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世杯大战结束,资金继续流入香港,除金管局于上周五晚再注资82亿元外,据本报统计,环球上市的中资股ETF更大规模录得资金净流入,近5天吸资55亿元,为中资股注入动力。
本地方面,吸资最劲为RQFII(RMB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即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类ETF(ExchangeTradedFund,即交易所买卖基金)。据彭博社资料显示,连续5天增发基金单位的南方A50中国(02822)(实物ETF),接收48亿元,博时FA50(02832)亦接收3.8亿元。
金管局单月累接371亿
管理南方A50ETF的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发言人指,主要是反映海外投资者看好A股后市,由于A股、尤其是银行股估值偏低,再下跌空间相当小,市场有信心可录得可观反弹。
海外方面,近月获得800亿元人民币RQFII额度的德国,在当地挂牌的中资股ETF亦吸资近2亿港元,台湾亦吸资逾2,000万元。
金管局继续注资,港滙上周五美股交易时段收市前升穿7.75强方兑换保证,高见7.7499港元,金管局再承接10.6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入82.15亿港元,银行体系结余于明天增至2,009.83亿港元。自7月以来已11度接钱,累计注入371.16亿元。
渣打东北亚区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主管梁振辉分析,「资金涌入香港是第一步,但港股成交未有配合;第二步则要看资金会否流入股市。」
渣打:港股气氛仍偏好
股票基金已见获资金流入,他指出,「有新资金流入新兴市场,主要由现金及债券基金转入股市,预期债转股趋势持续,而不是资金由成熟市场转入新兴市场,因为欧美股市回吐,反而是反映复甦缓慢,拖累股市气氛转差。」有见及此,本周股市部分继续聚焦外围因素,尤其是美国企业业绩公布前,较难有方向,市场亦有机会借葡萄牙银行业危机而借势炒落,但港股23000关支持力强,整体气氛仍偏好。
内地周三公布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综合36家证券商预期,增长维持7.4%。霸菱资产管理亚太区股票投资董事方伟昌预期GDP达7.5%,「预期GDP问题不大,若无7.5%,要看市场反应,希望下半年可延续定向宽松等措施。」
「GDP就算差,市场都反映了。」梁振辉预期全年7.4%,明年料放缓至7%,中长线影响气氛,「短期大市未必是经济带动,而是盈利带动。」
瑞信私人银行大中华证券研究主管周雯玲指,「数据表现不差,正好解释大市高企不下的原因。」她同时紧盯企业盈利预测走势,「上个月仍在下调,现时则不差,但未到业绩期,券商仍未大举调整预测,同时亦未见有乐观的预测出现。」
上周五,本港蓝筹于美国挂牌的预托证(ADR)走势反覆,倘恒指今开市反映外围走势,料低开约4点。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