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4月10日早间重要财经资讯速递

2015年04月10日 08:31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记者 吴永芳 

 

  一季报揭主力最新动向 社保基金青睐2股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陆续披露,各路市场主力的最新动向也开始浮出水面。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社保基金继续持有湖南发展、万邦达两股;知名私募机构泽熙投资也继续坚守东方金钰;另外汇添富旗下5只基金产品扎堆飞力达。

  截至4月9日,沪深两市已有10家上市公司公布2015年一季报,这10家公司主要为中小板、创业板公司。除湖南发展外,这10家公司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6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200%,其中沃华医药增长率最大,为574.70%;国民技术、万邦达、东方金钰的增长率均超过300%,永大集团、三圣特材的增长率也超过200%。

  工业4.0持续发酵 “智能+”将执牛耳

  A股近期不断创出新高,火爆的行情彻底激活了各路资金的入市热情,致使多头明显占据主动。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大多数投资者感觉“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时候,也越是有牛股诞生的时候。昨日股指调整,涨停板家数反而增多,两市非ST个股涨停达102家,就是最好的明证。

  那么,谁将执2015年股市之牛耳?非智能制造莫属。本周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开始上报,工业4.0继续发酵。中国版工业4.0之《中国制造2025》也已上报国务院并将很快发布,行业政策利好值得期待。作为工业4.0中的重要组成,工业互联网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计划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据工信部估算,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0000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

  保险资金看好A股后市 期待冲向港股

  A股神游4000点,保险资金在享受冲浪愉悦的同时,开始积极关注港股投资机会。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多家保险机构投资者表示看好2015年的港股投资。对于A股,险资在大蓝筹和主题投资板块上“随波逐流”,比较积极,但对创业板依然谨慎。

  业绩靓丽 券商股风口起舞

  昨日,上证综指二度叩关阔别七年的4000点,行情巨震戏剧性十足。而涨跌背后,实实在在的是维持在万亿元上方的成交额。透过资金狂热、开户火爆、成交天量、杠杆活跃等热闹非凡的景象,看到的是券商这个“坐收渔利”的直接受益群体。从靓丽的年报、一季报预告、月度经营数据及强势的行情演绎,均可以看到改革牛为其带来的增长奇迹,而且只要牛市未完,这种“渔利”也就不止。尽管短期快涨及4000点压力可能使得调整来临,但在强支撑下券商行情的演绎远未到终点。

  经济新常态催生直接融资市场六大机遇

  当前,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方面正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资本市场将“承载改革梦想”,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中迎来新机遇。但中国资本市场目前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发展过程中累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直接融资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失衡等。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需要加快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体经济尽快走出“三期”叠加为特征的转型期。

 

  政策扶持加码 软件产业迎发展良机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指出健全各级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制度,开展中央企业使用正版软件检查。继“互联网+”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对于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颇大。2014年中国软件著作权登记已经突破20万件,这是继2011年中国软件登记量超过10万件后,又一重大突破,表明中国软件登记量处于高速增长期。从目前来看,软件企业在此次互联网浪潮中面临脱胎换骨的历史性机遇,步入高速发展期。

  政策强推新旧融合培育新型出版集团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2-3年的时间,研发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确立一批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园区),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出版机构,建设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集团。

  资金南下逐鹿港股 港股QDII额度紧俏

  在多重利好刺激下,近期资金南下逐鹿港股,主投香港的QDII基金成为香饽饽,限于QDII额度有限,多只基金或即将宣布限购。

  3月底,证监会和保监会先后公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沪港通交易指引》和《关于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有关政策的通知》,前者允许公募基金参与沪港通,后者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港股创业板,双重利好催生港股火爆行情。

  4月9日,恒指一度逼近28000点,创七年新高。基础市场火爆行情下,港股QDII基金净值水涨船高,越来越多资金开始跑步进场抢筹。4月8日,嘉实恒生H、恒指ETF等基金涨停,主投港股的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净值4月8日净值大涨7%,港股QDII基金“一夜之间”受到内地投资者追捧。

  4000点关口机构如此应对:高仓位+防守型配置

  在沪指挑战4000点之时,出现巨量大幅度震荡。投资者面临向上怕踩空、向下怕回撤的尴尬境地。在此关键点位,受访的部分机构人士表示,在中长期牛市氛围环境下,短期震荡在所难免,仓位、配置和择时都进入关键时刻。当前主要应对策略是进攻型仓位加防守型配置。

  “进攻型仓位,防守型配置。这是应对目前市场的主要策略,它也是由行情时点和当前环境决定的。”一位深圳券商资管投资人士表示,进攻型仓位主要是在此点位依然保持比较高的仓位,以保证市场若继续上行至4000点上方可能会出现加速上涨,有比较好的仓位来跟住大盘;防守型配置,主要考虑到当前的市场点位和市场环境,在市场带融资杠杆放巨量上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大幅波动,同时一些个股累积了较大涨幅,因此配置主要以低估值的银行、金融、地产等为主。

  粘胶短纤价格再创新高 行业盈利拐点显现

  据上证报资讯获悉,4月8日粘胶短纤价格每吨调涨约200元,再创今年新高,春节以来累计涨幅近5%。

  目前企业新订单成交较为顺畅,行业已重回盈亏平衡点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总额为30.9亿元,同比大增31.5%,表明行业整体趋势向好。另外,粘胶短纤产能自去年明显减少,2015年则基本没有新增产能,供需格局进一步好转。

  业内预计,在产能减少和下游订单提升的支撑下,粘胶短纤行业将迎来盈利向上拐点。公司方面,三友化工粘胶短纤产能近50万吨,占主营收入比近50%,公司在曹妃甸拥有4000亩土地,另外当地政府还为公司预留了3600亩工业用地,受益京津冀协同发展。澳洋科技拥有产能达30万吨,占主营收入比高达98%,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医疗服务和医疗配送业务。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