康安全研究材料。美国环保署已承诺更加严格地执行相关法律,要求厂家立即对其汇报经销产品的真实健康风险。7月25日的行动只是该组织对执行不力的企业再次施压。
  事实上,中国产品需要面对的远不只是进口国政府的谅解,如何通过切实的努力赢得消费者的信心,才是中国生产者和监管者更为根本而长远的努力方向。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公司股价走势、结构人员变化等投资信息。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