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华策影视1.8亿豪吞最世文化26%股份 并购显野心

2013年12月12日 09:13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小四玩资本了!”消息甫一传出,并未能引起想象中的轰动,但是未来对于畅销书作家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甚至开辟一种全新的模式。

  郭敬明今年三十而立,而对于其一众拥趸来说,从前沉浸于其华丽辞藻中的“小四”如今正在等待着一场蜕变。近日,“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300133)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收购郭敬明一手创立的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最世文化”)26%股权。由此算来,最世文化的股值达7亿元之巨。

  最世文化股值达7亿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解读乃至非议,郭敬明这位少年成名的畅销书作家都能将其内化成前行的原动力,甚至不乏自我解嘲的气度。

  在互联网上,有一张郭敬明站在一辆汽车旁边的照片广为传播,因为有网友以询问汽车制造商汽车高度的角度来侧面揶揄郭敬明的身高,而这一点似乎众网友皆能会心一笑。有意思的是,郭敬明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这张图片,并语带调侃地表示要感谢汽车厂商的周到服务。

  三十而立,如若不是刻意强调,不熟悉的人并不能立刻从这位独自站在聚光灯下瘦弱的体征中判断他的年龄。过早的成名让外界解读这位作家时总是不那么真实,而真实恰恰是资本市场衡量盈利预期的必要条件,对于郭敬明来说,信任,尤其是来自资本市场给予的信任尤为显得珍贵。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小时代》的出版单位长江传媒公司亦曾有意发起收购最世文化,但最终未获成功。

  “华策影视对年轻力量的信任与尊重让我感动,虽然在最世文化的并购机会中,有许多业内企业表达过此类意愿,但华策影视赵总甚至比我自己更相信年轻的力量。”在12月1日于上海电影博物馆举行的华策影视最世文化并购新闻发布会上,郭敬明以一身裁剪得体的西装站在台上,向外界阐明其一手创立的最世文化最终选择“牵手”华策影视的理由。

  不是身价,不是估值,仅仅是因为信任?

  无论信与不信,最世文化也以其7亿元估值助推郭敬明成为新晋作家富豪榜首富,虽然“首富”的头衔似乎多年来都由郭敬明顶着。

  2007年的1100万元版税、2008年的1300万元版税、2011年的2450万元版税。在卖文为生的群体中,郭敬明无疑是司马相如的现代版,多年以版税收入为每一个写文字的人挣得的每一个铜板加持。但是,这一轮华策影视对最世文化的并购案则帮助郭敬明远远甩开后来者几条街,即便如此,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仍不厌其烦地重申“不愿盯牢身价,身价未来还要涨”。

  仅以500万元于2010年注册成立的最世文化,何以短短三年时间飙升7亿元,郭敬明及其作家团队的估值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用资本市场功利的说法,我们看中的是郭敬明及其团队的粉丝王国。”赵依芳向时代周报一再强调,作为文化公司,其资产不单纯植根于财务报表,“当然评估身价也不好评估,7亿元的估值是我和郭敬明两个人商量着定下来的。”

  五年合作期的猜想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以从未来致信郭敬明的方式,描摹双方合作后五年的蓝图。此举首先招致记者群体的反应是:“合作五年?五年后出售?”

  为此,赵依芳忙向记者们解释道:“五年只是公司一个既定的计划,合作会一直继续下去”。

  为什么是五年?“因为郭敬明的读者群主要是21岁以下青少年,五年后这部分读者成为观影主流群体,而在这其间在郭氏风格的熏陶下,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观影口味。”一位电影行业资深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同时又有克顿传媒强大的“大数据”作支撑,华策影视已经提前抓住了一部分消费人群。

  当前电影观众市场的主力是哪些人?这是每一部电影投资方都要正视的问题。而据艾瑞咨询集团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国内观影观众年龄属性占最大比重的为19岁到30岁年龄段之间,特别是25岁至30岁占比最高。换言之,19岁以下的年龄段青少年观众的观影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而一旦早早地抓住这一部分群体的审美趣味,树立符号性认知,则不难在未来的观影主体群体中扩大市场份额。

  十年积累,郭敬明正成为这样一个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符号性影响力的偶像作家。《小时代1》和《小时代2》以不足5000万的投资撬动8亿票房,无疑对于并购方极具吸引力。正是在这两方面的背景之下,华策影视相中了郭敬明,并斥资近1.8亿元收购郭敬明旗下最世文化26%股权,给予郭敬明7亿身价的估值,使其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作家。

  根据相关协议,郭敬明承诺今后其个人原创开发或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华策影视具有优先投资权。

  广发证券研报认为,华策借助郭敬明及最世文化丰富的极具人气的青春文学IP,复制好莱坞成熟的“文学+电影”的成功模式,通过搬上大屏幕创造更大的影响力并放大商业价值。

  “在资本助推下,郭敬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强,最世文化也将进入快发展轨道,做强做大指日可待,届时民营出版格局势必出现一定变化。”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在评析本次并购带来的影响时,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 “郭敬明的成功典例或引领更多中文作家注重商业运作。”

  并购显“野心”

  在郭敬明的畅销书作家光环吸引到外界足够多的关注予以华策影视此番并购之前,华策影视对水温的测试已历多时。

  2011年华策影视收购佳韵社、打造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并投资上海蓝橙,进行衍生品的开发与拓展。如果说这几项并购是布局渠道,属于硬件配置,那么接下来发生于2013年的诸多并购举措则无疑显露出华策影视掌控影视产业链上下游的“野心”。以至于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野心”一词也成为华策影视总经理强调最多次数的关键词。

  “华策影视是电影行业的后来者,也可以成为颠覆者,双方的合作对行业来说是颠覆性的创新。”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分析认为,郭敬明的公司商业化运作极为成功,并拥有丰富的青春文学IP资源,两相结合将推动华策影视的电影业务布局。

  到今年3月份,华策影视忽以1800万元收购海宁华凡星之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华凡”)。此举被解读为是华策影视向华谊兄弟、天娱传媒全产业链架构看齐,试水经纪业务。7月,发布收购克顿传媒100%股权的计划,这家以拍摄“爱情公寓”系列而闻名的传媒公司拥有独特的“大数据”及新媒体等技术应用,无疑对于华策影视的各项媒体业务产生较大吸引力。

  从一系列的并购中不难看出,目前华策影视所采取的方式主要以并购、合作、投资等来延伸产业链的横、纵向。

  而每一次并购对华策影视的意义不尽相同。影视剧制作一直是华策影视业绩驱动的主因,与电影的高投资高风险不同,华策影视的电视剧始终保持业内突出的盈利能力,既如此,其又为何突然选择由电视剧市场进军电影市场?

  事实上,2013年的影视传媒业内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诸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乐视网等纷纷借资本之力,整合电影、电视剧、院线资源,尽力囊括进自家园地。在此种背景之下,华策影视如落后一步,将步步落后。

  如果说先前华策影视尚能依仗其“电视剧第一股”的行业地位在电视剧市场默默耕耘,那么在此前主业并非电视剧的传媒集团的集体“杀入”这一市场后,留给华策影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提及互相进入对方“主阵地”的竞争对手华谊兄弟,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笑道“文化产业市场很大,华谊兄弟是很好的同行跟伙伴。”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