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13日重要投资机会汇总(更新中)

2014年11月13日 09:02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广东国资改革按企业级次功能分类推进 三类股将受益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确立了按企业管理级次和功能定位分类推进的改革总体思路,并提出到2020年推动形成15家左右营业收入或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等具体改革目标。

  方案提出了区别省属国有企业管理级次和功能定位,分类推进改革的总体思路,对准公共性企业和竞争性企业、企业集团和二级及以下企业,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改革;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和国有资本布局安排,明确了各省属企业战略定位和产业方向,并坚持因企制宜,明确要求省属企业制定“一企一策”的改革实施方案。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在省属二、三级企业中择优选取50家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国家和省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率先在试点企业试行。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重点通过改制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国企发展基金、探索员工持股、落实“三项制度”改革、企业规划及管理诊断、项目培育等有效措施,力争在3-5年内打造一批具有优秀团队、清晰主业、资本价值、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省属优势企业。

  方案明确了到2020年的改革主要目标,包括推动形成15家左右营业收入或资产超千亿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省属国有资本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准公共性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实现混合持股,二级及以下竞争性企业基本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底,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9511.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335.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1%和18.38%。今年1~9月,广东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80.42亿元,利润总额170亿元,同比增长31.13%。

  目前广东省国资委共有24家省属企业,4家持股企业和2家代管企业,24户省属企业覆盖了电力、物流、贸易等多个行业,由于广东国资体量庞大与上海相当且广东国企盈利能力偏低,在广东国企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后,广东国资改革概念股有望接力上海国资改革成为A股市场投资新亮点。

  广发证券表示,可从以下三领域掘金广东国企改革潜在受益标的:

  1、目前广东省主要有广业公司、广晟公司、广新控股集团以及广弘公司等四大多业务省属国资控股集团,这四大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作为资产注入平台预期较强,直接受益。建议重点关注贵糖股份、广弘控股、风华高科。

  2、 未来国资监管改革将采用更加市场化的监管体系,强调股权开放,科技型企业更加注重“分红权、增量资产奖励、期股试点”的监管思路,因此可关注股权激励预期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轻资产、非强周期性科技类上市公司,例如星湖科技、风华高科、佛塑科技。这3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从股权结构看,这3家公司大股东控制力偏弱,股权激励预期比较高。

  3、可关注深圳、珠海等发达地区的地方国资改革。重点关注竞争性行业中引入战略投资者与股权激励预期强的上市公司。例如广汽集团、力合股份、格力地产。

 

  搭上沪港通快车 参股券商概念值得期待

  沪港通是8月以来A股市场最热的事件,没有之一。

  好的事件并不在于能让股价短期涨多高,或是创出若干个让人惊叹的涨停板,而是像鲶鱼效应一般,能触发若干概念,掀起整个市场的连锁利好效应。沪港通就是这样一个“优秀”事件。首先,开拓了新的经纪业务,利好券商;其次,引入增量资金进入A股蓝筹,利好低估值大盘股;再次,政策实施之快引发投资者对后续金融改革的无限遐想,利好金融股甚至互联网金融概念。也正是在沪港通的引领下,自10月底,大盘扫去5连阴的阴霾,一举站稳2400点,券商、银行、房地产、钢铁、白酒、机械等权重板块接连发力,A股市场一片大好。

  不过,在诸多沪港通引起的连锁概念中,有一个概念很容易被忽视:既然券商股长期看涨已经形成共识,那么持有券商股的上市公司就是直接受益者,这些公司的股票当然也值得期待。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交叉持股数据,二级市场中持有A股券商股的上市公司共58家,不计本身也是券商8家,共有50家上市公司持有券商股。这些公司大部分是主板公司,近八成持有金额在千万元以上,券商股价节节攀升,对其年终的利润水平显然具有可观的正面影响。比如上海电力,年初持有海通证券股票金额为18.67亿元,海通证券今年以来涨幅已超过10%,这就给上海电力带来近2000万元的浮盈。根据上海电力2013年的净利润水平,如果折现,可使其净利润增长接近2%。影响更大的是亚泰集团,年初持有东北证券16.3亿元,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其浮盈已给其今年利润带来近10亿元的增值。而亚泰集团2013年的净利润不过2.17亿元,单靠折现券商股一项就可使其盈利增长翻番。

  相较于持股的获益,这些参股券商概念股的行情表现就平淡很多。10月以来大盘累计上涨超过5%,而上述50只股票跑赢大盘的不到半数。比如上述持有东北证券的亚泰集团,虽然东北证券10月来涨跌幅达到30%,而亚泰集团的涨幅只有14%,不到其持有股票涨幅的一半。同样表现尴尬的还有大众交通,其持有超过1.5亿元的光大证券,10月涨幅接近40%,而其自己却只有12%,这其中大部分可能还得益于近期交通股的强势。

  这些持有券商股的上市公司,本身也并不缺乏概念,比如下半年迎来估值修复的船运概念股中国远洋,还有电改概念股上海电力、桂东电力等。从事件角度来说,只要沪港通的利好效应持续,当这些概念股的利好事件到来时,持有券商股无疑在基本面上加了一道“双保险”。

  沪港通带来的一系列概念炒作,无疑让市场转变为权重股的饕餮盛宴。而这些持有券商股、直接受益于券商股价涨幅的上市公司,至少其短期估值没有还没得到市场的认可。当沪港通的轰隆火车即将到来时,当券商股的牛市行情一飞冲天时,关注这些不易觉察的“影子券商股”,或许也是一种另辟蹊径而合理有效的投资方法。

 

  美医药器械类新股大涨逾80% 掘金A股产业链(股)

  据上证报报道,过去一周,美国公布10月非农就业和消费者信贷指数增长,失业率下降至5.8%。受经济数据利好影响,纳斯达克微涨0.2%,其余两大股指均上涨约1.25%。

  值得关注的是,美股进入三季度财报密集期,重点聚焦财报中营业收入和现金流的增幅,医药和医用器械类的新股上市引起广泛关注。市值百亿的大盘股中,油气能源类公司领涨。

  涨幅榜第一的是Planar System有限公司。公司主营高性能电子显示器和完整显示器系统销售。公司上周三公布三季度财报,三季度营业收入上涨17%。前三季度总收入同比增加 7%,达1.79亿美元。收入超预期增长主要归功于数字标牌的销售量大涨36%。公司股价周四大涨72.7%,一周累计涨幅84.05%。云端技术电子商务服务商ChannelAdvisor也在上周公布三季度财报,营业收入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28%,主要贡献来自电子交易业务近两倍的增长。同时本周一公司获得北卡罗来纳州技术协会赞助的2014年最佳科技和电子商务奖。股价一周累计涨幅52.14%,排在第四。

  涨幅榜另一个看点上市新股中,首先关注Xenon Pharmaceuticals加拿大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公司主要针对极端罕见的疾病特征,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来研发药物。该公司上周三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9美元,去年总收入达2736万美元,同比2012年上涨91%。Xenon上市一周,本周二收盘16.47美元,累计上涨56.86%,涨幅第三。另一家新上市公司是医疗器械Nevro公司,主营提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神经调节平台的脊髓电刺激系统。Nevro发行价18美元,一周累计上涨38.89%。

  Elecsys公司涨幅排名第二,上涨80.98%。主要提供能源和农业安保系统、水资源管理。产品包括无线远程监控、工业数据通信、移动数据采集等。上周二宣布公司将被灌溉机械供应商lindsay公司收购。收购已进入最终环节,lindsay将以现金方式以7050万美元完成收购。股价周三收盘从9.57美元飙升至17.29美元。

  在696只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大盘股中,有502只收涨。涨幅前五分别是全食超市、自由国际传媒公司、Devon能源公司、Concho资源公司和加拿大自然资源有限公司,涨幅依次是19.32%、16.07%、15.24%、13.35%和12.32%。下跌的有194家,跌幅排名前五分别是 tripAdvisor旅游公司、美国无线电通信技术Qualcomm公司、俄罗斯移动运营商VimpelCom、墨西哥桑坦德金融集团和Charter 通信公司,跌幅依次是16.47%、9.39%、8.02%、7.76%和7.42%。

 

  私募看好后市高仓位运作 减持医药增持金融股

  四季度以来股市先抑后扬,私募基金延续了高仓位运作,半数私募产品仓位超过八成,显示私募对后市上涨前景看好。同时,私募继续调仓换股,对持续重仓的医药生物等板块进行减持,对公用事业、机械设备和金融服务等板块实施增持。私募基金今年以来整体投资业绩优异。

  华润信托报告显示,截至10月底,该平台166只私募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83.69%,虽然比9月末下降0.5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其中持仓超过八成的产品占比达51.09%,有81.02%的私募将股票仓位维持在四成以上。至少从仓位水平看,私募基金对后市乐观态度暴露无遗。

  按照资金流向来看,私募证券基金10月份增持了公用事业、信息服务、机械设备和金融服务等,减持了医药生物、化工、建筑建材和食品饮料等。根据行业持仓的百分比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私募基金重仓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

  由于在今年年中以来持续加仓,而且对主题投资机会把握较好,私募基金今年以来取得不俗表现。今年以来,华润信托中国对冲基金指数上涨13.39%,强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0.12%的涨幅。泽熙4期、泽熙5期、龙票1期和创赢5号今年以来收益均超过了35%,排名居前,其中泽熙4期收益率达到 80%,超过公募冠军收益率。

  不仅今年以来表现出色,私募基金中长期业绩同样抢眼,截至10月底,华润信托中国对冲基金指数最近两年和三年的累计回报率分别为31.85%和18.74%,均大幅跑赢市场。

  自获得备案资格以来,私募基金发行呈现井喷增长,规模不断壮大。根据证监会网站本月初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已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达到2823只,规模达到3651.5亿元。

 

  两公司探卖壳“复活”捷径 退市股上演集体涨停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近日,老三板退市股票转让价格全线飙涨,部分股票已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可交易股票股价已全面迈进“2”时代,部分甚至已经达到5-6元高位。这与近日剧烈震荡的主板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一位长期关注老三板的市场人士透露,近日新退市规则中的“新老划断”规则应该是主要推手:老三板企业重组后重新上市的复活路径正式得到确认,环保1和创智5相继公布重组方案,则是造成此轮老三板爆炒行情的主因。

  “新退市规则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如果已经退市的公司就这么轻易的活过来,那退市还有什么意义呢?”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行部负责人对此不无担心地表示。

  所谓“老三板”,是指由原STAQ(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和NET(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挂牌公司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部分公司及从沪深股市退市的公司。

  这其中不乏一批从前叱咤风云的A股“遗老遗少”,它们的显著特征是“400”开头的股票代码,包括曾经的“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中国软件第一股”托普软件以及“中国珠宝第一股”达尔曼。

  这些蛰伏在“老三板”的退市公司,都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成交惨淡。如今,它们却已经成为资本玩家们长袖善舞的理想道具,每当主板政策出现一点风吹草动,这里的一潭死水却会最先掀起阵阵波澜。

  近日,又一波涨停狂潮正在这里激荡不已。万得数据显示,10月18日至今,京中兴5(400006)、海国实5(400005)、龙涤3(400050)、鞍一工 3(400021)、哈慈3(400044)、南洋5(400023)、联谊5(400057)、金田A3(400016)8只退市股区间成交额超过 1000万元,正在正常交易的50只股票股价全线上扬,虽然绝对数字并不大,但从涨幅来看却十分惊人。

 

  “一带一路”规划即将出台 铝加工迎商机

  “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和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的两大战略,前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后者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借助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的东风,“一带一路”的具体规划蓝图及其实施条件已经成熟。

  其中,“一带”包括六条走廊,分别是新亚欧大陆桥、中伊土走廊、中巴走廊、孟中印缅走廊、中新走廊、中蒙俄大走廊,“一路”则是海上要建立若干港口支点,由此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援引权威人士的说法,“一带一路”规划获批在即,相关部门和企业已经组织团队在研究,具体规划批复后就可以启动有关项目。

  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有一个重要议题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11月8日,习近平更是在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他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

  本报记者注意到,“一带一路”涉及通路、通航和通商三个大方面,囊括建材、交通、油气等行业企业众多,其中在通路方面,铁路建设企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将直接受益。“一带一路首先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中西部高铁及欧亚高铁建设提振动车组需求。”民生证券分析师朱金岩在一份策略研究中如是表示。

  而在铝加工行业,作为铝行业目前增值较高的市场,交通用铝型材将迎来机会。

  据悉,近年来,我国高铁系统的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提速,而铝合金车体在轨道车辆领域应用广泛,铝型材和铝板材成为轨道车辆车体的主体材料。

  通常情况下,每辆高铁列车的铝材采购约10吨,其中挤压型材约8吨,其他(板材、箔材、管材、线材、锻件等)约2吨,加上车站等设施建设所需铝材,平均每年国内高铁市场所需铝材为7万吨。

  “交通运输轻量化为大势所趋,而铝合金产品在交通运输轻量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及海外市场对包括铝型材在内的铝合金产品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出现大幅增长。”一家大型铝企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说。

 

  我国将出资400亿美元驰援丝路建设 撬动50万亿投资

  未来10年预计投资达50万亿,外储400亿美元驰援 丝路基金撬动亚太之“路”。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传来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会议期间,宣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未来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8万亿美元或50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区别于西部大开发等区域规划,“一带一路”战略将获得国际多边组织以及我国专项基金的资金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建设,以及“丝路基金”等,均为“一带一路”提供了资金保障。

  8万亿美元资金需求。“丝绸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特别强调了“路”对于互联互通的作用。

  实际上,“一带一路”提出已有一年的时间,目前这一战略规划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今年9月,中国就跟上合组织中其他成员国签署了形成国际道路运输网络的协议。

  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对外出访路线也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

  自2013年9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出访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亚、德国、蒙古、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访问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如中哈共建油气管道建设,加强油气开发和加工合作;中蒙促进亚欧跨境运输;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