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公司快讯

深圳房企新势力崛起 “新三剑客”潜龙在野

2015年08月25日 10:54 来源于 财新网

  证券时报网消息  2015年初,万科与绿地上演了一出“宫斗剧”:攀比自家全年销售额,就“中国房企销售冠军”宝座而争执不下。万科曾经看似难以撼动的行业“老大”地位遭到挑战。

  以佳兆业为代表的“中兴一代”深圳房企,则恰好赶上房地产走向“白银时代”的转折点,在艰难的转型中难觅出路。去年来的一场剧变,更是完全打断了佳兆业的崛起步伐。

  在房地产“白银时代”,创造中国房地产市场无数第一的深圳房企,难道将在全国市场中沦为看客吗?

  事实上,华润、宝能与卓越三家同样具有“深圳基因”的房企已经脱颖而出,成为深圳房企中的“新三剑客”。

  三家企业拥有诸多共同点:起家于深圳本土,各自拥有中心区域的核心高货值大盘,分别在综合体、城市豪宅、写字楼等细分领域领跑市场,拥有全国扩张的战略野心与实力,并在“互联网+”的转型之战中占得先机。

  它们继承了前辈企业的进取精神,将开创地产“新玩法”,正代表着深圳房企新势力,向步步紧逼的北方列强发起挑战。

  “深圳基因”塑造“新三剑客”

  暂时处于低谷期的深圳房企军团,亟需新锐力量和下一代领军者。

  作为“领军者”,其视野势必不能局限于深圳一地。目前,不少具备一定实力的深圳房企,满足于利用在深圳长期以来打下的基础“吃老本”,主动放弃了向全国扩张的机会,导致适应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差。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才是一家深圳企业应有“基因”。让华润、宝能、卓越脱颖而出的,正是它们特有的“深圳基因”——不仅是以开工面积、土地储备等为代表的出众数据,更是敢于走出深圳向传统势力发起挑战的决心。

  其中,华润已经羽翼丰满,将旗下综合体项目开遍全国大中城市,而宝能和卓越虽在深圳的项目更令人熟知,也早已完成了初步的全国布局。

  自2004年深圳万象城开业以来,华润中心的旗帜已插遍全国。目前,华润已成为与万达并称的中国城市综合体“双雄”之一。

  截至2014年12月底,华润置地总资产超过3,000亿港元,净资产超过1,000亿港元,土地储备面积超过4,000万平米,已进入中国内地51个城市,发展项目超过110个。2014年,华润置地实现销售额692亿元,进入全国房企销售排行榜前十。

  而截止2015年初,宝能已进驻23个城市,总资产超过700亿元,开发建设项目共54个,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2800万平方米,总货值约2600亿元。进驻城市数已与金地、招商地产处于同一量级,单盘平均规则模放眼全国都少有对手。2015年其计划销售项目共24个,总货量超300万平方米,货值超过430亿元。

  2014年,在合肥、乌鲁木齐、天津、南宁、赣州、扬州等城市,宝能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单盘年销售动辄上千套,成为多个区域或城市的销售冠军。凭借着开发与销售层面的成功,宝能还被评为年度“深圳房地产综合实力10强”与“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成长性10强”。

  此外,宝能在建、规划的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达20栋,数量接近“世界头号摩天开发商”绿地集团,将成为中国地标建筑的最大制造者之一。其中,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合肥宝能城的最大建筑高度均达560米左右,建成后将双双跻身世界前十。

  卓越集团业务已进入包括上海、西安、重庆、成都、长沙、青岛在内的全国14大城市,总资产超过600亿元,已开发房地产面积11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面积3000万平方米,也已成为深圳房企全国布局的代表。2014年,卓越集团以164亿元位列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榜第48位。同年,卓越还制定了“3年综合实力达到‘中国房地产企业30强’,2014年销售规模突破200亿元,2015年突破350亿元,2016年突破500亿”的战略目标。

  “新三剑客”创业道路各异均成深企样板

  虽同为深圳企业,但华润、卓越与宝能的起家之路却截然不同。

  华润自不必多说,作为一家1948年得名的央企集团,以进出口贸易起家,承袭领袖之名,在特殊历史时期,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与利益,为新中国做出了独特贡献。

  卓越集团则在成立20年来始终专注于本业,专注于在地产领域开疆拓土。其创始人李华,也是深圳地产界知名的领袖级人物。

  宝能的两位创始人姚振华、姚建辉,则演绎了一段深圳创业者的典型故事,也使宝能成为深圳企业中布局多元化产业的成功典型。

  1992年,两位创始人先后来深圳创业,投身“菜篮子”民生工程,建立了深圳绿色蔬菜标准,自建农产品基地,尝试从种植、采摘、再到包装、运输,直到餐桌的闭合式链条,甚至将菜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随后,宝能开始进军物流及综合物业开发。2002年,宝能通过公开拍卖竞得深业物流集团部分股份。深业物流集团成立于1985年,旗下笋岗物流园区曾有“中国第一仓”之美誉,荣获多项“全国之最”称号。宝能借势进入物流产业,主导笋岗片区全面转型升级,盘活笋岗园区存量物业、形成八大专业市场集群,助力其成为“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的深圳十大品牌专业市场”。

  进入地产开发行业后,宝能急速发展。直到2012年,宝能多元化战略升级,实现地产、商业、产业园、酒店、旅游等业务全面铺开。

  “新三剑客”各有“杀手锏”

  项目规划与产品设计,是一家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房地产“白银时代”中,全面而又具备专项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属性,已成为房企成功的重要准则。

  华润、宝能与卓越均全面涉足住宅、写字楼、商业、产业园等各类物业,又各自在其中某个或某几个领域握有“杀手锏”。此外,三家房企还具有一个共同点:善于将单个楼盘的潜力发挥至极限,创造轰动市场的“超级项目”。

  以三家企业的深圳项目为例,今年内,华润城、宝能城、宝能公馆、卓越前海壹号、卓越城等五大高货值、高品质、大体量且位于关内核心区域的“超级项目”,均将成为三家企业大把吸金的“核武器”。手握核心大盘的数量与质量,也成为衡量深圳房企销售潜力的重要标尺。

  位于科技园片区的华润城,在去年10月、11月及今年6月三次开盘,仅在开盘现场,短时间内卖出近2000套房,总金额或达80亿元以上。

  几乎完全依靠两大写字楼项目的销售成绩,卓越取得了深圳楼市上半年销售亚军,总销售额近60亿元。

  早在2009年时,宝能即凭借太古城一个项目,在短短一年内卖出了1736套豪宅,总销售额达48亿,刷新了深圳乃至南中国住宅年度销售纪录。今年内,宝能将一口气拿出宝能公馆、宝能城两大核心区超级项目。宝能公馆是“竹子林-香蜜湖-农科”片区近几年来最大的住宅项目,总建面30万平米,保守估计货值应在200亿元以上。而宝能城则位于西丽大学城,总建筑面积83万平米,总货值高达350亿元以上。两大热点区域的热盘几乎将于同时推出,很难不在市场中掀起一阵抢购热潮。

  此外,宝能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产项目,都在当地连续创造着销售奇迹,其变现能力相当可观。持续的销售资金输血,也使外界对于宝能资金链的质疑不攻自破。

  随着土地供应日渐稀少,能够在深圳这样一座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持续获取优质项目,也是三家企业开发实力的体现。

  华润、宝能、卓越在深圳已建成、在建及规划中的项目,几乎全部位于关内核心区域,且各自形成了极具特色与竞争力的产品线。

  深圳华润中心2004年推出后在商业、商务及豪宅领域取得成功。其后,华润在南山大冲、后海、湖贝等地,均有类似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在建,继续坐稳深圳城市综合体界的头把交椅。

  宝能太古城作为后海中心的豪宅价值标杆,其高品质的产品,以及中心豪宅+商业的模式,至今仍在不断被业内同行谈论和学习。自太古城开始,宝能对产品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今年内即将入市的宝能公馆和宝能城两大项目,则将延续宝能在深圳城市豪宅领域的口碑及产品优势。

  卓越则是唯一同时布局深圳福田中心区、后海中心区、前海中心区的写字楼开发商。在这三个中心区中,卓越已建和在建物业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

  产业多元化+创新转型:“新三剑客”潜龙在野

  近期,乐视网市值一度超越万科。股市虽始终充满波动,但当前社会对于新产业的追捧是显而易见的。大型企业集团均在追求产业的多元化与创新,房企也不例外。

  作为中国最大的央企集团之一,除地产外,华润还进入了商业、消费品、电力、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多个领域。仅就与地产联系最为紧密的商业领域而言,华润已打造出堪称国内最成熟的商业产品线:万象城、万象天地、万象汇、五彩城、1234space规模不同,业态不同,面向市场也不尽不同。

  宝能则提出了倡导“产城融合”的“大地产”模式。除了地产业务外,宝能还进入包括商业、金融、酒店、餐饮、文化旅游、医疗、教育、农产品等领域。这些产业布局能够为房地产业务发展提供配套支持,成为未来房地产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进行全国布局的同时,宝能及卓越也试图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互联网+”转型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来自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宝能控股,在业界率先将“创业保姆”服务的理念,引入到成熟的产业项目中,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从孩提到壮年”的全方位服务,打造出全国首个国际化的全周期产业服务载体——宝能科技园。依托龙华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宝能科技园已云集了全国顶级的“科学家创业团队”,成为深圳乃至全国高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之一。宝能科技园独有的四大全周期服务体系,已从产业项目的“红海”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产业园区中的典范。宝能控股也将依托宝能科技园的成功,把其成功经验与模式,移植至天津、芜湖等地的产业项目中。

  卓越则创立了“卓越E+商务”品牌,成为华南首个“O2O”商务运营轻资产平台。“E+商务”包括金融服务、资产管理服务、商务物业服务、商务配套服务四个维度,将扩展商务地产的业务边界,甚至颠覆商务物业的既有生意模式。

  附表1:

  

  附表2: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
版面编辑:范颖洁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
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推广

财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