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占全球30%,取消价格管制才能改善国内供应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未来五年中国每年石油需求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需放松油价管制以消除成品油短缺。
国际能源署2008年6月30日发布中期石油市场报告称,国民收入上升、汽车和飞机使用增加,是中国石油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上述市场因素外,中国计划增加乙烯生产量、价格管制、利润减少导致地方炼厂关闭等因素,都使得石油需求增加。
国际能源署建议,中国应取消价格管制,才能吸引地方炼油厂增加炼油的生产量,国有三大石油公司才能积极扩张,有效改善国内成品油供应。
据其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将从2008年的8690万桶增加至2013年的9410万桶。其中,90%的石油需求仍来自于亚洲、南美和中东地区等发展中国家,而未来新增的炼油能力也主要集中于中东、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石油生产量稳定增长,日产约7.5万桶。虽然大庆、胜利油田的产量持续下降,但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预计产量在2013年的产量为每天13万桶。中国政府已探明的储量为30亿桶,国际能源署预测,2010前中国的石油总生产量将达到每天390万桶。
至2013年,中国炼油能力将占到全球四分之一左右,而全球炼油产量届时将会增加至每天880万桶。
国际能源署还预计,2010年时中国会成为亚洲最大的乙醇及生化柴油燃料生产国。2008年,中国的生物燃料产量为日产5万桶,到2010年中国的生物燃料产量将增至日产8万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