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做CEO后,联想在中国市场的效率只会得到加强。”2月11日,重新担任联想CEO的杨元庆,在美国通过视频会议表示。
此前数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992,下称联想集团)刚刚公布了2008-2009财年三季度业绩,期内公司大亏9700万美元,除中国区外,几大核心市场业绩均大幅下滑。
杨元庆认为联想第三财季亏损的原因,一是国际大环境不好,一是战略执行不够坚定。
2007年以来,Netbook(上网本)市场异军突起,凭借在这一领域的出色表现,HP、华硕、宏碁在消费电脑领域获得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一系列并购,宏碁更成功超越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相反,联想在这方面的业务转向、产品开发和营销力度都乏善可陈。
在采访过程中,杨元庆反复提到了“执行”的问题。他认为,联想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把既定的战略执行到位,“这是所有通过整合而成的公司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2月5日,联想集团宣布改组公司高管,创始人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董事长,杨元庆改任CEO,原CEO阿梅里奥宣布辞职。
杨元庆认为,柳传志重新担任董事长,将给他减轻压力,帮助他协调好股东和董事的关系,使他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司的运营、战略的执行和落实上。
“董事长和CEO各有侧重,我只能说现在这样一个组合更适合联想。”杨元庆表示。
他也进一步重申了联想的战略调整方向,一是强化在新兴市场的业务,二是加强消费型业务。杨元庆自信地表示,自己重新回到CEO的位置,将会对落实以上战略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是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团队非常在行的方面。”
此前,联想集团已经宣布了一项庞大的业务重组计划,将业绩不佳的亚太区(不包括中国区)与大中华区合并,在全球削减2500个工作岗位,同时大幅削减费用,降低高管薪酬。但这似乎只是杨元庆再次改造联想的前奏。
杨元庆表示,他将彻底改造联想现有的业务体系,建立起更为有效的“端到端”的业务模式。“今后联想要采用后端驱动(push)的模式,而不是采取由客户引导的前端驱动模式。后端公司需要快速了解前端市场的信息,才能结合技术、供应情况变化的信息,整合成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他说。
长期以来,联想业务以关系型客户,即大客户为主,其前端驱动的业务模式,在消费型业务日益增长的今天,遭遇到了巨大的不适应。
由于业务重组费用庞大,此前,联想集团CFO黄伟明已经表示,公司下一财季可能将继续亏损。对于何时扭亏为盈,杨元庆并未明确表态,但他表示,如果重组力度足够大,欧美市场不进一步萎缩,联想将比较快地回到盈利的轨道上。
2月11日,联想集团股价下跌4.79%,收于1.5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