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石墨烯或成下一个“稀土” 逾2亿大单狙击6股

2014年06月18日 08:45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作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之一,老题材石墨烯在不断焕发“新生命”的同时,其稀缺性也越来越备受重视。昨日,一则中国石墨资源或成下个稀土,20年内将耗尽的消息就使得资本市场石墨烯概念股集体异动。

  截至昨日收盘,石墨烯概念板块整体涨幅接近3%,板块内上市交易的成份股全部跑赢大盘,且有11只个股实现上涨,方大炭素与烯碳新材成为板块领头羊强势涨停,金路集团(4.73%)、华丽家族(3.17%)、*ST吉炭(2.23%)、力合股份(1.82%)、乐通股份(1.50%)、新华锦(1.33%)等个股涨幅也均超1%,此外实现上涨的个股还包括,锦富新材(0.95%)、中超电缆(0.24%)、悦达投资(0.11%)。

  资金流向方面,昨日,有6只个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24659.78万元,其中,烯碳新材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最为明显,昨日吸金19537.63万元,而方大炭素昨日大单资金净流入金额也超4000万元达到4580.7万元,乐通股份、*ST吉炭、新华锦和中超电缆也受到资金青睐,昨日大单资金净流入分别达到384.96万元、70.75万元、44.79万元和40.95万元。

  目前,市场对石墨烯的兴趣依旧浓厚。欧盟在未来10年将投入10亿欧元进行石墨烯和其他2D材料的研发。此外,韩国和英国政府过去两年在该领域也分别至少投入了4000万美元和2400万美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为710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77%,居世界首位。然而,同样占全球储量的70%以上,同样是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石墨却并不如稀土那样受到重视。我国石墨产业的发展并不理想,长期处于产业链条中的原料供应者。

  业内人士更指出,石墨资源滥采乱掘、采富弃贫、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现象比较普遍,按照目前的开采方式和速度,最多20年,国内已探明的石墨资源将消耗殆尽,届时中国将从国外高价进口石墨,由石墨大国变成石墨贫国。

  为此,有专家建议,要确保石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国家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鼓励科技研发,统筹规划石墨产业发展。尽管我国石墨烯产业化条件并不是十分成熟,但相关概念股持续获得资金的追捧,进而导致股价强势。分析人士表示,资金强烈追求新兴成长性行业内的股票,中期来看,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预计新兴成长性行业股票的溢价难以大幅回落,在技术突破、应用范围拓展等契机出现后,石墨烯概念股仍有可能成为资金追逐的标的股之一,重演稀土概念股曾经的辉煌。(证券日报)

 

  石墨烯专题深度报告:改变未来的关键材料

  来  源:   国海证券   撰写时间:  2014-04-22 

  超级材料石墨烯:单碳原子厚度赋予其无以伦比的独特性能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材料,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它发现于2004年,并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的单原子纳米结构赋予它许多无以伦比的独特性能,它是迄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却最高、结构最致密的材料,并拥有电学、光学、化学等卓越性能,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石墨烯研发热潮。

  它或将成为高速晶体管、高灵敏传感器、激光器、触摸屏以及生物医药器材等多种器件的核心材料。

  石墨烯:改变未来生活的关键材料

  近乎完美的性能,广泛而廉价的原材料来源,石墨烯势必将带来未来人类智能生活的巨大革新。建议关注目前开发石墨烯方向较为清晰明朗的几大产业领域。

  电子材料领域:

  柔性屏幕、可穿戴设备、太阳能充电:作为透明导电材料,石墨烯兼具高导电性和高透明性、高韧性(拉伸20%仍不断裂),石墨烯能够用于制作柔性电极,以及生产应用于触摸面板、OLED面板、太阳能电池的透明导电膜。

  作为电极材料,石墨烯是绝佳的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是740~780mAh/g,约为传统石墨材料的2倍多,将在锂电池负极材料和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替代硅的芯片材料,由于石墨烯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单层石墨烯中的电子与空穴的载流子迁移率有望在室温下达到硅的100倍即20万cm2/Vs,这一数值远远超过以往被认为载流子迁移率最大的7.7万cm2/Vs的锑化铟)因此被期待可用来替代硅,成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散热材料领域:由于石墨烯的导热率(5300W/m.k)是常用散热材料铜的近14倍,石墨的3.5倍。石墨烯有希望取代石墨,解决智能手机、计算机的散热瓶颈,加速其整体性能的提高。

  环保监测领域:功能化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在污染物吸附、过滤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学领域:科学家发现石墨烯在细胞成像、干细胞工程、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业化进程日新月异,实力不容小觑。石墨烯从被发现到获得诺贝尔奖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由它开启的研究领域呈现了井喷的势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兴的研究方向被开辟出来。2013年1月,欧盟委员会将石墨烯列为“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十年内提供10亿欧元资助,将石墨烯研究提升至战略高度。IBM、苹果、三星等巨头都分别成立了石墨烯专题组,将其作为未来产品柔性化、智能化的核心研发材料。

  石墨烯A股投资标的详解:建议关注金路集团(000510.SZ)、力合股份(000532.SZ)。

  风险提示:石墨烯材料产业化进程不达预期风险,相关上市公司研究成果不达预期风险。

 

  【概念股解析】

  烯碳新材(000511):精耕介孔碳,储备石墨烯

  来  源:   国泰君安   撰写时间:  2014-03-10 

  结论:2013年以来,烯碳新材通过资产臵换,主业由地产开发转型为烯碳新材料,其中重油助燃剂和介孔活性碳肥属创新性产品,市场前景乐观,石墨烯也在研发中。我们测算2013-2015的EPS为0.06、0.18、0.32元,增速70%、200%、78%。新产业板块PE普遍在30倍以上,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5.40元,对应2014年PE为30倍,首次覆盖,增持评级。

  2013年产业大转型。2012年11月2亿现金收购丽港稀土40%股权;2013年4月,用上海银基60%股权置换三岩矿业40%股权;2013年8月用上海银基臵业40%股权臵换奥宇石墨51%股权;2013年在连云港设立碳产业园、烯碳研究院、烯碳产业投资公司;2014年1月,更名为烯碳新材。

  两拳头产品2014年开始发力。烯碳新材率先实现介孔活性碳规模化生产,并衍生出重油助燃剂、活性碳肥两产品。重油添加0.1~0.2%助燃剂,燃烧热值可提高10~15%,更重要的,可减少60%以上CO、HC氧化物、NOx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碳肥的农田实验表明,添加0.1%的碳肥,可少施化肥30~50%,且作物增产10%左右。两产品市场销售形式乐观,有望实现50%以上的复合增速,将成为烯碳新材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的主力。

  烯碳新材在石墨烯等产品的研发方面也处于国内前列。烯碳新材下属的烯碳新材料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超高纯石墨、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等,技术合作院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常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目前烯碳新材在连云港市新浦区经济开发区设立国家级碳新材料产业基地,占地共计20万平米,目前第一期5万平米已建成完工。

  风险提示:重油助燃剂、活性碳肥销量不达预期。

 

  【概念股解析】

  方大炭素(600516):公告获得石墨烯制备方法发明专利权

  来  源:   华泰证券      

  公司去年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申请号或专利号:201210082281.0,发文序号:2013031400400050,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石墨烯以极其优越的物理性能,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新兴材料之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最早制作出石墨烯,并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现已成为物理学和材料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应用范围广泛,潜力巨大,军事、电子等方面更将引起革命性的风暴,比如超轻防弹衣,超薄超轻型飞机材料等。根据其优异的导电性,使它在微电子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另外石墨烯有可能会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公司对石墨烯的战略性布局由来已久,将继续深入石墨烯实验研发与量产。公司此次成功申请了石墨烯制备专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公开说明书,获授权的专利技术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安全性高,绿色环保。

  传统炭素领域优势仍存,逐步投建的高端炭素产品是公司最大看点。公司炭素制品毛利率保持在25%左右,高于竞争对手中钢吉炭10%左右的水平,在传统炭素领域优势依然明显,但下游行业景气度传递性影响需关注。

  维持"买入"评级。本次石墨烯研发的突破,我们认为是消息性利好。但由于石墨烯产品在世界的产业化道路仅在起步初期,而公司的突破目前也主要是在实验室阶段,量产及规模产业应用需要进一步等待,因而该产品对盈利的贡献需要时间。按增发摊薄后股本,在乐观的假设条件下,预计13-15年EPS至0.40、0.53、0.77元/股,对应PE分别为24、17、12倍。提示市场公司的非公开增发的特种石墨及针状焦项目已重获证监会核准批复,需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议市场结合上述情况阶段性操作为主。

  风险提示:铁矿石价格、特种石墨需求及投产进度、业绩波动等。

 

  【概念股解析】

  江南红箭(000519):立足战略实施,收购等静压石墨资产

  来  源:   长江证券   撰写时间:  2014-03-10 

  事件描述

  今日江南红箭发布相关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与江苏宏基炭素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及股权转让意向书的议案》、《关于与江西申田碳素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的议案》、《关于与南阳飞龙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电力设施转让意向书的议案》,公司拟收购宏基炭素合计25%股权以及宏基炭素新增注册资本、江西申田碳素20%股权及飞龙电力两座110KV变电站及相关附属设施。

  事件评论

  立足战略实施,收购等静压石墨资产:本次收购标的中,宏基炭素主营业务为等静压石墨研发、生产和销售;江西申田碳素作为公司原控股子公司,目前在建年产6000吨特种石墨(等静压)生产线,整体来说,收购行为体现出公司拟在等静压石墨业务上积极作为。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最大光伏产品生产国,中国等静压石墨需求空间一直保持较大,而公司作为全球超硬材料领域龙头,积极布局等静压石墨业务是基于公司未来等静压石墨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对提高公司整体收益水平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募投布局全产业链,品种结构升级带来稳定增长:在完成中南钻石资产注入之后,公司由传统制造企业转变为新材料领域国际龙头,主营产品为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主要应用于建材加工、机械加工及钻探和开采行业。目前公司5个募投项目几乎均都面向高端产品,涵盖范围从特种石墨到复合片制品,有利于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整合并发展金刚石产业链。不仅符合中南钻石自身发展阶段和行业发展趋势,而且顺应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是中南钻石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的重要举措。

  鉴于目前收购行为具体细节尚未公布,暂不考虑对业绩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2014年EPS为0.52元、0.66元,维持“推荐”评级。

 

  【概念股解析】

  中国宝安取得一项涉及石墨烯透明薄膜发明专利

  中国宝安(000009)5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一种石墨烯透明薄膜的制备和转移方法”的发明专利证书。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透明薄膜的制备和转移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石墨烯透明薄膜转移后的杂质、裂纹和突起。

  公司表示,该专利的取得对公司生产经营及收益影响近期无法判断,但未来有利于保护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贝特瑞公司石墨烯项目处于应用研究阶段,尚无法预测相关产品投入商业应用的时间及对公司未来收益的影响程度,尚未批量对外销售,未对公司业绩产生实质性影响,其市场前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概念股解析】

  金路集团预计一季度亏损约3千万

  4月11日晚间,金路集团(000510)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4年一季度净利润约-28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为-5978.37万元。

  公司称,报告期内,公司主导产品PVC树脂市场低迷,销售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且与销售成本倒挂,导致公司亏损。

 

  【概念股解析】

  STCN解读:原大股东举牌回击 力合股份股权争夺再燃战火

  力合股份17日晚间公告,公司接到股东珠海水务集团通知:2月17日,珠海水务集团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力合股份股票32万股,目前已累计持有5171.45万股,达到力合股份总股本的15%。不过,这距离力合股份现大股东为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珠海金投”)的持股比例尚有一定差距。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1月25日,力合股份公布了珠海金投的第四次举牌公告。公告显示,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1月24日,珠海金投旗下的珠海金控、深圳铧创共计增持了力合股份1723.55万股,已达到公司总股本5%。据统计,第四次举牌完成后,珠海金投合计持有力合股份20%股份。

  事实上,早在2012年底,珠海金投旗下“三剑客”就开始通过集中竞价方式买入股票,2013年8月份因触及举牌线被曝光。此后,珠海金投加快增持节奏,闪电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两次举牌。三次举牌过后,珠海金投方面的持股比例达到15%,已经超越珠海水务集团14.91%的持股比例,成为力合股份新任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珠海金投举牌,力合股份去年9月13日,临时停牌宣布核实第一大股东身份。紧接着9月16日公司复牌宣布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珠海金投。但复牌仅一天后,9月17日,力合股份又突然宣布筹划重组股票停牌。

  停牌期间,力合股份的筹划事项为拟以现金方式购买力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后因双方对交易价格无法达成一致,本次重组无疾而终,前两大股东的股权争斗又变得异常微妙。

  资料显示,珠海金投由格力集团、华发集团和免税集团等珠海著名国有企业共同投资组建,首期股东出资35亿元,位于珠海横琴新区的金融产业服务基地,为珠海国资委控制。实际上,力合股份的原控股股东珠海水务也是珠海国资委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但双方在去年8月份就出具声明称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珠海金投连续四度举牌,显示其入主意愿相当坚决,后期存在对力合股份的整合预期。另一方面,原大股东也积极增持力合股份,未来控制权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珠海金投第二次举牌期间,力合股份第二大股东力合创投联合清华研究院亦进行了增持,如今珠海水务集团也不敢示弱加入战局,力合股份股权争夺陷入混战中。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