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基金高管密集变动 新基金法释放流动空间

2013年06月06日 07:56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记者 丁宁 新基金法的施行,让公募基金的这种高层流动有了新的理由——即便他们与老东家“断”了职业纽带上的联系,依然可以以另一种姿态活跃在这个舞台。正因为此,新法变革下的公募基金高层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变局才更令人关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公告或确认的公募基金总经理级别(含副总和总助)的离职案例至少已达19起。

  这串长长名单背后的推手,已不再局限于那些诸如股东方与管理层角力云云的老生常谈。新基金法的施行,让公募基金的这种高层流动有了新的理由——即便他们与老东家“断”了职业纽带上的联系,依然可以以另一种姿态活跃在这个舞台上。

  正因为此,新法变革下的公募基金高层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变局,才更令人关注。

  城头变幻大王旗

  3个月,这是迄今为止基金公司总经理任职时间最短的纪录。5月11日,前海开源基金公告称,总经理苗荣祥因“个人原因”辞职。需要指出的是,该公司是于今年2月4日刚成立的新公司。

  但即便是如此这般“闪辞”,在近期的业内也未引起太大关注。因为,走的人并不少。

  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已公告或已确认的公募基金总经理级别(含副总和总助)的离职案例至少达到19起。其中不乏富国总经理窦玉明、华夏副总经理刘文动等业内大佬。而最新的一个案例是,6月4日被确认已经辞任的华夏基金副董事长范勇宏。

  大佬们的“另一种玩法”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中的“个人原因”、“工作调动”寥寥几字无法详尽阐述大佬们离职的原委。随着新基金法的施行,基金公司的高层流动有了新的推手。

  首先,新法降低了公司股东的准入门槛,允许个人成为基金公司主要股东。近日发布的《公开募集征求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又进一步对要求做了细化,股权激励渐行渐近。

  5月中旬,传出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提出辞呈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其在任期间公司发展迅速规模跻身业内前十,并无股东压力。有猜测窦玉明去向为中欧基金,“转会”条件便是获得股权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其次,新基金法实施后,同样是做公募业务,选择却更加多样化。新法允许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开展公募业务,一些在投资方面颇有建树的公募从业者“奔私”热情升温。坊间猜测,华夏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刘文动离职后可能转战私募;北京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近期也被传获准离职,去向同样可能是私募。

  此外,新法赋予了基金公司子公司更多业务授权,使得行业多将子公司业务看作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些独立的子公司也成为基金高管的流向地。例如,3月6日国泰基金发布公告称,副总经理梁之平离任,拟转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专业子公司(筹)任职。

  转身后的变局

  由此可见,新基金法的施行,让公募基金的这种高层流动有了新的理由——即便他们与老东家“断”了职业纽带上的联系,依然可以以另一种姿态活跃在这个舞台上。

  而正是大佬们的这一系列“转身”,让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充满变数。

  以股权激励为例。分析人士表示,这个行业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以往小基金公司没有太大优势吸引到一流的管理和投资人员加入,但现在一切皆有可能。

  特别是相较一些大公司,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施行股权激励方面的速度和比例预计会“更有诚意”。上述人士表示:“比如说银行系基金公司,最强大的资源不是管理者,而是股东,没有理由把股份给你(管理层)。”

  而在创办私募这方面,业内人士也提醒,私募基金搞公募业务,是“蓝海”也是“难海”。

  好买基金表示,如何维护好两块不同的客户的利益,配置投研资源,以及进行投资上的隔离,是有心涉足公募业务的私募基金需要接受的考验。为此必须协调公司有限的资源,在维持原成熟的私募业务和推动新公募业务的成长之间进行平衡。

  此外,如何处理两种不同盈利模式也是一道坎。私募偏重业绩提成,而公募倚重规模管理费,意味着要配套完善的中后台,配套相关营销人员,及可能的投研扩张。因此如何加大与渠道合作力度,提升规模也是当务之急。

  “未来公募领域群雄并起,私募能否适应,公募公司能否守住阵地,都值得关注。”上述人士表示。

  变动并非都是“利空”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并非清一色都是利空。面对人事变局,投资者应理性看待。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认为,高管变动大致分为几种原因。其中,高管因业绩不佳离职、个人寻求新的职业发展、基金公司管理变革等而导致的人员变动,将对基金公司产生正面影响;因股权变动等导致的管理层变更则对基金公司产生较大影响,或将因此而导致整个管理团队的调整。而因公司内部人士纷争离职的影响最大,其实际上反映的是基金公司管理不善。

  在其看来,运营良好的优秀基金公司出现高管离职对基金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限,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其产品。股权变动导致的高管变更需要具体分析,如果管理层出现大面积变化则对基金稳定经营不利,若原有团队基本完整则影响有限。投资者需要警惕由于基金公司内部管理不善或人事纷争导致的高管离职,因为这类高管变动通常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