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A股融资余额4576亿创新高 融资客集中追捧蓝筹股

2014年08月12日 07:51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门槛下调资金上攻 A股融资余额4576亿创新高

  股市连续涨,两融红似火。自沪指7月22日持续上涨以来,融资融券也异常火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8月8日(上周五),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超过4500亿元。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两市融资余额从3500亿元跃上4000亿元整数关口约耗时22周,而从4000亿元升至4500亿元则只用了8周时间。

  8日包钢居融资买入之首

  昨日(8月11日),根据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8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4576.11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两市融资余额从3500亿元升至4000亿元,约耗时22周(1月24日当周~6月20日当周),而从4000亿元升至4500亿元仅用了8周时间(6月20日当周~8月8日当周),在上述8周内,沪指累计上涨5.98%。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周 (8月4日~8日),融资净流入额达183.5亿元,日均净流入36.7亿元。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估算,今年以来,沪深两市融资日均净流入约为7.32亿元,由此可见,上周融资净流入为年初至今平均水平的5.01倍。

  在资金蜂拥而入的背景下,不少融资标的走出了“明星范儿”。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8月8日当天,融资买入前3名分别是包钢股份(600010)(600010,收盘价4.89元)、中信证券(600030)(600030,收盘价13.36元)和中国平安(601318,收盘价43.55元)。

  那么,沪指7月以来的上涨是否与融资买入有关呢?据记者统计,7月18日当周,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周增幅为1.18%,当周沪指由前一周的下跌0.60%变为上涨0.59%;7月25日当周,融资余额周增幅提升至1.42%,当周沪指大涨3.28%;8月1日融资余额周增幅再升至2.22%,当周沪指仍大涨2.76%。

  两融活跃利好券商

  分析人士认为,两融行情的繁荣与门槛下调密不可分。

  公开信息显示,券商融资融券开户标准一度高达50万元,今年上半年,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咨询长江证券(000783)(000783,收盘价6.06元)等券商营业部后了解到,两融开户门槛已降至10万元。据大智慧(601519)近日发布的消息称,已有大型券商率先下调两融门槛至5万元。

  推出如此“亲民价”,券商两融业务开展起来自然更得心应手。据华泰证券(601688)(601688,收盘价8.71元)半年报显示,该券商报告期内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持续上升,融资融券业务收入由2013年同期的7.42亿元升至11.7亿元,增长4.28亿元,增幅达57.63%,其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同期的20.41%提高至27.08%,增加6.67个百分点。

  无独有偶,在光大证券(601788)(601788,收盘价9.18元)半年报中,同样可看到该券商2014年上半年两融余额406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5%;西部证券(002673)(002673,收盘价11.94元)半年报称,上半年该券商两融业务余额在报告期末突破14亿元大关,逐渐成为改善公司盈利结构的重要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5周融资单周净流入超过100亿元,除上周外,还有2月10日~14日、2月17日~21日、6月16日~20日和7月7日~11日。从盘面看,在经历2月连续两周融资涌入后,沪指从2月20日到3月中旬仍处于回调状态;而6月、7月融资净流入额超100亿元的两周,沪指出现了一波拉升。

  如今,沪指在2200点位置横盘震荡,在融资巨额流入后,沪指是冲高见顶还是继续上攻,本周或见分晓。

  同步播报

  交割周首日期指涨1% 空头下月合约猛增仓

  每日经济新闻实习记者 梁潇

  IF1408合约将于8月15日 (本周五)交割,因此,市场自昨日(8月11日)起又进入交割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昨日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408涨1.01%,IF1409也上涨1.02%。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个月股指期货交割日前,期指总持仓量呈递减趋势,一个月内从18.9万手减少至16.4万手。而此次交割周前一个月,期指总持仓曾由15万手增加至前所未有的19.43万手,截至到昨日,总持仓量仍有18.4万手。

  昨日期指主力合约尾盘略有跳水,五矿期货分析师许彬彬表示,尾盘动作不代表第二天走势,昨日尾盘多单获利离场的可能性较大。本周时值IF1408合约交割周,多头可能担心震荡,先选择获利了结再另寻时机。

  既然多头选择主动获利了结,那么空头又在干什么呢?

  从中金所盘后数据看,昨日多空持仓前20名的动向是:在IF1408合约上,减持多单5268手,减持空单3047手;在IF1409合约上,增多单4563手,增空单5564手。而8月8日,多头在IF1409合约上增多单135手,减空单1016手。

  许彬彬指出,因持仓性质不同,所以多空双方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从多方角度考虑,交割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因此相对空头往往更谨慎,上一个交割周多头也是在交割之后才回补的。短期而言,行情或仍偏于震荡,此前的上涨虽系蓝筹估值修复行情,但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向好预期所产生,因此中长期看,假设后期流动性调控趋紧,宏观数据生变,难保A股不发生较大幅度回调。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蓝筹股估值修复所需周期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幅度的趋势变动。因此,后市继续在震荡中上涨的可能性仍比较大,但幅度恐不及之前。(每日经济新闻)

 

  两融现年内最强增长 融资客集中追捧蓝筹股

  伴随着7月下旬行情启动,投资者融资热情高涨,融资融券余额正在经历今年以来的最强增长,短短1个月两融余额增长500亿元。目前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457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两融榜单上,银行、证券、保险等蓝筹股成融资主力。

  融资融券余额现年内最强增长

  伴随着7月下旬行情启动,投资者融资热情高涨,融资融券余额正在经历今年以来的最强增长,截至8月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4576亿元。

  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A股融资融券余额首次达到4000亿元规模之后,由于市场人气低迷,融资融券余额始终在4000亿元左右徘徊震荡长达近3个月时间。而自7月初以来,A股融资余额由4000亿元左右快速增长至目前的4576亿元,再创新高,其中98.9%为融资余额。

  若以周为单位统计两市日均融资买入额,则进入7月以来两市日均融资买入额由150亿元左右跳空增长至220亿元左右,并维持在这一水平上方。

  今年以来,由于融资融券标的放开、信用账户门槛开始下降等外部制度红利消化殆尽,再加上市场气氛不佳,融资融券余额增速放缓。两融余额上一个500亿元增长发生在1月初至4月底,耗时达4个月时间,此后便陷入滞涨震荡。而本轮两融余额500亿元增长则仅仅用时1个月。

  可以看出,本次蓝筹股的集体暴动点燃的大盘行情,让融资融券余额增长开足马力,成就今年以来的最强增长。

  分析认为,融资融券余额创新高,并出现年内最强增长,表明杠杆交易逐渐为投资者所接受;此外,目前A股市场估值较低,融资融券更有赚钱效应,同时也说明投资者看好未来市场行情。

  蓝筹股成融资主力

  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22日这波行情启动以来,两市融资余额最多的前3个行业分别是银行、证券、保险,融资净买入前五名则分别是证券、银行、有色金属。

  深沪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1个月,期间融资买入金额前10名分别是中信证券(600030)(80.86亿元)、万向钱潮(000559)(71.02亿元)、成飞集成(002190)(69.69亿元)、北方导航(600435)(65.81亿元)、中国平安(58.46亿元)、浦发银行(600000)(56.77亿元)、长江证券(000783)(55.48亿元)、烯碳新材(000511)(53.81亿元)、兴业银行(601166)(48.88亿元)、包钢稀土(600111)(48.19亿元)。可以看出,融资客追捧的股票主要集中蓝筹股。

  而从融资余额来看,截至目前,融资余额排名前10位的股票依次是:中国平安(601318)、浦发银行(600000)、兴业银行(601166)、中信证券(600030)、招商银行(600036)、民生银行(600016)、广汇能源(600256)、海通证券(600837)、苏宁云商(002024)、包钢稀土(600111)。值得注意的是,排在融资余额前十名的个股有4只是银行股、2只券商股。

  在融资客追捧的个股中,券商股的市场表现十分不错,而这波行情中,长江证券又是券商板块领头羊,7月22日大盘启动以来,长江证券涨幅高达35%。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受到融资客青睐的板块中,大多都是长期低估的传统行业个股或蓝筹股。西南证券(600369)分析师匡荣彪认为,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节奏逐步加快,基金二季度投资组合也披露完毕,市场资金将跟随主流机构价值投资理念流向低估值蓝筹股。

  大额融资抢入五股

  中信证券(600030)

  融资余额:54.33亿元

  最近1个月融资买入额:80.86亿元

  纵观7月份以来的融资融券情况,中信证券在两融市场中颇为吸引眼球。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中信证券最近1个月融资买入额达80.86亿元,融资偿还额72.13亿元,融资余额54.33亿元,在融资标的股中占据头名。

  业绩方面,中信证券7月22日201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由于并表单位增加,业务规模扩大,持仓金融资产价格回升,以及公司将全资子公司股权转让中信启航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导致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35亿元,增加74.39%,营业利润?36.02亿元,增幅33.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6亿元,增幅93.18%。

  目前,19家A股上市券商尚无一家发布2014年半年报,但据中信建投研究称,根据上市券商公布的1~6月经营数据,19家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营收387.55亿元,同比增17.63%;实现净利157.63亿元,同比增长30%。分析人士认为,除业绩利好外,下半年券商板块还受到沪港通将实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引入等多重利好刺激,因此融资客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平安(601318)

  融资余额:92.46亿元

  最近1个月融资买入额:58.46亿元

  数据显示,最近1个月,中国平安的融资买入额名列前茅,达58.46亿元,位居两市第五位,融资偿还额52.15亿元,融资余额92.46亿元。最高时8月5日中国平安的融资买入额创下历史新高,融资买入5.87亿元,融资余额达92.46亿元。

  上周,中国平安连续在5个交易日内融资资金净流入过亿元,累计获新增融资资金流入10.4亿元,成为两市上周获融资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个股。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选择中国平安,看重的就是它在沪港通背景下的AH折价率。7月中旬,中国平安AH折价率超过15%。根据当时预期,中国平安A股将上涨,H股将下降,结果A和H股都出现上涨。所以,这只股票的AH折价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缩小,目前还在15%左右。如果沪港通开通前,中国平安AH折价率仍在10%以上,可以继续保留一些仓位。上述基金经理坦言,“根据我的预期,中国平安AH折价率将缩小到5%以内。在沪港通开通前,会根据中国平安的涨幅适时调整仓位。”

  浦发银行(600000)

  融资余额:70.47亿元

  最近1个月融资买入额:56.77亿元

  截至8月8日,浦发银行融资余额高达70.47亿元,最近1个月以来融资买入额也达到56.77亿元。资金持续流入也助公司股价稳步上扬,自7月22日行情启动以来,浦发银行累计涨幅达到8%。

  目前,A股市场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普遍在5倍以下,仅有3只达到或略高于5倍。而银行股的股息率却相当诱人。据统计,2013年股息率排名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中,银行股占据了8席。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股息率全部在7%以上,浦发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601818)也均超6%。14家银行股平均股息率达到5.73%,领跑其他行业。

  分析认为,港股市场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业绩稳定、股息率高的金融、蓝筹股。因此,沪港通推出后,A股市场由于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其投资风格也或有所改变,蓝筹股将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

  长江证券(000783)

  融资余额:20.85亿元

  最近1个月融资买入额:55.48亿元

  通过涨幅排名榜可看出,券商股中长江证券一马当先,7月22日以来的这波行情中,累计涨幅高达35%。分析人士认为,长江证券大涨,有两大因素不可忽视。

  一方面是受游资资金推动。《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在7月22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江证券的日均成交量在3200万股上下,但7月22日之后的交易日里,平均每天的成交量都在2亿股以上。龙虎榜显示,长江证券近日受到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国元证券(000728)上海虹桥路等知名游资营业部的青睐,且有对倒推高迹象。

  另一方面,在爆炒资金中,融资客的贡献不小。7月21日当天,长江证券融资买入额为3701.37万元,7月28日已达4.29亿元,8月份以日均融资买入额均在3亿元以上。而融券余额则相形见绌,7月21日为745.09万元;7月28日虽有增长,但仅增至1401.72万元;8月8日融资额为1897.13万元,不足与融资客抗衡。

  交通银行(601328)

  融资余额:17.59亿元

  最近1个月融资买入额:28.91亿元

  沪深股市终于迎来久违的井喷行情,7月28日,交通银行在国企改革题材的烘托下报收涨停,净流入资金4.44亿元,排名两市第一。

  7月28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公告明确“正在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此举成为当日交通银行A股涨停、H股大涨6.22%的直接诱因。高华证券在此前曾称,如果交通银行的改革意向经过仔细构建并获批准,那么有望在长期内给公司带来利好。

  当日的天量涨停表明了大资金的态度。此前,交通银行就从未登上过交易龙虎榜,但是,交通银行的融资融券交易却相当活跃。数据显示,最近1个月,交通银行持续获得融资资金净流入,最高时8月7日交通银行的融资买入额创下历史新高,融资买入1.78亿元,融资余额达17.59亿元。散户机构资金对比数据显示,最近5个和20个交易日里,大机构资金分别净买入该股6.56亿元和4.79亿元,其他类型资金却选择净卖出。(投资快报)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