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境保护局副助理局长约翰·比尔(John Beale)在10月31日举行的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美国环保局共同举办的“甲烷市场合作伙伴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正在扩大与中国在煤矿甲烷回收和利用方面的长期合作,包括已经达成协议开发的15个大型煤矿甲烷项目。
早在2006年12月份,美国环保局局长斯蒂芬·约翰逊(Stephen Johnson)作为首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方代表团的重要成员,在北京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鉴于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要高出五倍,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将是中美合作的重要内容。
今年5月,在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最终确定了未来五年将要开展合作的15个大型煤矿甲烷项目。
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广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则强调,中美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不仅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压力,更有利于改善中国的煤矿安全,增加洁净能源的供应。作为燃料,甲烷和天然气都属于清洁能源。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煤层气开发利用,以促进甲烷减排。据悉,国家安监局已经制定了“先抽后采”战略,并积极推广“以用促抽,以抽采保安全”的瓦斯治理理念。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信息研究院院长黄盛初表示,由于在2004年10月,中国煤矿发生了数起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从2005年起,国务院开展瓦斯安全治理。此后,2006年,煤矿死亡人数比前一年度减少五分之一;2007年上半年,更是没有发生死亡人数30以上的煤矿事故。
不过,他在接受采访时承认,中国在煤矿甲烷回收和利用的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井下抽出浓度仍然相对较低。从这种意义上说,与美国的合作对于中国相关技术的提高非常重要。
据悉,此次“甲烷市场化合作伙伴博览会”10月30日在北京正式开幕。这也是世界首次为推进甲烷回收和利用所举行的国际论坛。参加此次博览会的,不仅有来自34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830多人,还包括52家公司。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中国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参会企业之一、澳大利亚填埋气与能源有限公司(LGP, Landfill Gas and Power)首席执行官格雷姆·奥尔福德(Graeme Alford)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几天,我们将与一些中国公司洽谈合作细节。”
甲烷市场化合作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全球环境。目前,各国之间的合作都集中于甲烷的四个主要来源:动物排泄物管理、煤矿、填埋场、天然气和石油系统。而在中国,最主要的甲烷排放源为煤矿。
“本次会议是甲烷市场化伙伴计划的里程碑,”美国环境保护中心代表保罗·甘宁( Paul M.Gunning)强调。据悉,大会展示了90多个潜在的甲烷回收和利用项目。预计到2015年,全球每年减少的甲烷排放量相当115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