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消息 主营对虾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国联水产(300094)上半年扭亏为盈。据公司人士介绍,在预计今年实现销售额20亿元的前提下,对虾出口的占比从去年的50%继续下滑至30%左右的水平。
有“虾王”之称的国联水产由于过去过分依赖单一产品对虾对业绩的贡献,去年国际对虾市场出现价格下滑造成公司出现巨额亏损。为此,公司积极改善业务结构,罗非鱼、SSC公司以及种养业务的占比逐步提高,公司应对风险的多元化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一举扭亏为盈。
国联水产在一年内实现扭亏,在美国的SSC公司贡献颇丰。SSC公司成立于1983 年,是位于美国加州有着30 年的历史水产品配送分销商,拥有分别针对美国亚裔市场和美国主流白人市场等不同市场的多个品牌。SSC所拥有的经验丰富及稳定的经营团队和品牌优势、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大量稳定的供应商,终端直销配送能力以及庞大的客户群都是国联水产拓展全球供应链和营销渠道的重要资源。2012年2月国联水产完成了对美国SSC公司的收购,开始由单纯的对虾出口加工业务向品牌建立和营销拓展,在美国建立了针对超市领域和配送领域推出自己的品牌,并着力建设针对主流超市的品牌“Icook”。
据国联水产董秘郭文亮介绍,在国内上百家水产企业出口美国,国联水产是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独立渠道的公司,而在美国主要的水产贸易和渠道公司中,SSC 是唯一有中国加工出口基地支撑的公司,两者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SSC是全球采购,在中国也有上十家罗非鱼的供应商,因此SSC 能整合全球的采购资源,同时通过其本身美国公司良好的商誉,也能协助国联总部进口一些产品,为全球运营提供基础。根据目前的销售状况,SSC 公司2013 年有望完成1.5 亿美金的销售。
郭文亮谈到,对美市场上,美国商务部反补贴结果最终裁定尚有不确定性。目前对虾的成本主要来自原材料成本,而原材料成本主要取决于养殖成活率,虽然今年受雨水影响原材料产量有所下滑,对比东南亚产虾国的同行,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仍然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甘霖)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