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28日三大证券报证券要闻汇总

2014年11月28日 08:30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证券时报

  八成投资者看好后市 半数仓位超七成

  中金公司近日针对近千名机构、个人和海外投资者就A股市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受访投资者认为市场仍将上涨;五成受访者目前仓位在75%以上,14%受访者已运用杠杆;国内公募机构、财富管理等机构对2015年股市较为乐观,保险机构及产业投资者等类型的投资者相对谨慎。

  14%受访者运用杠杆

  据了解,本次调查于11月26日进行,受访的对象中机构类投资者占比约40%,个人投资者占比约36%,海外投资者占比6%,卖方、产业投资者等其他类反馈者17%。调查显示,三成受访者目前仓位90%以上;五成受访者仓位在75%以上,14%受访者表示已经运用了杠杆。

  82%的受访投资者认为年底市场将上涨,预期沪指涨至3000点及以上的投资者占比19%。板块方面,受访投资者最好看的是券商、保险、地产、银行、国防军工和医药;其中58%受访者看好券商,32%看好保险。对于未来两周的操作策略,40%受访者表示准备持股不动,伺机加仓的占比35%。

  在对2015年股市的判断上机构基本趋于乐观:51%受访投资者对2015年行情表示乐观,他们认为行情至少会延续至2015年上半年;30%受访者表示谨慎乐观;悲观看法不足5%。

 

  超7000亿打新资金回流 火爆行情再添薪

  周四,两市强势震荡后继续上行,沪指尾盘创下本轮反弹新高2631.40点,两市全天成交量达6185亿元,再创历史天量。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市场存在调整要求,但考虑到超7000亿元申购资金陆续解冻回流二级市场,指数短线仍有望继续冲高,向上挑战2650点阻力位。

  强势格局延续

  从盘面观察,股指强势格局延续。券商股继续充当了领涨风向标,以金融、煤炭股为主的权重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对指数重心抬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林牧渔、纺织服装等二三线板块也呈现出一定的活跃迹象,特别是尾盘医药、交运等二线蓝筹相继发力,配合机器人、体育、参股金融等主题概念股活跃,有效提振了市场人气。整体来看,场内板块轮动积极,场内做多合力充沛。虽然热点切换显示出资金调仓换股的动作还在进行,结构性行情出现的概率较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指数上攻的步伐,但量能水平持续温和放大,周四再创天量,指数强势格局将得以保持。

 

  有利因素占上风 年末股市看点多

  今天是11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指数月线七连阳几乎没有悬念。年底的行情怎样?12月能否保持强势?综合目前分析人士的预测,总体上认为年前股市有利因素更多,跨年度行情值得期待。

  从不利因素来说,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较上个月的51.1有所回落,创今年5月以来新低。

  经济数据走坏,说明经济结构的调整、过剩产能的削减正在进行中。中国经济在稳增长方面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经济恢复内生性增长动力的过程还在波折中前进。为了稳增长,下半年以来出台了很多有力的微刺激措施,这些举措已经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

  经济数据转差,促使央行事实上打开了降息降准的总量之门,实施偏宽松的政策取向。对目前仍旧依靠资金驱动的股市而言,降低利率无疑是大利好。可以预期,经济数据的波动,还会催生更多的改革措施出台。央企国资改革是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推动股票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譬如,土地流转已经由阶段性主题投资,升级为整个种植产业链的价值创造的投资机会,而土地资源型上市公司还有国企改革大机会。可以肯定,年底是央企、国企交出阶段性改革答卷的时间节点。

 

  过3000点才是大牛市 十利好助力券商股

  近期,受央行降息提振,大盘在券商、地产、有色等权重股助力之下迭创新高。新高之后,投资者们该去该留?中小盘个股后市能否再度崛起?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在做客证券时报网财苑社区(cy.stcn.com)时指出,A股目前处于牛市启动阶段,但短期要考虑市场风险,长期看好券商股。以下为访谈实录:

  财苑网友:沪指时隔三年多重上2600点,牛市是否确定?

  胡晓辉:2050点启动牛市是确定的,长期向上。如果要用点位确定大牛市,那要过了3000点才确定,之下都是牛市初期。

  财苑网友:大盘连创新高,市场乐观情绪越来越浓,对此你怎么看?

  胡晓辉:我6月底确认“牛市已起毋庸置疑”,现在还是这个看法,但没有只涨不跌的指数,短期要开始考虑风险了,理由如下:一、从2050点启动上行30%,具备一波完整反弹行情空间;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中石化30%股权比例引资,基本是未来标配,意味着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有30%的无风险估值提升空间,大盘涨30%;三、股票流通市值增加速度已经趋缓,资金匮乏;四、年末将至,市场将关注企业盈利状况及经济状况,一些高估值的企业会受到压力;五、建议在2650点以上,注意市场变化,准备年货,今年是丰收年。

 

  两融交易持续火热 非银金融融资买入额翻番

  11月,沪深A股市场持续强势,重回3年前的高点。截至11月26日,上证综指月涨幅达到7.61%,创出新高。两融交易持续火热,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

  本月已经交易的18个交易日中,累计融资买入金额达到11666亿元,比10月份增加29%;融资偿还金额也有29.96%的增幅,为10580亿元;融资余额增幅较大,截至11月26日,融资余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061亿元,比上月末增加15.57%。11月的融券交易也比较活跃,其中18个交易日累计融券卖出量为22842万手,比10月份增加22.99%;截至11月26日,融券余额为56.57亿元,比上月末增加18.21%。

  从分行业来看,非银行金融行业11月份表现最为抢眼,受到政策性利好和三季报利润大幅增长等因素刺激,融资资金持续涌入。本月该行业融资买入金额1820亿元,占比达到15.65%,远高于其他行业;与上月相比增加988亿元,增幅超过一倍。该行业的融资余额达到771亿元,在各行业中居首,相比上月增加184亿元,增幅31.44%。此外,银行和建筑装饰行业也是近期融资资金关注的焦点,本月融资买入金额分别为778亿元和642亿元,增幅分别为106.96%和84.28%。融资余额分别达到511亿元和261亿元,增幅分别为18.44%和34.7%,均创出了近期新高。

  从个股来看,11月份,融资交易活跃度前10位的基本都是金融股。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中国平安等非银金融行业龙头股月度融资买入金额居前三位,分别为267亿元、170亿元和159亿元,相比上个月增幅均超过100%。融资余额分别为95亿元、152亿元和57亿元,相比上月末增幅均在20%以上。其中,中国平安融资余额152亿元,在两融标的股票中居首。此外,中国建筑、中国中铁和中国交建等建筑类个股的融资交易也很活跃,月度融资买入金额均超过60亿元,增幅均在50%以上,融资余额分别增加15.6亿元、3.8亿元和8.6亿元,融资资金的关注度明显增加。

 

  创业板指数高位震荡

  受主板大盘剧烈震荡影响,创业板指数本周四也呈现高位震荡的走势特征。从近三个交易日的表现看,该指数单日涨幅逐渐缩小,在历史高点位置承受压力的态势较为明显。

  创业板指数昨日以1557.77点小幅高开,开盘后一度短暂上行,盘中最高上探至1566.83点。但是,在主板市场宽幅震荡以及历史高位区间双重压力下,创业板指数昨日大部分时间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特征,盘中出现两轮明显跳水,最低下探至1548.29点,尾市以1563.41点报收,上涨9.19点,涨幅为0.59%。成交量方面,创业板指数昨日全天成交182.22亿元,量能与此前两个交易日相比变化不大,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在历史高位区域,多空博弈较为激烈。

  个股方面,昨日正常交易的339只创业板股票中,有219只个股出现上涨,板块整体表现仍属强势。其中,锐奇股份、依米康、松德股份等18只个股收报涨停,当日涨幅在3%以上的个股共有54只。与之相比,周四有116只创业板股票出现下跌。其中,银禧科技、欧比特和德威新材跌幅居前,昨日分别下跌了4.83%、4.72%和4.62%。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创业板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板市场表现决定,若后市主板大盘出现震荡调整,预计创业板指数受阻回落的可能性将明显加大。

 

  刘新华:开发适应长期资金投资产品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昨日在参加《财经》年会时指出,证监会正在抓紧制定注册制改革方案,下一步将研究开发适应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需求的投资产品,有序推进境内投资者直接投资境外资本市场。

  刘新华指出,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金融结构,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平衡发展,促进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平衡发展,促进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平衡发展。

  首先,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他指出,今年证监会在做好新股发行工作的同时,正在抓紧制定注册制改革方案;改革创业板市场,降低财务准入门槛,申报企业不再限于新能源等九大行业,推动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丰富和完善新三板功能,改进交易规则;抓紧制定股权众筹融资监管规则,为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股权融资拓宽渠道;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重点支持交易所发展机构间市场,扩大公司债券发展范围,丰富债券品种体系;促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私募市场,扩大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规模,截至10月底,已有471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完成了备案;积极稳步发展商品期货市场,健全金融期货市场,完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运用金融期货市场管理风险的措施。

  其次,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督促上市公司履行好信息披露义务,提升回报投资者的能力,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推进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放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审批,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符合市场实际以及有利于投资者保护的退市制度;进一步提高证券期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健全鼓励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专业机构投资者,研究开发适应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需求的投资产品,提供专业化、长期化、国际化的投资管理服务。

 

  中国证券报

  多主题布局“后降息时代”

  本周四,央行降息利好冲击波继续在A股市场演绎。金融股继续担任指数攻坚新高的中坚力量,助力沪深两市大盘再度刷新阶段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昨日沪深两市成交额首次突破了6000亿元关口,为11月第三次刷新历史天量水平。市场人士指出,成交量的放大及“打新魔咒”的失效,都显示出当前场外资金入场积极性较高。而降息使得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后市成交量将持续维持高位。另一方面,伴随着近期以来蓝筹股的大幅涨升,A股的主题投资线索也受到一定影响。综合来看,并购、改革、补涨和含权等概念为市场人士较为看好的主题投资方向。

  沪综指六连阳 天量天价再现

  本周以来,央行降息影响在A股市场上持续发酵,不仅指数每日都在向新的“高峰”进发,两市成交量也不断刷新历史天量。市场人士指出,场外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场是促使近来A股屡屡刷新历史天量的主要原因。而降息及央行的一系列引导实体融资成本降低的行为,将使得资金入场的意愿持续高涨,成交量料将持续处于高位运行。

  昨日,上证综指以2615.37点再度跳空高开,此后围绕开盘价展开持续震荡,下午2点后指数曾一度出现快速跳水并翻绿,但随后指数开启“弹升模式”,报收于2630.49点,上涨1.00%。昨日上证综指以盘中2631.40点“再下一城”,续创2011年8月以来的新高,至此上证综指在K线图上连收六阳。深证成指昨日也延续本周以来的“攀新高”之旅,最终上涨1.10%,以全日最高点8860.43点收盘,K线连收五阳。

 

  AH股溢价创近14个月新高

  本周四,沪港通交投较周三有所回落。由于沪强港弱格局延续,恒生AH股溢价指数大涨1.62%,并于盘中刷新了14个月以来的新高。

  交易所盘后数据显示,沪股通昨日130亿元的限额还剩100.10亿元,使用率较周三的25.35%下滑至23.00%;港股通昨日105亿元额度剩余103.46亿元,使用率为1.47%。

  与沪港通额度使用情况类似,昨日沪港两市呈现沪强深弱特征。昨日上证综指再度上涨1.00%,报收于2630.49点,交投也持续活跃,成交额刷新沪市当日新高3389.61亿元;但恒生指数走势则高开低走,下跌0.45%,回落至24004.28点,险守24000点关口,成交额也较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出现了明显回落。随着沪港两市的一涨一落,恒生AH股溢价指数尾盘大幅快速上涨,收盘前一度摸高至104.40点,创2013年9月12日以来的新高,最终报收于104.30点,上涨1.62%。

  虽然沪港两地股指昨日走势出现了分化,但综合来看,金融股昨日在沪港两市均成为支撑指数、活跃市场的重要力量。昨日恒生指数50只权重股中,仅11只上涨,这其中,交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工商银行分别上涨了0.83%、0.75%、0.39%和0.19%。在恒生行业板块中,恒生金融业指数位居行业板块涨幅榜中的第三位,全日下跌0.28%。与此同时,昨日沪市中金融股领涨两市,申万非银金融和银行指数分别位居行业板块的前两位,上涨4.72%和1.57%,交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工商银行也分别上涨了4.30%、5.88%、2.01%和0.26%。

 

  非银金融再登涨幅榜首

  由于上周末央行的“意外”降息,市场资金对于券商、保险等利好板块的追捧热情持续高涨。继本周一和周三分别大涨5.89%和4.93%后,申万非银金融指数再度大涨4.72%,成为当前市场中最耀眼的版块。

  昨日非银金融指数再度跳空高开,上午非银金融板块并无明显优势,在平盘上方展开震荡,期间还一度翻绿,多数成分股昨日上午也呈现出横盘震荡特征;但在下午开盘后,非银金融指数突然开始出现大幅拉升,不少成分股亦开始纷纷向涨停板发起冲刺;虽然尾盘指数一度出现回落但很快再度重拾升势,以全日第二高位收盘,大涨4.72%。

  成分股昨日再度迎来涨停潮,有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山西证券、国海证券、西水股份、新华保险、陕国投A和华泰证券,共8只个股报收涨停,另有24只个股上涨,其中涨幅在3%以上的就有17只;成分股中仅鲁信创投一只股票下跌,跌幅仅为0.97%。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最直接受益于降息,非银金融板块成为近期市场连续上涨的重要推动力量。考虑到今年以来两融规模快速扩张、市场交投持续活跃、互联网券商业务试点扩大、注册制改革预期不断推动以及降息窗口开启等多重利好因素,券商股后市仍有望上演“强者恒强”戏码,因此非银金融板块料也将持续表现强势。

 

  短期指数需休整 中期趋势可看好

  本周前几个交易日,市场连续大幅上涨,上证综指在四个交易日大幅上涨144点,涨幅高达5.78%,市场强势特征非常明显。短期市场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周末降息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所致。我们认为短期市场有震荡整理的需求,中期市场继续看好。待市场震荡整理结束之后,近期市场的热点依旧会在券商、保险、有色、煤炭等业绩弹性比较大的强周期性板块上。中期我们看好改革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大改革”类板块和高端制造业值得我们关注。

  货币政策预期的改变是近期市场强势的主要原因。周末降息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降息时点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央行一直强调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且一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小范围调控货币市场流动性,市场普遍预计最早也要到年底才会降息。央行周末突然降低市场利率,明显超出市场意料之外。其次,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以前,一般央行降息幅度为25个bp,而此次直接降息40个bp,降息幅度超出预期。央行降息之后,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大大增强。当前经济仍未企稳,而通胀率持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近期日本和欧盟相继大幅放松流动性,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步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央行货币政策放松的意愿比较强烈,央行将会进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央行未来很可能进入只做不说的货币宽松模式。即实际执行实质的货币宽松政策,而不予以直接承认。央行直接降息,将会加速无风险收益率的下行,且市场风险偏好将会上升,这些都有利于股市的运行。因此,在超预期的降息利好刺激之下,本周市场连续大幅上涨。

 

  存款保险制度料明年初推出

  据媒体报道,央行27日召开全国存款保险制度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各省级分行领导到京参会,研究部署于明年1月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27日在“《财经》年会2015:预测与战略”上表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此前也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已接近成熟。

  在长达21年酝酿之后,央行将正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权威人士介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将借鉴有限赔付、差别费率和早期纠正机制等国际存款保险制度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做法,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职能,包括适度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职能,强化对制度参与各方的激励和约束。

  赔付上限或为50万元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国际上,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资本金主要由银行按照存款规模缴纳的存款保险基金、政府以财政拨款注入的资金构成,央行和银行业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设立。

 

  上海证券报

  上交所放行信用账户打新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自12月1日起,投资者可在信用账户里申购新股。业内人士认为,上交所放行信用账户打新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融资融券套出现金,并全额用于新股申购,网上冻结资金有望再上新台阶。

  上海证券交易所(财苑)近期向各家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信用账户可用于新股申购的通知》。通知称,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和业务创新,满足投资者新股申购的需求,保护投资者利益,上交所对信用账户进行升级调整。12月1日起,投资者可利用融资融券信用证券账户进行新股申购。

  根据现行规定,投资者只能在普通账户里申购新股。融资融券客户的信用证券账户中的市值合并计算到该投资者持有的市值中,不过该账户不能用于申购新股。投资者想要打新,一般是利用自有资金,如果借钱打新,通常采用股票质押式回购的方式融资参与;而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不仅需要腾挪资金,将从券商融入的资金从信用账户划至普通账户,而且也只有超过维持担保比例300%的部分资金方能划出信用账户。

  “上交所放行信用账户打新后,不仅将极大提高客户申购沪市新股的方便度,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加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的可用资金量。”某沪上两融业务资深人士分析道,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冲ETF变现所得的资金申购新股,并且用作新股申购的资金留在信用账户,仍是融资融券的担保品,对持仓基本没有影响。

 

  警惕过度投机行为 维护市场平稳发展

  中国股民在苦熬了7年后,终于在2014年嗅到了牛市的气息。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但仍需提醒投资者高度警惕市场业已露出苗头的过度投机行为,维护市场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可喜变化应予肯定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了24%。尤其是进入四季度后,投资者对沪港通即将启动的预期,带领蓝筹股出现价值回归并带动上证指数上涨11%有余。沪港通的落地使得国际投资者首次能直接购买上海市场的股票,因该制度引入具备长期投资理念的境外资金,被认为是促使蓝筹股价值回归的重要举措。

  而上周五中国央行意外地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后,市场情绪再度被点燃,乐观情绪大幅蔓延,认为在三季度经济增长率触及五年新低的背景下,此次降息标志着中国央行开启了一轮更为激进的宽松周期。中国股市受两年半来首度降息刺激,股指再度强势上行,沪深两市双双创下本轮反弹新高——本周内沪市上涨5.78%、深市涨幅6.34%。有媒体报道称,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以美元计价已在11月27日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

  应该说,蓝筹股价值回归,股指恢复性上涨,股市规模、地位与国民经济规模、地位的总体匹配,是今年以来股市出现的一些可喜变化,应该给予肯定。

 

  机构继续看好券商保险

  被归为非银金融领域的券商及保险板块,本周表现出领涨势头。这主要是因为利好这两大板块的信号正在强烈释放,多个催化剂共同推动了这两大板块近日来的“齐舞”。受访的投行人士纷纷表示,保险新“国十条”给出了保险行业未来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2015年将是后续细化政策的集中出台期,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继续看好券商及保险板块的第二波行情。

  本周上海市针对保险新“国十条”的细化政策正式出炉。据了解,保监会已经抽调专员与财政部和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明年将启动,未来试点在全国推广后,预计将为寿险行业带来两位数的保费收入增速。

  股市近期走强,保险作为唯一能加杠杆投资股票的金融机构,在牛市行情下的投资收益弹性相对较大。可预见的是,未来随着牛市不断深入,保险资金在资产匹配上将会增加对股票的配置,通过杠杆加倍受益股市上涨。其与股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联系凸显无遗。

  政策面加速的同时,种种迹象表明,保险行业的基本面持续向好,保费、投资呈现双双回暖。在负债端,降息之后,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等吸引力下滑,部分资金逐步回流至保险行业,将有助于保费收入进入上升周期。尤其是四家上市保险公司普遍重视利润率较高的个险渠道,预计价值增速也将持续改善。

  在资产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后,保险公司逐渐将部分股权资产及存款的投资比例转移到债权计划、信托计划等高收益新型固收类资产中,预计未来投资收益率继续稳步提升。

 

  历史天量打出新高六连阳

  昨日,两市以6185亿元的历史天量逼空上行,指数形成放量六连阳形态。市场在上行之时,券商、保险、银行等板块也纷纷放量大涨。分析师认为,在当前流动性支撑牛市中,低价大盘蓝筹以及部分弹性较好的金融类股受到市场追捧,短期市场热情依然高涨。展望未来,市场人气高涨之后,投资者应以大牛市思维参与相关板块。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收于2630.49点,上涨26.15点,涨幅为1.00%;深证成指报收于8860.43点,上涨96.65点,涨幅为1.10%。创业板指报收于1563.41点,上涨9.19点,涨幅为0.59%。昨日两市成交达到历史天量6185亿元。

  从昨日市场来看,券商信托是引爆指数再度上行的重要力量,板块涨幅达到6.39%,保险板块涨幅达到4.83%。在市场放巨量成交的同时,第一受益的事实上是券商板块。昨日龙虎榜也显示,多家机构在当前点位依然扫货券商、信托、互联网金融相关板块。

  从沪港通使用率来看,资金依然相对冷静。截至27日收市,沪股通当日额度共使用29.9亿元,每日130亿元限额还剩100.10亿元,使用率为23%。而港股通每日105亿元限额使用了1.75亿元,余额103.25亿元。

  在当前市场下,卖方分析师认为,行业配置较为关键,建议首选的三个行业分别为非银、公用事业、运输设备,在此基础上建议增加对房地产的配置,继续增大组合的弹性。从具体分析逻辑看,公用事业主要在于资源品价格改革以及业绩的稳定上涨,目前电力改革的相关方案基本成型。有券商分析师预计年前将上报到国务院。水资源化政策“水十条”也将出台。非银的主要逻辑是无风险利率降低提升估值,保费的吸引力增加,投资收益确定;运输设备的逻辑依然是行业高景气度。

 

  资金面后续宽松预期升温

  27日,央行暂停了常规的14天正回购操作,为约四个月来的首次。业内人士称,此次正回购暂停有些出乎市场预期,令后续各种货币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加大。除了今年央行创新的各类工具外,传统的数量型工具也重归视线,但资金投放仍需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正回购暂停巩固降息效果

  作为观察央行货币政策演绎的重要窗口,降息后首周,正回购也经历了从“缩量至50亿”到“中标利率下行20个基点”,再到昨日暂停的巨大转变。不到一周时间,央行价格型和数量型工具齐上阵,不仅令股债齐涨,也大幅稳定了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

  某券商资管人士分析,央行暂停正回购,短期来看是为了熨平资金面短期波动,缓解新股IPO和月末因素冲击,长期来看,或提前布局未来存贷比调整带来的准备金规模扩大。

  市场也有分析认为,目前资金面较为紧张,银行对正回购需求不多,故央行顺势将其暂停。

  “昨日14天回购的市场利率为4.35%,最高冲到5.5%,高于央行此前正回购3.2%的中标利率,银行用较低价格将资金交给央行的动力减弱。”一位债券研究员指出,由于正回购“利率锚”的价格指导作用发挥效果减弱,央行也可能顺势暂停了正回购。

 

  境外投资者直投境内市场将稳步开放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昨日表示,证监会正在抓紧制定注册制改革方案、股权众筹融资监管规则,并将促进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健全鼓励长期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长效机制,研发适应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需求的投资产品。此外,在沪港通试点推出并实现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将继续提高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水平,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的范围,稳步开放境外投资者直投境内市场,有序推进境内投资者直投境外资本市场。

  刘新华是出席“财经年会2015”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提出,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金融结构,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而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我国经济走出去,则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下一步,证监会的工作仍将聚焦于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直接、间接融资平衡发展,股票、债券融资平衡发展,现货、期货市场平衡发展。具体工作将以加快多层次市场建设,促进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稽查执法,加强简政放权、厘清监管和市场的关系等五个方面作为抓手。

  刘新华表示,证监会在做好新股发行、改革创业板市场的同时,正在抓紧制定注册制改革方案,同时不断丰富完善新三板功能,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他透露,证监会正抓紧制定股权众筹融资监管规则,努力为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股权融资拓宽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卢玲艳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