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1日重要财经解读汇总(更新中)

2014年07月01日 09:10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货币政策将保持略偏宽松状态 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  

  

  中国银行业协会昨日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认为,2014年实体经济融资平稳较快增长和银行存款增长受限的矛盾依然存在,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略偏宽松。报告预计,今年相关部门将加大定向调整和结构性支持力度,但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以稳定总量和优化结构为主要调控方向,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数据略有起色,但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货币政策微刺激或持续。目前看,经济、通胀和流动性等因素都为货币政策宽松创造了条件。

  

  业内人士指出,与二季度不同,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速反弹的基数较高,外需继续回升力度不大。因此,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经济增速仍有下行压力。尽管前期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带动猪肉价格反弹,但食品价格依旧低位徘徊。从中期看,猪周期明显淡化,通胀上行压力有限,给货币政策调整留出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预计流动性维持偏松状态,全年信贷规模或超过去年。货币政策选择工具多样,将在总量与结构中求平衡,在区间调控下更多定向调控。若三四季度经济数据不佳,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

 

  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 社会融资成本降低  

  昨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在不改变存贷比算法的同时,对存贷比分子、分母的范围进行了调整。其中,分子扣除6项,分母增加2项。新的存贷比计算口径将于今日正式实施。

  什么是存贷比?

  存贷比是指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目前银行贷款应遵守存贷比不超过75%的“红线”要求。但随着资产负债多元化,存贷比考核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希望调整存贷比的呼声渐高。存贷比作为主要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之一,在确保银行流动性,银行体系稳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央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辅助手段。

  将提升银行股盈利

  目前金融机构外币存贷比高达150%,据测算由本外币改为人民币后,整体存贷比将降低2.5个百分点。此外,通过减少分子、扩大分母,存贷比将进一步降低。这有利于缓解银行的存贷比压力,进而促进信贷投放,增加银行业利润,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暴露时间也进一步延后。这也是落实“微刺激”政策的具体举动,有利于整个社会降低融资成本,中国经济企稳反弹的概率进一步增加。

  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所能释放的表内信贷规模或低于预期。此次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符合经济新常态下结构优化的调控思路,进一步落实中央对三农和小微领域的金融支持,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国西部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蒲成毅表示,对存贷比考核口径的调整,可以解读为一次“松绑”,将刺激金融资本主动寻找产业资本,对银行业和实体经济都将形成利好。“以前,产业发展是自己找钱,金融机构坐等企业上门,此次调整将有利于银行更加积极、大胆地寻找产业资本,无论是对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是好事。”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虽然存贷比指标短时期内难以取消,但计算口径进行调整表明,信贷步入实质性宽松,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对股市回暖形成良好的资金面环境。

  理论最多释放8000亿元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分析,截至2014年5月末,商业银行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总额12531亿元,基本上均无提前偿付条款,扣除其中近5000亿元的小微专项金融债,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债券约为7500亿元。2014年,人民银行下发的支小再贷款额度为500亿元。我国商业银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转贷资金发放的贷款,近年来稳定在30亿美元左右。

  “据此估算,此次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理论上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最多可超过8000亿元。但考虑到各行贷款规模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实际释放资金将低于理论数值。”

 

  四主线掘金A股并购浪潮

  在市场下行以及估值低迷的背景下,今年A股并购重组极为活跃,一大批并购类主题公司股价连创新高。A股市场的并购在未来会成为一股重要的资产整合潮流和投资主题。在选股方面,投资者应围绕四个基本方向: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并购,依循“高”成长、资金“富”、前景“帅”的思路来挑选候选公司;二是通过海外并购提升整体研发实力的公司;三是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传统产业整合的国企改革机会;四是存在严重低估被产业资本举牌的上市公司。

  在当前市场下行,估值低迷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都显现出了投资价值,进而吸引金融资本乃至产业资本的进入。今年以来,A股市场陆续发生了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中百集团、金地集团遭举牌,融创收购绿城等事件。还有一批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迅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连创新高。

  从行业分布来看,并购主要围绕具备产业结构升级特征的机械、化工、医药、传媒、电子等行业,其中今年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作频繁,目前沪深两市超过18家药企处于停牌阶段,且其中大部分公司停牌与并购重组事项有关。此外,传媒、游戏行业也是今年并购的热门领域,仅A股文化传媒板块就有56个并购案例,目前仍然在停牌的公司仍有7家。

 

  经济走稳 大盘下跌空间有限

  近期,宏观经济的乐观判断在增多。部分公私募人士认为,多项数据显示,经济正在企稳,“钱荒”已无忧,未来货币政策放松的方向将由数量转向价格。在此背景下,上证综指或震荡上行。但投资者应当远离创业板,从国内资金分流效应和近期国外VIX指数复活的迹象看,创业板或再次面临回调。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国内方面,经济增长企稳迹象增多,本月的数据已经进一步证实经济在微刺激政策下开始回暖。6月中旬发电量增速也稍有改善,显示生产开始回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和主营活动利润的同比增长都超过9%。汇丰中国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初值50.8,重回荣枯线上方,为六个月来首次扩张。其中,国内和海外需求指标本月都在扩张领域。去库存加快,同时就业市场也显出企稳迹象。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经济要持续增长还不太可能。上海某知名私募基金认为,目前整个社会正在去杠杆和去产能,在转型阶段,很多改革措施很可能没有那么快推行,所以短期看经济增速不宜过度乐观。

  在资金方面,公私募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宽松。杨德龙表示年中难出现资金紧张情况。上周四,央行在距离半年时点还有三个交易日时,暂停例行公开市场操作,缓解了市场对月底钱荒的担忧。

 

  中期需防盈利下调风险

  我们认为,目前虽然政策面逐渐转暖,微刺激持续进行,但地产链回落下的基本面恶化趋势未变。7月份将步入业绩预告和公告期,需警惕盈利下调的风险。

  回顾历史,盈利预期值(朝阳永续一致预期)往往高于实际值。对比净利润同比年度一致预期值与季度实际累计同比值,创业板指历史上预期差为15-46个百分点,目前2014年一致预期值与一季度数据差43个百分点;中小板指历史上预期差为2-37个百分点,目前2014年一致预期值与一季度数据差33个百分点。创业板、中小板公司将于7月15日前公布中报业绩预告,需警惕短期业绩下调冲击。

  中期看,随着利率下行,政策推进降低市场风险溢价,市场有望拨云见日,我们看好转型方向的成长股及政策刺激的地产。但步入7月中报预告和公告期,盈利成为短期市场焦点,市场仍有波折。而在非系统性上升行情中,主题投资仍是优选。我们建议关注并购与定增。

  并购:转型阶段是并购高发期,国九条助推二级市场并购。历史上并购后公司业绩虽改善有限,但股价超额收益稳定。我们从转型特点、财务指标角度构建如下个股组合:爱尔眼科、恒康医疗、和佳股份、新华医疗、掌趣科技、华策影视、信雅达、华平股份、汉得信息、联建光电、富春通信、爱施德、三维通信、桑德环境、瀚蓝环境。

 

  厄尔尼诺概念退潮 农产品上涨预期降温

  厄尔尼诺似乎越来越临近,投资市场对于农产品价格飙升的预期却出现大幅降低。随着今天(7月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季度库存和种植报告,市场可能要重新审视一下农产品价格的发展趋势。

  历史上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都导致了农产品大牛市。过去5次厄尔尼诺期间,国际小麦价格平均约上涨10%,大豆和玉米价格分别平均上涨4%和1%左右,而2002年厄尔尼诺期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价格上涨了26%;2009年厄尔尼诺期间,玉米价格上涨9%。

  但是,回顾今年3月份以来,农产品市场开始频频炒作厄尔尼诺概念以来,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却始终没有起色,涨幅明显的品种至今没有见到。今天公布的美国农业部季度库存和种植报告有望给出答案。

  美国大豆创纪录的种植面积,创下4年新高的玉米库存,加上中国12年连续的小麦增产,在这些基本面信息压制下,对冲基金都明白厄尔尼诺炒作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也是4个月厄尔尼诺概念炒作旺盛,但是真正农产品价格始终没有上涨的根本原因。

  厄尔尼诺概念炒作最突出的一个,算是印度Godrej国际公司总经理Dorab Mistry。这位老兄,算是油脂油料行业的预测高手,也是常年国内外油脂油料大会的演讲嘉宾。Mistry在今年3月5日曾预测棕榈油价格可能涨至3500林吉特,原因就是今年有厄尔尼诺现象。

 

  6月新增20亿基金RQFII额度逼近1500亿

  6月份基金系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新增20亿元额度,至此,基金公司RQFII整体额度逼近1500亿大关。对比全部RQFII2503亿的额度,基金占比58.71%,比例有所下滑。

  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新一批101亿元RQFII投资额度由11家公司分食,基金有两家公司获得新增额度。其中,招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获得了10亿元RQFII额度,国投瑞银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获得10亿元额度后,6月再获得10亿。

  至此,外管局纳入基金系的16家RQFII机构合计拥有1449.5亿元额度,算上被纳入“其他系”但属于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的招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和华宝兴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基金公司整体额度达到1469.5亿元,逼近1500亿元大关,占全部RQFII额度的58.71%。与去年底占比七成相比,有所下滑。

  从基金公司获得RQFII额度的历史来看,从2011年12月30日第一批获批,到2013年11月整体规模超1000亿,用时近3年。而从1000亿到1500亿,不过7个月的时间,显示出金融机构对这一业务的布局力度。从单月获批额度来看,2012年12月、2013年5月获得额度最多,均超过100亿,今年单月平均获得额度也超过60亿元。

 

  中国石化“混改”重点为非油品业务

  中国石化(600028)今日披露了公司关于销售业务重组的进展,目前销售公司已完成本次引资的相关审计、评估工作。引资将不会采取公开发行证券的方式进行,中国石化董事会已授权董事长在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确定相关事宜。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引入的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厘定,30%的比例是董事会此前批准的比例;如果资本引进较为踊跃,在董事会的批准下,比例可以提高。”他还向记者表示,非油品业务是公司此次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2013年和2014年1至4月,中国石化销售公司非油品业务分别实现交易额132.87亿元、47.57亿元。

  据介绍,本次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资中,将实现“三个优先”原则,分别是“产业互补投资者优先、国内投资者优先、惠及大众的投资者优先”。引资将采用多轮评选、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选择和确定投资者,第二阶段是谈判交割。中国石化和销售公司将共同成立由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内外部专家组成的独立评价委员会对选定的意向投资者进行评议

  2月19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宣布在对油品销售业务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这一变化引发市场热议。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商。2013年,销售公司成品油总经销量为1.8亿吨,其中境内成品油经销量1.65亿吨,市场份额超过60%。

 

  站在牛市起点看创业板

  华为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

  展博投资总经理陈锋非常喜欢这句话,并用这句话来形容当前的A股。他认为,当前的A股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无论是市盈率、市销率、股票在居民财富中的配置比重、新增开户人数、成交量、A股总市值和广义货币供应(M2)的比值、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都显示A股处于一个历史的底部区域。A股将会迎来一波以消费、服务、健康医疗以及互联网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推动的新牛市。这一轮牛市将会是自1996-1997年和2006-2007年以来的第三轮大牛市,而这一轮大牛市的代表指数将会是创业板指数。

  过去的二十年A股有两次真正的大牛市。第一次牛市起于1996年1月29日,止于1997年5月12日,其间上证综指从512点涨到1512点。上涨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家电为代表的轻工产业的兴起,股市第一次开始追逐优质股。这波牛市的龙头股是深发展、四川长虹、深科技等。

  第二次大牛市起于2005年6月6日,止于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起于998点,止于6124点。上涨背后的逻辑是房地产十年牛市和中国加入WTO,以及与此对应的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这一次的龙头股是万科、中国船舶、三一重工等。

 

  围猎中小市值概念股

  我们预计市场对经济的看法,仍将在略有回暖的经济数据和地产的回落之间纠结,对市场“整体平淡、局部机会”的判断不做改变。而这局部机会,大概率还是围绕小市值、高估值的概念股开展,比如油气改革、智能机器人、TMT等。

  2月底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流动性预期摇摆、风险偏好情绪下降的情况下,主板和创业板出现了泥沙俱下的局面,最高跌幅分别达到6%及20%;而自5月底之后,在微刺激加码导致经济回暖预期、流动性状况无虞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略有好转,并出现了一波概念炒作热潮。

  我们统计数据显示,5月底以来涨幅居前的100家上市公司中,有95家的流通市值低于100亿元,其中低于50亿元的占到了83家。在这100家公司中,估值在50倍以上的占到54%,估值在20-50倍之间的有29%,而20倍以下的仅有3家。而且,这些飙涨股票的背后大多有热门概念在支撑。100家公司中,高送转概念占到31席,重组概念13席,去IOE概念8席,机器人、在线教育、金改各4席,石墨烯3席,而真正享受业绩成长的仅有11席。

  这也是最近几次“稳增长”时市场表现的规律——小市值公司体现出最大的弹性,而主板公司则体现出搭台的功能。自2010年创业板指编制之后,历次经济下行风险与稳增长政策博弈的格局中,创业板指的表现往往都超越主板和中小板。

 

  航天系升空 军工资产证券化继续淘金之旅

  6月30日,两市小幅走高,盘面热点快速扩散,近50只个股涨停。其中军工航天概念表现异常抢眼,以3.93%的平均涨幅领涨两市,其中11只个股以涨停报收,占全天涨停个股的近1/4。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以“航天”打头的股票就占据了涨停板4席。

  首先,消息面上,首届中国军工产融年会传递的信息表明,有关科研院所改制的试点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未来方案获批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工作有望破冰。市场对这类极具想象力的题材充满着期待,概念炒作一触即发。其中,“航天”系拥有十大大型研究院,改制的预期强烈,因此,市场首先从“航天”类股票开始发力。

  其次,军工重组赚钱效应持续蔓延。 2013年6月,航空动力将中航工业拥有的八家航空发动机企业注入上市公司,公司股价节节攀升,至今已近翻倍;2013年9月,中国重工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将超大型水面舰船(即航母)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后,股价连拉4个涨停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5月19日,成飞集成复牌公告将战斗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股价连拉6个涨停板,而后一路高歌,至今已经翻了两番。在这种赚钱效应的带动下,市场难以抵挡军工资产重组的巨大诱惑。

  第三,低空开放政策箭在弦上。2013年11月,《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的出台,刺激了中信海直、海特高新等一批通用航空概念股的飞涨。时隔半年后,市场期盼的重量级政策文件《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修订版)》或将很快颁布,通用航空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银行业协会报告:今年货币政策全面放松概率不大

  中国银行业协会昨日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认为,2014年实体经济融资平稳较快增长和银行存款增长受限的矛盾依然存在,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略偏宽松。报告预计,今年相关部门将加大定向调整和结构性支持力度,但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以稳定总量和优化结构为主要调控方向,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同时进一步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

  报告预计,受美国缩减QE的影响,外汇占款会有较大波动,但总体会保持一定增长;财政存款运行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大幅下放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流动性比例和超额备付金率继续小幅下降,存贷比继续小幅上升。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央行用于调节流动性的长短工具品种丰富,“弹药”较为充足,有足够的政策调节空间来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的推出和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使用频率增加,进一步增强了流动性调节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而银行主动调整,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是缓解流动性趋紧的有力“武器”。报告预计,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不大可能出现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

 

  二线蓝筹或迎“七翻身”契机

  6月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股市活跃度,都给7月行情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不过,受制于结构性估值压力以及地产行业调整、存量资金博弈的大环境,股市系统性上涨的动能仍然有限。相对于大盘蓝筹股和小盘成长股,二线蓝筹当前所受压力最小,有望在7月市场结构性风格转换中迎来走强契机。

  如果从主板指数的表现看,6月行情乏善可陈。截至6月30日收盘,沪综指6月累计上涨0.45%,深成指累计下跌0.29%,窄幅波动意味着整体市场运行仍然深陷“一”字迷局中。不过,在市场平淡的背后,积极信号却开始增多,这些积极信号也是总结6月股市的时候最值得关注的。

  首先,宏观经济现企稳迹象。尽管房地产行业的调整脚步已经展开,但从6月发布的一系列宏观数据看,国内经济企稳的迹象却逐步明显。一方面,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等5月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6月汇丰PMI预览值重归扩张区间,且细分数据显示生产需求两端同时转旺。分析人士指出,伴随海外经济体的持续复苏,以及一系列定向微刺激政策累积效应的显现,三季度国内经济触底企稳的概率正在逐步增加。

  其次,“钱荒”未重现,流动性保持宽松状态。6月份既是年中资金面大考的时点,也是新股重启申购的窗口,“钱荒”重来的压力始终存在。不过,从资金利率看,6月主要资金利率保持稳定。比如1周SHIBOR在6月均保持在4%以下运行,而3个月SHIBOR更是在6月延续了震荡下行的脚步。去年“钱荒”未再出现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当前市场资金格局相对偏松,资金面抗扰动能力已经大为增强;其二,货币政策保持积极状态,实际上“钱荒”未现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央行近几周在公开市场的持续净投放。

 

  主题潮带热人气 “净流出”困局待破

  最近几个月以来,指数围绕2000-2050点持续折返跑,期间无论是反弹与否,两市资金都呈现出惯性净流出的状态。如今,沪指再度反弹至2050点附近,而“边震边跑”的思路,却令市场依然深陷“净流出”的困境。据wind资讯统计,昨日沪深两市遭遇26.95亿元资金净流出。分析人士表示,稳增长加码以及货币宽松的预期使得市场整体运行环境转暖,但鉴于目前市场尚看不到大级别反弹行情,活跃资金只能来回折腾制造短线赚钱效应。目前来看,这种几成惯性的短炒思维,已然成为当下制约市场打破盘局的关键因素,而市场要想打破这种惯性思维,则需要主流板块现身,进而带动市场继续攻关。

  本周一,在新股申购暂时进入空窗期的背景下,大批申购资金转而在二级市场寻求赚钱效应,于是两市继续震荡盘升,沪指更是再度考验2050点一带的压制。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11.92点,涨幅为0.59%,报收2048.33点;深成指全日也上涨30.65点,涨幅为0.42%,报收7343.27点。与此同时,创业板指数昨日也上涨15.90点,涨幅为1.14%,报收1404.71点。从市场成交来看,昨日沪市成交金额为800.1亿元,成交量较上周小幅放大,这表明活跃资金进场博弈的积极性有所回升。

 

  积极信号出现 三季度市场反弹可期

  虽然沪深两市大盘维持震荡格局,不过以小盘成长股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连续上攻,A股的“六绝”魔咒被打破。目前来看,上半年制约A股的最大核心因素是转型期的阵痛预期,随着“微刺激”等政策组合拳的推出,A股进入熊市末期的趋势已经确立,经济加速失衡、存量矛盾集中爆发的阶段也已经过去。三季度A股将“轻装上阵”,预计“指数搭台、个股唱戏”将成为市场的主基调。

  上半年看空A股的主要逻辑是经济层面的悲观预期和传统产业转型阵痛,不过进入三季度,A股的积极信号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望成为驱动市场的超预期因素。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汇丰PMI连续3个月回升,经济在外围市场复苏和稳增长的共振作用下继续呈现企稳态势,原材料主动补库存与产成品被动去库存现象并存,这是需求回升初期的一个信号。若三季度需求进一步回升,则全面补库存的逻辑将被进一步强化。其次,政策面上,微刺激由点及面,各地稳增长政策也随之出台,若三季度PPI能够延续回升趋势,由负转正,则制造业企稳的预期也会得以强化。甚至进一步细化到市场最为担忧的地产景气度的下滑,而高层分类调控的表态或将成为三季度基本面超预期的催化剂。截至目前,全国至少已有近20个城市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了微调或者松绑,如呼和浩特率先明文取消住宅限购;国开行批准设立住宅金融事业部支持棚户区改造、房地产债或批准定向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都是政策微调的信号。若三季度地产景气依然未能企稳,则不排除相关定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冲市场对于地产下滑,乃至对于经济的负面担忧。最后,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就是大宗商品价格企稳。上周大宗商品中钢铁、化工涨幅不小,春节后铜和锌等金属价格保持上升趋势。由于大宗商品的超预期回稳往往是下半年投资增速企稳和需求回升的一个先发信号。总体来看,上半年制约A股的基本面掣肘因素正在淡去,即使中期经济很难快速回升,但至少进一步下滑的空间基本不存在,而基本面预期的触底回升将会是三季度A股的最大驱动力。

 

  新股还有几涨停?

  首批上市的三只新股昨日毫无悬念再封涨停,历经数日连续涨停。截至周一,三家公司收盘价已经较发行价累计上涨逾七成。打开涨停似乎一触即发。

  然而,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供需关系下,新股仍是稀缺资源,加之新规致新股筹码极度分散,首批新股上市将走出超涨行情。其中,龙大肉食有望率先打开涨停板,而飞天诚信股价翻倍是大概率事件。

  周一,联明股份在登陆上交所后开盘即“秒停”,全天仅成交171万元。而首批上市的三只新股龙大肉食、雪浪环境及飞天诚信继续演绎着新股不败神话,股价再现一字涨停。至此,三家公司的股价已较发行价累计上涨74.24%。未来,三公司还会有几个涨停?

  “我们就分到几千股,筹码还不如散户的多。所以,没有必要去研究新股的合理估值,什么时候打开一字涨停就什么时候跑。”某成功获配的券商资管投资经理说。而这样的观点也得到多家中签机构的认可。

  抱朴投资合伙人黄锐光表示,由于新股定价受限、中签率低,加之监管层定调发行节奏,新股仍是市场的稀缺资源,因此机构散户目前的惜售心理严重,由此将推动首批新股走出超涨行情,即涨幅超过个股的合理估值区间。

 

  兴业证券:反弹步入亢奋期 提前准备适时收获

  市场情绪的改善有利于反弹的短期延续,但是同时也是需要关注的警讯。毕竟在没有趋势性的弱平衡市的大环境中,利多出尽就是利空。

  首先,反弹后期的“乱炒”阶段看似热闹,但机构投资者难赚钱。IPO新股挂牌如期被“暴炒”,赚钱效应刺激“炒新”热钱,甚至带动其他“乱炒”标的。但是“乱炒”导致短期资金分流,对指数权重股、白马成长股反而不利。扭曲的定价机制使得新股发行价低于市场定价,经测算网上投资者年化打新收益率为13.04%。上周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净转入1801亿元,创2012年4月有统计以来单周净流入新高。

  其次,卖方中期策略会密集召开效应。这些会议至少提供了充分沟通的机会,有助于强化短期行情趋势,有助于相关主题的短期活跃。但历史经验是,物极必反,众人在策略会上最追捧的东西往往并不赚钱。

  第三,市场对于宏观预期继续改善,这有利于短期反弹。但是投资者预期的波动比经济实际的波动大,一旦不达预期会反向波动。近期某些以前悲观的经济学家转向乐观,部分机构投资者对于政策持续放松、经济改善预期更强了。我们认为,未来数年都是“退二进三”式转型,以转型为方向,为经济再平衡付代价,政策“托而不举”来防范系统性危机,这样的好处是减轻转型阵痛感,坏处是“死不了、活不好”的时间较长。

 

  中信证券:基本面难超预期 寻求确定性防御

  微观经济主体预期在政策影响下持续改善,市场对经济失速预期已逐步消除,且对2014年GDP的增长预期从7.31%上调至7.37%。但是实际公布的2014年6月份和第二季度国内实体经济数据弱于预期的可能性较大。一方面,前期的市场预期调整忽略了房地产拐点风险释放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宏观数据的企稳与频度较高的中观数据尚有冲突。预计2014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为7.3%,低于市场预期的7.4%,而固定资产投资累积同比在6月份也会继续下行。在前期微刺激政策陆续落实背景下,7月份国内宏观经济将进入观察期,而房地产政策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预计政策将主要关注金融层面的风险防范,各地方的房地产调控仍将处于不触碰底线的“默认模式”中,难有超预期措施。

  首先,宏观流动性7月份总体维持中性偏松格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热钱进出可能维持弱平衡格局——既不会大幅流出,也难以大幅流入。央行未来将继续使用包括再贷款、PSL、定向降准等定向放松的政策工具。其次,未来应更关注长端利率的变化状况,其中蕴含的风险溢价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尤其是房地产拐点风险的释放程度。基于我们对宏观经济数据与A股盈利增速负预期差的判断,风险溢价在7月份可能有所抬升。最后,如果新股发行制度不进行调整,则仍需警惕脉冲式的资金面收紧对市场的整体影响。

  市场对2014年A股盈利判断较乐观,随着7月份半年报发布,盈利增速还有下调空间。业绩预警显示,2014年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边际变化好于一季度,而统计显示1680家A股上市公司2014年净利润增速为17.1%,高于2013年的14.9%。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