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三胞集团再涉跨国收购国内零售商“弯道超车”成效待考

2014年06月05日 08:01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每经记者王敏杰发自上海

  继成功收购英国百货公司集团HouseofFraser(以下简称福来莎百货)近90%股份后,三胞集团近日又有了一桩“跨国大买卖”。

  有消息称,三胞集团联合中国投资公司赛领资本(SailingCapital)成功拍下了已破产的美国零售商巨头BrookstoneHoldingsCorp.(以下简称布罗克斯顿)。

  昨日,三胞集团新闻发言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上述收购,不过,三胞集团并未直接参与竞拍,而是作为合作伙伴,未来将参与到布罗克斯顿在中国以及英国市场的开拓。

  在业界看来,相比此前的直接收购,三胞集团此次的合作方式更为明智,大大降低了收购的风险,后续通过赛领资本方面亦可获得经营话语权。

  目前,借助收购欧美老牌零售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零售企业弯道超车的利器。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投入产出能否成正比还有待观察。

  三胞称未主导收购/

  有媒体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本周一,三胞集团与投资公司赛领资本以超过1.73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拍下已破产的美国零售商巨头布罗克斯顿。

  据了解,布罗克斯顿成立于1965年,通过美国和波多黎各机场和大卖场内的店铺,出售旅行物品、按摩椅和其他新兴物品。

  由于消费者愈发理性,加上网络销售的激烈竞争,布罗克斯顿的销量连年下滑。

  在破产文件中,公司预计,其负债和资产均在1亿~5亿美元。在此次收购完成后,三胞集团和赛领资本计划关闭25家布罗克斯顿门店。

  不过,三胞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收购并非由其主导,而是由赛领资本和美国另一个资本公司主导,三胞集团只是作为其合作伙伴,参与到未来在中国以及英国的市场开拓中去。“未来合作的东西,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细节,现在也只是一个愿景。”至于是否在资金层面有所参与,其表示并不清楚,需要从赛领方面进行了解。昨日,记者亦致电赛领资本,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应。

  三胞集团方面提供的由布罗克斯顿宣布赛领资本财团赢得竞标的新闻稿亦证明了上述收购。竞标并非传闻的1.73亿美元,实际出价为1.357亿美元,且通用电气资本为赛领提供了融资承诺。

  目前,该项交易仍需破产法院批准,预计7月初裁决。据悉,布罗克斯顿将继续保持其品牌,开展独立经营。

  三胞扮演何种角色?/

  不过,根据外媒的报道,布罗克斯顿无担保债权人代表CathyHershcopf表示,三胞集团是以赛领投资的名义参加竞拍。这场拍卖会周一在布罗克斯顿公司法律顾问K&LGatesLLP的波士顿办公室进行,整个拍卖过程持续了13个小时。

  尽管三胞集团强调并未参与竞标,不过,仍有观点认为,三胞集团在此次的收购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出于收购的高效率推进,因而其考虑由投资公司主导。

  资深零售专家、中发商业管理集团CEO丁浩洲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胞集团很有可能是和投资公司旗下的基金订立了协议,投资公司方面同三胞形成经营联盟。“三胞集团不参与投资但参与后期的经营管理,这也是有可能的,但这样的举动能给三胞集团带来什么很难说。”

  北京邑零售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晖则认为,三胞集团此次的选择较为明智。“三胞集团做资本层面的收购,在国际上缺少经验,自己去收购风险很大,不如委托打包给独立的基金,至少(基金)在收购的具体条款以及资产交接上经验是要超过三胞集团。”

  刘晖还表示,基于基金的众多特性,收购一旦失败,也不会影响三胞后续的发展。但收购成功的话,三胞集团可以借助基金的话语权对收购对象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刘啸东也表示,布罗克斯顿公司的创新产品在全球都有着广阔市场。因此,赛领也将协助该公司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机会。而三胞集团将帮助布罗克斯顿公司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并将其引入英国市场。

  收购投入产出比待观察/

  近来,三胞集团收购动作频频。今年4月,三胞集团旗下南京新百(600682,SH)以2亿英镑收购了英国百年老店福来莎百货89%股权。在此之前,三胞集团先后实施了对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公司Natali、在美国上市的麦考林公司等一系列收购。

  丁浩洲表示,江苏市场呈现三胞集团、金鹰集团以及苏宁三足鼎立的局面。事实上,不仅是三胞集团,金鹰在上个月亦进行了一桩大买卖——收购美国品牌经销商Skinmint60%股权。金鹰表示,收购将有助于集团大规模地将知名的西方时尚品牌引入中国。

  刘晖认为,由于缺乏新兴市场,美国很多零售企业已经没落,但并不缺供应链,中国企业则正好相反。“各大百货公司现在做了一个弯道超车,最开始大家都觉得中国百货相比欧美有很大差距,现在想了个办法,就是通过资本运作解决不会做的那部分:自营和买手。”收购那些具有完整供应链的欧美老牌零售公司,把整个供应链体系做了一次国际化。

  亦有分析人士认为,包括三胞集团以及金鹰在内,其收购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取品牌资源。

  在百货集体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均在尝试转型自营。在他们看来,通过收购国外的百货公司或者品牌可以将其核心资源引入国内市场,从而实现突围。不过,丁浩洲认为,百货店实则可以获取到的资源十分有限,这样的跨国收购动辄耗资数十亿元,且投入产出并不一定成正比。

  一位接近三胞集团的人士表示,其了解到,三胞集团在收购福来莎后,也注意到福来莎内部部分品牌拿到中国来对于其业绩的提振作用并不大,因为很多都是较为小众的设计师品牌。即便通过收购获取了买手资源,但是否和国内匹配,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来讲,中国的百货业要改自营,还是需要依靠平行贸易,即从授权代理商手里拿货来经营,而不是直接获取品牌。“获取品牌成本非常高,此外,即便花费资金,后续的培育也是一场马拉松。”丁浩洲表示。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