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的煤炭供应紧张,正促使电力企业加速向上游发展,扩大对煤矿的投资,希望以此缓解电煤短缺瓶颈。近日,包括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63,下称内蒙华电)、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744,下称华银电力)、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交易所代码:000027,下称深圳能源)在内的多家电力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与煤炭相关的投资项目。
观察家认为,煤价高涨,是逼迫电力企业向上游扩张的主要原因。煤电一体化的整合,今年得到国家政策支持。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发布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调研报告》中提出,“鼓励电力等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煤矿,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
但是,一位电力行业分析师说,发改委出台鼓励大型电力企业兼并重组煤矿政策,是形势所迫。目前一些发电企业已出现亏损,资金不是很充裕,而煤炭价格高涨,此时收购煤矿,时机选择得有些尴尬。
该人士认为,目前电力企业进行煤矿收购,表面上看有好处,但电企经营煤矿并无优势。当经济增长走向平缓,煤、电之间的上下游关系理顺,经营秩序恢复正常后,情况就会不一样。目前电企加紧煤电一体化,是在高煤价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而非主动选择的结果。
4月12日,内蒙华电公告,称其已批准内蒙古魏家峁煤电一体化项目。
据公告显示,该项目总体规划包括建设八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和年产1200万吨煤炭露天煤矿。一期工程总投资估算约为94亿元,包括两台6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和年产600万吨的煤炭露天煤矿,其中煤矿投资约为39亿元。
该项目由内蒙华电与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方联合电力)合资经营,双方将出资25亿元设立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经营期为50年,内蒙华电与北方联合电力的出资比例为4:6。北方联合电力也是内蒙华电最大股东,持有后者71.08%的股份。
内蒙华电表示,该项目可以使公司拥有相当的煤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煤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
4月11日,华银电力也宣布参股贵州湘能公司合资开发煤矿。贵州湘能公司总投资逾15亿元,华银电力出资比例为21.67%。
2月20日,华银电力宣布,出资4.59亿元,收购内蒙古海神煤炭集团锡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90%股权,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民营企业。
除收购、参股煤矿,建设煤炭码头也成为电力企业缓解煤炭供应紧张的选择之一。4月10日,深圳能源公告称,与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深能源煤码头项目投资协议》,拟投资50亿元人民币分期建设散货码头工程,建设规模为三个7万吨级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