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汇源副总裁吴育强、毛天赐公开否认了一则业内传言,即所谓“朱新礼向可口可乐出让汇源全部股权是出于达能逼迫”。
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1886,下称汇源果汁)9月10日上午在香港举行中期业绩新闻发布会,原定将出席当天新闻发布会的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并未出席,令到场45家媒体的记者颇为失望。
当有媒体提问“朱新礼向可口可乐出让汇源全部股权是否受到达能逼迫”时,汇源果汁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吴育强和战略副总裁毛天赐迅速进行了五秒钟的低声交流。随后毛天赐表示:“以我对朱新礼本人的了解,他是从来不会被任何人逼迫去做任何事。所以,接受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要约,完全是朱新礼本人主动做出的决定。”
在简单介绍了汇源果汁中期业绩的基本面之后,吴育强和毛天赐总共回答了六个问题,并未透露太多新鲜信息。
汇源果汁管理层表示,2008年上半年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公司毛利明显下降,分析师则认为营销不利和新产品不足为主要原因。
针对汇源中期业绩中毛利下滑明显一事,吴育强将之主要归咎于2008年上半年原料价格的上涨。
不过,这一说法并未获得市场分析师认可。国泰君安(香港)饮料行业分析师罗磊对记者表示,生产成本特别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并非是导致汇源业绩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
“果汁生产结构中,以浓缩汁为主的原料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通常都低于30%,甚至连包装成本的比重也要高于原料成本。”罗磊说。
罗磊认为,汇源业绩下滑的真正元凶应该是市场营销和新产品推出方面表现不足。
“快速消费品领域必须做好营销,并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定位明确的产品,这方面汇源的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罗磊说。
汇源业绩公告中还表示,由于2008年春节比去年提前,2007年第四季度提前出现一部分旺季,2008年的销售旺季相应缩短,这是影响上半年业绩的另一个原因。
罗磊认为,汇源果汁作为一家行业龙头企业,没有让消费者接受其作为‘快速消费品’的产品性质,反而是被动地进行季节性地销售,恰恰反映汇源果汁出在营销技能方面乏善可陈。”
“这是在卖‘礼品’,没有把果汁当成一个‘快速消费品’在卖。”罗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