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14日重要财经新闻汇总(更新中)

2014年11月14日 08:54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2015年一号文件前瞻:或涉农产品价改和土改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会议即将在年底前召开,会议的议题成为市场关心的热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一号文件”也将指导2015年的农村工作。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对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议题和“一号文件”的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匿名人士表示,现在外界的说法很多,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等等。

  该人士表示,目前“一号文件”确实已经在起草阶段,文件内容可能涉及面会较广。其中缘由是,2014年的“一号文件”涉及面就很广,几乎涉及到了三农领域的方方面面,它几乎是未来数年内中国三农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因此今年乃至未来数年的三农工作仍将围绕去年一号文件设定的议题继续展开,多条战线和领域都会有所推进,因此坊间热传的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价格、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议题等可能都会涉及。

 

  财政部下达50亿文化产业资金 支持项目800个

  财政部11月13日公布,已下达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比2013年增加4.2%,共支持项目800个(中央191个,地方609个),与2013年基本持平。

  与往年相比,2014年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充分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力量。与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深入沟通对接,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促进专项资金与产业政策相衔接。二是积极发挥专家评审作用。在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商务部等推荐的基础上,大幅扩大专家库规模,专家库总人数由54人增加至152人,涵盖专业领域更广,人员结构更合理,特别是新增了大量金融领域、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三是全面引入社会监督机制。首次引入互联网在线申报系统,为申报单位创造了更为便捷、公开的申报环境;首次对拟支持项目进行公示,增加了预算透明度。

  截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192亿元,支持项目3300多个,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对推动全国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优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放宽普通住房标准 或将释放10%需求

  11月13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调整本市普通住房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调整了该市关于普通住宅的认定标准,该标准将自11月20日起执行。

  通知表示,上海市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五层以上(含五层)的多高层住房,以及不足五层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二、单套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以下;三、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坐落于内环线以内的低于450万元/套,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低于310万元/套,外环线以外的低于230万元/套。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上海现行认定标准为2012年2月份调整。与上述标准相比,条件前两条并无变化,只在价格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此前价格方面认定条件为:坐落于内环线以内的低于330万元/套,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低于200万元/套,外环线以外的低于160万元/套。

  业内人士分析,普通住宅标准放宽,会让部分交易的税费有一定程度的减免,降低交易成本。房屋能否被认定为普通住宅,关系到契税、营业税等主要税费的缴纳。

  与此同时,内环内的普通住宅标准提高了120万的空间。“这是银行信贷政策的一个落地过程,对于在这个区间的购房者还是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信义房屋分析师陈丽娜分析称。

  “这样的情况大概会释放10%左右的需求,这些需求肯定会影响到楼市的短期市场。”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经理卢文曦表示。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标准调整之后,一手房成交中普通住宅可以达到21.3%,比调整前增加16%,二手由75%增加到88.9%。

 

  10月三驾马车放缓 房地产投资创63个月新低

  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相关经济数据,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爬坡过坎”期增速较上月又有放慢——固投增速跌至15.9%,消费增速为11.5%,降至年内新低。而早前海关公布的10月出口增速也由上月超过15%回落至11.6%。

  此外,工业生产增速亦回落0.3个百分点至7.7%。诸多指标疲软,显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772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增幅较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投资增幅目前已连续9个月持续回落,且创下63个月来新低。

  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9%,年内首度探至16%以下,并且是自6月以来连续第4个月下滑。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66994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10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9009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9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41089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

  10月份消费增速也有所回落,由上月11.6%微跌至11.5%;而早前海关公布的10月出口增速也由上月超过15%回落至11.6%。

  在“三驾马车”增速均滑坡的背景下,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7.7%,较9月降0.3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8%。

  此外,到9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已经连续32个月下降,超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连续31个月负增长的纪录。

  不过,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不同,当时是包括居民消费价格在内的价格全面下降,本次只是工业品价格下跌,这表明我国产能过剩不是需求不足引发,更多的是机制改革滞后的结果。

  当下拖累经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房地产。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2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52464亿元,增长11.1%,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续第10个月出现下降,12.4%的增速降至2009年8月以来新低。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分析说,由于库存高,融资紧,房地产投资短期还难见底。经济政策转向稳增长,但基建投资上升还不足以抵消房地产负面冲击。

  截至10月底,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804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21.3%。这其中有31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南昌、九江和福州的库存上升幅度较大,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16.5%、81.9%和72.8%。

  管清友还表示,最终消费领域也受到牵连,地产销售相关消费,除建筑装潢外,家电、家具消费增速均有所放缓。

 

  电力需求持续疲软 10月发电量同比仅增1.9%

  11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发电量4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较上月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自7月份开始,全国发电量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甚至在8月份出现同比下降2.2%的负增长记录。

  发电量同比1.9%的增长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经济发展的态势。中电联此前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当前宏观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特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各种因素交集,将抑制电力消费需求较快回升。

  电力消费的疲软会蔓延至四季度。中电联预计四季度全国电力供需继续总体宽松,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东、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30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800小时左右,同比回落幅度较大。

  在电力供应方面,预计全年新增9600万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5600万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3.5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接近34%。不过,即便有如此多的装机容量,但由于当前工业用户需求并不旺盛,也就导致了发电量的不足。

  中电联预计,气温及高基数因素在四季度削弱,今年陆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在四季度将有部分显现,有利于稳定用电量增长。综合判断,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左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4.0%。

 

  总理推东亚六大领域合作 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提速

  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缅甸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等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第九届东亚峰会上,李克强表示,东亚发展合作的关键是促进经济一体化,为此应重点推进六大领域合作,包括东亚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东亚互联互通、扩大东亚金融合作、加强东亚减贫合作、推进东亚海上合作与密切东亚人文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多次表示,中方愿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协定谈判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魏玲表示,六大领域合作利于促进东亚关系发展,从目前各国间谈话可以看出,将来各种自贸安排有望更加具包容性及协调性。

  在推动东亚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李克强表示,要尽早完成相关自贸协定谈判,支持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两方面都是我国在东亚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推动的重点。魏玲说,“过去有观点认为美国主推的TPP(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与中国支持的RCEP是竞争关系。但目前各国间高层交流时更加强调的是一个包容的地区合作文化。这是中国主推,也是大势所趋。”

  针对加快东亚互联互通,魏玲表示,目前中国对互联互通的投入较大,这也是中国重视的一个方向,具体包括积极推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此外,六大领域还包括扩大东亚金融合作,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安排,扩大本币互换和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规模;加强东亚减贫合作,中方愿继续向东盟欠发达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支持“东亚减贫合作倡议”,开展乡村减贫推进计划。

  李克强还表示,推进东亚海上合作,以明年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为契机,加强海上执法机构间对话合作,实施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有关项目;密切东亚人文交流,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人文内涵,鼓励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东亚思想库往来等地区二轨合作机制,为亚洲发展贡献智慧。

  李克强在出席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会议时表示,中国政府将继续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支持东盟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在“2+7”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双方利益融合,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事实上,东盟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中方已提出多项倡议加强与其合作的基础。去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方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议。

  而在此次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总理又多次提及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李克强表示,中国与东盟正在努力争取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尽快完成,中方愿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协定谈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8月底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已为双方经贸合作发展带来新活力,为企业合作发展带来大量新商机。

  据2014年第三季度 《中国-东盟自贸区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约为3465.97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同比增长7.5%,高于同期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3.3%。

  对此,魏玲表示,将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利用率仍有提高的空间,仍有潜力可以挖掘。通过不断提高标准以及提高一体化水平,促使双方企业受惠,促进周边贸易互补发展,并且从供应链、生产模式的相互合作以达到国际联动发展。

 

  成品油价迎八连跌基本确定 炼油企业开工率不足30%

  成品油价格将在2014年11月14日24时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在经历了连续7次下调,总下调幅度超1200元/吨后,成品油价或将出现史上首个“八连跌”。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表示,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成品油价格出现八连跌已基本确定,只是下调幅度还有待确定。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跌,对炼油企业肯定是不利的,目前,一些炼油企业已出现成品油库存高企,开工严重不足的状况。

  据证券日报报道,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表示,炼油企业只是连接上游原油生产企业和下游成品油销售企业的中间环节,买入原油价格低,卖出成品油价格也低,理论上并不受国际油价走低的影响;但由于国内整个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整体市场需求下降,成品油价格“七连跌”并未刺激市场需求的增加;反而下游客户买涨不买跌,造成了成品油库存高企的压力。

  卓创资讯研究显示,本计价周期以来,国际油价在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全球石油供应仍显过剩等因素的影响下,继续呈现出震荡下滑走势。其中WTI原油期货已经降至了80美元/桶下方,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更是已经跌到了四年以来的低位。受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的影响,作为我国成品油调价幅度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也是持续下滑。

  卓创资讯分析师谢萌萌也在研报中表示,虽然原油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库存过剩的局面将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需求乏力仍将持续,因此短期内仍承载下行压力。由于新定价机制以来提高了国内市场对国际原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联动性,因此,国内成品油价走势基本是跟国际原油同步的。在国际原油低迷的态势下,国内成品油市场短期将仍然保持低位,若无明显利好提振,国内成品油价格“八连跌”几成定局,且不排除“九连跌”的可能。

  关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和国内成品油价的连续下跌,有分析人士认为,总体而言,对我国整体经济是利大于弊。虽然油价下跌可能会压缩石油企业石油开发的利润,但可以降低我国原油进口的成本。同时,国内油价走低,有利于减少交通、物流等行业的用油开支,为经济运行减负。

  林伯强也表示,按照2013年全年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每吨7.3桶计算,油价下降1美元,中国能节省20.7亿美元。他认为,目前的油价是我国石油储备的好时机,因为“我们知道和3个月前的油价比,每桶少了近40美元,而我们不知道1个月后的石油价格会是多少”。

  然而,成品油价格下跌只是降低了交通、航运、物流等行业的运营成本,相应增加了其盈利空间,但并未刺激成品油市场需求的显著增加;相反,由于下游客户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成品油特别是汽油库存压力仍在不断攀升。胡慧春表示,成品油价格一直下跌,对于炼油企业而言,库存太高了就只能不炼制了,通过停产停工来减少、消化库存。

  以山东为例,截至10月29日,山东地炼柴油库存占比为29.09%,环比增9.69%;汽油库存占比为45.1%,环比大幅增16.05%。10月份之后,区内汽油消费持续疲软,下游接货意愿不强,炼厂汽油库存快速增加,部分炼厂汽油库存超60%以上,市场价格亦接连下挫。地炼柴油库存经过一段时间下降后,厂家库存逐渐增加。预计发改委调价落实后,下游客户或将适度补库,柴油库存有望降低,而汽油库存偏高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

 

  平均每天发生5起 A股市场跨界并购风生水起

  随着监管层政策的松绑,以及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的拉动,今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事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借此来完成战略扩张布局。

  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昨日,年内A股上市公司合计发起1584单并购交易,比上年同期增长26.7%,相当于平均每天要发生5起并购;这些交易标的已披露的总价值已逾7065亿元,比上年同期更是暴增了48.7%。在这些并购交易中,633起已经完成,40起宣告失败,剩余911起尚在推进中。

  而从今年发起并购方所属行业来看,从房地产、能源、矿产、生物医药、机械、化工、环保、军工到文化传媒等均有涉及,可谓大小行业全面开花。

  拿生物医药业上市公司来说,截至昨日,年内已发起139起并购交易事件,其中有10起涉及重大资产收购,交易标的总价值逾273.5亿元。仅11月份以来,就有人福医药、新华制药、乐普医疗、信立泰和福安药业5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宣布收购事项。

  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同样是今年并购市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据统计,文化传媒类公司已发起并购交易事件59起,其中有9起涉及重大资产收购,交易标的总价值逾234.9亿元。其中,交易标的价值最高的是华闻传媒于今年5月份启动的一揽子收购计划,交易对价总计高达2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并购市场上一个突出现象是,上市公司跨界并购风生水起,蔚然成风。如皇氏乳业11月3日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御嘉影视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正式获得证监会的核准批文。公开信息显示,为了此次进军影视圈,皇氏乳业及其大股东所支付的资金成本超过9亿元。同样,目前主营业务为铝箔、空调器用涂层铝箔、铝材等制造的上市公司*ST常铝11月8日发布重组预案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收购上海朗脉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重组完成后,公司业务范围将涵盖至医药行业。

  对于一些传统产业上市公司为何如此热衷跨界并购,分析人士表示,除了有产业转型、寻找新盈利点的原因,也有市值管理的欲望和冲动。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跨界并购也确实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股价飙升的触发点。如此前申科股份因收购海润影视,复牌后狂飙11个涨停。甚至一些并购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公司股价也能“飞”起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泰亚股份,在于9月11日宣布终止并购欢瑞世纪并复牌后,该公司股价仍一路攀高,目前仍比停牌前涨逾五成。

 

  正回购利率保持稳定 公开市场连续五周零净投放

  周四,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开展2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至此,央行公开市场实现连续第五周零净投放,正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分析人士认为,当前MLF等创新型非公开市场工具已经成为央行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的主要手段,即使公开市场投放量收缩,资金面也有望保持总体稳定和适度充裕;不过,资金价格中枢若想再下台阶,则需进一步的宽松政策刺激,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降融资成本需求迫切,未来宽松加码仍有必要,除正回购利率有望继续下调之外,SLF、MLF以及更多创新型定向宽松工具也都值得期待。

  公告显示,央行周四(11月13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2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3.40%,期限、交易量和利率均与上期保持一致。由于本周到期资金仍为400亿元,央行周二、周四分别回笼200亿元后,本周公开市场操作连续第五周实现零净投放。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自10月21日以来,央行每周二、周四例行开展的公开市场操作毫无变化,即,每次新开展2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从而将当日到期的等量、同品种操作平移到两周以后。而央行的这种做法已逐渐被市场理解和接受。首先,外汇占款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调节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下降;其次,通过这种操作,保障了未来每周有数百亿元资金到期,一方面可以预防未来短期资金波动的不时之需,另一方面,也保留了通过调整公开市场利率引导市场预期的功能;第三,随着公开市场量化操作上的逐渐淡化,9月份以来,MLF等创新型非公开市场工具已经成为央行稳定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的主要手段,而且市场流动性在这些新型工具的调控下也保持了稳中偏松局面。

  数据显示,13日银行间市场各期限资金利率涨跌互现、波幅有限。其中,主流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持平于2.49%,标杆品种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微升1BP至3.14%,期限稍长的14天回购加权利率微跌1BP至3.45%,均为11月份以来的低位水平。

  虽然当前货币市场资金供需总体平衡、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资金面宽松程度略不及10月份。进入11月以来,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的均值为3.17%,比10月份3.07%的月度均值高出10BP。市场人士表示,鉴于有大行维护低价开盘,且前期央行通过MLF和PSL投放的资金仍然有效,近期资金面保持稳中偏松料也无忧,但考虑到11月上旬资金价格高于10月同期,而且10月中旬市场接连收到正回购利率下调、MLF放水等政策红包,若无新的政策刺激,11月资金价格中枢再下台阶恐有难度。

 

  明年电力宽裕地区料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继深圳在全国首家实施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后,有关部门明年将在电力宽裕地区继续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输配电价仍将按照总收入核定,即“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具体方案将根据试点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目前东北、西南等电力过剩地区正在积极争取参与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内蒙古也是比较适合开展试点的地区。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已明确,即“放开两头、监管中间”及“四放开一独立”,预计方案在年底前出台的可能性较大。业内人士认为,本轮电改最大的受益方是放开后的售电侧,地方区域供电主体未来最有可能成为独立售电侧。“四放开一独立”指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相对独立。

  日前出台的《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未来电改路径,即:在建立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后,积极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鼓励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电、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未来参与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由用户或市场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自愿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电网企业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购电价格由市场交易价格、输配电价(含损耗)和政府性基金组成,未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继续执行政府定价。

  按照《深圳市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中的总收入核定方法,深圳输配电价在年底前有望迎来小幅下调,如果销售电价顺势调整,将减轻深圳市企业用电成本。根据试点方案,深圳市输配电价实行事前监管,按成本加收益的管制方式确定,总收入的核定方法为“准许收入=准许成本+准许收益+税金”,第一个监管周期为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监管周期之前,深圳市应完成新输配电价的测算工作并上报。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目前测算工作基本完成,按照最终测算结果,深圳市输配电价可能小幅下调。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农业用户、居民与发电侧直接交易很难,在以大工业为主的发电侧直接交易环节,成本较低的火电厂将首先享受政策利好,成本较高的火电厂将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在售电侧,以区域供电公司为主体,可能引入社会资本搞混合所有制,参与市场售电。售电业务放开和增量配电业务放开使原先困于一地发展的小电网公司可以实现异地扩张。未来工业园区也可能成为独立的售电主体,参与售电侧改革。传统发电公司和新能源发电公司均可能获得售电牌照。

 

  发改委征求煤炭出口关税下调意见

  昨日有消息称,国家2015年初将煤炭出口关税由10%下调至3%。上证报记者从包括出口企业在内的多方证实,国家发改委近期就相关方案征求各方意见,包括神华、五矿在内的多家具有煤炭出口资质企业均在征求意见范围。不过,业内人士指出,最终出台什么政策没有最后定论,即使关税下调对整体影响也有限。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表示,近两周具有煤炭出口资质的企业密集收到消息称,煤炭出口关税调整的方案已经上报到相关部门,预计12月会公布。神华进出口销售公司内部人士、以及业内煤炭贸易专家向记者证实,“有这样的说法,我们企业都被征求意见,但结果说不准。”

  事实上,煤炭关税每年评估一次,关于取消煤炭出口税以夺回国际市场的呼声,不绝于耳,且市场早有传闻,甚至有报道称“明年起我国将实行煤炭出口零关税”。现行煤炭出口税政策源于煤炭的黄金时期,2006年11月1日起,我国对焦煤出口开始征收5%的出口暂定关税;2008年8月20日开始,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烟煤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税率为10%,一直延续至今。

  早在去年这个时候,也传出了类似消息要取消出口税,然而事实证明今年并没有调整。转机发生在今年三季度,在寒冬中苦熬了两年的煤炭企业,终于迎来转机,首先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牵头呼吁龙头企业限产保价,力争将动力煤价格回升到0.1-0.12元/大卡。更重要的是,国家发改委下半年出台了一系列煤炭企业脱困政策,包括限产、10月上调煤炭进口关税。随后,以神华和中煤为首的龙头企业近三个月内连续涨价,行业有触底反弹迹象。

  不过,对于最新讨论中的煤炭出口关税,业界认为影响有限。邓舜认为,为了化解过剩产能,思路是先调进口关税堵住国外,再降出口关税调增加出口。不过,“由于目前中国煤炭生产和运输成本依然较高,所以就算是出口税降了主要也是心理影响,焦煤出口有一定优势,动力煤出口依然困难。”他说。

  神华内部人士也表示,整体影响有限。目前煤炭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等三地。由于澳大利亚等国出口强势,在中国提高进口关税后,澳转而全力拼抢印度等东南亚煤炭主要消费市场,中国短期内很难再抢回东南亚市场。

 

  国家酝酿出台动力锂电池补贴政策

  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锂电池产业,将有望迎来财政等扶持政策的利好机遇。昨日,第二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召开,400家企业、700名行业代表参会,被誉为锂电行业达沃斯峰会。上证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加快锂电池为主的动力电池发展十分紧迫,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据国家863电动车相关专家透露,仅扶持新能源汽车企业还不够,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出台扶持补贴动力用锂电池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刺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熟。

  据中国电池网CEO于清教透露,2014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包括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及专用设备等)总产值接近400亿元人民币,产业格局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出现新亮点,而下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量也在稳定高增长,行业年总产值有望突破900亿元。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为500亿元,爆发式增长态势明显。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专家介绍,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拉动。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4.7万辆,全年销售有望达6-7万辆,同比增长4倍,而到2015年,这一销量预测将达25万辆,连续两年将呈现倍增态势。对锂电上市企业来说,智能手机的增长已经趋缓,来自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订单将成为企业最强劲增长动力。

  事实上,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都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今年以来,ATL、LG等日韩电池巨头纷纷在国内扩产,而我国电池企业还处于小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阶段,与已经供货特斯拉的日韩电池巨头的差距正在日益扩大。长期以来,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获得了政府高层的关注与重视。

  今年9月份,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天津调研动力电池研发生产时强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强行业规范和引导,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方面,东源电器拟被国轩高科借壳,转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国轩高科约占国内锂电池市场份额20%,今年上半年,公司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约为0.11GWh,在全国排名第三。年初以来,公司发布专利声明64项,是国内唯一一家“纯粹的”动力锂电池企业,据悉,公司借壳上市后,正在扩大产能,发展全国市场,走向国际化。万向钱潮大股东万向集团,也拥有较多动力用锂电池产能,核心客户包括海马汽车、康迪汽车和东风汽车等。

 

  国企混改新动向:员工持股计划陆续破冰

  截至11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30家A股公司宣布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其中民企26家,国企4家。这些国企几乎都是10月底以来才加入“试水”行列。

  11月12日,国防军工高科技企业的海格通信发布一份与员工持股计划“一体两面”的定增预案,在成为A股最新员工持股计划案例的同时,也成为广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首尝螃蟹者”。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海格通信拟以15.76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7500万股股份,募资总额不超过11.82亿,用于还贷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将认购4500万股,添富-定增盛世专户35号、36号两个资产管理计划分别认购不超过355万股、 2645万股。添富-定增35号、添富-定增36号的管理人均为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人均为海格通信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

  “委托外部管理人成立资产管理计划,进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一名券商分析师谈到,“但像这样同时设立两个资管计划的,在今年以来的国有上市企业里面,还属首例。”上述分析师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包括了“高管股权激励”在内的员工持股计划,35号资管计划由10名高管构成,36号资管计划由次级公司员工构成。

  稍早的10月22日,央企易华录也披露了其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计划总份额2.32亿份,总金额2.32亿元,股票来源为员工持股计划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金额2.32亿元,面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其他员工不超过220人。

  “易华录的这个持股计划有个特点就是门槛设置有新意,”分析师谈到,“其公告里面写明,正式入职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就可参与。”

  此外,仍在停牌之中的上港集团于11月4日发布停牌进展公告称,“公司目前正在根据中国证监会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政府 《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 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精神研究制定员工持股计划的重大事项”。

  再往前溯,上海的案例还有兰生股份。今年5月28日,兰生股份成为上海国资改革的先锋,宣布拟在贸易板块实施“将经营者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改制方案”。具体来看,该公司拟在贸易板块的4家全资子公司中,选择一家作为改制平台,以经营管理团队、业务骨干为主出资设立一家或数家有限合伙制企业作为员工持股企业。兰生股份与员工持股企业将共同对平台公司增资,增资后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人民币 1 亿元,其中兰生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51%,员工持股企业持股比例不超过49%。

  海宁拾贝投资管理公司销售总监李达认为,上述几家国企披露的方案都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但从心理上来讲,对资本市场是有促进作用的。

 

  新三板成交重回高位 五股成交量过万手

  11月13日,新三板成交活跃度在近期较为稳定的基础上出现大幅提升。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昨日新三板总成交金额达到1.34亿元,较前一日大幅增长逾五成,再次回到历史高位水平。本周四,新三板市场合计有98只个股出现成交,值得一提的是,有五股成交量突破一万手,九鼎投资成交量居首,达到7.9万手,成交金额为3739.76万元。强盛股份成为昨日黑马,成交强劲,交易金额也达到2544.72万元。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报道,近期资本圈对新三板挂牌、投融资等各项事宜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这一点在近期新三板市场的成交中得以印证。

  本周四,新三板市场有98只个股出现成交,46只为协议转让个股,成交金额达到1.06亿元,52只发生交易的做市转让股票则总共成交了2795.52万元。截至目前,做市转让股票总数量达到64只,昨日联合永道、浙江力诺、恒锐科技等热门做市股并未出现成交,但近期做市转让股票整体交投热度维持平稳,交易个股数量相对稳定,交易金额也比之前数月大幅提升。

  从成交金额来看,昨日有三只个股成交金额突破千万元,分别是九鼎投资、强盛股份、金达莱。强盛股份成为昨日最为抢眼的“黑马”,交易量迅速放大,成交6.99万手,成交金额达到2544.72万元,交易价格盘中并未出现波动,现价为3.64元,但换手率飙升至15.85%。Wind资讯显示,该公司挂牌仅一月有余,隶属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九鼎投资临收盘时后来居上,成交量和成交额双双跃升首位,分别达到7.9万手、3739.76万元,股价几经波折后成功“逆袭”,实现5.6%的涨幅,现价6.22元。金达莱也是新三板的热门股,昨日成交金额达到1229.06万元,股价收平。其中报显示,金达莱是一家专门从事污水处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毛利率高达57.04%。

  包括九鼎投资和强盛股份在内,昨日成交量超过万手的个股共有5只,另外3只分别是凯立德、伯朗特和宁变科技。凯立德和伯朗特近期交易也比较频繁,唯有宁变科技昨日系首次出现成交,共成交1万手。Wind资讯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干压式变压器、电抗器,产品主要用于大型空分设备中的大型高压电动机降压起动,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与昨日大盘普跌的情况截然相反,新三板个股涨跌幅虽然有所收窄,但仍然维持涨多跌少的局面。

  本周四,47只新三板个股实现上涨,其中8股涨幅超过10%。昨日涨幅拔得头筹的是武大科技,大涨82.65%,但成交金额仅2万元。与另一匹黑马强盛股份相同,武大科技也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报显示,武大科技十大股东中有达晨创投等私募的身影。今年6月,达晨创投就已在新三板挂牌5家企业,其合伙人齐慎曾公开表示,今年会推动十几家企业对接新三板。大涨36.36%的富机达能过往成交热度也比较微弱,昨日仅成交27.47万元。近期热门股必控科技和新成新材则分别上涨26.32%和25%。

  昨日出现下跌的个股有32只,跌幅超过10%的个股则有6只,其中跌幅最大的是益善生物,该股尾盘股价深幅下挫,大跌85.79%,收出一根大阴线,现价仅为1.72元。希迈气象下跌也比较明显,跌幅达到46.6%,该公司是主营气象仪器整机、传感器及仪表测控仪器的制造型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三板股价最高的两只个股为亿童文教和点点客,股价分别达到33元、30.2元,均为做市转让股票,且已经形成连续的价格曲线。其中亿童文教已收出七连阳,股价稳步上升,做市商为长江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点点客做市商为齐鲁证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

 

  一日三文 保监会升级保险监管

  保监会最近动作频频。昨日,保监会披露了《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号:偿付能力报告(征求意见稿)》以及《保险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及客户分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

  依据《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补充实际资本,包括但不限于:普通股、优先股、资本公积、留存收益、债务性资本工具、应急资本、保单责任证券化产品、非传统再保险。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显然,保监会采取的是“资本约束管住管好,资本补充放宽放活”的思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取向,形成符合保险业发展需要的资本补充机制。

  《管理办法》对各类资本工具的发行额度进行了规范:一是对于属于核心一级资本的普通股没有额度限制;二是优先股根据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50%,优先股募集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50%;三是保险公司发行的各类债务性资本工具的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其中,私募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规模不得超过核心一级资本的50%;四是保险公司发行应急资本,按照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可以增加的实际资本金额不得超过实际资本总额的5%与10亿元两者之小者。此外,保险公司运用非传统再保险补充的实际资本,不得超过公司实际资本的10%与5亿元两者之小者。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号:偿付能力报告》是监管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信息的最主要的法定文件,其出台标志着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制度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季报为核心的报告制度”阶段,使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信息获取的频度和强度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水平。

  与偿一代下的偿付能力报告制度相比,偿二代的偿付能力报告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中,建立以季度报告为核心的报告体系,报告频率更加贴近监管工作的现实需要。偿二代取消了年度报告,强化了季度报告,并要求对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进行外部独立审计;报告内容充分体现“风险导向”和“偿付能力风险自评估”原则;由于建立了由季度报告、季度快报和临时报告共同组成的偿付能力报告体系,使得监管报告体系更加合理、完整。

  保监会对于上报的时间也给予明示。鉴于偿二代技术复杂度有所提高,新的报告规则适度延后了季度报告的上报时间,由现行的季度结束后15日延长到季度结束后20日。同时,为了保证监管部门及时获取信息,增加了季度快报要求。在新的报告体系下,保险公司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保监会报送季度快报,20日内报送季度报告,30日内在公司官方网站公开披露季度报告摘要。除了定期报告外,保险公司发生影响偿付能力的重大事项时,还应当向保监会及时报送临时报告。

 

  首批沪港通ETF推出在即 T+0交易模式开业界先河

  据悉,基于沪港通下的首批两只基金产品将是跨境ETF的“升级版”,而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上报的这两只产品最快将在下周获批。同时,沪港通恒指ETF或因其将实现T+0而成为行业重大创新。

  据了解,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分别于今年9月28日和10月10日向证监会上报了恒指ETF(QDII)的产品方案,而两只产品在被受理后同时于10月31日获得了第一次反馈意见。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正在申报的两只产品在很多方面与2012年推出的首批跨境ETF相似,以恒生指数作为投资标的。但此次基于沪港通的背景,两只沪港通恒指ETF在上报的产品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二级市场“T+0”的交易方式。

  如果方案最终通过,那么这两只沪港通恒指ETF将成为业内首批实现回转交易(即T+0)的权益类基金产品,因为此前仅有黄金ETF和货币ETF可实现该功能。

  据公开信息,上报的两只产品走的是基金募集申请的简易程序。根据规定,简易程序的审核期限为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据此推算,沪港通ETF最早在下周三也就是19日将获得准生证。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两只沪港通恒指ETF虽为QDII,但可能将使用沪港通的额度。同时,首批这两只产品的推出将打破50万元的沪港通投资门槛,让散户更加方便的参与港股投资。

  据了解,除了华夏和南方两家公司已经将成熟方案上报外,业内其他基金公司也在类似产品上酝酿已久。

  “我们的产品正在推进中,具体形态上应该以指数型的被动投资品种为主。”深圳的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员透露,考虑主动型的沪港通产品尚为时过早。

  另外,由于沪港通产品涉及双方交易所、托管行和券商等多家机构,同时还涉及投资额度和指数开发等因素,环节众多,需要准备的期限较长。

  “沪港通推行的速度确实有些超预期,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一家一直致力于创新的中型基金公司媒体负责人透露,虽然他们公司团队为类似产品准备良久,但在某些环节上仍旧没有准备充分。

  可以预见的是,沪港通业务被正式运用到以后基金的产品设计中将越来越多,将加深实现A+H的一体化。

 

  退市新规下周一启动 暂停上市公司前景堪忧

  下周一,退市新政将全面启动,*ST二重等目前数家已暂停上市的公司将首当其冲。

  10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在健全主动退市机制的同时,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指标;并决定,《意见》在30天后开始执行。市场人士分析认为,*ST二重、*ST武锅B和*ST国恒等已暂停上市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在严格监管的态势下,一旦触发退市强制标准,上市公司“侥幸过关”的空间进一步压缩。据上证报记者梳理,目前,5家已暂停上市公司多数前景堪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按照《意见》,上市公司因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计意见类型(或追溯后的上述指标)触及规定标准,其股票被暂停上市交易后,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净利润为负、期末净资产为负、营业收入低于规定数额,或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以此为基准校验目前暂停上市的5家上市公司,除*ST凤凰因完成破产重整,财务数据好转外,*ST二重、*ST国恒和*ST武锅B的前景有难言乐观。

  以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ST二重为例,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已经亏损14.18亿元,不仅如此,由于资金链极度紧张,*ST二重及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银行贷款等债务高达44.89亿元。考虑到目前仍然重组无望,*ST二重退市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同样面临困局的还有*ST国恒,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自2014年7月17日起暂停上市,而根据其最新发布的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仍为负数,亏损约4340.55万元。而且,公司对年内能否扭亏也无完全信心。

  对比上述两家公司的窘境,*ST超日和*ST武锅B或许还存一线生机。尽管两家公司在前三季度分别亏损27.8亿元和7994.82万元,但是,就在最近的几天,它们都找了扭亏的救命稻草。*ST超日有望注入保利协鑫13GW硅片资产,而*ST武锅B的实际控制人或将由阿尔斯通变为通用电气,这些变化都将为扭亏带来希望。

  在关注即将退市的公司之时,那些可能进入暂停上市行列的公司同样值得警惕,毕竟,按照现行规则,进入暂停上市,可能就离退市不远了。而除了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外,那些连续两年亏损,继续亏损就将直接暂停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也存在风险。如天龙光电和宝德股份。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郭艳涛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