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消息 记者 周少杰 证券时报记者 周少杰
东江环保(002672)10月30日晚间发布201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今年1-9月,东江环保共实现营业收入17.51亿元,同比增长2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34.46%; 基本每股收益0.31元/股,同比增长34.78%。预计东江环保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幅度约为20%-50%。
据东江环保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景气度的持续低迷给公司整体经营环境造成一定冲击,但东江环保通过推行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整体产能,突破原有瓶颈,并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增加了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环境工程及服务、再生能源利用、废旧家电拆解等业务的产能及市场份额,同时通过积极开拓市场,优化工艺,加大成本费用管控力度等措施,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
据了解,作为港、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东江环保有着战略清晰、制度规范、职责明确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核心高管团队在公司服务均超十年以上。十六年来,东江环保坚持发展环保产业,并已成长为国内危废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东江环保在技术经验、市场容量、业务布局等方面均具备良好的基础。依托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的发展模式,东江环保近几年借力并购,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实现业务的联动布局,在提升工业废物无害化处理能力、环保工程及运营拓展、电子废弃物拆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东江环保已经覆盖的范围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拥有50余家全资或控股分子公司,为超过20000家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环保解决方案,年危废处理能力达130多万吨。东江环保在国内危废处理行业的领头羊地位已逐步建立并稳固,未来将进一步占领更多区域的市场份额和在已有区域进行精耕细作。据东江环保规划,2020年公司整体危废处理能力将达到300余万吨/年,其中无害化业务规模约200万吨/年。
今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出炉。随着后续配套政策的落地,环境监管升级、铁腕治污将成为新常态,助推国内危废处理行业步入高速增长。对于危废处理企业而言,标准提升和监管加严将成为决定其成长空间的两道门槛,意味着更多的市场资源将向龙头企业聚拢。对致力于发展成为环保危废行业规模最大、资质最全、运营最规范的东江环保来说,这将是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政策暖风的吹拂下,环保板块近期获得市场资金的持续青睐,机构调研热情也被再度点燃。据东江环保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显示,九月份共迎来一百余家机构调研,其中包括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华商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等。
目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已顺利闭幕,“十三五”规划投资图谱渐趋明朗,市场预期“十三五”规划环保投资将达17万亿,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则首次列入“十三五”规划目标。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相关规划将立足于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未来五年,我国将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阶段,官员考核和市场机制等制度的完善将对环保产业发展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危废处理的龙头企业,东江环保已迎来绝佳的布局时机。
(本文由证券时报网授权财新网刊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部分或全文翻印、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