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27.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69.45%;扣非后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35.87%;每股收益0.515元(全面摊薄后),略超市场预期。
2014年1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增长12.08%;一季度收入表观增速不快,主要是由于12年底的渠道清理导致的13年一季度基数偏高,分析师预计剔除此因素一季度同口径收入增长25%以上,预计该影响二季度能消除;从现金流分析师能看出,今年一季度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26%,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长21%,与预期相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26.62%;扣非后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9.45%;每股收益0.163元。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2013年医药工业主导品种增长快速:报告期内工业销售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32.12%,销售超亿元的品种达到4个,其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过10亿元,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过6亿元,同贝和健胃消食口服液也实现了30%以上增长。另外还有4个超过4000万收入的品种。公司核心品种较上年增长35.68%,占工业销售比重90%以上。
产品线在不断丰富:报告期内普卢利沙星原料及分散片、蛋白琥珀酸铁原料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组织的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并在2014年一季度获得产品批件。其中蛋白琥珀酸铁是潜力大品种,填补公司在儿科、妇科领域中缺铁性贫血产品的空白,适合公司的销售队伍,值得期待。
在研产品丰富:截至2013年末,公司在研项目78项,其中在申报临床试验的9项,Ⅱ期临床6项,Ⅲ期临床3项,申报生产26项。其中:1、处于Ⅱ期临床阶段的产品包括参连和胃胶囊、芍杞益坤颗粒、丹莪消瘤颗粒、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注射用雷贝拉唑钠、环吡酮胺发用洗剂;2、处于Ⅲ期临床阶段的产品包括小儿便通颗粒、妇舒颗粒、药流净颗粒;3、处于申报生产阶段的产品包括蕲龙胶囊、注射用兰索拉唑、瑞吡司特原料及胶囊、埃索美拉唑钠原料及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莫西沙星原料及注射液;2013年10月12日公司申报的黄虎喷雾剂增加急性轻度软组织损伤适应症的生产申请获得受理。.
这些在研产品中有多个是独家品种或预计首家上市,预计将为本公司后续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销售方面:在新版医保目录调整前,公司积极参与医保和各地基药增补工作,截止目前新增加进医保的有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已新进湖北、安徽基药目录,同贝(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已新进新疆、安徽基药目录,三拗片已新进新疆基药目录。进入省级新农合的品种已达到16个。同时公司在传统处方药的销售基础上,针对蒲地蓝口服液等产品开发药店市场,争取增加一个新的增长点。
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寻求丰富产品线:今年公司将加快对国内中药企业独家品种、独家剂型的筛选,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途径,获得更多有市场潜力的重磅品种,并在产业拓展领域取得一定突破,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高和产业的全面发展。
投资建议
具有特色的中药处方药企业:公司依靠优秀的选品种的眼光,过去几年成功培育了蒲地蓝口服液、雷贝拉唑这两个过5亿元销售额的品种,这证明了公司团队的能力;看未来公司还有4个独家品种在培育期,新的品种也在获批进程中,分析师预计公司可以把过往的成功能力进行复制;借助此次上市契机,公司也将更多元化的进行产业拓展,寻求品种的丰富,这将是公司未来能够带来惊喜的领域。
盈利预测:分析师预计公司2014、2015、2016年EPS为0.64元、0.82元、1.06元,对应扣非后利润保持30%的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招标进展、产品降价风险、扩张的管理风险、行业政策系统性风险。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