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3日三大证券报证券要闻汇总

2015年02月03日 08:03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证券时报

  恐慌盘砸出买点 春节红包并非奢望

  受上周末多重利空叠加影响,大盘昨日跳空低开并一路震荡走低。截至收盘,上证综指下跌2.56%,逼近3100点,近5个交易日5连跌;深证成指下跌1.68%,失守11000点。两市量能继续萎缩,交投人气趋于平淡。

  从盘面看,各板块跌多涨少,权重股领跌,概念股活跃。互联网、国产软件、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保险、银行、基建等权重板块跌幅超过大盘。

  尽管A股本周出师不利,但并不妨碍大家期待春节红包。从历史经验看,2000年以后的春节前一周行情,呈现明显涨多跌少的特征。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00年以来的14个春节行情,有12年A股在春节前一周获得正收益,上涨概率达到85.71%。市场人士认为,春节前期A股之所以容易上涨,主要是因为经过希望持币过节的投资者抛售后,空方动能短期释放充分,为多方创造了良好的反击时点。

  统计显示,过去14年里,股市春节前一周的表现中,只有2001年及2014年出现下跌,沪指两次均是微跌1%左右;而其它年份均有不小的正收益,其中2007年春节前一周涨幅高达9.82%,且取得正收益的12个年份平均涨幅超过了3%,“春节红包”相当可观。

 

  大盘连跌5日 两成个股逆势上涨

  近5个交易日A股连续下跌,上证指数从最高3400点跌至昨天的3128点附近,期间累计跌幅近8%。尽管受多重利空影响,市场整体一片肃杀,但5个交易日累计仍有两成个股翻红,小盘股表现出良好的弹性。

  受累重重利空,2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跳空低开,沪指大跌近百点,最低下探3122.57点,考验3100点支撑。深成指低开震荡下跌,振幅近2%。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低开震荡走高,最高上探1708.71点,站上1700点关口,成交量持续收缩。从个股表现看,两市下跌家数近1500家,上涨家数沪市331家,深市则有621家,深市的小盘股表现出逆势上涨的特性,从近5个交易日的累计数据看,这个特征更明显。

  股指连挫5个交易日,上涨个股依然活蹦乱跳,平均下来,每天有24只个股涨停。其中,新股次新股板块赚足眼球。以再升科技为例,上市首日涨停后,又接连实现了7个涨停。在新股突出的赚钱效应下,创业板小盘股的上涨不可小视。

  连续5个交易日,两市一共有587只个股出现了累计正收益,其中中小创公司有273只个股,占比将近一半。个股方面,累计涨幅最大的是大智慧,5天涨幅达到61%;涨幅超过40%的个股有3只,分别是汇鸿股份、全通教育和华鹏飞,涨幅分别为48.72%、46.42%和46.40%;此外,京天利涨幅为36.22%,涨幅超过20%的个股有7只。在涨幅居前的20只个股中,中小板和创业板股超过一半,达12只。

 

  1月限售股减持额 从历史高位回落

  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限售股解禁后合计减持市值为378.03亿元,比去年12月份减少76.24亿元,减少幅度为16.78%,为历史第二高;涉及上市公司310家,环比减少162家,减少幅度为34.32%;在分布上看,深市主板公司52家、中小板137家、创业板70家,沪市公司51家。

  1月份大盘冲高后下跌,板块分化,限售股减持额环比回落,但仍为历史第二高,深市中小板、创业板公司仍为被减持的主要群体。

  另一方面,1月份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市值环比大减八成多。1月份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市值共计76.57亿元,环比减少413.99亿元,减少幅度为84.39%,仍为历史偏高水平;涉及上市公司有99家,环比减少了74家;在分布上看,深市主板公司20家,深市中小板46家,深市创业板23家,沪市公司10家。中小创公司成为增持主体。

  中信证券被减持市值最高、海思科被增持市值最高。原限售股股东减持的310家上市公司中,被减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信证券、海思科、庞大集团、西部证券、海润光伏,减持市值均在16亿元以上。其中2家为券商股。中信证券被减持市值最高,高达115.09亿元,是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减持方式进行的。

 

  短线看淡 适当收缩战线

  短线看,后市大盘仍将惯性探底,弱势整理。

  首先,引发A股持续下跌的原因有二:一是新股集中发行分流市场资金。根据公告,下周沪深两市将有24只新股集中发行,在目前市场增量资金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对存量资金的分流压力较大。二是个股黑天鹅事件频发。例如上周末民生银行行长非正常离职,以及安邦保险不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已经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导致市场对该行未来发展前景有所顾虑,进而影响整体金融股板块顺势调整。而蓝筹股的下跌又拖累大盘指数重心下移。又如墨西哥政府宣布无期限推后该国高铁建设项目,导致铁路基建板块的利好预期落空,周一南北车、中国铁建等个股跌停或接近跌停,对市场人气形成冲击。

  从目前看,由于短线利空需要持续消化,尤其是新股发行将在下周密集募资,资金面的压力恐将延续到下周中后期,因此短线调整、弱势探底将成为本周市场的主基调。虽然,从市场环境看,尚不至于出现阶段性大调整,沪指3000点大关仍有较强支撑,但就短线而言,3000点上方的震荡恐怕会维持一段时间。

  从盘面热点看,有从大蓝筹向中小市值成长股切换的信号。一方面,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差距有所缩小。另一方面,小市值个股弹性较高,周一创业板指数逆势上涨将近1%。同时在当天上证综指下跌82点的背景下,两市仍有40%的个股走强,可见个股机会还是存在的,并不是全面调整甚至恐慌。

 

  银行股暗流涌动 等待下一个契机

  自上周起,上证指数连续阴跌,市场的情绪再次回到冰点。

  作为上证指数最大的权重板块之一,金融股难辞其咎,尤其是银行股。根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2015开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股悉数收跌,其中13家阶段跌幅超过10%,光大银行以18%跌幅排名榜首。

  就本周一而言,银行股昨日齐齐下跌,跌幅都在1%以上,中国银行最多跌逾6%;不过,处于风口浪尖的民生银行表现强于市场预期,不仅全天没有触及跌停价,开盘也不过下跌6.5%,很快跌幅收窄,收跌3.17%。

  尽管受民生银行高管变动、国内经济数据不佳、工行被社保基金减持H股等诸多利空影响,银行股的消息面不太理想,而市场期待的降准降息等行业利好也并未如期而至,不过,就当前已发布业绩快报的少数银行股来看,2014年银行股业绩仍然稳中有升,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更是已经公告2014年净利润增长10%以上。同时,当前银行股的市盈率估值也都是个位数,市净率也都在1.5倍以下,整体来看,银行股估值仍然比较合理。

  此外,就AH折溢价来看,除工商银行外,其他8只银行股的A股股价都高于H股股价,截至2月2日收盘,有7家溢价率超过10%,中信银行甚至达到45%。与前期高点相比,银行股的A股较H股溢价率已有所下降。

 

  2月精选三类医药股

  我们近日对重点覆盖的65家医药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业绩进行了预测:预计年净利润增长超过50%的有9家;净利润增速30%~50%的有13家;净利润增速20%~30%的有17家;净利润增速0~20%的有20家;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有6家。总体而言,大部分公司年报延续了稳健增长趋势,但业绩分化依然十分严重。

  具体来看,预计2014年年报同比净利润增幅50%以上的公司,共9家:以岭药业、江中药业、中恒集团、京新药业、誉衡药业、舒泰神、通化东宝、信邦制药、嘉事堂。

  预计2014年年报同比净利润增幅30%-50%的公司,共13家:康恩贝、红日药业、香雪制药、华东医药、现代制药、北陆药业、新华医疗、和佳股份、翰宇药业、爱尔眼科、迪安诊断、泰格医药、瑞康医药。

  1月医药板块总体表现明显回暖,全月医药指数上涨8.07%,跑赢沪深300指数10.82个百分点,2015年年初以来的涨幅位于各个行业板块的中游水平,2015年以来在29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十三位。

  展望下一阶段,在市场震荡缺乏方向的时期,投资者对周期类板块偏好有所下降,确定性增长的医药板块(无论是白马还是成长股)都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目前板块估值溢价率处于2010年~2012年均值附近,机构配置比例也较前期有大幅度下降。随着年报一季报的临近,无论是从降低组合波动性还是从获得稳健绝对收益的角度,板块向好的趋势在2月份仍有望延续。

 

  中国证券报

  不惧“黑天鹅” 3000点“等风来”

  在居民财富转移和改革红利释放的双重支撑下,A股市场并不具备较大的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中期乐观格局仍然牢固。短期而言,受制于资金去杠杆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冲击,市场或继续在3000点位置震荡整固,重新走强需要等待货币政策调整等契机的出现。在风险可控的判断下,分析人士建议投资者围绕存量资金博弈的新格局逢低耐心布局。

  在经过上周的持续调整后,本周一沪深股市仍然未见起色,两市大盘在一系列不利信息的打压下,再度出现了明显调整,沪综指开始考验3100点整数关口支撑力度。

  沪综指昨日以3148.14点大幅低开,此后全天呈现震荡下行的低迷走势,盘中最高上探至3175.13点,最低下探至3122.57点,尾市以3128.30点报收,下跌82.06点,跌幅为2.56%。大盘的这一走势可以说是非常疲弱的。一方面,继1月29日之后,昨日沪指再度留下了一个向下跳空缺口;另一方面,持续调整之后,大盘逐渐远离3400点区域,开始考验3100点支撑。相对于主板大盘,小盘指数表现相对强势,中小板综指昨日仅小幅下跌0.33%,而创业板指数更是逆市上涨0.97%。随着指数进一步回落,资金参与热情也持续降温,昨日沪市单边成交仅为2668.50亿元,逐步回到了本轮行情启动前的成交水平。

 

  改革深入+业绩向上 军工船舶加速航行

  在国家安全战略升级、海军装备建设加强、军工改革提速、资产证券化升温的背景下,船舶工业迎来快速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与此同时,2014年船舶行业基本面出现向好迹象,2015年民船业绩将步入景气向上小周期,2017年全球船舶行业有望复苏。在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双重支撑下,船舶行业有望迎来较大的投资机遇。就当前市场而言,军船整合重组、科研院所改制、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焦点,大市值的军工船舶龙头股值得重点关注。

  近年来,国家对船舶工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相关配套政策正在陆续推出。有消息称,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起草的《金融业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已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后上报,近期有望出台。据悉,《意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对符合规范的标准船舶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卖方信贷、拓宽融资业务、保险水平规模及保险费用、鼓励社会资本、扶持海工业务等。

  与此同时,近两年军船企业的资本运作也在持续进行。其中,中船集团重点以广船国际为平台推进资产证券化,2014年广船国际完成“曙光项目”收购龙穴和启动“启航项目”收购黄埔文冲。中船重工则在2014年9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10月公告将采取“新设”方式组建4家控股公司,对旗下16家科技产业公司进行重组整合。预计2015年,中船和重工两大造船集团的资本运作将取得进一步进展。

 

  节前料维持缩量弱势格局

  近期市场接连走低,两市股指接连告退,沪指短期均线和月线均告失守,而周一的跳空下行以及量能的同步缩减,尽显短期趋弱的市场格局。经济数据偏弱难以支撑A股估值空间继续迎来较大提升,而IPO节奏提速、春节前资金面趋紧预期,以及热点表现难以持续,是造成短期做多力量匮乏的主要原因。春节前沪指延续调整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周内沪指对中期均线仍有考验,投资者操作上注意半仓之下从轻配置,对于走势偏弱的高估品种则以减持为上。

  上周末及本周初消息面多以不利因素居多,并从上市公司业绩前瞻、流动性预期、资金面供给等诸多方面挤兑市场上行的可能。首先,周一公布的中国1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为49.7%,分项数据显示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下行拖累明显,汇丰PMI终值素来敏感度较高,连读第二个月低于荣枯分水岭,更为直观的反映经济下行增长动力的不足。结合此前公布的1月进出口数据的明显放缓,这对已经行至阶段高位的A股市场较为不利。鉴于前期市场估值修复已基本完成,多元化杠杆效应作用下,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提升动力明显不足,A股上行延续明显缺乏内核心力的推动。其次,春节前后流动性多呈现季节性波动,此前央行续作中期结构便利MLF,并重启逆回购,央行以微调资金量价保持近阶段资金松紧适度的稳定状态。考虑到春节后是年内信贷投放较为集中的一季度,全面降准或降息的可能性也都将延迟。市场期待全面宽松预期的回落,也进一步抑制了做多力量的聚集。最后,24家新股获批的加速节奏令市场措手不及。

 

  “放水”可期 整体流动性无忧

  2月份首个交易日,交易所回购市场流动性骤然趋紧,各期限资金利率多数上涨;与此同时,银行间主流资金利率也有所上行。市场人士指出,本周一(2月2日)上海电气可转债申购、新一轮A股批量发行在即以及春节季节性扰动三项因素叠加,导致资金面短期承压;后期来看,货币调控总体保持中性基调的同时,央行维护资金面稳定的意愿依然明确,节前央行逆回购等注水工具加码可期,流动性整体收紧的程度有限。

  按理说,度过月末之后,月初货币市场流动性通常应趋于宽松。而2月份首个交易日,货币市场流动性依然延续一月末的趋紧格局,且资金利率呈现加速上扬态势。

  Wind数据显示,2月2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方面,隔夜品种收报2.89%,较1月30日上涨7BP,为1月7日以来最高水平;标杆7天品种收报4.41%,大涨24BP,创1月5日以来新高。不过,银行间中长期限资金利率涨跌互现、总体稳定,其中,14天品种跌6BP至4.88%;跨春节的21天、1个月品种分别微跌2BP、上涨16BP,维持在5.55%、5.59%的较高水平。

  交易所市场方面,2日上交所中短期限回购利率全线上涨,并纷纷创下近期新高。其中,7天期加权平均利率收报5.54%,较上周五大涨45BP,创1月13日以来新高;14天品种大涨93BP至5.95%,28天品种上涨46BP至5.24%,更是双双创下年内新高。

 

  转债盛极而衰 双杀行情难持续

  在稀缺预期深入人心、赎回概念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转债市场自上周以来出现的一轮连续大幅下挫让人始料未及。2日,转债市场普跌,并再次跑输正股。市场人士指出,短期内,转债随正股波动风险加大,而市场风险偏好降温和流动性偏紧冲击转债估值,导致转债市场呈现平价和估值双杀的惨状。不过,考虑到转债存量规模快速收缩,在估值压力有所释放后,转债继续跑输正股的可能性较低。

  2日,沪深转债市场上,除去恒丰转债勉强收高之外,其余品种悉数收跌,并且整体跑输正股,表现出平价和估值双杀的特征。

  从盘面上看,2日两市正常交易的可转债共有24只,对应的正股中有6只上涨,其余18只下跌,正股平均下跌2%;转债方面则仅有恒丰转债微涨,下跌面积大于正股,且平均下跌3%,跌幅亦大于正股。典型的如深燃、洛钼、东华、齐峰、长青、格力,对应正股全部以上涨收盘,个别如深圳燃气涨幅超过5%,但这五只转债悉数收跌,深燃转债下跌1.11%,洛钼和长青两转债跌幅更超过3%。盘面显示,2日下跌转债中跌幅超过1%的占到18只,跌幅超过3%的多达12只,东方、中行和浙能转债跌幅均达到6%以上,其中东方转债重挫10.48%,领跌市场,其正股东方电气跌幅为8.41%。

 

  非银金融领衔 融资净流出

  相关数据显示,上周以来每日融资净买入额逐日下滑,已经从周一的81.35亿元跌落至周五的负43.61亿元;从行业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1个出现融资净偿还,两融市场大唱“空”字诀。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第二期两融检查启动在即,杠杆加速去化大势已定,部分券商亦着手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可以说,当前两融市场正处于“牛市”开启以来最艰难的时刻。

  时隔7天之后,上周五单日融资净买入额再度惊现负值。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当天市场融资买入额为744.08亿元,较前一日下降51.77亿元;融资偿还额则环比增加16.94亿元,录得787.70亿元,由此市场出现43.61亿元融资净流出。

  分行业来看,融资净流出是当天申万一级行业普遍现象。其中非银金融、建筑装饰、交通运输板块净流出金额最大,分别为14.75亿元、7.94亿元和5.03亿元,银行、有色金属、采掘、汽车等板块悉数遭到融资净偿还。数量上,当天呈现融资净流出现象的板块多达21个,仅有公用事业、传媒、化工、家用电器等少数几个板块勉强维持融资净买入。

  个股方面,上周五出现融资外流的股票有566只,绝对数量并不太大,在全部两融标的中占比只略微过半。不过,细数那些融资净偿还金额靠前的股票,毫不夸张地说,排位前100位的股票中有九成左右为权重蓝筹股,当中又以中国重工、中国平安位居第一和第二,净流出金额各自达到2.97亿元和2.46亿元。可以说,当天融资资金流出的方向主要在于蓝筹领域。

 

  上海证券报

  市场连续调整机构称“牛回头”不改主基调

  上证综指在上周大跌4.22%的基础上,昨日再度大跌82.06点,单日跌幅高达2.56%。牛市行情是否结束,市场众说纷纭,但接受采访的部分机构人士认为,在上证综指周线前期走出“九连阳”的基础上,近期的下跌仅是“牛回头”的调整行情,调整不改牛市主基调。

  上证综指昨日再度下跌,缩量调整态势明显。受保险、银行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的拖累,两市大盘昨日低开低走,缩量下跌。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128.3点,下跌82.06点,跌幅为2.56%;深证成指报收于10963.14点,下跌187.55点,跌幅为1.68%。创业板指数逆市上涨,创业板指数报收于1696.83点,上涨16.25点,涨幅为0.97%。两市昨日共成交4667.3亿元,相比前一交易日明显缩量,成交量显示市场恐慌情绪并未随着大盘连续下跌而显著上升。

  银行、保险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昨日跌幅居首,而大数据、计算机等成长板块逆市上涨。大金融板块昨日大跌,中国人寿下跌6.65%,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跌幅均超过4%,中国银行下跌6.14%,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下跌均超过4%,国元证券、东北证券等5只券商股跌幅均超过4%。成长股则逆势上涨,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等板块涨幅居前。

  分析人士认为,前期上证综指走出了周线“九连阳”,没有经过像样的调整,上证综指从上周以来的连续下跌仅是一轮调整的如期而至,“牛回头”并不意味着行情结束。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表示,上证综指连续六个月涨了1300多点,期间指数没有出现大级别的调整,现在如期出现,现阶段市场的下跌还是牛市过程中的正常调整,对于还没有上车的投资者来说,千金难买牛回头。

 

  “跨界”整合跨越指数调整

  由于近期大盘指数运行于一个不稳定的整理形态(扩张三角形),心态脆弱,市场对“黑天鹅事件”敏感。不过,调整还只是日线级别,虽然上周触及上轨位置未有效向上突破,但只要近期回档整理,能够在中轴线位置获得支持的话,也会演化为大型区域震荡。当然,极端情形下,上证指数跌穿下轨引发一轮猛烈下跌,按楔形形态以及基于消化杠杆资金的角度,最大调整幅度会达至2500-2800点这一平台,不过其短期出现的概率依然很低。

  不管短期如何震荡,未来一段时间大盘整体都将进入一段复杂震荡的热点主题过渡期。这是第二轮行情(2014.3-2014.12)结束后的调整期,传统成长蓝筹股转入回吐,情形类同于2013年10月,当时是新产业主题(移动互联网)转向退潮。

  运行节奏上,过去9个月时间里,像金融(券商)、建筑(一带一路)两大领导群体的核心品种,普遍实现了对历史高位的突破,创新高之后通常会有短则1-3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回档巩固,姑且称之为牛市二浪调整,这是历史规律。调整趋于结束的标志信号是交易量大幅萎缩以及回撤至中长期均线(60-250日)位置。当前,部分传统成长蓝筹已开始调整至60日均线附近,等待反弹的契机,但群体实现逆转的概率很小。

 

  民生转债放量下行可转债高估值遭遇挑战

  民生银行高管风波也影响到了可转债市场。

  周一,可转债龙头品种民生转债放量下跌,收盘跌4.31%。中证转债指数跌幅为4.42%,东方领跌转债品种,跌幅10.48%。“民生高管风波仅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可转债整体的高估值正在遭遇多方挑战。”兴业证券最新转债报告显示。

  海通证券最新调查显示,受访者最为看好个券中,民生转债和浙能转债再次占据前两位,另外,东方转债和宝钢可交换债等也较被看好。

  不过,周一转债市场低开低走。东方转债、浙能转债领跌,民生转债受民生银行正股低迷影响,也持续走弱。东方、中行、中海、徐工、国电等品种出现了转股溢价率为负的情况。其中东方转债转股折价率为2.75%,中行转债为0.99%,中海转债为0.96%。

  由于民生正股近期低迷表现,此前曾经无限接近的赎回窗口,也已经关闭。截至收盘,民生银行报收9.17元,跌3.17%。

  按照可转债募集资金规则,当正股收盘价在最新30个交易日中,有15日超越转股价1.3倍,才可触及赎回条款。此时,转债持有人最理性的选择是转股,否则将遭遇债券较大损失。对于银行而言,转债募集资金仅能补充附属资本,而转股后可以补充银行的核心资本。

 

  “超级大户”A股行踪图

  他们手持数亿资金,是私行的高净值人士和券商的“超级大户”,其所在营业部频频现身龙虎榜;他们市场嗅觉灵敏,行踪神秘,他们驾驭“神秘资金”的买卖进出,都被视作市场的“风向标”。

  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去年以来的“千点行情”正是由这些超级大户发动。新年以来市场波动加大,他们的投资行为又有哪些新动向?通过一个多月来的持续跟踪,记者为您还原A股市场上这些超级大户们的行踪路线图。

  与外界猜测大相径庭的是,坐拥数亿资金的超级大户们甚少使用融资杠杆,他们多以自有资金参与市场,而与这一谨慎投资理念相匹配的是,他们不喜欢追逐“以小为美”的题材股,更钟情于金融、地产、电力等低估值的超级蓝筹股。

  “我认识的京城10亿级的A股玩家,去年最少的都赚了七八成,现在他们已经撤出来了,但并没有远离市场,而是等待下一波跌出来的机会。”在私下与记者闲谈时,一位与这群人接触较多的资深投资人向记者透露了大户们的最新动向。

  在上述人士看来,这些“超级大户”平素十分低调,从来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但私下都有自己的圈子。其实,早在2013年“8·16乌龙指”事件后,先知先觉的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低估的蓝筹股价值,并开始在2000点附近陆续建仓。

 

  赛象科技离奇高送转 深交所发函问询三大问题

  继海润光伏被上交所问询后,首家抛出“10转20”预案的赛象科技亦被监管部门问询。而公司今日披露的年报显示,四季度泽熙大肆买入该公司股票。

  今日赛象科技在披露2014年年报的同时,还披露了深交所对其高送转及拟减持情况的问询函及公司的回复。

  据公告,深交所主要问询了赛象科技三大问题:一、请说明并披露实际控制人张建浩计划通过甬金通达大额减持公司股份的原因,是否与潜在交易方已经达成股份买卖意向,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否正在筹划与上市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司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二、请说明并披露预披露的高比例送转利润分配方案与公司经营业绩及成长性是否相互匹配;三、请说明并披露实际控制人张建浩在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前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减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是否将严格履行相关承诺。

  对于上述问询,赛象科技逐一进行回复。公司称,经问询实际控制人张建浩和股东甬金通达,实际控制人张建浩通过甬金通达减持公司股份的原因系根据控股股东的战略发展布局,拟通过收购兼并优质产业资产支持公司发展,并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截至目前,实际控制人张建浩和甬金通达均尚未与潜在交易方达成有关公司股份买卖意向。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均未筹划与本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司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同时,张建浩和甬金通达还补充承诺,在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利润分配预案前不减持公司股份。公司还表示,近三年实现业绩、留存可分配利润和可转增股本公积金与此次分配方案相符。公司历史业绩、留存收益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与公积金送转股本后的规模相匹配。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