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3Com公司(纳斯达克交易所代码:COMS)宣布,他们与贝恩资本以及华为技术公司,已经撤回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下称CFIUS)提交的申请,这表明这桩交易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从可靠渠道证实,由于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反对,贝恩与华为联手收购3COM的方案,必须经过重大修改才可能通过,而美国政府否决的主要原因是华为。
2007年9月28日,贝恩资本与华为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并以22亿美元的价格全面收购3Com公司。交易完成后华为公司将持有3Com公司16.5%的股份,并可选择再增持5%。
交易一宣布,获得CFIUS的通过,便成为横亘在贝恩和华为面前的惟一障碍。据悉,3Com旗下网络安全公司Tipping Point的客户当中,包括了美国国防部等政府机构,华为的中国公司身份,使得交易变得非常敏感。有关3COM出售交易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议论,近来不断见诸报章。
CFIUS成立于1988年,该委员会由包括国务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等12名政府高官组成,职责是审查外国在美投资是否会带来安全威胁。此前,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海油竞购Unocal公司都曾经历了该机构的审核。
“美国政府否决的主要原因是华为。”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透露。贝恩资本与3Com曾经提出,将其所属的网络安全公司Tipping Point分拆出去单独上市,但这一修改措施,未获外国投资委员会首肯。
华为对于交易生变表态谨慎。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在这一交易当中华为只是小股东,具体交易情况主要看贝恩资本和3Com。
但是接近交易的人认为,对于贝恩资本来说,华为公司的参与,是此次交易成立的重要原因,因为贝恩看中的是,华为将为新公司带来的协同效应。“他们不需要钱,如果没有华为,另外找一个Partner(伙伴)是没有用的。”这位消息人士指出。
3Com与华为合资成立的华为3Com(H3C)占据3Com公司总员工数的80%,是其旗下惟一盈利的部门。2006年11月,3Com收购了华为拥有的合资公司股份。但至今,华为仍旧是华为3Com最大的客户,占其销售额的30%。
该人士表示,如果一定让华为出局,将会影响到贝恩资本的出价,“原来22亿美元的价格显然是不合适的,肯定太高了。”
3Com总裁兼CEO Edgar Masri则表示,“我们对没能与CFIUS关于交易达成一致感到非常失望。”他同时强调,3Com将会继续同贝恩资本和华为公司继续合作,并针对CFIUS的关注来考虑备选方案。
据从交易各方了解的情况看,这桩交易如果要得到CFIUS同意,最可能的选择是,将3Com的美国业务完全剥离出交易。这将意味着,新公司将失去3COM目前拥有的美国国内的产品销售渠道。这一方案对于贝恩资本来说并非不能接受。“贝恩的目标就是华为3Com。”一位接近收购的人士说,但这需要调整收购价格。
据悉,贝恩资本也仍旧有意愿重启谈判,不过对于谈判结果并无十足把握。要找到一个既能让美国政府满意,又能为3Com所接受的方案并不容易。“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会非常多。”上述接近交易的人士介绍。■
既往相关报道:
华为收购3Com遭遇反对声浪
3Com:华为收购不影响美国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