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券商一季报开门红 创新业务潜力仍待挖潜

2013年05月02日 08:40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监管松绑,财务杠杆提升,券业创新不断……过去一段时间,这些概念对券商股股价总会是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上市券商刚刚披露的一季报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除了个别券商股利润出现同比下滑之外,绝大多数券商在一季度都实现了利润的增长,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券商,利润增幅较为惊人。

  不过,从多家券商的利润来源看,即使是在创新方面最为领先,受益新业务最多的券商,其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依旧是一季度红火的行情。其中,自营收入增加及经纪业务收益成为全行业最大的利润增长点,而创新业务的贡献尚需要时间。

  亮丽的一季报

  与2012年年报券商的利润有增有减不同,今年一季度,绝大多数券商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19家上市券商悉数披露了一季报。Wind资讯数据显示,除国金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在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下滑30.49%、22.43%和16.87%之外,其余16家券商的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了增长。

  这其中,中小券商的利润增长率明显高于大型券商。尤其是东北证券,不仅一季度的净利润大增279.62%,且1.8亿元的净利润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净利润总和。此外,西部证券和东吴证券一季度的净利润增幅均超过了100%。其余券商中,宏源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和光大证券的业绩增幅也超过50%,属于增长幅度较高的几家。

  而大型券商的增长幅度相对较为缓慢。譬如,除去净利润下滑的3家券商之外,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微博]的业绩增长在16家券商中处于垫底的位置,分别是4.48%、12.98%和14.48%。虽然同为大型券商,海通证券在一季度保持了36.68%的增速,属于相当不错的成绩。

  不难看出,广发、中信、招商等大型券商增速较低的主要原因是IPO承销业务较强,这导致投行业务在其业务贡献中占比较高,而一季度IPO暂停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虽然其他业务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但投行业务还是影响了这几家券商的收入和利润增幅。相比较而言,投行业务表现相对较平的海通证券受到的影响反而较小。

  仍未摆脱“靠天吃饭”

  除IPO暂停外,导致一些投行业务占比较高的券商受到拖累之外,券商行业大幅度的业绩增长大多来自经纪、自营等传统业务,而这些都与一季度股票市场的活跃密切相关。券商“靠天吃饭”的特性在一季度依旧表露无遗。

  虽然上证指数在整个一季度下降了1.43%,但其走势明显呈现先涨后跌的情况,最高时指数增长接近7%,一些个股的增幅明显。这使得很多券商有机会在1月和2月内通过自营获得一定的收益。而在2012年一季度,股市则呈现下跌趋势。

  这在业绩增长最多的东北证券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作为自营投入一直较高的券商,东北证券在今年一季度的投资收入达到了2.04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总收入的近40%,而去年同期,东北证券的投资收益为亏损2818万元,这导致东北证券一季度的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幅超过800%。

  虽不像东北证券表现这么明显,但其他券商也或多或少获益于自营业务的收益。譬如,中信证券的投资收益达到11亿元,较去年的4.8亿元也有大幅增长。

  这在券商的月度数据上也有所体现。以中信证券为例,在一季度的3个月内,中信证券在一季度的净利润最高,超过了3亿元,而到了股市下跌的3月份,其净利润仅为1亿多元。

  除自营业务之外,大多数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譬如,宏源证券的代理证券买卖业务的增幅就达到了34.58%。虽然很多券商经纪业务增幅并不像投资收益这么巨大,但由于经纪业务在多数券商的收入占比依旧较重,这就给券商行业整体盈利上升奠定了基础。

  创新业务贡献有限

  与传统业务相比,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虽然券商获得了相当多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很多业务开设时间较短,且业务模式尚不成熟,创新业务对券商利润增长的贡献依旧较小。不过,从单个业务来看,已有一些券商在创新业务上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其中一个迹象包括,在自营业务的贡献上,虽然股市红火占据了主要因素,但很多券商投资比重最大的证券开始转为债券,这使得它们较多地分享了债市的收益。

  个别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以资管业务规模增速明显的宏源证券为例,今年一季度,宏源证券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达到了6588.9万元,较去年的927万元大增610.72%。不过,相较宏源证券超过14亿元的总收入而言,资管业务的收入占比依旧较低。

  而从目前来看,资管业务的增长空间也受到了一定限制,譬如,规模最多的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收入为8771万元,虽然较去年同期增长达到80%,但相较经纪、投行、自营甚至直投业务,资管业务的总收入对券商利润的贡献难有较大突破。

  除了资管之外,回购、融资融券等业务也属于券商发展的重点,但一季报并未披露这些业务的具体数据。从这些业务兴起时间来看,其规模效应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邱嘉秋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