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手段,更有因噎废食之嫌;背后则是调控逻辑的紊乱,以及用短期手段拖延掩盖问题的惯性思维
法院的判决未出意料,因为一旦支持上述“骑自行车”的行为,那么“股东优先购买权”形同虚设
如果房地产调控始终将政府与普通民众置于猫捉老鼠的格局,更严厉的限购和更沉重的税负只会将普通民众推往更加远离政府的对面
到底20%个税政策将如何执行?还是借此将其化解于无形,然后无疾而终?广东省没有给出可行的操作方案,责任和压力落在了市级政府头上
尽快出台落实细则,厘清税收对象,保护首套、改善等自住需求,政府从市场中少拿一些,才是正途
SOHO以营销能力和低买高卖见长,短于物业管理和商业运营,从散售模式转型持有物业绝非坦途
个税政策的从严征收在不同的地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主动权交给了地方,那么地方政府今年的表演非常值得期待,例如一季度各地公布房价的调控目标和各地“国五条”细则的差异化
所谓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不但是土地与钢筋水泥的供需平衡,更是公平与效率基石之上和政府职能转变前提之下的自然结果
地产商的故事与眼下的“房姐”龚爱爱联系在一起,使得中国房地产这面镜子正戏剧化地反射出中国社会种种潜规则
对于身处向电商转型的苏宁,本身就很“耗油”的苏宁商业地产项目能为苏宁易购“加油”吗?
能否打破租金的单边上涨,取决于能否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也取决于房价能否如政府所愿合理回归
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干预,房价应会进入回升通道;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不高,支撑目前成交的以刚需为主,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
放弃部分话语权,正是宋卫平在危机之下的一种妥协。更大的妥协,是宋卫平对资本市场规则的态度转变
鉴于房价问题的敏感性,房地产调控的变化有可能以隐蔽方式进行,例如央行降低准备金率,银监会放松房地产贷款限制
大的问题、系统性风险还不会有,但并不能保证个别信托公司不出问题
同质性建设,专业管理缺乏,风险量度模糊,和对资本运作的陌生,导致中国商业地产泡沫已现雏形
房价合理回归有赖于房价的调整,但是收入增长是更重要的因素。预计2012年全国房价平均下跌5%-10%,基本接近合理水平,但部分城市仍任重道远
要达到对楼市的调控,必须运用市场手段,这个手段就是房产税,而不是限购、限价
房产税应定位为一个调节性的税种,而不能设计为普遍征收并成为增加地方收入的一个措施
房地产、地方政府投资和高铁投资三个发动机同时熄火,经济硬着陆风险迅速放大,政府没有足够意志力容忍经济来一次硬着陆
土地的科学定价并非无迹可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边际农业价值定价法、实物期权定价法和时间空间模型定价法。
限购政策即使被取消,一二线城市房价在几年内,也既无上涨动力,亦不致于崩盘
以往因囤地收罚或收回土地的案例寥寥可数,能否落实问责是关键
现在应该采取更有力更市场化的措施(如空房税、递增房产税、放开小产权房等)促使房价一次性暴跌到底,恢复到合理水平,然后再随经济发展缓慢上涨,这样对中国整体才更有利
如果没有灵活浮动的房价基数调整机制,僵化的区域指导价格或将意味着北京房价难以下降