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华塑控股又迎亏损或还将遭投资者索赔

2015年03月05日 07:37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资料图

  因2011年、2012年连续亏损,华塑控股曾被实施退市警告,2013年成功扭亏摘星摘帽。但刚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又陷入了亏损漩涡,而且因信披违规,近期还遭到投资者集体维权索赔。

  本报记者康曦

  刚盈利一年又亏损

  2月16日晚间,华塑控股的2014年年报再度伤透了投资者的心。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657.59万元,同比下滑16.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1.58万元,同比下滑342.54%;基本每股收益为-0.0617元。

  这是继2012年后,公司再度面临亏损。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称是受近几年国家调控房地产政策、塑料型材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建材业务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经营亏损增大。另外,新进入公司的园林业务转型,公司致力于发展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业务,原来的房地产园林业务有所萎缩。新的市政园林项目尚未达到确认收入的条件,致使2014年营业收入明显下降,业绩未达预期。同时公司还处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及债权债务纠纷诉讼产生了一些损失。

  华塑控股的这一业绩显然让投资者十分失望。2011年、2012年因为持续亏损,华塑控股被带帽,之后控股股东通过注入资产和赠予资金的方式,才使得2013年扭亏为盈。但一摘帽,公司又再度亏损,不能不使得投资者对公司主营产生质疑。

  在注入麦田园林时,华塑控股对这一行业是信心十足,公司总经理李宏称,从生态、环保、园林旅游类多家上市企业的公告报表可以看出,这些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普遍高于10%以上,尤其是园林行业的投资回报率高于15%。作为这么大体量的产业,目前还没有哪一个产业能达到如此高的回报率。

  但转眼间,当初对投资者的“甜言蜜语”都化成了汤。

  或靠定增5.88亿补充现金翻身

  在发布年报的当晚,公司同时公告称,股东大会同意公司以4.64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4.5亿股募集20.88亿元资金,其中15亿元用于投资建设两个实体项目,分别为“铝型材生产线项目”和“低辐射节能玻璃生产线项目”,另外的5.88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据称投资高达12.07亿元的“铝型材生产线项目”销售利润率高达17.73%,但目前A股铝行业8家上市公司中,能实现经营收益的仅3家,而中国铝业此前发布的公告预亏163亿元,创下了亏损新纪录。

  而总投资高达6.05亿元的“低辐射节能玻璃生产线项目”从规划立项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同行了。而且同行三峡新材的说法也与公司规划的前景有出入,三峡新材称,该行业市场竞争风险明显增强,受环保、安全标准的硬约束,综合治理投入明显加大,受原燃材料涨价因素影响,生产制造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

  最让人意外的是,公司竟将募投项目的5.8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这或许就是公司2015年业绩能否扭亏为盈的关键。毕竟2013年公司就是靠着大股东2亿元的资金赠与打了一个翻身仗。

  除经营外,公司最近或还将遭投资者索赔。2013年3月21日,华塑控股接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2014年8月30日,华塑控股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调查结果和处罚决定书。据证监会调查结果显示,证监会认定华塑控股在2010年年报、2011年年报等多项报告中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在相关交易中没有披露应披露的合同,在年报中也存在虚假陈述,坏账计提数据不对,形成年报财务造假。

  知名维权律师宋一欣指出,根据《证券法》及最高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华塑控股信披违法行为构成证券虚假陈述,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以起诉华塑控股索赔损失,而在2010年12月27日-2013年1月4日之间买入华塑控股股票,并在2013年1月5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者都可向成都中院起诉索赔。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